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睿周報·第8輯(第43-48期)
信睿周報第43期內容簡介:微觀史作為歷史研究與寫作的一種方法和實踐,以對歷史上具體人物和事件的細致敘事和研究見長,雖在一定程度上矯正了傳統史學對“宏大敘事”與“結構分析”的過分關注,但也一直面臨著“碎片化”“缺乏理論分析”的擔憂和質疑。本期“起點”將通過對林郁沁、王笛兩位微觀史研究學者的訪談,反思當今微觀史學領域面臨的挑戰和趨勢。信睿周報第44期內容簡介: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不確定”和“失序”,將我們籠罩在一種全方位的焦慮與恐懼之中。面對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應當如何理解焦慮與恐懼?如何更好地反思和應對?本期“起點”將從人類學、情感與公共生活、建筑學的視角,直面焦慮與恐懼情緒的具體生成機制和文化邏輯,探討如何在“新常態”的情境下修復與重建日常的秩序,實現情緒的療愈。信睿周報第45期內容簡介:2020年8月至9月,由獨立藝術空間激發研究所發起的藝術行走項目“不周山:從高原到山城、海島的行進式”組織了數十位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和媒體人前往包括西寧、重慶在內的國內7個地點進行討論、展示、實地考察和即興創作,觸及族群關系、鄉村改造、藝術教育等話題。本期“起點”圍繞“不周山”項目過程中討論的問題展開反思,參與者作為撰稿人,結合項目經驗和感受,探討藝術生產與實踐的方向和策略。信睿周報第46期內容簡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所引發的倫理問題及其治理也日益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作為創造與使用技術的主體,我們應當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如何實現人工智能倫理建設,以尋求一種科技向善的力量?本期“起點”聚焦當下全球人工智能倫理建設的最新進展,對如何通過人工智能的公義創新來推動重大社會問題的解決進行了深入探討。信睿周報第47期內容簡介:科學與哲學的關系是什么?在二者各行其道的今天,科學與哲學還有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可能嗎?本期“起點”聚焦意識研究領域科學與哲學的互鑒共進,探討科學和哲學的區別與聯系,以期在科學與哲學的相互激蕩中,實現人類社會的更好發展。信睿周報第48期內容簡介:長期以來,當代藝術與人類學一直相互關注。一方面,“田野調查”“情境”等諸多源自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已逐漸滲入藝術批評和策展領域;另一方面,藝術實踐也被看作是人類學表征危機的解困之匙,為人類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啟發。本期“起點”版塊由《信睿周報》聯合“結繩志”共同推出,通過藝術家與人類學者之間的對話,探討藝術與人類學的關系及合作路徑。
·20.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