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信睿周報·第21輯(第121-126輯)

《信睿周報第121期》中“起點”邀請來自人類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學者及舞者,從多個角度圍繞舞蹈及其文化含義展開探討,通過身體的律動重新理解時間、力量和空間。《信睿周報第122期》中通過對一位人類學家和一位社會學家的專訪,從他們的學術經歷出發,重新觀照既定的學科概念,以及他們的研究與東西方社會的歷史與當下、本土與全球化的一些有趣聯結。《信睿周報第123期》中“起點”邀請科學史、醫學史和醫學人類學等領域的學者,從多角度探討了置于全球醫學史視野下的中國醫學史,并試圖剖析傳統醫學的當代處境。《信睿周報第124期》中本期“起點”邀請性社會學領域的學者,深入探討了愛與性在當代社會的復雜性,一窺社會變革視野下愛與性的多重面貌。《信睿周報第125期》中“起點”從恐惑谷假設的提出、實驗驗證、對策乃至應用切入,深入挖掘了這一主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窺探人形機器人與人類社會關系的窗口。《信睿周報第126期》中“起點”從漢語人類學的視野、人類學的比較研究方法、具體個案的調查筆記及民族志書寫中,嘗試發現人類學的世界研究的可能性,在中國人類學者的域外研究作品中反思其知識生產的語境和問題意識。

北京信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學術 ·19.5萬字

信睿周報·第8輯(第43-48期)

信睿周報第43期內容簡介:微觀史作為歷史研究與寫作的一種方法和實踐,以對歷史上具體人物和事件的細致敘事和研究見長,雖在一定程度上矯正了傳統史學對“宏大敘事”與“結構分析”的過分關注,但也一直面臨著“碎片化”“缺乏理論分析”的擔憂和質疑。本期“起點”將通過對林郁沁、王笛兩位微觀史研究學者的訪談,反思當今微觀史學領域面臨的挑戰和趨勢。信睿周報第44期內容簡介: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不確定”和“失序”,將我們籠罩在一種全方位的焦慮與恐懼之中。面對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應當如何理解焦慮與恐懼?如何更好地反思和應對?本期“起點”將從人類學、情感與公共生活、建筑學的視角,直面焦慮與恐懼情緒的具體生成機制和文化邏輯,探討如何在“新常態”的情境下修復與重建日常的秩序,實現情緒的療愈。信睿周報第45期內容簡介:2020年8月至9月,由獨立藝術空間激發研究所發起的藝術行走項目“不周山:從高原到山城、海島的行進式”組織了數十位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和媒體人前往包括西寧、重慶在內的國內7個地點進行討論、展示、實地考察和即興創作,觸及族群關系、鄉村改造、藝術教育等話題。本期“起點”圍繞“不周山”項目過程中討論的問題展開反思,參與者作為撰稿人,結合項目經驗和感受,探討藝術生產與實踐的方向和策略。信睿周報第46期內容簡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所引發的倫理問題及其治理也日益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作為創造與使用技術的主體,我們應當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如何實現人工智能倫理建設,以尋求一種科技向善的力量?本期“起點”聚焦當下全球人工智能倫理建設的最新進展,對如何通過人工智能的公義創新來推動重大社會問題的解決進行了深入探討。信睿周報第47期內容簡介:科學與哲學的關系是什么?在二者各行其道的今天,科學與哲學還有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可能嗎?本期“起點”聚焦意識研究領域科學與哲學的互鑒共進,探討科學和哲學的區別與聯系,以期在科學與哲學的相互激蕩中,實現人類社會的更好發展。信睿周報第48期內容簡介:長期以來,當代藝術與人類學一直相互關注。一方面,“田野調查”“情境”等諸多源自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已逐漸滲入藝術批評和策展領域;另一方面,藝術實踐也被看作是人類學表征危機的解困之匙,為人類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啟發。本期“起點”版塊由《信睿周報》聯合“結繩志”共同推出,通過藝術家與人類學者之間的對話,探討藝術與人類學的關系及合作路徑。

北京信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學術 ·20.3萬字

信睿周報·第20輯(第115-120輯)

《信睿周報第115期》:本期“起點”邀請來自攝影史和傳播學領域的學者、策展人,就攝影中的“東亞”概念、當代攝影的維度等方面展開探討。《信睿周報第116期》:本期“起點”邀請社會學領域的學者圍繞鮑曼及其作品進行了多角度的品評,希望可以通過對鮑曼及其精神遺產的剖析,重啟關于現代性的思考。《信睿周報第117期》:本期“起點”邀請了來自藝術、敘事醫學、人類學等領域的學者和藝術家,圍繞死亡這一核心問題展開了多層次的討論,并對其之于生活和存在的意義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詮釋。《信睿周報第118期》:本期“家庭研究特輯”邀請人類學、社會學、藝術研究等領域的學者和策展人,圍繞家庭進行多元闡釋,探索這一傳統社會的生活單位在時代變遷中產生的新變化、引發的新問題。《信睿周報第119期》:本期“起點”邀請文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學者,基于他們的研究,思考和探索中國網絡文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挖掘網文異軍突起背后折射的時代情緒。《信睿周報第120期》:本期“起點”邀請來自哲學、歷史學、社會學、法學等領域的學者,從不同角度圍繞伴侶動物展開探討,試圖為這一共生關系中長期失語的一方補充敘事。

北京信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學術 ·20.4萬字

信睿周報·第15輯(第85-90期)

《信睿周報第八十五期》:本期“起點”的四篇文章從文化地理學、人類學、政治學等視角出發,圍繞旅游、移民以及疫情之下人們遭遇的在地困境等一系列話題展開討論。《信睿周報第八十六期》:本期“起點”邀請學者從藝術設計、歷史的角度來重思園林。《信睿周報第八十七期》:本期“起點”邀請了來自工程物理、科學史和建筑領域的學者,他們從各自的學科視野出發探討了控制論延續至今的影響。《信睿周報第八十八期》:本期將呈現30位學者和藝術家對2022年中國思想界、藝術界的參與和觀察。這份基于個體生命經驗的“思想年鑒”將作為本報每年的“年終特輯”延續下去—今年是第四年,我們試圖去捕捉那只扇動著翅膀的蝴蝶,為這個時代留存一條精神線索。《信睿周報第八十九期》:本期“起點”版塊的兩位學者嘗試厘清當下平臺研究面臨的一系列迷思,并以此思考平臺治理何以可能。《信睿周報第九十期》:海外民族志是指一國社會人類學者深入到海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對其民族的歷史、文化、民俗、政治、經濟等進行實地調查、系統研究,從而撰寫的海外民族研究報告。本期“起點”版塊借由對其方法論以及具體的田野實踐的闡述,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一一回應。

北京信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學術 ·21.6萬字

信睿周報·第6輯(第31-36期)

信睿周報第三十一期本期“起點”版塊聚焦現代貨幣理論的思想譜系、內在啟示以及新貨幣理論對標MMT的推論與創新。信睿周報第三十二期始終處于殖民地歷史和全球化進程的夾縫之中,這一狀況成為拉丁美洲的社會與文化的底色。本期“起點”聚焦拉丁美洲的當下與歷史、文學與藝術。信睿周報第三十三期情感是人類心智的原初組成部分,也是社會運轉、歷史涌流的推動力量之一。本期“起點”從歷史、人類學、認知神經科學等視角聚焦情感研究。信睿周報第三十四期在古今之變的遭遇中思考公共儒學,必然思及國家的超越性維度與家庭倫理的公共性,而如此運思的障礙則在于甚囂塵上的現代歷史哲學。本期“起點”版塊基于儒學視角,對現代性帶來的公共性問題進行深入反思。信睿周報第三十五期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之爭,是如今橫亙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選擇,也與目前的社會就業狀況乃至價值觀有緊密的聯系。本期“起點”聚焦通識教育在中國的實踐,并討論其與大學的本質、人性的發展之間的關系。信睿周報第三十六期從斯蒂格勒及相關法國技術哲學家的思想切入,嘗試從哲學、設計、音樂和視覺藝術角度探討技術與藝術之關系的淵源與流變。

北京信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學術 ·21.1萬字

信睿周報·第17輯(第97-102輯)

《信睿周報第97期》包括《以更為科學的視角研究人——專訪認知人類學家帕斯卡爾·博耶》等文章;《信睿周報第98期》中“起點”聚焦殖民研究的新方法與趨勢,借由對近年出版的三本較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著作的介紹,呈現了不同學者是如何采用“長時段”“基層視角”“跨區域/跨國”等研究方法和視角探討19至20世紀熱帶亞洲的環境、種植園、勞動、原住民信仰和現代國家形成等議題的。《信睿周報第99期》包括在消費主義快餐和文化工業流水線產品的外衣之下,流行音樂的文化、美學和哲學內核也許也值得好好研究。《信睿周報第100期》推出“全球藝術史”特輯,邀請四位學者從藝術史、跨文化研究視角出發,圍繞藝術物質、視覺或空間表達,探索串聯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藝術史敘事和展演的數種可能,以期在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經濟狀態結束之后,從藝術史的視角重思全球化。《信睿周報第101期》邀請人類學者、科學史學者來探討科技史前沿的研究和實踐。《信睿周報第102期》“起點”版塊不僅對多學科的“感官轉向”做了梳理,也為我們呈現了嗅覺、觸覺、聽覺等身體經驗是如何融入歷史學、人類學、藝術策展等不同領域的研究中的。

北京信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學術 ·18.8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谢通门县| 黑水县| 闽清县| 乌拉特前旗| 衢州市| 和平区| 钟山县| 宁国市| 昌宁县| 鹿泉市| 永修县| 安图县| 溧阳市| 灵宝市| 建宁县| 中阳县| 宁晋县| 泌阳县| 政和县| 关岭| 香港| 甘南县| 水富县| 武穴市| 子长县| 吉林市| 枣阳市| 连山| 曲沃县| 汶川县| 平昌县| 钟山县| 东阳市| 温泉县| 陆河县| 全州县| 长兴县| 新泰市| 平陆县| 惠水县| 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