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演義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桃園英雄三結(jié)義
導(dǎo)讀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民不聊生。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guān)羽又愿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yè),于是留下了“桃園結(jié)義”的佳話。本章開篇就直入主題,簡單明了地交代了時代背景,然后自然而然引出具體的人和事。黃巾軍徹底攪亂了社會秩序,各路英雄豪杰紛紛出場,劉、關(guān)、張和曹操的出身、性格都被簡單地勾畫出來,時局的發(fā)展也越來越復(fù)雜多變,一幅波瀾壯闊的政治斗爭畫面漸漸展開。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劉邦起義,建立漢朝,國家一統(tǒng),人民安定,已歷數(shù)百年。到東漢末年,宦官專權(quán),朝廷腐敗,官吏貪瀆,豪強橫行,竟弄得個天下紛擾、民不聊生。
當(dāng)時,河北巨鹿一帶有張氏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梁。那張角本是個不第(沒有考上功名)秀才,一次進山采藥,遇到個碧眼童顏的老人。那老人手持藜杖,把張角叫到一個洞里,給了他三卷天書,并對他說道:“這書名叫《太平要術(shù)》,我給你,你要代天帝教化世人,普救眾生。如果萌生野心,一定會有惡報。”張角接過書,拜謝了,探問老者的姓名。老人說:“我是南華老仙。”說完,化陣清風(fēng)而去。
張角得到天書,日夜研習(xí),后來竟能呼風(fēng)喚雨,號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瘟疫流行,張角便散施醫(yī)藥、符水,給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并且收有五百多個徒弟。這些徒弟云游四方,也都能畫符念咒。后來徒眾一天天多起來,張角就設(shè)立三十六方,分別管理,大方有一萬多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每方由一個將軍統(tǒng)領(lǐng)。到處散布流言,說:“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還叫徒眾用白土將“甲子”兩字寫在家中大門上。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家家都敬奉大賢良師張角。這張角便忘記了老仙的告誡,與二弟商議,準(zhǔn)備奪取漢家天下。一切準(zhǔn)備就緒,于是號召徒眾起事,各地民眾亦紛紛響應(yīng)。一時之間,隊伍發(fā)展到四五十萬,聲勢浩浩蕩蕩,官軍望風(fēng)而靡。漢靈帝得知,火速降詔,一面命令各處官兵竭力守御,一面派遣中郎將盧植、皇甫嵩(sōng)、朱俊(原文朱儁“儁”為“俊”的異體字。)各引精兵,分三路征討。
且說張角一軍,進攻幽州。幽州太守劉焉見黃巾軍聲勢浩大,而幽州軍力單薄,于是出榜招募義兵。
榜文發(fā)到涿(zhuō)縣。這涿縣中有個英雄叫劉備,字玄德,本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裔,祖父叫劉雄,父親是劉弘。劉備年幼時,父親便去世了,家中一貧如洗,靠賣草鞋、織草席為生。虧得叔父劉元起常常接濟。十五歲時,母親叫他外出游學(xué),拜當(dāng)時的名士鄭玄、盧植為師,結(jié)交了公孫瓚等朋友。
這招兵榜文發(fā)到涿縣時,劉備已經(jīng)二十八歲了。看著榜文,劉備大聲嘆息。突然背后傳來打雷似的聲音:“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嘆什么氣?”劉備一回頭,一個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的大個子映入眼簾。此人名叫張飛。張飛字翼德,以賣酒殺豬為業(yè),是涿郡的一個富戶。劉備將自己的身世和為國家平定亂局的志向一說,張飛大喜,愿散財招募鄉(xiāng)兵,與劉備同舉大事。于是同到村中酒店商量。
兩人正飲酒間,又見一個身長九尺、紅臉長須、丹鳳眼、臥蠶眉、威風(fēng)凜凜的漢子進入店中。此人正是關(guān)云長。云長名羽,河?xùn)|解良人,因殺死一個仗勢欺人的惡霸,逃亡江湖。問訊之間,知道關(guān)羽也有志報國,正是志同道合,便一起來到張飛莊后的桃園,共議大事。此時園內(nèi)桃花盛開。三人設(shè)酒祭天,焚香結(jié)拜,立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共同報國安民。劉備為兄,關(guān)羽次之,張飛為弟。三人一面招兵買馬,一面打造軍器。劉備是雙股劍,云長是一柄重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張飛則造丈八點鋼矛。并且置備了鎧甲。共聚得鄉(xiāng)勇五百余人,來投劉焉。正值五萬黃巾軍來犯。玄德等三人,統(tǒng)兵五百,前去破敵。兩軍相對,張飛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處,刺中敵副將鄧茂。云長則拍馬舞刀,斬殺敵主將程遠志。黃巾軍紛紛投降,劉、關(guān)、張初戰(zhàn)大捷。劉焉親自迎接,犒賞軍士。
次日,青州守將告急,劉焉派劉備前往救援。劉備領(lǐng)軍前去,在離青州三十里的地方扎下營寨。劉備用計,叫關(guān)羽、張飛各領(lǐng)一千人馬,分頭埋伏在山左、山右,自己卻領(lǐng)兵搖旗吶喊,擂鼓助威,發(fā)動攻擊。不久,劉備假裝不敵,領(lǐng)軍慌慌張張后退。黃巾軍不知是計,奮起追擊,進入關(guān)、張的埋伏圈。此時伏兵一齊殺出,劉備又掉頭殺回來,三路夾擊,黃巾軍潰敗。劉備直追到青州城下,解了青州之圍。
此時盧植與黃巾軍主力正在廣宗對峙。劉備聽說,便帶領(lǐng)部下五百兵去援助盧植。到了廣宗,盧植見到劉備等三人,十分高興,就讓他們留在帳前聽候調(diào)用。兩軍對峙,相持不下。此時張角的兄弟張梁、張寶在潁川與皇甫嵩、朱俊對壘,形勢緊迫。盧植便命令劉備引本部人馬外加一千官軍前去潁川打探消息,約期共同剿捕。玄德領(lǐng)命,帶領(lǐng)軍馬,連夜向潁川開拔。
就在劉、關(guān)、張三人向潁川進軍的時候,皇甫嵩、朱俊用計,趁夜色放火燒了黃巾軍的營寨。敵兵驚慌失措,馬來不及裝上馬鞍,人來不及穿上鎧甲,四散逃走。兩軍混戰(zhàn),直殺到天明。張梁、張寶帶領(lǐng)敗殘軍士匆匆逃跑,卻又被突然出現(xiàn)的曹操攔住,大殺一陣。張梁、張寶死戰(zhàn)得脫,投奔張角而去。
這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父親本姓夏侯,因為做了中堂侍曹騰的養(yǎng)子,所以改姓曹。曹操自小有權(quán)謀,多機變,年二十,舉孝廉,做了洛陽北部尉,執(zhí)法很嚴,而且不避豪貴,遠近聞名。后來又做了頓丘令,因為張角起事,被授予騎都尉,帶著馬步軍五千,前來潁川助戰(zhàn)。曹操獲勝后,見過皇甫嵩、朱俊,隨即引兵追襲張梁、張寶去了。
卻說玄德引關(guān)、張來到潁川,張梁、張寶已經(jīng)敗散。玄德見過皇甫嵩、朱俊,又引兵返回廣宗。到得半路,見盧植遭陷害,被押往京師問罪,董卓代替盧植做了領(lǐng)軍將領(lǐng)。劉備等只得引軍回涿郡。沒兩天,卻見董卓被張角殺得大敗而逃。劉備等殺散敵軍,救了董卓。董卓卻因劉備等身無官職,對他們輕忽無禮。張飛氣得要把董卓殺了,被劉備勸住,方才作罷。
于是三人連夜引軍,投奔朱俊。劉備被封為先鋒,征討張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