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暴風雨前夜
第一節 柏林的陰謀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侵入波蘭領土。英法兩國政府由于擔心德國法西斯軍隊進而入侵法英兩國及其殖民地,便對德國宣戰。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了。
曾經宣布保障波蘭的安全和唆使波蘭拒絕蘇聯援助的英法兩國政府,沒有做任何事情來給波蘭以實際軍事支援,更沒有對希特勒侵略軍采取重大軍事行動。它們仍然沒有放棄把戰場推向蘇聯的企圖。英國,法國和美國的反動勢力一個勁地慫恿蘇聯的鄰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參加反對蘇聯的戰爭。但是,這一陰謀遭到了失敗。根據蘇聯同這些國家達成的協議,蘇聯軍隊已進入它們境內。蘇聯軍隊掩護著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西部邊界,這些國家的安全因而有了保障。
在保障南波羅的海地區不受突然襲擊之后,斯大林就指示外交部開始同把著北方門戶的芬蘭進行接觸。雖然芬蘭的獨立是俄國革命的“贈品”,然而芬蘭卻是波羅的海各國中最敵視蘇聯的。早年的民主芬蘭已被推翻了,前沙皇將軍曼納海姆侯爵在德皇軍隊的支持下推翻了芬蘭民主政權。芬蘭已成為反蘇國際行動的一個前進基地。芬蘭統治集團已同德國、英國和法國的反動勢力達成幕后交易。在它們的參預下,芬蘭政府不斷加強進攻蘇聯的軍事設施——曼納林防線和亞蘭群島等地。與此同時,希特勒還幫助修建了一個可容納2000架飛機的軍用機場,而當時芬蘭只有150架飛機,顯然這是根據某大國的軍事意圖而修建的。
斯大林知道,上述情況表明芬蘭是不會歡迎同莫斯科締結同盟的。但芬蘭當時的對外貿易由于英德戰爭封閉了波羅的海而遭到破壞。為經濟蕭條所襲擾的芬蘭要求同蘇聯貿易,并且想要利用列寧格勒——摩爾曼斯克鐵路來外通世界。然而,當莫斯科1939年10月5日邀請芬蘭派遣全權代表討論“未決問題”時,其后果是出乎意料的。芬蘭政府在答復之前先宣布了局部動員,派遣了大批武裝部隊到邊境去,關閉了股票交易所,要求婦女兒童撤離首都赫爾辛基,并向美國呼吁給予“道義支持”。蘇聯報紙對于這種“有意制造的驚慌”表示了譏諷和不快。
芬蘭代表團于10月11日抵達莫斯科。蘇聯人締結同盟的提議由于芬蘭人不愿意而放棄了。隨后他們又提議交換領土以保障列寧格勒的安全。他們要求把邊界后移,使列寧格勒處于大炮射程之外,并要求把一些屏障海道的小島讓給蘇聯。他們提出以同樣富庶、只是戰略意義較小而面積大兩倍的領土交換。蘇聯還要求,把漢哥或者處于通向列寧格勒的狹長水道芬蘭灣入口處的其他一個地點,租給蘇聯30年作為海軍基地。芬蘭的卡詹德爾總統廣播了一項聲明,認為這些條件并不影響芬蘭的主權完整。討價還價進行了一個月,莫斯科愿意付出更多的代價,芬蘭在領土交換中將得到差不多三與一之比的便宜;漢哥基地的租讓期將不是30年,而是到英德戰爭結束就可連同全部設施交還芬蘭。許多芬蘭人當時都在吹噓他們的外交代表所要作成的“漂亮生意”。然而,芬蘭的談判代表突然中斷了會談。莫斯科認為,芬蘭內閣是在西方想要“轉變戰爭方向”的勢力的秘密壓力下這樣做的。
所以,在11月末芬蘭越境開炮并殺死紅軍士兵時,莫斯科就提出強烈抗議,芬蘭對抗議置之不理,蘇軍就在1939年11月30日開入芬蘭。芬蘭隨即宣戰并呼吁外援。國際聯盟指責蘇聯“侵略”,將它開除。蘇芬戰爭使蘇聯失去了更多的朋友。蘇聯人認為,“這是為了保衛列寧格勒而打的一次先發制人的戰爭”。
由于蘇聯軍隊采取了堅決行動,芬蘭請求媾和。1940年3月12日兩國締結了和約。但是,倫敦和巴黎曾竭力阻撓那次簽字。法國總理達拉第告訴芬蘭說,一支英、法遠征軍已經整裝待命,準備前往救援。張伯倫和達拉第壓迫瑞典同意讓這支遠征軍過境赴芬,雖然這將使瑞典也卷入戰爭。3月10日,張伯倫告訴下院說,他正在考慮打破瑞典的中立和迫使芬蘭戰爭繼續下去的辦法。3月11日《紐約時報》駐倫敦記者報道說:“倫敦盛傳將發生具有更廣闊的戰線的戰爭,也許是對俄國的戰爭。”
但是,這種謠傳來得太晚了。由于瑞典堅持了中立以及曼納海姆將軍低估了蘇聯的兵力,“轉變戰爭方向”使之成為全世界聯合反蘇大戰的企圖失敗了。曼納海姆曾經告訴英法盟國,他在5月之前不需要援助,而張伯倫原期望到那時就可以迫使瑞典同意軍隊過境。芬蘭人和英國人做夢都想不到,曼納海姆防線在冬季進攻中就被突破了。在曼納海姆預定援軍到來之前兩個月,芬蘭人就求和了,蘇芬戰爭就此結束。
在和約條款中,蘇聯人取得了曼納海坶防線和漢哥海軍基地,從而在陸地和海洋上保衛了通向列寧格勒的通道。這樣,當希特勒從蹂躪西歐轉向東方的時候,從波羅的海岸的漢哥,直到黑海岸的多瑙河口,這一跨越歐洲的綿長的緩沖地帶已經完成了。這對鞏固列寧格勒和摩爾曼斯克的安全,改善蘇聯波羅的海艦隊和北方艦隊的戰略地位,有著重要的意義。
蘇芬武裝沖突之后,斯大林決心就實戰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對紅軍的人事制度以及戰略戰術進行徹底的改革。朱可夫后來稱1940年為“大轉變的一年”。軍官的地位和權威提高了。將軍和其他軍官以及軍士的軍銜都得到了恢復。由于“大清洗”的原故,在這次戰爭中,感到訓練有素的軍官極其缺乏,所以開設了軍官集訓班。在大清洗中被判刑的4000多名軍官被召了回來,其中包括羅科索夫斯基、羅特米斯特羅夫和托爾布欣,后來他們都成了蘇聯的元帥。對軍事條令做了修改,強調的重點放在指揮和紀律上。
在這些激動不安的日子里,斯大林除了放手提拔具有現代軍事科學知識的中下級軍官外,還著手精心選擇他的最高級軍事指揮員。從保衛察里津戰役那時起,伏羅希洛夫就一直是斯大林的親密戰友,屬于革命傳統派,但在芬蘭戰爭中已顯示出他還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1940年5月8日,鐵木辛哥取代了他的國防人民委員的職務。斯大林把伏羅希洛夫安排在別的職位上,因為他是一個受人愛戴、赤膽忠心的人。猛打猛沖的騎兵司令布瓊尼未能掌握現代戰爭,但他和伏羅希洛夫一樣仍然受到重用。
沙波什尼科夫則屬于另一類。1903年他在沙皇軍隊里當軍官,1910年在總參謀部學院畢業。他思路廣闊,有一個敏銳的分析頭腦。在二十年代里他寫了《軍隊的頭腦》一書,以及其他有關軍事編制和戰略的基本讀物。他謙虛寬厚,紀律嚴明。斯大林提拔他負責總參謀部的工作。后來他健康不佳,但仍保留了他的副國防人民委員的職務,并主管軍事工程和防御工事。
1941年2月1日,朱可夫就任總參謀長,他在沙皇軍隊中是一名軍士,是在實戰中成長起來的指揮官。1939年他在中蒙邊界的哈勒欣河一帶,指揮幾個裝甲師,戰績顯赫,殲滅日軍5萬多人。他機智、英勇、果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愧為蘇聯杰出的野戰統帥。他和斯大林的關系有時激烈緊張,但他們的關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
提出由朱可夫任總參謀長的,顯然是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然而,當斯大林把朱可夫召到他的辦公室,并扼要地宣布說政治局決定任命他為總參謀長時,朱可夫卻大吃一驚。他爭辯說,他是個野戰軍軍官,毫無參謀工作經驗。斯大林聽取了他的申辯后簡練地重復道:“政治局已經決定任命你了?!彼阎匾舴旁凇皼Q定”兩個字上。當朱可夫明白任何反對都無濟于事時,他說:“好吧,如果發現我不是一個稱職的總參謀長時,我將請求再回部隊?!?
幾個星期以后,鐵木辛哥告訴朱可夫,斯大林曾詢問他在新的崗位上工作得如何,并且要他親自去向斯大林匯報。朱可夫忐忑不安?!八赡軙蛭覇栃┦裁茨??”“什么都問,”鐵木辛哥答道,并補充說,“可是你要記住,他不愿聽冗長的報告。你給我講上幾個小時的事,你得在十分鐘內給他講完。”“十分鐘內我能對他講些什么呢?這些全是嚴肅的問題,是要認真考慮的……”“你要告訴他的大部分情況他都知道,”鐵木辛哥說,“因此你就集中講講關鍵問題吧?!薄?
斯大林是個事必躬親的領導者,對大事尤為注意,凡有關加強武裝部隊的各項工作,從挑選高級軍官到實現機械化的計劃,特別是采用T-34式坦克和新式火箭炮(喀秋莎)等,斯大林都沒有依靠政治局、總軍事委員會或其他機構的正式會議。他重視直接的個人接觸和有關方面負責人提供的第一手材料。他在孔策沃的別墅里,經常同鐵木辛哥,朱可夫、伏羅希洛夫、麥赫利斯等人討論到深夜。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朱可夫隨身帶了一份準備匯報的問題清單,應邀來到斯大林的別墅。鐵木辛哥元帥和庫利克元帥早已在那里。在場的還有幾位政治局委員。斯大林同他打過招呼之后,隨即問道:“你見過火箭炮喀秋莎沒有?”
“只聽說過,但沒有見到?!?
“哦,那你應當同鐵木辛哥、庫利克和阿博連科夫去靶場看一看火箭炮射擊?,F在就請你向我們談談總參謀部的工作吧?!?
朱可夫把向人民委員報告過的東西簡要地重述了一遍,然后說,鑒于復雜的軍事和政治形勢,必須采取緊急措施,及時克服西部邊境防御和軍隊中存在的缺點。
“怎么,你認為我們很快就要同德國人打仗嗎?”莫洛托夫突然打斷他的話說。
“等一等,等一等……”斯大林阻止莫洛托夫。
斯大林聽完報告以后,請所有的人進餐。中斷了的談話又繼續進行。斯大林問朱可夫對德國空軍有什么看法。這位新任總參謀長說:“德國人有一支不錯的空軍。他們的飛行人員在同陸軍協同作戰方面受過很好的實際鍛煉。至于飛機,我們的新式殲擊機和轟炸機絲毫不比德國的差,甚至還要好一些??上У氖沁@種飛機太少了?!彪S后他們又就紅軍的裝備、訓練等問題進一步交換了意見。
據朱可夫回憶,這次晚餐很簡單。第一道是烏克蘭濃湯,第二道是燒得很考究的蕎麥米飯和很多熟肉,第三道是煮水果和新鮮水果。斯大林興致很高,有說有笑,喝著一種格魯吉亞淡酒,并用這種酒招待客人,但多數人卻寧愿喝白蘭地。
末了,斯大林說,應當認真研究一下那些最急迫的問題,尤其是武裝部隊的訓練和裝備問題,要迅速提交政府作出決定。但是,應當依據我們現實的可能性,而不要去空想那些我們的物質條件暫時還不允許的東西。在聯共召開的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上,進一步作出了關于加強國防工業的決定。決議指出,航空工業、化學工業、彈藥工業、電子工業和國民經濟中其他許多有國防意義的部門的領導人,應當從會議的批評中吸取教訓,大力改進工作,否則就要被撤消領導職務。大會通過的最后一個和平時期的國民經濟計劃,要求國防工業在1941年有很大發展。
作為國防基礎的國民經濟,近些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在聯共中央和斯大林強有力的領導下,前兩個五年計劃都超額完成了。工業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四年中增長了一倍,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增長了1.2倍。在黨的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上,斯大林強調指出,在執行前兩個五年計劃的過程中,鑒于國際形勢大大復雜化而不得不對重工業的發展計劃作出重大修改,大大加速了國防工業的進度。按照第三個五年計劃(1938—1942)的要求,重工業和國防工業仍然得到了特別迅速的發展。整個工業年產量雖然平均增加13%,但是國防工業的年產量則增加了39%。許多機器制造廠和其他大工廠轉為生產國防技術裝備,一批大型專業軍事工廠開始興起。聯共中央為使國防大廠得到所需的一切和保證完成生產任務,派出了經驗豐富的黨的工作人員擔任黨組織的負責人,并派去了著名的專家。從建廠到生產,斯大林親自為國防工業作了大量的工作。他結識了幾十個工廠經理、黨組織的負責人和總工程師,常會見他們,以他固有的堅定不移精神要求他們完成預定計劃。就這樣,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的脈搏跳動得更快了,在臨戰前的年月里,達到了最緊張最充分的程度。整個國家的生活也變得更嚴格更集中了。
1939年9月舉行的蘇聯最高蘇維埃第四次特別會議,通過了《普遍義務兵役法》。根據新兵役法,應征年齡為19歲,中學畢業生服役年齡為18歲。為了更好地學習軍事,延長了服役期:陸空軍的初級指揮人員由兩年改為3年,空軍士兵、邊防部隊士兵和初級指揮人員延長到4年,海軍部隊和艦艇人員延長到5年。到1941年1月1日,陸軍、空軍,海軍和防空軍較1939年增加了1.8倍,總數發展到420萬人以上。與此同時,還對國民進行普遍的軍事訓練。公民,首先是青年,在入伍前接受保衛祖國的訓練,這個傳統在人民中間受到普遍的歡迎。從事群眾性國防活動的是蘇聯支援國防和航空化學建設協會。到1941年1月1日,這個協會的成員達1300萬人以上。每年有好幾萬飛行愛好者、跳傘員、射手和航空機械員,在300所以上的航空和汽車摩托俱樂部、航空學校和滑翔俱樂部學習專業知識。青年入伍前學到的這些技能,后來在民兵和游擊隊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在各級指揮人員的專業訓練方面,有200所以上的軍事學校,19所學院,10個附設在普通大學的軍事系,7所高等海軍學校,幾十萬人在這些院校中受過良好的教育。通過這些訓練,大大提高了紅軍指戰員的軍事素質,為反法西斯戰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國防工業的發展,陸??哲姷难b備也大大加強。僅就空軍來說,1940年底航空工業比1939年增長了70%以上。在從國民經濟其他部門轉歸航空工業的企業里,同時興建新的航空發動機廠和航空儀器廠。根據準確的檔案材料,從1939年1月1日到1941年6月22日,工業部門為紅軍提供了17745架作戰飛機,其中有3719架新式飛機。
1940年春夏兩季,德國部隊對西方的閃電式進攻更加劇了蘇聯戰備的緊迫性。希特勒繼占領挪威和丹麥之后,又于5月侵入荷蘭和比利時。英國軍隊從敦刻爾克撤退。但是,使蘇聯人感到最震驚的還是法國的一敗涂地。德軍于6月14日占領了巴黎。斯大林原以為法國軍隊有馬奇諾防線做掩護是安全的,擁有綽綽有余的力量頂住德國人。現在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丘吉爾領導下的英國身上了。蘇聯人的心情是復雜的,除了贊賞英國單槍匹馬地反對德、意的立場外,普遍擔心英國會同德國媾和,使希特勒得以騰出手來攻打東方。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斯大林決定組建新機械化軍、坦克師和摩托化師以及反坦克部隊。按照計劃,要裝備齊這些新建的機械化部隊,僅新式坦克就需要16600輛,總共需要坦克3.2萬輛左右。一年之內要生產這么多坦克實際是辦不到的。為此,斯大林號召加緊生產,延長工作時間。他說:“只有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
大約就在這時,斯大林要副國防人民委員沙波什尼科夫,就德國入侵可能采用什么計劃,起草一份全面的參謀報告。在1940年9月政治局會議上,斯大林否定了這份報告。沙波什尼科夫認為,德國的主攻方向將在波羅的海和普里皮亞特沼澤地之間,針對著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斯大林仔細聽取了這一匯報,并幾次走到地圖前,然后不以為然地說:“我不明白總參謀部為什么擬訂了把兵力集中到西部方向的方針。有一種說法認為,希特勒將沿最短的路線對莫斯科實施主要打擊。但是,我認為,對德國人來說特別重要的是烏克蘭的糧食和頓巴斯的煤。沒有這些最重要的資源,德國法西斯就不可能進行長期的大規模戰爭。希特勒已在巴爾干站穩了腳根,看來他將準備對西南方向實施主要突擊?!?
當時斯大林在蘇聯全黨全軍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沒有人想到去懷疑斯大林的意見和他對形勢的分析。但是,斯大林在判斷敵人的主要突擊方向上犯了錯誤。由于這一錯誤,不得不在戰爭的前些日子里,把早先集中在烏克蘭和后來調往那里的第十九集團軍全部和第十六集團軍的許多部隊和兵團,大約一百個師轉移到西南方向,對戰爭初期的發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1941年春天修訂作戰計劃時,對于現代戰爭初期的作戰特點也缺乏充分考慮。當時蘇聯國防人民委員和總參謀部認為,像德國和蘇聯這樣的大國之間的戰爭,應該還像以前那樣開始:先在邊境交戰幾天以后,雙方主力才進入交戰。對希特勒的“閃電突擊”和雄厚的人力、物力估計不足。并認為敵人兵力在集中和展開的時間方面,也會像蘇方一樣。事實上,無論是兵力還是條件都相差懸殊。
戰爭前夕,德國同被它占領的國家一起,生產鋼3180萬噸,煤6.964億噸。蘇聯鋼產量為1830萬噸,煤產量1.659億噸。德國的弱點在石油開采方面,但由于從羅馬尼亞輸入石油,依靠已建立的儲備和合成油料的生產,而得到某種程度的彌補。
德國建立了強大的軍事經濟潛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建成300個以上的大軍事工廠,軍事生產1940年比1939年增加了2/3,比1932年增加21倍。1941年德國工業生產了1.1萬多架飛機,5200輛坦克和裝甲車,7000多門75毫米以上口徑的大炮,170多萬支步槍和自動槍。此外還有掠奪來的大量武器,以及仆從國和被占領國的生產能力。
截止1941年6月,德國軍隊比1940年增加了355萬人,總數達到850萬人,即214個師。而蘇聯到6月份,連同征召的補充兵員在內,共有500多萬人。希特勒認為,進攻蘇聯的有利時刻來到了。
1941年3月底,蘇聯政府已經獲悉,日本外務大臣松岡洋右在柏林與法西斯德國的里賓特洛甫和軍界首腦進行了極為秘密的談判。他們談判的內容,莫斯科是不難猜到的。希特勒試圖建立德日聯盟,形成對蘇聯的軍事包圍。這實際上意味著蘇聯必須進行兩線作戰。
因此,保衛蘇聯的遠東安全就成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為了延緩戰爭爆發的時間,爭取避免兩面作戰,在松岡途經莫斯科時,經過多次談判,蘇日雙方簽訂了“中立條約”。在慶祝簽字的宴會上,松岡向斯大林敬酒時,故弄玄虛,說了一些其他外交官不可能說的話。“條約已經簽訂了,”他脫口而出,“我不說謊,如果我說謊,我把腦袋給你。如果你說謊,那我一定會來取你的腦袋。”斯大林冷冷地反駁說:“對我國來說,我的頭是重要的。你的腦袋對你們的國家也是重要的。所以,我們都小心地讓腦袋長在肩膀上吧!”這番話弄得松岡很尷尬。
為了教訓一下這個狂妄的日本人,斯大林特地給朱可夫這位哈勒欣河戰役的司令官打電話說:“日本外務大臣松岡洋右訪問德國回國途經這里,你要親切地接待他?!薄坝H切”這兩個字說得特別重。
“有什么指示?”
“松岡只想同你認識認識?!?
顯然,松岡洋右對哈勒欣河事件記憶猶新。過了幾天,國防人民委員部外事處主任陪著松岡前來拜訪。一進門他就向主人深深地一鞠躬。朱可夫按著斯大林的指示,“親切”地歡迎他,問候他的健康,旅途是否勞累。他含糊地回答說:“我喜歡長途旅行。我是第一次到歐洲。你去過歐洲各國嗎?”
朱可夫回答說;“很遺憾,沒有去過,在方便的時候,一定設法去。我讀了很多有關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的書,但是,即使一本最好的書也不能使人了解一個國家的全貌。只有親身訪問和接觸一個國家,才能更好地了解它,了解它的人民、風俗和習慣?!?
談話一直在這種“友好”氣氛中進行。從始至終未涉及尖銳的政治問題。松岡給朱可夫的印象是狡猾詭詐,不愿開誠布公地交談。可以看出,他寧愿多聽,而不愿多說。會見后,朱可夫立即打電話向斯大林報告了會見的情況和對松岡洋右的印象。斯大林對這次會見很滿意,最后他說:“日本政府同意簽訂中立條約了?!?
蘇日中立條約于1941年4月13日簽訂。條約為期5年。條約規定:“雙方應維持兩國間的和平友好關系,并且相互尊重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睏l約指出,締約一方成為第三國或第三國家集團的軍事行動對象時,締約另一方應守中立。蘇聯政府知道,蘇日中立條約能減少日本進攻蘇聯并迫使它兩線作戰的危險,但不能完全保證法西斯德國的盟國——日本軍國主義遵守所簽訂的條約。因此,在衛國戰爭期間,斯大林不得不在遠東保持大量的兵力。由于國際形勢復雜多變,這個條約使蘇聯贏得了一些喘息時間。
雖然在1941年的頭幾個月里,蘇德在形式上還保持著正常關系,但卻日益緊張起來。3月,保加利亞加入了軸心國,南斯拉夫也同意加入。然而,3月27日,在南斯拉夫爆發了反對親德政策的暴動,結果成立了以西莫維奇將軍為首的新政府。斯大林不失時機地同南斯拉夫的新政權簽訂了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可是當德國軍隊侵入南斯拉夫,無情轟炸貝爾格萊德的時候,斯大林卻無能為力。
面對日益緊張的局勢,5月5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向幾百名剛從軍事學院畢業的年輕軍官發表了重要的講話。他強調了紅軍建設中實現現代化和更新裝備的重要性。他提醒他們說,局勢很嚴重,不能排除德國在不久的將來發動進攻的可能性。他坦率地告訴他們,紅軍還不夠強大,還不能輕而易舉地粉碎德軍,紅軍仍然缺少現代化的坦克、飛機和其他裝備,紅軍的官兵們仍在訓練的過程中。蘇聯政府正努力通過外交和其他辦法把德國人拖到秋季,冬天的到來會把德國人的進攻推遲到1942年。如果蘇聯的策略獲得成功,那么同納粹德國的戰爭幾乎必然會在1942年發生,但這就會贏得幾個月的寶貴時間?!皬默F在起到8月份”是最危險的一段時間。
這次會議之后,蘇聯有意做出“親善”的外交姿態,繼續煞費苦心地設法防止任何像是挑釁的行動。1941年6月14日,蘇聯塔斯社授權發表了一項只能是麻痹自己的聲明,進一步強調了同德國的“友好關系”,說德國“和蘇聯一樣堅定不移地恪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條款”,并且否認從倫敦散布出來的“兩國在近期會爆發戰爭的謠言”。柏林方面對這些姿態置若罔聞。希特勒已經下定決心實施他的“巴巴羅薩”作戰計劃。在入侵蘇聯的前一天晚上,希特勒給墨索里尼寫了一封《關于消滅俄羅斯的計劃》的密信。他在信中寫道:“當我作出了這一決定后,內心感到我又獲得了自由。”
在這些日子里,克里姆林宮的空氣異常緊張,斯大林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他清楚地知道,同法西斯德國這樣一個有經驗的強大敵人作戰,將給蘇聯人民帶來多么深重的災難,所以他竭盡全力爭取時間,加強戰備,盡量防止戰爭在1941年爆發。但是能否獲得成功,他沒有把握。這時,各種各樣的相互矛盾的情報和謠傳送到他面前。德國的參謀長于1941年2月15日發布了一項“用假情報迷惑敵人的特別訓令”,以掩蓋“巴巴羅薩”作戰計劃。傳出的假情報說,“德國軍隊在東線的調動,原屬于歷史上最大的迷惑演習,旨在分散人們對入侵英國的最后準備工作的注意。”毫無疑問,斯大林也受到了這種假情報的影響。他不相信希特勒會孤注一擲,背離俾斯麥的東方政策的傳統,即“要求德國在西方進行戰事時,應該避免對俄國的戰爭”。
1941年4月初,丘吉爾給斯大林發來一份親啟電報,提醒他注意德國軍隊的調動和德國即將向蘇聯發動進攻。此后,英國方面于6月18日向蘇聯駐倫敦大使發出緊急警報。蘇聯駐柏林大使館的報告以及蘇聯在日本的杰出的情報人員理查德·佐爾格的報告,都提到了德國入侵蘇聯的確切日期。斯大林對這些報告均持懷疑態度。他仍然極不信任英國。他既不信任張伯倫,也不相信丘吉爾。在外國武裝干涉期間,丘吉爾對蘇聯的所作所為,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斯大林認為,英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政府正竭盡全力慫恿德國對蘇聯作戰,認為他們正處在嚴重軍事形勢之下,為了避免本身覆滅,非常希望德國進攻蘇聯。尤其是希特勒的副手魯道夫·赫斯于1941年5月11日飛往蘇格蘭,這更加劇了斯大林對英國秘密外交活動的懷疑。
1941年春天,西方國家盛傳蘇聯對德國進行大規模軍事準備的挑撥性消息。德國報刊大肆渲染這類消息,并且抱怨說,這些消息使蘇德關系受到損害?!澳憧矗彼勾罅终f,“用德國人嚇唬我們,用蘇聯嚇唬德國人,有人就唆使我們敵對,以收漁翁之利?!?
斯大林對希特勒過分小心謹慎,總希望推遲戰爭爆發,最后導致了適得其反。對德國無數次破壞已簽署的協議未作應有的反應,縱容了一天天變得蠻橫無禮的希特勒,使他相信蘇聯軟弱。甚至到了最后時刻,即德國軍事機器的彈簧縮到準備對蘇聯實施致命打擊的時候,斯大林還希望能防止發生可怕的沖突。但是,柏林已作出了決定:使用外交語言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6月21日夜間,朱可夫從基輔打來的電話里獲悉,一名德軍司務長越過了防線對蘇聯指揮員說,德國軍隊將在次日凌晨發動進攻。朱可夫立即向斯大林和鐵木辛哥作了報告?!耙苍S這是德國將領們把這個逃兵送來,是為了挑起沖突吧!”這是斯大林的第一個反應。“不,我們認為逃兵說的是實話?!笨倕⒅\長堅持說。隨后政治局委員們都來了,經過審慎的討論和研究,斯大林才最后同意發出這樣一項命令:命令列寧格勒、波羅的海、西部、基輔和敖德薩各軍區的前線部隊,立即作好戰備,準備抗擊德國可能發動的突然襲擊,但時間已經晚了。
斯大林做了這樣的處理后,拖著疲憊的身子剛好要在臥室的沙發上休息一下,突然有人敲門。門聲刺痛了他的心:任何時候都不曾有人這樣喚醒他,也許發生了最壞的事情,難道戰爭爆發了?斯大林勒緊睡衣走了出來,衛士長向他報告說,朱可夫有急事打來電話了。隨后,總參謀長在電話上向他報告了德軍空襲基輔明斯克等城市的情況。這一切表明,他最不愿發生的事情——戰爭終于爆發了。時間是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只見他拿著聽筒沉沉地嘆了口氣,然后粗聲粗氣地罵道:“希特勒這個大流氓!”
他終于明白了,事實證明他對戰爭的判斷錯了,而這一錯誤的代價卻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