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神:弄商狐姬
最新章節(jié)
- 新書《龍珠:當(dāng)龜仙人獲得曹賊系統(tǒng)》
- 對不起讀者
- 太監(jiān)感應(yīng),后續(xù)內(nèi)容概要
- 第139章 姬發(fā)求殺萬軍
- 第138章 萬軍生反心
- 第137章 西岐亂之始
第1章 序
封神臺。
姜子牙手執(zhí)封神榜,立于高臺之上,俯視臺下眾將士,莊嚴肅穆。
“柏鑒上前聽封,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柏鑒昔為軒轅皇帝大帥,征伐蚩尤,曾有勛功;不幸殛死北海……今敕封爾為三界首領(lǐng)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職。爾其欽哉!”
臺下柏鑒心潮澎湃,原是一縷孤魂,困于北海之底,幸得姜子牙封神之舉,得以解脫,后于封神臺前守護有功,終得榜上留名,榮膺清福正神之尊。
不僅免受輪回之苦,更得以與天地同壽,享無盡福澤。
柏鑒當(dāng)即拜謝。
“引黃天化上臺聽封……”
“引黃飛虎上臺聽封……”
“引聞仲上臺聽封……”
……
“引殷蛟上臺聽封……”
一縷少年模樣魂魄引入臺上,面無喜色,靜候聽封。
“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殷郊,昔身為紂子,痛母后至觸君父,幾罹不測之殃;后證道名山,背師者有逆天意,釀成犁鋤之禍…特敕封爾殷郊為值年歲君太歲之神,坐守周年,管當(dāng)年之休咎。”
殷蛟聞姜子牙言罷,也不拜謝,即刻離去。
生為大商皇子,死亦為大商鬼,訴我背師為逆天,那若是叛國、背父,又是逆了什么?
姜子牙繼續(xù)封賜,直至三百六十三名正神皆已受封,唯獨剩下兩名神位空缺。
他凝視著封神榜上最后兩個名字,眉頭緊鎖,神色間流露出難以言喻的復(fù)雜情感。
“引殷受上臺聽封。”
但見天際引來一縷頭戴束發(fā)嵌寶紫金冠的英武男子魂魄,立于封神臺之上。
紂王姓殷,名子受,號帝辛,為帝乙少子。
紂王面容憔悴,雙眸空洞,全無一絲受封之喜。
今后人族無皇,降為天子,拜天為父,皇權(quán)天授,喜從何來?
自摘星臺自焚之后,他意識愈發(fā)清明,前因后果亦已洞悉七八分。
姜子牙見狀,心生厭倦,遂不再宣讀其授言,徑直宣布結(jié)果。
“特敕封爾殷受為天喜星,主人間婚嫁事宜。”
紂王聽罷,面露冷色,拂袖而去,成王敗寇,無需多言。
要他感恩戴德,實乃癡人說夢。
既已自焚,又何懼生死,豈會在乎這區(qū)區(qū)神位。
少頃。
姜子牙垂首,封神榜上僅余最后一位,再無他之名。
元始天尊曾言:子牙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享人間之福。
如今已九十有八,三十二上昆侖山學(xué)藝,四十載光陰荏苒,挑擔(dān)打水,未曾窺得仙法。
后遵師命下山,輔佐明君,助武王伐紂,半生艱辛,如今壽元將盡,榜上無名,不知師尊將如何處置。
姜子牙苦笑,紂王雖敗,猶有神位,與天齊壽,然他何去何從?
“引狐妖妲己上臺聽封……”
九尾狐貍精,原無名無姓,乃軒轅墳中守墳三妖之一,受女媧娘娘所轄。
然,此妖不守本分,潛入大商,迷惑紂王,致使紂王昏庸無道,殘害百姓,生靈涂炭,罪孽深重。
此等罪孽深重之妖,竟也名列封神榜上!
他心中憤懣難平,對元始天尊的安排頗有微詞,暗自埋怨天意不公。
姜子牙沉吟良久,卻不見那狐妖妲己的魂魄登上封神臺。
姜子牙意興闌珊,不耐久候,遂繼續(xù)宣讀封神榜上的封位。
“特敕封爾狐妖妲己為永靈星。”
言罷,將封神榜一收,隨手拋向空中,意欲完成封神大典。
封神榜本應(yīng)飛升至天庭,歸于玉皇大帝之手。
封神之事,本為天庭增添人手,以完善天庭職司,以便統(tǒng)御三界。
只見封神榜懸浮于半空,久久未動,似有未盡之緣。
姜子牙見狀,心知封神大典尚未圓滿,故封神榜不肯離去。
姜子牙心中疑惑,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已悉數(shù)封賜,無一遺漏,卻不知何故封神榜仍舊懸而不去。
姜子牙接過封神榜,緩緩展開,目光所及之處,最后一個神位“永靈星”黯淡無光,并未授封。
乃狐妖妲己!
何故?
姜子牙正自困惑,忽聞元始天尊一縷傳音至:“狐妖妲己,拒受神位。”
什么!
她怎敢如此!
狐妖妲己,罪孽深重,若不封神,將墮無間地獄,受永世之刑,永無超生之日。
她怎敢吶!
-------------------------------------
無間地獄。
此乃一片幽暗之地,不見一絲光明。
一道美艷的身姿緩緩飄蕩,九條狐尾如同手爪般舞動,變幻出種種猙獰之態(tài),似乎在無聲地訴說著她所承受的難以言喻的痛苦。
在那無盡的黑暗中,似乎有某種無形的力量,不斷地折磨著她的肉身與靈魂。
雖然她的身體和靈魂不會因此留下任何傷痕,但那種無形的摧殘卻如同永無止境的折磨,讓人難以忍受。
正是因此,這刑法之苦,永無終結(jié)之日。
若是能受刑而死,卻還有個盼頭。
妲己娥眉緊蹙,小嘴微啟,緊咬銀牙,不時發(fā)出痛苦呻吟。
她,本是軒轅墳守墳之妖,受女媧娘娘之命,潛入大商,迷惑紂王,以滅大商氣運。
“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
這便是正果嗎?
永靈星!
此正果,莫非用以羞辱于她?
如今,狐族子孫皆被比干一炬付之,軒轅三妖之中,唯余她一人孤苦伶仃。
孤身一人,背負千古罵名,何其凄涼。
若她得以封神,面對千秋萬世之千夫所指,她又將如何自處?
莫非讓她以神明之尊,下凡傾聽凡人之侮辱?
所以,這“正果”跟羞辱有何區(qū)別?
她寧愿永駐無間煉獄,受盡刑罰,亦不愿重返三界,承受心靈之折磨。
子受已登神位,若她亦受封,日后將如何面對子受?
她若言明,乃是遵奉女媧娘娘之命,子受能否釋懷?
“對…不起,受……”
在無間地獄的幽暗深處,痛苦的低吟聲回蕩,如同夜風(fēng)中的哀鳴,不絕于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