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喧鬧的騾子:留學生與中國現代文化
最新章節:
“假洋鬼子”的沉浮——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留學生形象
作者選擇留學與中國現代文化的視角,重新審視中國文化現代性轉換過程中一批舉足輕重的風云人物,書寫了一部以人物為中心的中國現代文化史;作者順著“騾子文化”這個具有深刻內涵的比喻,為其重新建構中國現代文化史開辟了一條別樣的路徑。書稿首次明確闡釋“騾子文化”,并以此解釋留學生寫作,從源頭上探討中國現代文化/文學的產生,屬開創之作。作為一部文化論著,通過對中國現代文化起源之多元性的開掘,拓展了留學生文化的空間,推進了相關研究,同時,也為中國現代文化研究提供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方法、新理念和新視域。從推動中國社會走向現代化、中國文化思想現代轉型的角度看,留學的意義和貢獻,怎么估計也不會過分。然而,留學本是西方強勢文明在全世界擴張的結果,而落實到中國這樣一個具有“超穩定”精神結構的農業文明古國,事情就變得格外尷尬和復雜。作者所描繪的“騾子喧鬧”及其相關癥候與病相,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得到徹底改觀。此值“五四”新文化運動百周年,引導讀者從源頭上去探討中國現代文化/文學產生,思考和理解今天中國人的文化處境,并做出積極的反應。
目錄(2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再版序言
- 自序
- 孤獨的摩羅詩人——尋訪“原魯迅”
- 從東洋到西洋——丁文江的留學生涯
- “大中華”與“小日本”的惡性互動——《留東外史》解讀
- 設計中國現代文學——胡適文學革命的異域文化背景
- 縱情的極限——《鳳凰涅槃》誕生始末
- 天堂中的地獄——郁達夫的東瀛之怨
- 沉重的失態——解讀成仿吾
- 移根的代價與收獲——陶晶孫的世界
- 東亞啟示錄——豐子愷與日本
- 想象的中華白馬王子——張聞天與他的《旅途》
- 錯位的東方“康橋”——徐志摩與日本
- 寂寞中的誕生——老舍與英國
- 塞納河上,是否風光依舊?——傅雷的留學生涯及意義
- 早熟的世界公民——巴金的異域題材寫作
- 眼淚引發的筆墨官司——徐志摩與郭沫若的一次碰撞
- 自卑與超越——留學生寫作中的“弱國子民”心態
- 東風與西風——留日派與留歐/美派之爭
- “假洋鬼子”的沉浮——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留學生形象 更新時間:2020-02-19 17:46:00
推薦閱讀
- 中國兒歌
- Chinese Mythology & Thirty-Six Stratagems(中國神華故事與三十六計)
- 閩都文化與中國現代化
- 中華傳統文化:走進齊文化(第一冊)
- 羅大倫、梁冬講透傳統國學:道德經說什么+論語說什么(套裝,共5冊)
- Stories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中國古建筑及其故事)
- 三十六計(中華經典指掌文庫)
- 少年讀國學·聲律啟蒙
- 詩經動物筆記2
- 生態國學
- 重陽節
- 《左傳》與中國文化
- 中國文化精神
- 小藏漫游山海經
- 實用春聯精粹
- 古書之愛
- 忠恕 謙遜
- 中國人的起源:基因解讀三皇五帝
- 祖先的臉譜
- 壯麗奇山險峰
- 中國青銅器(中文版)
- 多彩中國(中文版)
- 封建君臣手段
- 帝鑒圖說(精裝典藏本)
- 姓名的力量
- 漢語:悠久漢語歷史(中國文化百科)
- 教育是什么
- 如煙如畫:煙畫中的精神品質及其當代價值
- 天然的奇石
- 佛寺道觀對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