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躬耕布衣》:孔明降世 少才驚人

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暮春的一個早上,地處齊魯大地的琊郡陽都縣境內,斜掛的月亮從東方天際漸露的魚肚白色中悄悄隱去,稀疏的群星還在不甘寂寞地眨著眼睛。薄霧退開之際,朦朧的淡光下,遠山、近水、村寨、城堡顯出了清晰的輪廓……

孫家黃疃,這個陽都縣的古老城堡,東臨的沂河水淙淙流淌,西依的鐵山露出青翠,北面的森林鳥語陣陣,南面的禾田搖首弄姿,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像。

“哇……哇……”

幾聲響亮的嬰兒啼哭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靜,催開了天宇間帶著彩色的幾道晨曦。

哭聲告訴天地和親朋四鄰:一代偉人已降臨人世,華夏大地增添了一名曠世奇才!

清脆嘹亮的嬰啼聲響徹廳堂,直沖云霄,刺破了幽冥的天色,給寨堡內的諸葛珪家帶來了些許慌亂和一片歡樂。

侍女、仆人們出出進進,有的忙著照料產婦,有的慌著向主人報告喜訊。

寨子的南門里,有一處青磚藍瓦的大宅院,前后三進,古樸寬敞。此時,在前院的客廳內,坐著一位身材高大、儒冠長衫、美髯飄胸、面目剛毅的中年人,他就是這一家的主人,現任泰山郡丞的諸葛珪,只見他時而蹙眉凝思,時而握拳欲捶,嘴里發出了長長的嘆息聲。

什么事使諸葛珪憂慮煩躁、坐臥不安呢?

他不是為妻子分娩之事而憂躁。諸葛珪的夫人章氏,出身在陽都縣一個家道殷實的官宦之家。她姿容俊俏,秉性賢淑。夫妻倆和諧恩愛,情真意篤,已生下一子二女。日子過得順心美滿。

諸葛珪也不是為鄰里瑣事而發愁。城堡內數百戶人家,平日里互相關照,情同手足。加之諸葛□在族中輩份和威望都很高,能仗義疏財,扶危濟困,鄰里關系一直處理得很好。

原來,諸葛珪是因為政事壓積于心,引起了憤懣煩躁。

靈帝時期,由于朝廷腐敗,官宦之間的爭斗日趨激烈,撈錢太守眾如牛毛,斂財王侯多如星斗,造成了國勢飄搖,統治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被逼上了造反的絕路。諸葛珪是個正直廉潔之人,因和新任太守的關系緊張,辭官歸隱的打算不斷在腦海中涌現,脾氣變得越來越壞了。

這時,六十多歲的老家人諸葛山從后院來到前廳,臉帶喜色地說:

“老爺,辛酉年可是個好年。聽說皇帝剛生了皇子劉協后來的漢獻帝,老爺就得了二公子,這真是大福大吉呀!”

諸葛珪因陷在沉思中,諸葛山的話他競然沒有聽清。“爹,爹,俺娘給俺又生了個弟弟!”

七歲的大兒子諸葛瑾興沖沖地跑到面前來報喜,諸葛珪才從沉思中猛然醒過來。

“噢!”

諸葛珪應了一聲,一絲喜悅涌上心頭,緊皺的眉頭頓時舒展。他拉著諸葛瑾的小手,疾步朝后院走去。

內室中,丫環婆子忙著收拾物品。章氏困倦地躺在床上,鬢發散亂地披在枕間。看到丈夫進屋,她深情地一笑,示意諸葛珪在床沿坐下。

“夫人受苦,夫人受苦了!”

諸葛珪柔聲安慰妻子幾句,從接生婆手中抱過孩子,仔細地端詳起來。

兒子胖乎乎的,濃密漆黑的頭發,白里透紅的臉蛋,猶如粉砌玉琢一般,面孔方正,天庭飽滿,兩只眼睛不停地眨動,透出了一股機靈勁兒。襁褓之中,他的兩條腿在使勁地伸動。“哇哇”的啼哭聲非常宏亮。

諸葛珪越看越高興,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轉頭對章氏說:“這孩子目瞳清熒,骨爽氣俊,長的既像爹,又像娘,長大后一定是個有作為的人。”

章氏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笑容。

她仰起臉對諸葛珪說:“老爺給兒子起個名字吧。”

是呀,該給兒子起名字了。諸葛珪是個飽學之士,邊踱步邊思索起來。透過窗孔向屋外望去,天空瓦藍,天色大亮。院內老竹新篁,清爽怡。玫瑰吐秀,百鳥啁啾,空氣中溶泛著翡翠異彩,給人一種心情曠達的感覺。諸葛珪看著看著,有了主見,他捋捋胡須,微笑著對夫人說道:“這孩子生在天亮之際,嗓音宏亮,就起名叫諸葛亮,字孔明吧。”

“諸葛亮,字孔明,名字起的好,就這樣定了吧。”

夫人覺得這個名字大氣渾成,心中滿意,于是點頭同意。她從丈夫手中接過諸葛亮,輕放在被窩中。

家里添了人丁,算是一件喜事、大事。諸葛珪離開內室,來到神龕前。他點燃香燭,虔誠地叩了三個頭,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兒子聰明健康、長大成才。爾后立起身來,眼睛盯著各輩祖先的牌位,念著上面的文字,想著久遠的往事,心海中激起了層層浪花……

諸葛家原先并不姓諸葛,而是姓葛。相傳諸葛氏的祖先,為徐州符離人葛嬰。在反抗暴秦的斗爭中,葛嬰參加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攻克大澤鄉和鄲縣后,由于他英勇善戰、屢立奇功,奉命率東路軍遠征,一直打到東城(今安徽定遠縣東南),配合了陳勝、吳廣的西征。在東城,葛嬰為使義軍更有號召力,擁立破落貴族襄強為楚王,派兵四處擴展地盤。后來聞悉陳勝自立為王,趕緊殺死襄強,返回陳縣奏報。誰知陳勝卻惱怒在心,不由分說,就將葛嬰推出斬首。此舉不僅給義軍造成了重大損失,也給葛氏后代心上刻下了深深的傷痕。劉氏得天下后,念及葛嬰功勞,漢文帝追封其子孫為諸縣侯,并因以為氏。有一年,諸縣發生了多年不遇的旱災,莊稼顆粒不收,百姓流離失所,葛氏全家被迫從諸縣遷到了陽都縣。因該縣原有姓葛的大戶人家,為了有所區別,時人即把諸縣葛氏稱為諸葛氏。

西漢后期,諸葛氏的祖先又出了一位有名人物,他的名字叫諸葛豐,字少季,漢元帝劉奭時曾擔任司隸校尉(負責糾察京師百官及所轄附近各郡,相當于州的行政長官)。諸葛豐為官剛直不阿,斷獄明察秋毫,敢于查處達官貴人的不法行為,因此得罪了不少貪官污吏和皇親國戚。元帝有個寵臣許章,驕橫不法,縱容門客殺人,諸葛豐準備彈劾他。有一天在路上相遇,諸葛豐想就地逮捕許章,許章卻驅車逃進了皇宮。他一再上奏元帝,請求懲治許章,結果卻觸怒皇上,自已反被削職為民,歸隱陽都。深重的打擊使諸葛豐憤然成疾,臥病在床,但他愛國愛民之志并未改變。彌留之際,諸葛豐立遺囑告誡后世子孫:“建大功于天下,不以私害法。”

日月輪換,星轉斗移。諸葛氏傳到了諸葛珪這一代。他當上了泰山郡的郡丞,協助太守掌管行政、司法等事宜。在別人眼里,這是個肥缺、美差,但諸葛□卻牢記祖先教誨,忠于職守,從不貪臟枉法,昭雪了不少冤案,深得百姓擁護,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盡管當了多年的官吏,家中日子過得并不富裕。

在泰山任上,諸葛珪和現任郡守王祿的關系越來越緊張。王祿的官職是掏兩千萬錢買來的,他雖然對治國興邦之道一竅不通,但對百姓卻如狼似虎,敲骨吸髓。諸葛□當然不會同這樣的人同流合污,因此每每遭到斥責、排擠。前些天為搜刮民財擴建東岳廟之事,他同太守爭辨了幾句,結果被王祿拍案罵退。諸葛□回家對夫人談起準備辭官務農之事,章氏沒有明確反對,婉言勸阻道:“朝綱敗壞,少數人無力回天。惹惱了太守,今后的處境更難。為了孩子們,你就忍氣混日子吧。”

“君子獨處,守正不阿。”想到這些,諸葛仍決心按照自已的意愿行事,同奸邪勢力作爭斗。

“哥,恭賀你又得一子。”

進屋說話的是位年近四旬的中年人,魁梧的身材,四方臉寵,眉如筆畫,眼如星光,說出話來聲音宏亮,頦下飄拂著五縷長須,步態穩健,顯得氣度不凡。他就是諸葛珪的弟弟諸葛玄,帶著夫人王氏過來看望。弟兄們還未說上幾句話,胖嬸、六伯、二牛、老堅等族人、鄰居也來賀喜,客廳里頓時熱鬧非凡。

諸葛珪和眾人打過招呼后,走進內屋,抱出諸葛亮讓親朋觀看。

“此子眉清目秀,長大后一定是個有福之人!”“說不定呀,還能當上宰相!”

聽到大伙的贊美之詞,諸葛珪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臉上露出了淺淺的微笑。

按照當地風俗,滿月待過米面客后,諸葛珪又回到泰安任上去了。北風烈烈,雨雪霏霏。傲然挺立的梅花再變盛開怒放,紅白相映,清香撲鼻,不僅把村寨院落點綴得絢麗多姿,也預示著一個充滿生機的新春的到來。

諸葛亮,已從一個咿呀學語的稚子長成了珠璣滿腹的早慧奇童。三歲時,他已認識數百個字,四歲便能誦讀詩文。五歲時,父母把他送到官辦的文學館讀書。

由于諸葛亮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學業上進步很快。師長講課時,他認真聽講,不懂就問,力求弄懂弄通,有獨到的見解和體會。有幾次,他就歷朝名士施展文韜武略、智謀興邦等事例,提出一些問題,竟把老師問得啞口無語。不僅如此,諸葛亮自幼才華過人,博聞強記,讀書過目不忘。他曾從老師處借來一本《晏子春秋》,只讀一遍,就能背誦如流,一時間在學館中傳為美談。

學堂內有個老學究,喜歡下棋,在陽都很有名氣。聽說諸葛亮精通棋藝,老先生特地把他叫到屋中對奕,結果一勝四負,白發人敗在幼童之手,使人驚嘆不已。

汪家莊有位親戚,想造條大船出外做生意,但計算不出造船需要多少材料。親戚來向諸葛珪請教,諸葛珪回答不出,在一旁的諸葛亮卻說:“可以先造條小船,計算好材料數量。再看看要造的那條大船相當于小船的多少倍,大船所需材料的數量也就計算出來了。”按照諸葛亮的辦法去做,船很快造成了。

學館里面,有個叫朱波的學童,依仗其父是本縣的縣丞,驕橫不法,浪蕩成性,經常欺侮同班其他學童。如逼著高家黃疃的高文從他跨下鉆過,當馬在院子里騎走。任家莊的任九勝為人憨厚,朱波逼著他剃光了腦袋,用毛筆在頭上練習寫字,還不準九勝哭叫。朱波還把惡作劇鬧到老師身上。一次趁先生不在課堂之際,他偷偷在老師喝的茶水里兌上硝土,結果使老師害了一場大病。對于朱波的所做所為,大家都非常氣憤,背地里喊他“小霸王”。諸葛亮則不懼怕朱波,經常直言斥責他的惡行。朱波因為諸葛□比自已父親的官大一級,憚忌諸葛亮,不敢在他面前放肆。有一次,朱波又無故毒打了一名學童,諸葛亮和幾位小伙伴一商量,用計先支走他的家丁,在放學的路上,任九勝以回村拿花生吃為誘餌,把朱波騙到荒郊野外,在歷數其惡行后,眾人拳打腳踢,把朱波狠揍了一頓。臨了,還把其褲子脫下來,套在他頭上,雙手捆著,弄成了“老頭看瓜”。從那以后,朱波再也不敢為所欲為。主持正義的諸葛亮周圍很快聚集了一批少年朋友,大伙兒親切地叫他“亮哥”,學館里的教學秩序也相應地好了起來。

諸葛珪盡管遠在泰安做官,仍非常關心子女們的學習和生活,不時托人捎回書籍讓他們閱讀,每次回家都提出問題對孩子們考問,諸葛亮回答的最好,常得到父親的稱贊。

平時,諸葛亮和哥哥諸葛瑾、大姐諸葛云、二姐諸葛敏一道,鉆研學問,料理家務,照顧好年幼的弟弟諸葛均。閑暇時間,他總愛一個人呆在書房里,誦史讀文,寫詩作畫,從不浪費一點時間。

一次,叔父諸葛玄對兩個侄兒進行考問。老大諸葛瑾對《尚書》、《左傳》等有一定的見解,對傳統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感興趣,諸葛亮則喜歡鉆研治國權謀方面的書籍,有問必答。諸葛玄感慨地說:“老二將來要成為一個治世的能臣。”

母親章氏也經常給諸葛亮講經史、傳記,講兵法、醫學,傳授給他琴技、棋藝,使諸葛亮博學多才,夙慧早熟。特別是她講的歷代名人自強不息、發奮攻讀、建功立業、造福于民的故事,更像磁石一樣吸引了諸葛亮的心,鼓舞他不斷上進,立志在滾滾紅塵、茫茫大千世界中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

七歲那年,諸葛亮在叔父諸葛玄、舅父章林的帶領下,登上了東岳泰山,游覽了天街、瞻魯臺、日觀峰和玉皇頂等名勝古跡,壯觀的風景使他心曠神怡、豪氣干云,腦子里涌動著建功立業的愿望。在岱廟的漢柏院內,諸葛亮看到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東封泰山時所植的五棵柏樹,老枝杈丫,蒼勁峭拔,巍然挺立于天地間,他脫口說道:“我長大后一定要像參天的漢柏將軍那樣,做漢室的棟梁之材!”

“好,好,侄兒、甥兒有志氣!”諸葛玄和章林齊聲稱贊。也就在這一年,厄運降臨到諸葛家。

此時,神州大地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農民大起義,呼喊的口號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義軍焚燒官府,捕殺官吏,攻打城鎮和地主塢堡,把糧食分給災民,一時間,群起響應的人越來越多,連京城洛陽也為之震動。

這年夏天,黃巾軍一萬多人奉張角之命進入陽都縣。每到一地,打官府,搶官糧,活捉當地的最高長官處以極刑。黃疃縣令沒有滿足義軍的要求,雙方在陽都縣境內展開了激戰。由于力量懸殊,官軍吃了敗仗,義軍殺了一批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義軍走后,土匪無賴趁機而動,打家劫舍為害鄉里。有個叫褚飛虎的人帶領一幫匪徒打進了孫家黃疃,燒殺搶掠,無惡不做,很多人家都遭了難,諸葛亮家的房屋也被燒了幾間。學堂上不成課了,先生們紛紛逃難出走,諸葛亮只得輟學回到家中。

此時,一家人正在院內忙碌著。

大姐諸葛云把諸葛亮手中的物品接過,關切地問:“弟弟,上不成學了?”

“嗯,我輟學了。”

“外面的形勢吃緊,你也幫大家挖地洞吧。”“挖地洞干嘛?”“藏身。”“這并不是個好辦法。”諸葛亮不情愿地幫助家人挖起地洞來。

這一天,父親諸葛珪回家來了,渾身是傷,鐵青著臉,誰問話也不愿搭理。諸葛亮悄悄地問母親:“娘,俺爹這是咋了?”

“得罪了郡守,被罷去郡丞職務。”“哦。”

諸葛亮的心情頓時沉重起來。

幾年來,泰山郡的郡守換了三任,一個比一個貪婪無厭,暴戾恣睢。開始時,他們要利用諸葛珪熟悉民情,安撫民眾,一旦站穩腳根,就荒淫奢侈,聚斂錢財,不擇手段地排斥異已。諸葛珪身潔是濟,憂國憂民,不肯同貪官污吏合作,而在這個沉滓泛起、群丑登臺的混濁世界中,少數清官是無法同邪惡勢力抗衡的。就拿太守王祿來說吧,他曾一度失官,因九姨太碧蓮長得如花似玉,風流多情,王祿忍痛把她送給州刺史做妾,博得了上司青睞,又換來一頂綠帽子和官帽子,重新到泰安來做官。黃巾軍主力轉移后,王祿縱兵擄掠,殘害百姓,濫殺無辜,中飽私囊,引起了諸葛珪的無限憤慨。他表面曲意奉承,暗中卻故意作梗、壞其要事。如一天王祿在奉高、弗縣搶了四十多名民女,挑選有姿色者肆意奸淫,還殺死了十多名不從和反抗者。諸葛當面勸阻,私開囚室,放跑了六個姑娘,使王祿大為不滿,惱怒在心。他趁朝廷使者來泰安挑驢,供皇帝玩樂之際,派諸葛珪承辦此事,暗中卻買通宦官,挑了一頭病驢充數。到京城后事情暴露,皇帝惱怒,免去了諸葛珪的官職,令王祿將其毒打一頓,驅逐回家。王祿公報私仇,終于如愿。

諸葛珪回鄉的消息傳開后,鄉親們都非常同情他,紛紛拿著雞蛋、紅棗、米面登門來看望。由于章氏的精心護理,諸葛珪的病情很快得以康復,話語也漸漸多了起來。

這是一個月華如銀、樹影搖曳的夜晚,堡內幾十名長者聚集在諸葛□家,商議護衛家園之事。近一階段,陽都縣境內遭了水災,莊稼歉收,饑民流竄,鋌而走險,燒殺搶掠的事情時有發生,必須抓緊自衛,以防不測。商議的結果,大家共同推舉諸葛珪、諸葛玄主持寨務。一方面,家家戶戶出錢出人,修復和加固寨墻城堡,組織人守夜值更:另一方面,由諸葛珪重返泰山,禮聘摯友、武術教頭南山雁來孫家黃疃,設帳收徒,教習寨內年輕人練拳習武。

開始修復城堡、寨墻了,男女老少齊動手,砌磚壘石,挑土挖泥,忙個不停。諸葛亮也和弟弟諸葛均一道,有時用竹籃抬運泥土上寨墻,有時則送開水給大伙兒解渴。當聽到人們的贊譽聲時,小哥倆越干越有勁。十幾天功夫,高大的寨墻、城堡已加固修好,成了護衛村民家院的重要屏障。

朝霞晚輝,裹染著寨中的打谷場、練兵場;龍騰虎躍,城堡內到處生機勃勃。在南山雁的指點下,諸葛珪的本家侄子諸葛子青、諸葛青云、諸葛強、諸葛慶、諸葛寬等三十多人,學會了刀槍劍戟等十八般武藝,成了護寨衛家的得力人員。

在一個冷月灑地、雪堆寨墻的早春夜晚,城堡外來了一百多名強人,手持刀矛,殺氣騰騰,他們點燃火把,搬來云梯,圍著寨墻,大嚷大叫。為首的一個黑胖子大聲吼道:“寨內的人聽清楚了,趕快送米、送錢、送女人來犒賞,如若不然,到處攻進寨內,老少齊殺,玉石俱焚!”

喊聲和鑼聲震醒了全寨的父老鄉親,他們手持刀槍棍棒,紛紛登上寨墻守衛。

諸葛亮也被驚醒了,他一骨碌爬起來,跟著大家登上了城堡。

站在城樓上,借著火光望去,諸葛亮看到寨東邊的強人盡管高聲吆喝,卻器械不整,老弱病殘者居多,遲遲沒有發動進攻。他陡然想起一月前讀過的一本兵書,忙提醒父親說:“爹,黑夜之間,很難出兵交戰。匪徒眾多,防守千萬不可疏忽。敵人的跡像可疑,我們要像兵書上所說,謹防‘坤下兌上之像’,防止敵人的聲東擊西之計。”

“對,對!”

聽了諸葛亮這番話,諸葛珪、諸葛玄連連點頭稱是。急忙集中精壯男丁,趕赴西門御敵。果然,幾十個彪形大漢正在架梯攀墻,準備偷襲。諸葛珪下令人丁吶喊,推下滾石擂石,亂箭齊發,射向敵人。寨墻外很快撂倒了十幾具尸體。余下的強人一看寨內有備,知道撈不著便宜,紛紛撤走,東門外的喊聲也漸漸消失。

諸葛珪、諸葛玄看到諸葛亮小小年紀便頗有心計,當著眾人的面把他夸贊了一番。

上架時間:2025-02-08 16:40:42
出版社:中國言實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常德市| 同仁县| 凤山市| 西安市| 信阳市| 寿阳县| 开远市| 望城县| 双辽市| 临高县| 阿尔山市| 郧西县| 临西县| 宁阳县| 南城县| 印江| 丰都县| 金阳县| 容城县| 林甸县| 东平县| 婺源县| 来宾市| 绵竹市| 黑水县| 平罗县| 陇南市| 阿克苏市| 应用必备| 太仆寺旗| 万盛区| 和硕县| 武义县| 台安县| 昌黎县| 如皋市| 怀远县| 七台河市| 鄂尔多斯市|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