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1章 找到“磨蹭”的病根,幫孩子戒除“拖延癥”
- 第10章 自私是社交的毒藥,從小教會孩子感恩與分享
- 第9章 孤獨的孩子很痛苦,別讓孩子習慣獨處
- 第8章 少了勇氣與擔當,將來孩子如何做棟梁
- 第7章 自信總是爸媽毀的,也是爸媽才能給的
- 第6章 放手才叫愛,依賴性讓孩子成人不成才
第1章 前言
什么是命運?
有人說,命運就是無法把握的生死福禍。
其實,這只是對命運膚淺的認識,沒有深入領會命運的內涵,是一種消極的想法。
有些人總是強調做人做事的能力,認定能力能夠改變命運。那么,能力從何而來?這是應當思考的一個問題。美國著名人生問題研究學家馬布里說:“過多注重自身能力的人,對于自己人生目標的渴望是強烈而執著,甚至不遺余力的。這本身沒有什么不妥。在我看來,任何能力的大小都不是單一的,都是源于一個人的性格資本,沒有優良的性格,顯然不可能得到最好的行動結果,甚至會讓能力大打折扣。”
道理很簡單,擁有不好的性格,就會做出不好的事情,就會有不好的運氣,就會有不好的結果。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培養孩子的優良性格,也就建設了孩子的優質人生,改變孩子人格中的缺陷,也就是改變孩子的未來。
誠然,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性格,除了有一定的先天因素,其實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后天因素。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與父母的性格表現出很大差異,有的父母都很內斂,孩子卻很活潑外向。所以說,人的性格一般形成于他后天所處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孩子稚氣未脫,性格尚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這個時候精心培養其優良的性格,將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那么,什么樣的性格才算優良的性格呢?這個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對父母可能都有自己的獨特看法。但是,像獨立、自信、樂觀、上進、自律、勇氣、激情、善意等品質,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無疑都是優良的性格特征。
《孩子,你的性格我在乎》通過大量真實生動的家教案例,向家長們闡明培養孩子優良性格的教養細節。本書將先進的教育理論與中國家庭的實際情況無縫銜接,引領家長們從固化的觀念中解放出來,用新鮮的視角、靈活的方式、滿滿的愛去塑造孩子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