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話聊齋
最新章節
- 第93章 水莽草——司法解釋權是怎樣被靈活使用的
- 第92章 布客——募捐的真相待查
- 第91章 蘇仙——非正常婚姻的悲慘生活
- 第90章 李伯言——陰間好夢一日游
- 第89章 小謝——過了這道坎就是一馬平川
- 第88章 魯公女——看西天是怎樣攬生意的
第1章 寫在《閑話聊齋》之前
說起《聊齋》,在中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聊齋》是一本什么書,估計不少看官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一本寫鬼怪的小說。對于一些喜歡背書的讀者,還會羅羅嗦嗦說出一大堆:《聊齋志異》是清代作家蒲松齡所作的短篇文言小說集,“聊齋”是他的書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指在聊齋中記述奇異的故事。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此書內容廣泛,多談狐仙、鬼妖、人獸,以此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系,反映了十七世紀的中國的社會面貌。
《聊齋》成書數百年以來,人們對它一致評價很高,讀法卻千差萬別。總得來說,大家都把它當作普通的鬼怪故事來看,如蒲松齡的同鄉好友王士禎為《聊齋志異》題詩那樣:“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也有人贊同蒲松齡本人的說法,這是一本“孤憤之書”。至于近人,則看出了這書的政治價值,并且加以利用,如郭沫若評價《聊齋》:“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叛經逆道的當代人對《聊齋》的看法卻和前人頗有不同。不少人認為,《聊齋》就是蒲松齡老夫子寒窗獨宿,胡思亂想而出來的。簡而言之,這是意淫的產物。這種說法比較刻薄,但也不無道理。如果不是意淫,為什么貌美女子不去傍大款,卻屢屢看上潦倒書生?為什么落魄秀才不是窩囊終生,而是開始屢戰屢敗,后來卻輕易金榜提名?為什么闊少都無此艷福,窮困小子卻特別容易行狗屎運,動不動就獲美得寶?這明顯和現實和常識不符,除非意淫,否則世界是不會這樣的。《聊齋》通篇洋洋數十萬字基本上是這樣的故事,堪稱意淫寶典。
有蒲松齡老夫子的粉絲反駁說,《聊齋》中的故事并非蒲松齡老夫子原創,他也是聽別人說后如實地記錄下來。就算意淫也是講故事的人意淫,和蒲老夫子無關。無論怎樣說,反正就是有人意淫。從某種意義上說,《聊齋》是人民群眾創作,人民群眾傳誦的,說它意淫其實就是說人民群眾在意淫。這話固然難聽,也不無道理。人民群眾是比較喜歡意淫的群體,天馬是個現實主義者,作為人民群眾的一員,有時候也喜歡意淫,比如夢想自己一夜成名,可以象韓寒那樣,隨便寫一些垃圾小說都可以賣大錢(韓寒的雜文不錯,小說真的很糟糕,《三重門》除外)。夢想公司會遵守勞動法,不隨便讓員工“自愿加班”。夢想老板大法慈悲,明天就給我加薪,讓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盡管這些夢想都沒有實現,今后也很難實現,但是覺得有夢想還是比沒夢想好。從某種意義上說,意淫也是對身體有益的。
上帝不能創造一塊他也搬不動的石頭,因此上帝也不是萬能的。即使是意淫,也不可能象阿Q那樣認為革命成功之后那樣,“要什么就是什么,歡喜誰就是誰”。因此,《聊齋》中的仙鬼狐怪,個個看起來都有超人之能,可以隨心所欲,獨行特立。其實并非如此,他們受到的約束也很多,也一樣有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的感慨,在感受生命鼓舞的同時體驗生活的無奈。很多仙鬼狐怪的選擇看起來全無緣由,其實深有用意。天馬賞析《聊齋》,就是以凡人之心推測仙鬼狐怪之腹,把蒲松齡老夫子在《聊齋》中已經有隱喻,卻沒有明說的話一一還原出來。如有不當之處,請眾位看官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