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花似錦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楔子
駕駛著我的愛車,從沈陽出發。我沒走高速,而是走的國道,主要想領略家鄉沿途的風景。十一小長假,伙伴們約我去南方旅行,我說要回老家得勝村。他們說:“你從小在那長大的,還沒看夠啊?”我說:“你沒聽過這首歌嗎?‘親不夠的家鄉土,戀不夠的家鄉水?!蔽页么私o家鄉打廣告,“你可以去我老家鄉村游啊,你會領略不一樣的地域風光,盤錦大米、丹頂鶴、蘆葦蕩,這些遼河口文化,會帶著生命的溫度和內涵,帶著生活和歷史的記憶向你走來?!?
這次回得勝村是為了完成我的紀錄片,尋找鄉愁,我記錄、跟進了十多個村莊,得勝村是其中之一。紀錄片的立意是重新找回有靈魂的村莊和挽回逐漸消失的村莊。首先說一下,我在省電視臺工作,父老鄉親說我是得勝村飛出的金鳳凰,可我自己知道,離金鳳凰還差得遠呢。最主要的是,他們認為我小時候就會用大眼睛看啊看,就是不說話,像個小啞巴似的,如今居然成了省城的記者。大記者啊!不但口才好,還要說得給勁、切題和準確,上哪兒說理去?我還笑他們呢,沒聽說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路兩旁的稻田已經金黃,鋪天蓋地,望不到邊際。我把車停在路邊,挎著照相機,扛著錄像機,站在稻田的田埂上,金色的稻浪盡收眼底。
一進得勝村,映入眼簾的是錯落有致的青磚紅瓦的民房,還有村路兩旁各種茂盛的果樹。正是金秋十月,千畝蘋果園一望無際,現在已是碩果累累,郁金香葡萄已經爬滿藤架,秋高氣爽,太陽照耀在繞陽河上……豐收的喜悅洋溢在人們的臉上,如花兒一樣在金秋里綻放。我的車也隨著一輛輛私家車和旅游大巴開進得勝村。
我沒有回家,來之前我在網上已經給自己在得勝村預訂了民風民俗農家小院。明天,沈陽的秋叮叮和周鐵鐵他們一幫人才到,今天,我想擁有獨處時光。所以,我偷摸地入住,誰也沒告訴。如果這事讓我母親大春子知道了,她準說我:“只有你臭三能做出這等傻事,放著家不住,花錢住啥民風民俗農家小院,小時候還沒住夠啊?”
嗨,要的就是這種意境和感覺。這次回得勝村尋找曾經的孤單,想心事,憶往昔,最好是獨處,尋找靈感。如果和大春子這樣說啥孤獨、啥尋找,她又該說:“你呀臭三,從小你就矯情,到現在也沒改?!?
推開農家小院的木門,咯吱,曾經熟悉的推門聲離我已經是那么久遠了,今天耳聞卻那樣觸動心弦,喚醒了兒時的記憶。城市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桎梏了我們的視線和思緒,阻礙了我們貼近泥土的呼吸,使我們忘記了鄉愁。如果想逃離喧囂,如果想重溫陌上花開蝴蝶飛,得勝村民俗民風農家小院,可作為短暫休憩的驛站。夜晚,在小院的月亮下,數著星星,可小酌幾杯,權作陶冶情操,那是多么愜意的事啊!
月亮門,小庭院,墻上爬滿了倭瓜秧。院子里長著小蔥、辣椒和小白菜,夾竹桃花紅了半院子。兩棵茂密的桃樹遮住了西屋的窗戶,毛桃已經壓彎了枝頭,風吹過,熟過頭的毛桃掉落一地。小時候的味道油然而生。
而今,我已經是四十大幾的人了,早已過了悸動、煽情的年齡,此刻,我卻有種熱烈擁抱的沖動。細品,把生活過成詩和遠方,是那么奢侈又那么簡單。放眼得勝村的稻田、蘋果園和裊裊的炊煙,是逃離繁華喧囂的精神回歸,使禁錮的眼淚肆意地流淌。得勝村在保留古樸民風的基礎上煥然一新,走在新農村的幸福大道上,任重而道遠。可以說,得勝村的發展是一部農村奮斗史,是傳統農民和新時代農民相對比、相轉換的思想啟示錄。
推門的瞬間,仿佛看見小時候的我,六七歲的樣子,用一雙好奇的大眼睛詢問我:“你是誰?”我的眼淚驟然涌出眼眶,打濕了舊時光。我真看見了小時候的我自己。她斜挎著一個花布書包,那是姥姥給縫的,里面裝著線裝的磨損的《唐詩宋詞》,還有姥姥給的四顆嘎拉哈、一個縫制的四方口袋。她的兩個小辮子,不是一個高一個低,就是一個編著麻花辮一個散著。我是那樣心疼她,那樣喜歡她,又是那樣羨慕她,真想把她的麻花辮梳整齊了,再系上紅綢子的頭花。我想給她買柔軟漂亮的毛茸兔子、毛茸狗熊和芭比娃娃。我想給她買好吃的奧利奧餅干、德芙巧克力和沈陽不老林糖果,這些她小時候都沒吃過。我真想抱抱她,把一生的愛都給她。我太愛小時候的我了,我居然看見了小時候的我,開門的剎那,我倆差點撞個滿懷。
只是我的童年被日夜流淌的繞陽河帶走了,一去不復返,繞陽河也在我注視的目光里變得滄桑、悠長。我再也不會坐在河邊,做聽風過河的傻事了。可我是多么留戀童年的景色和人物啊!這人物與鄉間風景交相輝映,驀然回首,哪一道才是最亮麗的美景?雖然有些景色和人物,微不足道得像田野上的一茬水稻苗,像萬頃葦蕩里的一棵蘆葦,像浩瀚江河里的一朵浪花,卻溫暖和豐滿了我的整個童年,并給我的童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讓我在自由的天空飛一會兒,再飛一會兒。
我是不擅言談的人,我只想對繞陽河傾訴,我想把童年的故事、得勝村的故事講給繞陽河聽,講給歲月聽。有位作家說:“人的一生注定會遇到兩個人,一個驚艷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
那么誰驚艷了我的時光,誰又溫柔了我的歲月呢?
好吧,我默默地講,你靜靜地聽。
我的小名叫臭三,學名叫郝宇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