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文化之用:從啟蒙運動到反恐戰爭
最新章節:
第9章 索引
上帝死了。自啟蒙運動以來,西方思想家面對上帝之死引發的危機,為他尋找了各種替代者。從啟蒙運動的“理性”到唯心主義的“精神”,從浪漫主義的“藝術”到其他各種形式的“文化”,它們不僅是思想領域的演進,也是現實政治層面的對策。然而知識分子提出的種種主張總是難逃“雙重真理”困境,顛倒了理論與生活的關系。因此宗教信仰依然難以被真正替代。“9·11事件”后,這一問題再次回到舞臺中央。在資本主義所謂的無神論時代,上帝似乎突然起死回生。本書中,伊格爾頓提綱挈領,清晰深入地梳理了西方思想史,為我們提供了理解當下精神生活源流的重要參考和風趣解說。思想不僅求真,也要有用。伊格爾頓生動還原了思想的內外語境,揭示時代具體的意識形態任務,辨析思想史發展的綜合動力。知往鑒今,面對我們當下的精神危機,“文化”似乎依然最堪重用,也最值得期待。盡管危機重重,但“一種新的信仰、文化和政治結構或許就誕生在此處”。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作者簡介
特里·伊格爾頓,英國著名文學理論家、文化批評家。曾長期任教于牛津大學,現為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英國文學杰出教授。自1960年代至今,已出版著作數十種,涉及文學理論、后現代主義、政治、意識形態和宗教等領域。代表作有《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審美意識形態》《文學事件》《英國現代長篇小說導論》《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等。
譯者簡介
宋政超,哲學博士,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當代法國哲學。
譯者:宋政超
上架時間:2023-12-14 17:58:36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