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發展與安全:中國能源產業變遷(1978-2012)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本書的主要回答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能源產業市場化,很大程度上源于國內政府部門、能源國企與國際力量三者之間的互動——其中國內政府部門處于主導性地位,但是同時也受到國際國內因素的影響。而國內政府部門在涉及中國能源產業的相關決策時,主要在“發展”與“安全”之間進行權衡和抉擇。國內政府部門一方面受到國內團體(以能源國企為代表)約束以及國際力量(國際制度和國際能源市場權力結構)的約束,另一方面國內政府部門也試圖利用這兩種力量來達到自身的目標。國內政府部門、能源國企、國際力量三者之間的互動,影響了中國能源產業市場化進程。1992-2002年間能源產業市場化大幅進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能源國企低效虧損的困境增強了國內政部門的改革意愿,而國內政府部門也利用了國際制度來增強自身推進市場化改革的能力,這時國內政府部門在“發展”與“安全”之間選擇了“發展”。
目錄(38章)
倒序
- 封面
- 書名頁
- 版權信息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吉林大學國家安全研究叢書
- 總序
- 第一章 導言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 第二節 相關文獻綜述
- 第三節 研究框架與主要創新點
- 第二章 平衡發展與安全:中國能源產業變遷中的國內—國際互動
- 第一節 國內政府部門與中國能源產業
- 第二節 能源國企與中國能源產業市場化
- 第三節 國際力量與中國能源產業市場化
- 第四節 國內政府部門、能源國企與國際力量的互動
- 本章小結
- 第三章 石油產業變遷
- 第一節 石油產業變遷歷程
- 第二節 初步市場化階段:引入國際力量推動石油產量增長
- 第三節 石油國企困境、國際力量倒逼與石油產業市場化的深入
- 第四節 國際競爭、石油安全與石油產業的安全轉向
- 本章小結
- 第四章 電力產業變遷
- 第一節 電力產業變遷歷程
- 第二節 初步市場化階段:引入電力外資推動電力產業市場化
- 第三節 世界銀行與中國電力產業市場化的深入
- 第四節 外資退出、電力供應安全與中國電力產業的安全轉向
- 本章小結
- 第五章 煤炭產業變遷
- 第一節 煤炭產業變遷歷程
- 第二節 初步市場化階段:引入國際力量推動煤炭產量增長
- 第三節 煤炭國企虧損、國際力量倒逼與煤炭產業市場化的深入
- 第四節 煤炭產業安全、國際競爭與煤炭產業的安全轉向
- 本章小結
- 第六章 結語
- 附錄 能源產業相關術語簡介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1-10-11 18:23:33
推薦閱讀
-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上海合作組織:新型國家關系的典范:國外智庫論中國與世界(之一)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綜述
- 大匯合與大分流:大變局下的中國現代化
- 衙門上班族職場指要:走官界仕途(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新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前沿研究
- “同時勝利論”與“一國勝利論”比較研究
- 中國形象全球調查(多倫多卷)
- 整合與形塑:地方政務服務機構的運作機制:J市行政服務中心的個案考察(1997~2011)
- 人的發展的所有制基礎
- “十三五”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及對策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縱橫談
- 為了理想:黨史文物中的風云歲月(修訂版)
- 中國道路辯證法:社會主義探索四個三十年(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中國與全球化:北京和莫斯科的視角
- 延安 永遠用奮斗定義自己
- 凝聚與共筑:海外僑胞與中國夢
- 毛澤東轉戰陜北的日子
- 香港社會的政制改革
-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 清末新政時期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治理與統合研究:以新疆、西藏、蒙古地區為中心的考察
- 黑龍江移民史
- 帝王智慧
- 體制轉軌與制度比較
- 隴南政務二維碼
- 筑牢大國根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推動者系列)
- 保教立國:康有為的現代方略
- 中國改革新思維
- 現代社會公共政治的形成與實現
- 清代社會八旗貴族世家勢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