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3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總序
- 第一篇 新聞傳播理論之史學觀照
- 知識傳播功能論
- 論知識傳播事業的五大構成要素——知識傳播與知識經濟互動關系研究之二
- 論知識傳播環境與知識傳播及知識經濟之互動關系
- 論華文世界的傳播倫理及其教育的方法
- 論海外華文報刊發展及與中國政治生態關系之演變
- 論中國新聞媒體對外傳播觀念演變的階段特征——以《民報》、《救國時報》和《人民日報》(海外版)為例
- 論當代中國在國際傳播中的底氣和尺度諸問題——以《參考消息》近期內容為視角的思考
- 第二篇 新聞傳播實踐之史學觀照(一):新聞史研究
- 論我國臺灣地區新聞事業的起源時間
- 中國新聞媒介體系60年的發展變革及內在動因
- 中國新聞事業發展階段新論
- 論我國少數民族新聞史研究的發展歷程及趨向
- 試論“中國廣播電視史學”的幾個基本問題
- 第三篇 新聞傳播實踐之史學觀照(二):報刊法制史研究
- 論中國古代報刊法制的發展軌跡及特點
- 論清代前期報刊法制的體系與特點
- 論中國清中葉至清末時期的報刊法制
- 論“中國報刊法制發展史”的研究內容、歷史階段及體系結構等問題
- 論日據時期我國臺灣地區的報刊法制及其特點
- 論英人據港時期香港地區報刊立法活動的四次轉折及內在原因
- 我國香港地區報刊法制發展史略
- 第四篇 新聞傳播實踐之史學觀照(三):新聞法制史研究
- 中國新聞傳播法制史研究的歷史回顧
- 論中國古代新聞法制起源于“顓頊時期”
- 論孫中山先生的新聞民主和法制思想
- 論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新聞法制嬗變的歷程和標志
- 后記 從“前馬年”到“今馬年”
- 內容簡介 更新時間:2019-07-23 10:23:17
推薦閱讀
- 媒介交換網絡中的新聞倫理
- 媒體眼中崛起的寧夏醫科大學
- 媒介思辨錄
- 客觀與偏見:美國主流報紙臺海問題報道研究
- 網絡信息生態鏈演進機理與發展策略研究
- 媒介經營管理的理念與實踐
- 數字期刊產業價值鏈優化與發展策略
- 紀錄片導論(第三版)
- 采訪提問100例
- 贏在認同感:中國背景下的組織文化認同研究及對媒體的考察
- 如何采寫通訊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聞教育新課程綱要
- 新媒體概論(微課版)
- 鏡像與她者:加拿大媒介與女性
- 重新理解媒介
- 前、后《甲寅》的轉變研究:從五四新文學運動視角的考察
- 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社會價值研究(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學文庫)
- 媒介融合的制度安排與政策選擇(中國社會科學博士后文庫)
- 媒介美育通論
- 感官的延伸:新媒體的無障礙傳播
- 讀圖時代:兒童圖畫書閱讀與出版
- 國家文化治理環境下中國圖書館學會發展研究
- 瞭望之路:中國廣播電視新聞改革研究課題報告
- 劇領天下:中外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2-2013)
- 數據新聞:新聞報道新模式
- 都市報時評的公共性探究
- 歷史、格局與競爭:伊比利亞美洲西語國家的國際傳播
- 改變,從閱讀開始:閱讀與時代變革
- 鄂溫克人與電視
- 新媒體新聞寫作、編輯與傳播(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