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穿越到前秦做謀士 穿越還是先知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后世穿越過來的人,還是有預知能力的先知,反正從小到長大腦子里亂七八糟的東西特別多,那是不屬于這個時代的記憶。如果是后世穿越過來的人,那我的點子有點背。那么多朝代那么多盛世都沒去,偏偏來到這個歷史最混亂的十六國時期。
我的父親是苻健當權(quán)時期的一個漢人小官,在長安縣任書佐一職,官職雖小卻也是衣食無憂,父親是非常低調(diào)且自律的人,家里并沒有烏煙瘴氣的嫡庶之爭,只有一位大夫人就是我娘,父母育有三子,我是最小的女孩起名張景曜,大哥張晞陽、二哥張振羽,我的父親很崇拜嵇康,我們的名字都是出自他的詩(五言贈秀才)。
我的母親出身名門—順陽范氏,祖父范汪仕官至東晉的安北將軍,范氏一族在這個時代是新興的世家大族,家族中人才輩出,我的母親是妾室所生的庶女,沒滿月就沒了娘,一直是范媽媽給撫養(yǎng)長大,但是世家大族應該學的母親都學到了,她文能寫詩會做畫,武能騎馬射箭,到了12歲就與張遇的同族的弟弟也就是我的父親成婚了,婚后為了躲避戰(zhàn)亂和避免遭受家族的牽連,我們家輾轉(zhuǎn)來到長安。家里是禁止聊我們的祖父和外祖的,我知道的這些都是范媽媽為了哄我睡覺偷偷給我講的。范媽媽一家與其說是仆人,更像是家人,她和范掌柜育有倆兒倆女,和我們的年齡相仿,從小一起玩耍,一起讀書寫字,一起習武練功。在內(nèi)宅范媽媽協(xié)助母親管家,在外范掌柜負責經(jīng)營食鋪。
我家剛到都成—長安的時候,母親就購置了我們現(xiàn)在住的園子和兩間不大的鋪子,一間在城中心地段另一間在城西靠近城門的那條街,經(jīng)營的是湯餅,母親說“民以食為天,特別是在戰(zhàn)亂年代,能吃飽飯就是第一大的事情,賣吃食是最好賺錢的,而且這種小店不用投入很多,還不會惹人注意”。母親真的很有智慧。我家的店鋪就只賣湯餅,有肉的和素的兩種,每天限售500份。因為用料好、味道美味、價格經(jīng)濟實惠且又快捷,所以每天早早就賣完。漸漸地我們的店鋪成了城里最獨特存在,幾乎每天用餐的人都要在開店前就來排隊,我們幾個小孩也經(jīng)常去吃自己的湯餅,就是在店里我第一次碰到了苻堅,我們的故事就此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