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南陽投袁 奉駐平山

這是一個烏云遮月、大地幽暗的夜晚。孫家黃疃寨內寒風陣陣,樹枝被刮得“吱吱”亂響,鳥兒在巢中躁動不安。行路的人們盡管身穿棉衣,仍凍得瑟瑟發(fā)抖。

人們陸續(xù)朝諸葛亮家走去,商議本寨去留防守的大事。

客廳內,擠坐著幾十個人,絕大部分是青壯男丁。有的竊竊私語,有的低頭沉思,有的愁容滿面,有的扼腕嘆息。最后都把目光集中在諸葛玄那微微翕動的嘴唇上,靜靜地等待他的發(fā)言。

緊蹙雙眉的諸葛玄,看到族人到齊,語氣沉重地發(fā)了言。

他先講了寨內目前所處的困境:人多,缺糧。災荒不斷,饑餓逼人。

接著,他嘆口氣說道:“要說我們諸葛家,在陽都也算是殷富人家,可目前多年的災荒戰(zhàn)亂使我們衣食無著,難以生存。大家仔細地商議商議,是否先讓一些人外出闖蕩,減輕寨中的壓力,說不定還能找到一條活命的出路。”

諸葛玄談出想法后,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是呀,大家都留在寨中,只能是死路一條。”“出去點人好,能為寨中節(jié)省點糧食。”“等年景好了再歸來也不遲。”部分人窮家難舍,故土難離,愿繼續(xù)守在孫家黃瞳。

諸葛子青、諸葛青云等十幾個血氣方剛的小伙子,自恃年輕力壯,武藝高強,愿外出謀生,在亂世中一顯身手。

而要在疆場上有所作為,就必須投靠各地割據的軍閥。投奔誰好呢?眾人看法不一。

有的說投奔新任兗州牧的曹操。曹操文有文采,武有武略。最近擊敗青州黃巾軍,得降卒三十余萬,家屬男女百余萬口,組織了精銳部隊“青州兵”,其勢力正在上升時間,跟隨他會有用武之地。諸葛亮的族兄諸葛子謙、諸葛子中等人,力主這種觀點。

諸葛子青和諸葛青云等人,則反對和曹操共事。他們說:“曹操出身宦官人家,生性多疑,心狠手毒,跟他共事怕難以長久。傳聞曹操被董卓追殺逃出京城時,路遇父親的好友呂伯屠殺豬款待。他疑心別人要害他,把呂家老少全部殺死,還大言不慚地說什么:‘寧肯我負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負我’。說什么也不能跟隨這樣的不義之人。”

當叔叔征求諸葛瑾、諸葛亮哥倆是否去投曹操的意見時,兩人說:“跟著這樣的亂世梟雄,怕以后會有殺身之禍。”

投袁紹吧,路途遙遠,無人引薦:呂布雖然英勇善戰(zhàn),但反復無常,是個勢利小人;徐州的陶謙,勢單力薄,政局混亂,還是躲開為好。

商議的結果:

諸葛欽領人固守孫家黃疃,隨時加強和南山雁、張二娘的聯系,確保寨內安全無事。

諸葛子謙、子中等數十人去投奔曹操。諸葛玄帶領族內二十多名子弟,按照諸葛的遺囑,暫投南陽袁術。

投奔袁術的理由是:袁術是司空袁逢正室夫人王氏所生的兒子。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在軍閥、百姓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袁術向以有俠膽義氣而著稱,在朝中曾任過折沖校尉和虎賁中郎將,他因反對和害怕董卓,而出奔南陽。后被任命為后將軍,駐軍魯陽。盟軍討伐董卓,袁術趁到南陽催運軍糧時,會同長沙太守孫堅,殺死南陽太守張咨,趁機占領了地大物博的南陽郡。南陽離陽都不算太遠,半月時間就能達到。諸葛和袁術有一定私交,投靠袁術,也許能找到一塊立足之地。

計議已定,諸葛玄說服了諸葛瑾夫婦和張氏,留下來看管家產。曉霧溟蒙,蔓草荒煙。諸葛亮姐弟到父母墳前祭拜后,在一個雪后初睛的早上,由叔叔諸葛玄帶領,一行三十多人踏上了去南陽的行程。時年諸葛亮十二歲。

離開故土了,諸葛瑾夫婦和眾鄉(xiāng)親相送到十里長亭。相互叮囑,揮淚告別。

“叔,妹妹、弟弟,祝你們一路順利。”“哥、嫂,多加保重。”

親人們難舍難分,亭子周圍響起了一片哭泣聲和呼叫聲。大家心中都清楚,一離別也許就是永訣。薄霧朦朧的原野,殘雪掩映荒郊。

用沙子和黃土碾成的官道上,蜿蜒崎嶇,坎坷不平。兩輛破牛車“嗄吱嗄吱”地響著,爬坡越嶺,慢騰騰地向前滾動。

車上,用舊蘆席搭成的車篷內,坐著諸葛亮、諸葛均及五、六個女眷。她們是嬸嬸、表姐王玉、兩個姐姐和諸葛強的妻子華敏等人。雖在嘀嘀咕咕的說著話,但聲音都不大。此時,凜冽的寒風從席洞內穿透進來,冷氣襲人,使他(她)們感到寒不可擋。忙用被子緊緊裹著身軀,把腿伸在對坐人的身上,以此來互相取暖。

車的前后,諸葛玄等二十多名漢子手持刀槍,警惕地注視著四方,保護車輛向前行進。

穿過村寨,沿途處處看到斷垣頹壁、饑民流竄,有時百余里不見村莊,有時見大火仍在曠野蔓延,每個人心里都感到凄涼涼、沉甸甸的。

諸葛子青,這個二十剛出頭的年輕人,身材高大,膀寬腰圓,面如美玉,劍眉上挑,一雙鳳目射出了睿智的光芒,顯得威風凜凜,氣度不凡。

小伙子到了婚配的年齡,自有他的心事。他戀的乃是嬸嬸的侄女王玉。為此,他主動要求駕牛車,坐在車沿上,眼睛卻不時地向后瞟看,為的是想和坐在嬸嬸身邊的王玉說上幾句話。

諸葛亮心里明白,這是子青哥因情魔所纏,表露出來的一種舉動。

王玉今年十八歲,是正在開放的一朵鮮花。一張瓜子臉,紅白相映,清秀端莊,性格溫柔。她因家庭人口多,生活艱難,辭別了父母,來到諸葛亮家居住。嬸嬸王氏因為沒有子女,對王玉視如親生,關懷備至。王玉和諸葛云姐妹食在同桌,寢則同床,儼然成了諸葛亮家的一名成員。這次舉家投奔南陽,王玉說啥也不肯回自已的家,經父母同意,才得以和諸葛亮姐弟同行。

王玉第一次和諸葛子青見面,是在子青出獄不久上山打獵回來的那天傍晚。當時,諸葛子青因打死了一條惡狼和四只野雞,高興得滿臉紅光,嘴里不停地哼著小曲。當他走到諸葛亮家前院時,和王玉相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眼中露出奇異的光彩,久久注視,不愿離開。

此情此景,恰被諸葛亮看到了。他望著一對純情的青年男女,心中存下了說合之意。

當他對叔叔和嬸嬸挑明了此事,兩位老人也贊同這樁婚事。

諸葛亮努力在諸葛子青和王玉間穿針引線,想讓他倆多接觸,說一些體已話。但上前段忙著遷徙之事,這樁婚姻尚沒有確定。

“喔,喔。”

隨著子青的吆喝聲,牛車停在高崗下的一個山村里。

為了做飯、御寒,諸葛亮和諸葛慶、諸葛強一道,去破廟不遠處的一個莊戶人家買柴禾。剛走進黃土壘成的院墻內,只見一個憔悴不堪、眉宇間凝著愁緒的少婦走出屋來。看見諸葛亮,她那深幽的雙目一亮,唇角上浮著一絲微笑問道:

“咦,這不是表少爺嗎,你怎么到了這里?”“哦,是你呀。”

諸葛亮仔細一瞧,認出是舅母的貼身侍女素玲。他向其打聽來此的經過,誰知素玲競嚎啕大哭起來,這一哭競有注海傾河之淚,良久沒有停止。

素玲哭訴道,自那年章家村被搶后,她和七個姐妹被劫持到一個山洞里,匪徒們日夜輪奸,使她們遭盡了凌辱和磨難。后來,她和一個叫李三的人產生了愛情,兩人趁匪徒們不備,偷偷跑出匪巢,隱藏在此地打獵種田為生,并生下了一子一女。

諸葛亮嘆息良久,只得好言撫慰素玲。

李三打獵回來了,這是一個精明能干的中年人。聽說諸葛玄一行住宿在破廟里,他趕緊收拾了柴禾,同妻子及諸葛亮等人一道,親自挑擔送去。

破廟里,李三幫助婦女們生火,還把打死的獐子扛來剝煮,眾人飽餐了一頓。當晚,幾個女眷住在李三家中,諸葛云、諸葛敏和素玲談了很久的話。

第二天,風停天晴。諸葛玄拿出銀子要酬謝,李三夫婦說啥也不肯收。告別后,一行人繼續(xù)向西南方向奔去。

十幾天了,他們風餐露宿,吃盡苦頭,過了郯縣、譙縣和汝南等地,終于進入荊州南陽郡境內。

過沙河不遠,草莽叢雜,白骨露野,野獐出沒,烏鴉亂叫,前面是荒無人煙的亂墳崗。人到此處,立時覺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車輛過了一道坡后,忽聽前面幾十米處的拐彎處,傳來一陣急促的呼叫聲:“救命啊,快來救命!”

“走,快去看看!”

諸葛玄和諸葛子青聞聲持刀趕上前去,要看個究競。諸葛亮和諸葛均也跳下車來,隨手撿起兩塊碎石,向出事的地點跑去。

只見七、八個手持大刀長矛的彪形大漢,正在圍攻兩個商人。他倆身后,放著四十多袋糧食,挑夫已四散逃匿。兩人盡管仍在持槍抵抗,但寡不敵眾,前遮后擋,氣力不支,眼看就有生命的危險。

剛才的救命聲就是他們呼喊的。

諸葛玄手提利劍,暴喝連聲,飛縱過去。一招“銀蛇吐霧”,把圍攻的強人逼退。然后大聲斥道:“睛天白日之下,為何翦徑殺人?”

“哈哈哈哈……”

一個五官猙獰的紫面大漢,狂笑一陣,圓睜雙目,掃視了諸葛玄等人一眼,狂傲地吼道:“方圓百十里,誰不知道我飛天蜈蚣張標!老子不僅要搶他的糧食,還要搶你的車輛和娘們!”

“賊子休出狂言!”

諸葛玄吆喝一聲,諸葛子青、諸葛青云等人與強盜斗了起來。

諸葛玄手中的青虹劍,抖動如風,白光閃閃,撩劈砍刺,運用自如,殺得張標渾身是汗,難以招架。諸葛子青和諸葛青云跳躍刺殺,敏捷如飛。一個金槍使得撒土不漏,一個雙刀舞得密不透風,幾十個回合下來,殺死了兩名惡徒。

張標雖同諸葛玄惡戰(zhàn),仍在關心著戰(zhàn)場變化。看到對方也是武林中人,瞬間刺死兩名同伙,已覺心驚。他一分心,被諸葛玄一劍刺中心臟,血水激射,撲通倒地身亡,余眾皆拔腿逃命。其中一人頭上還被諸葛均扔的石塊砸了個血包。

兩個商人見強徒逃走,忙跪倒在地,連連叩頭,嘴里說道:“多謝恩人搭救性命。”“快快請起。無需多禮。”

諸葛玄將二人攙扶起來。

從詢問中得知,他倆是南陽郡宛城人士,三十多歲的人叫林海山,二十八九歲的人叫彭玉奇。一個家住小西關,一個住城西南郊彭營,近年來走南闖北,做著糧食生意。

前幾天,林海山、彭玉奇在汝南購買了一批小麥,準備賣給袁術的部隊,不料在返回南陽的途中,遭到強人突襲。

林海山、彭玉奇一再感謝諸葛玄等人的救命之恩,拿出金銀要酬謝,諸葛玄堅決不收。他看到林、彭二人身負重傷,行走不便,表示愿順路護送糧食到南陽。

林、彭二人感動得哭泣相告:

“今后若有事相求,萬死不辭,厚恩定當厚報。”車輛又啟程了,揮路向宛城方向馳去。

南陽這座城市,諸葛亮在陽都時就聽說過了,現在已近南陽,他很想知道古城的沿革情況,于是下車步行,和林、彭二人邊走邊談,了解了“申伯造城”、“春秋置邑”、“南都”、“帝鄉(xiāng)”等歷史,并在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過博望,穿瓜里津古渡口,宛城遙遙在望了。

諸葛亮一行人的心情頓時振奮起來。盡管前途難以預料,袁術能不能容下諸葛一家人?這些都沒數,但即將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每個人心里覺得寬松許多。

“看,宛城到了!”

林海山指著宛城的城墻對諸葛亮說道。“哦,古城雄姿壯麗啊!”諸葛亮專注地凝視前方。

宛城處在“綿三山而帶群湖,枕伏牛而蹬江漢”的南陽盆地中。放眼望去,水從層巒疊嶂中彎彎曲曲地流淌出來,過了聞名全國盛產玉石的序山,在盆窯之南繞了一個大彎,南北水勢變成了東西傾瀉,這一彎即彎出了一個雄踞中原的宛城。

因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故鄉(xiāng)就在南陽,加之他手下的部將二十八宿大都出自這里,后漢以來這里成了一個繁華的大都市,王侯第宅相望,商鋪林立,他郡邑不敢比。單就宛城的城墻,比起泰安城和汝南城來看,就顯得雄偉高大。

用秦磚條石壘成的城墻,迤通周轉三十六里地。城的四周,護城河約有一二十丈寬,激流洶涌,城墻下密布鹿角和刺網,形成了外圍屏障。高大的城墻上,箭眼密布,崗哨林立,旌旗飛舞,甲杖生輝,給人一種威懾之感。

“歇歇腳再進城吧。”眾人接受了林海山提出的建議。

城外有座茶館,離接官廳不遠,平民百姓、商賈販伏都要在這里停留片刻,喝上幾盅茶,而后進城。在此小憩時,應諸葛亮的詢問,賣茶老漢講了宛城近年來發(fā)生之事。

由于政局混亂,南陽這些年來也戰(zhàn)亂紛起,烽火不息。先是張曼成領導的南陽黃巾軍攻克宛城,殺死太守諸貢,占領宛城達一百多天。張曼成被殺后,趙宏、韓忠、孫夏繼續(xù)領導義軍戰(zhàn)斗,給了官兵很大的打擊,黃巾軍被鎮(zhèn)壓之后,沒過多長時間,這里又開始了軍閥混戰(zhàn)。

當老人談到現盤踞南陽的袁術時,林海山、彭玉奇怕言多有失,叉開了話頭,示意眾人不要再過問。諸葛玄心神領會,吩咐車輛啟行,帶領大家從東門進入了宛城。

林海山、彭玉奇安排諸葛玄等人在北關五福客棧歇息后,交待人卸運糧食,即到郡守衙門里,請當吏員的哥哥林海峰來與諸葛玄一行人相見。

林海峰今年四十多歲,曾在洛陽的太學里念過書,是南陽有名的儒者。他個子適中,不胖不瘦,眉目軒朗,長髯飄胸,舉止穩(wěn)重,風度翩翩。見到諸葛玄等人,他雙手作揖,對搭救林海山、彭玉奇的再造之恩深表感謝,并在客棧內設盛宴款待眾人。

酒菜川流不息地端了上來,為使宴會氣氛活躍,林海山還請來了唱小曲的助興。

席上,當聽說諸葛玄欲投袁術謀求生路時,林海峰先是搖了搖頭,繼而說道:

“生逢亂世之秋,時勢難以預料,求見袁術之事,由我來找人活動。諸位旅途勞累,就請及早歇息。”

從林海峰的表情來看,似乎另有隱情。因另有公務,林海峰匆匆地離開了客棧。

是夜,在五福客棧內,當諸葛玄、諸葛亮問起袁術的有關情況時,林海山長嘆一口氣,談了自己的所見所聞。

袁術,字公路,豫州汝南郡汝陽縣人。從其高祖父袁安做司徒算起,以后四代人都位居三公,權傾朝野,勢壓百官。袁術的父親叫袁逢,漢靈帝光和元年由屯騎校尉擢升為司空。袁逢先娶將門之女王氏為妻,不久,又勾搭上了姿容嬌艷、風流多情的侍女竇仙花。兩情繾倦,春風豆蔻,于袁術之前生下了其兄袁紹。因袁逢寵愛竇氏,愛烏及屋,所以也特別喜歡袁紹,倒把正妻所生之子袁術過繼給其伯父袁成為嗣,以承袁成家業(yè)。如此嫡庶顛倒、陰差陽錯,造成了袁術和袁紹的長期不和。

袁術來到南陽后,很快奪取了權柄。他驕奢淫逸,專橫跋扈,先把原南陽太守張咨的妻妾擁為己有,又派人從郡內挑選百余名美女充入府內,供其日夜淫樂。他任意加重稅賦,殘酷壓榨百姓,致使近二百萬人口的國內大郡,人口銳減,經濟衰敗,僅逃往益州的就有數萬戶人家。袁術不斷對外用兵,同襄陽劉表的關系日益惡化。他與袁紹結下怨仇,各立黨羽,互相算計。袁術勾結公孫瓚,不斷騷擾袁紹的后方。袁紹則聯合劉表,企圖把南陽收歸荊州。當時,豪杰之士多數都歸附袁紹。袁術憤怒地說:“這些小子不跟隨我,反而跟隨我們家的家奴!”他還給公孫瓚寫信說:“袁紹不是我們袁家的兒子!”袁紹知道后大怒,準備聯合曹操等人來攻打袁術。由于這些因素,南陽目前看起來很平靜,怕的是不久就會發(fā)生戰(zhàn)爭。

聽了林海山的話,諸葛玄、諸葛亮的心里都非常沉重,也明白了林海峰搖頭的原因。

第二天中午,由林海峰引路,諸葛玄帶著諸葛亮和諸葛子青,穿過了繁華的鬧市,前去拜見袁術。

袁術的官衙,坐落在古城的一條街道內。此處綠瓦飛檐,朱柱粉墻,府第深邃,闕亭相對。數重院落內,房宇高大,氣勢非凡。回廊水榭,曲折幽深。雖是數九寒天,卻處處鮮花爛漫,香氣誘人。這是袁術占領南陽后,搜刮民脂民膏在舊郡衙的基礎上建成的。

因林海峰提前賄賂了袁術的中軍官及身旁大將,叔侄三人很快被帶到大廳外,等候召見。養(yǎng)心廳內,酒肉滿席,斛觥交錯,笙歌簫唱,珠翠環(huán)繞。木杌旁,袁術擁紅偎綠,一邊和兩個佳人挑情逗笑,一邊醉熏熏、色迷迷地盯著杌下十幾名伎女搖曳繡裙,輕歌曼舞。其中一個叫紫娟的歌伎,浪聲浪氣,頻遞秋波,引得袁術三魂少二、七魄去五,恨不得離席就做一處。

“嗯,這紫娟奶頭亂顫,真有風姿。”“停會兒讓將爺你把她渾身摸個夠。”

“哈哈哈哈……”

正在此時,親信家將袁琨進來稟報:“啟稟將爺,瑯琊郡陽都縣諸葛□之弟諸葛玄求見。”

因掃了興致,袁術非常惱火。他剛剛說出“不見”二字,大將橋蕤就在一旁勸說道:“明公,天下紛亂,正是用人之際,俺聽說諸葛玄乃經綸之士,還是相見為好。”

謀士張迪也說道:“明公,諸葛和你是老相識,豈有不見之理?”

“嗯,對。”

聽了橋蕤、張迪之言,袁術想起昔日在泰山時,諸葛□對自己的種種好處,特別是冒著生命危險,藏匿自己,躲過了宦官的追殺,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于是下令撤席相見。

進至廳內,諸葛玄和諸葛亮、諸葛子青向袁術行了拜見禮。“諸葛玄帶二侄拜見明公。”“哦,你就是諸葛□的弟弟?”“是的。這位是我哥哥的兒子諸葛亮。”“哦,賜坐。”

睡眼惺松,臉色沉郁的袁術對諸葛玄叔侄勉強敷衍幾句,對諸葛□去世表示惋惜,對諸葛玄的來投表示歡迎。而對年少的諸葛亮,只看了一眼,并沒有說什么話。

大將橋蕤倒是個有心計之人。他詢問了治邦之術,諸葛玄見解深邃:他詢問了攻守謀略,諸葛玄對答如流。橋蕤和在座的文臣武將都從內心里感到佩服。

“講得好。”

袁術也發(fā)出了贊嘆聲,他動了興趣,接著問道:“不知會用何種兵器?”

袁術想看看諸葛玄的武功如何,只見諸葛玄走至院內,取出兵架上的銀槍,擺開架式,當眾舞了起來。

諸葛玄的槍法嫻熟,變化多端。閃挪跳躍,招式有力,槍挑槍刺,槍旋槍轉,呼呼生風。不僅橋蕤等人看得眼花繚亂,就是袁術在一旁也暗暗喝彩。

“真乃一員將才!”

諸葛玄把槍插在槍架上,袁術變成了笑臉相迎。他當即任命諸葛玄為參軍,賜給金銀綢緞,令其率三千精兵,奔赴葉縣平山,協助魯陽山中的大將張勛,把守好南陽的北大門,防止曹操等人率軍南侵。

諸葛玄領了令符,即向袁術叩頭謝恩。他意氣奮發(fā)地走出府衙,迅速到校場點齊兵將,準備第二天北上。

下午,諸葛亮等人在林海山、彭玉奇的陪同下,觀看了南陽街景及名勝,當晚設宴話別。

“到了平山后,要常回南陽來玩。”“到時我一定會到宛城來的。”

第二天,諸葛玄帶領家人和部下,奔赴平山上任。

車輪滾滾,馬蹄沓沓,響聲震蕩著曠野秀巒。旌旗耀武,刀劍映輝,馬上的戰(zhàn)將顯得英氣逼人。

還是來時路,依舊原風景。諸葛亮及全家人在將士們的護衛(wèi)下前行,身份變了,心中踏實許多,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二天后,諸葛玄的人馬趕到了平山。

平山,地處葉縣的北方。境北橫臥著一座大山,構成了南陽郡和穎川郡的天然分界線。山勢平坦,連綿數十里長。雖然不算險峻,但漫山遍野蓊郁的松柏林立,顯得異常葳蕤。加上灌木叢生,溝壑縱橫,唯一的狹窄通道連接著北方,阻山帶河,四塞易守,是個屯兵的好去處。

會合張勛原派的駐軍后,諸葛玄在要道口安下營寨。精通軍務的他派兵在軍營周圍加固柵欄,架起鐵藜墻,開挖了十幾里長的暗道,修筑了幾十座碉堡,使防御力量大為增強。

諸葛玄嚴明軍紀,令行禁止。手下兩名將官,因搶掠了當地百姓財物,他知道后即將其斬首示眾。教育了三軍將士,得到了百姓擁護。

諸葛玄訓練士卒,排演陣法,刀光劍影中,戰(zhàn)馬長嘶,殺聲連天,使平山的軍威大振。

諸葛子青、諸葛青云等人都穿上戎裝,成了諸葛玄手下的帶兵將官。

襄城守將武國保,驍勇善戰(zhàn),帶領五千人馬來攻平山軍營。諸葛玄采納了諸葛亮的計策,誘敵于荒山野嶺中,分兵圍而殲之。武國保身負重傷逃回,五千軍卒只剩下四百多人,從此再也不敢侵犯平山。

平山西北原有一悍匪頭子,名叫朱超,手下集七、八百嘍羅,打家劫舍,奸淫婦女,危害當地百姓。諸葛玄決心剿除這個匪窩,為民除害。他和諸葛亮、子青等人商議,采用美人計,垂下香餌釣大魚。當朱超收到諸葛玄送來的金錢和美女后,心里樂滋滋的。他認為官兵不敢來犯,仍可以為所欲為,放松了警惕性。

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正當朱超摟著嬌娃在做陽臺春夢時,諸葛玄率兵在內線吳林二的配合下,抄了朱超的老窩。激戰(zhàn)中,朱超被亂刀砍死,匪徒們哭爹喊娘,亂成一團,很多人繳械投降,被編進諸葛玄的隊伍中。

靜靜的平山下,望不盡的青翠。潺潺流淌的小溪,歡唱著迎來一個生機盎然的春天。

小溪的南岸,有一處青磚藍瓦的小院,院里栽著翠竹、青松,花盆里的月季花開了,鮮艷奪目,不斷散發(fā)出濃郁的芳香。

這座小院,就是平山南麓華里村(今平頂山衛(wèi)東區(qū)諸葛廟街一帶)諸葛亮的新家。

這是諸葛玄為了集中精力練兵打仗,又能就近照顧家庭而購買的一處房宅。同時還購置有幾十畝田地,由諸葛子川、諸葛子惠兩個侄子看管耕種。諸葛亮姐弟及嬸嬸都從軍營搬來居住,全家人又有了安定的生活環(huán)境。

在華里村,諸葛云、諸葛敏及王玉紡線織布,協助嬸嬸料理家務,由于衣食無憂,諸葛亮和諸葛均則潛心讀書學習,小院里經常傳出瑯瑯笑聲。諸葛子青忙里抽閑,經常回來看望王玉,兩人的感情日漸深厚。在華里村,諸葛亮結識一位學識淵博的老學究,他的名字叫俞正新。

俞正新經常給諸葛亮講解前朝古代的經世奇謀。什么甘茂妙喻,武王立誓:臣子施惠,君王得利:什么范睢死里逃生,蹇叔百里奚知兵必敗;什么蘇秦一句話換十座城,藺相如完璧歸趙;田單巧布火牛陣,趙括空談遭慘敗;陳平脫衣救命,李廣解鞍退匈奴等。諸葛亮聽得津津有味,腦子里增添了不少智慧和歷史知識。俞正新去洛陽做官時,還把珍藏的一些書籍贈給諸葛亮。

藍天白云下,翠巒碧水間。諸葛亮在此讀書學習,牧羊種菜,度過了難忘的近半年時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青铜峡市| 铅山县| 石台县| 高邑县| 岳阳县| 康保县| 连云港市| 盐津县| 二连浩特市| 海兴县| 太仓市| 九江市| 浦城县| 韶山市| 万山特区| 贵南县| 瓮安县| 沾益县| 宁乡县| 崇仁县| 明溪县| 方山县| 文化| 陇南市| 灌南县| 应用必备| 平顺县| 贵阳市| 马尔康县| 江西省| 德令哈市| 罗甸县| 沈阳市| 尼木县| 松溪县| 凤凰县| 搜索| 常德市| 石林|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