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旨在梳理中國社會科學院刑法學科60年的足跡,反映60年來我國社會變遷中刑法制度和刑法理論的發(fā)展脈絡。全書選取不同時期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學者的刑法論文27篇,分成刑法方法與刑法史、刑法觀與刑法基礎理論、刑法立法論、刑法解釋論、外國與國際刑法、犯罪學與刑罰執(zhí)行六部分,忠實紀錄了過去60年中國刑法發(fā)展的若干重大歷史節(jié)點和重要學術議題,對促進我國刑法學的進一步發(fā)展應能起到承前啟后、守正出新的作用。
劉仁文 ·刑法 ·35.9萬字
有組織犯罪被認為是世界三大犯罪災難之一,對各個國家都產生了很大的威脅。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全球化的推進,信息化的加劇,有組織犯罪也出現(xiàn)了很多新的問題,急需研究如何進行治理與防控。除此之外,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qū)在打擊有組織犯罪中所取得的許多經驗也值得探討、研究和發(fā)掘。本書集中研討新形勢下有組織犯罪的防治策略、立法規(guī)制、司法適用等問題,可謂因時而謀、應勢而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趙秉志主編 ·刑法 ·38.7萬字
《刑事政策學》主要內容:刑事政策學教科書是以建立刑事政策的學科體系為宗旨的,這表明刑事政策學在我國的刑事法學科中正在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刑事政策學不同于刑法學這樣的規(guī)范法學,刑法學是以刑法規(guī)范為研究客體的,盡管在犯罪論體系上存在一些理論模式上的選擇,但就學科體系而言,基本上與刑法典存在對應關系,因而可以說是大同小異。但刑事政策學則與之不同,刑事政策學具有超法規(guī)的性質,它不受法典的桎梏,其學科體系取決于每個學者對刑事政策的理解,不同理解就會存在不同的刑事政策學的學科體系,因而可以說是小同大異。在書中,李衛(wèi)紅對各種刑事政策學的理論體系作了描述,就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差別是很大的。其中,如何處理刑事政策學與犯罪學之間的關系可能是一個關鍵問題。當然,犯罪學本身也有狹義的和廣義的之分。狹義的犯罪學,是指犯罪原因學,側重于揭示犯罪產生的原因,包括宏觀的社會原因與微觀的個體原因。這個意義上的犯罪學,類似于診斷學。但廣義的犯罪學,除對犯罪原因的研究以外,還包括犯罪對策,例如社會對策與法律對策,法律對策又可以分為立法對策與司法對策。在這樣一個廣義的犯罪學體系中,有關刑事政策的內容往往涵括其間。目前的趨勢是刑事政策學逐漸地從犯罪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
李衛(wèi)紅 ·刑法 ·32.7萬字
《刑法全厚細》第五版更新并補錄了相關司法解釋和司法性文件50多件,增加腳注150處,改寫條文注釋30多處,增加收錄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的涉刑指導性案例裁判要點或要旨,同時修正紕誤數(shù)處,共涉及刑法條文約80條。經過修訂,《刑法全厚細》第五版比上一版增加了篇幅約90頁。為方便讀者使用,解決難以攜帶等問題,本書第五版采用了字典紙,使書本厚度減少了約三分之一,大大增強了本書的實用性和美觀性。
馮江 ·刑法 ·148萬字
本書是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成果,同時也得到了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圖書在對近年來我國媒體披露的系列冤案進行細致分析的基礎上,借鑒了域外研究刑事誤判問題的理論成果,系統(tǒng)地剖析了導致刑事誤判的六大直接原因和六大深層原因。并以此作為基點,作者從司法體制、偵查制度、證據(jù)制度等七個方面提出了解決刑事誤判問題的系統(tǒng)對策,給我國的司法實踐提供了有意義的建議。本書的出版對于我國以后司法實踐中避免刑事誤判問題具有學術與實踐的雙重意義。
陳永生 ·刑法 ·26.1萬字
刑法學是以研究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為對象的科學。而犯罪是人的有意識、有意志的行為,古今中外的刑法,歷來以懲罰故意犯罪為本體,以懲罰過失犯罪為例外,所以犯罪論的一切問題,幾乎都無法拋開犯罪故意的存否而展開,刑罰論的一切問題,也幾乎都不能不以犯罪故意為本體的罪過論作為建構其理論的一個重要基石。本書是作者多年潛心研究的成果。對于我國刑法典和刑法學通說中的犯罪故意概念進行了全面批判,否定犯罪故意概念中的社會危害性認識,首次提出“希望故意、容忍故意、放任故意”的分類法,首次提出“行為故意和結果故意”的分類法,首創(chuàng)“容忍故意”概念,主張在犯罪故意概念中引入違法性認識、行為故意、容忍故意等要件,進而提出了犯罪故意概念的新架構。本書的研究在該專題領域居領先地位。
賈宇 ·刑法 ·29.9萬字
刑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8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為了便于相關國家工作人員、廣大群眾學習、了解這部法律的內容,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刑法室參加刑法修正案(九)立法工作的同志,結合工作體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解讀》一書進行了修改完善。除了對刑法修正案(九)修改、增加、廢止的條文進行解讀說明之外,還結合近年社會發(fā)展和司法實踐情況等對原書進行了必要的修訂。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刑法室編著 ·刑法 ·87.8萬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于2015年5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51次會議通過,并于6月1日起實施。本書由基本理論、案例選編、理解適用與新聞報道、法規(guī)匯編等四部分組成。本書不僅是廣大刑事司法工作人員案頭工具用書,也是廣大律師、法學教學人員以及法學院系學生的有益資料用書。
黃爾梅 ·刑法 ·26.6萬字
刑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規(guī)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基本法律。我國于1979年7月1日制定了一部統(tǒng)一的刑法,并于1997年3月14日進行了修訂,現(xiàn)已通過九個修正案以及一部單行刑法,并通過了十三個有關刑法的立法解釋;除此之外,與刑法相關的司法解釋、司法文件也有幾百件之多。全面梳理我國數(shù)量繁多的刑事法律及司法解釋,反映我國的立法動態(tài),顯得尤為重要。為滿足社會各界尤其是公檢法系統(tǒng)、律師和刑法教研人員對刑法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學習、查閱、使用的需要,依據(jù)刑法修正案(九)及最新司法解釋,我們精心編輯出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司法解釋指導案例全書》,該書在市場上取得了廣大讀者的一致認可,上市不足一年即全面售罄。為滿足讀者進一步的學習、查閱、使用需要,在第一版基礎上,我們特刪除了失效和廢止文件,新增了修訂和新頒布的法律文件,并增加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新公布的指導案例、公報案例和典型案例。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136萬字
本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編制,獨具權威。法律文本單行本提供最基本的法律依據(jù),但單純的法律文本中的有些概念、術語,讀者不易理解;法律釋義類圖書有助于讀者理解法律的本義,但又過于繁雜、冗長。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14.5萬字
刑法立法是刑事法治的基礎和起點。沒有科學完善的刑事立法,就沒有有力有效的刑事司法,就沒有良美的刑事法治。本書論述了中國刑法立法百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變遷發(fā)展、憲法發(fā)展與刑法進步的關系、刑法法典化及其修正以及若干重要刑法制度、熱點疑難罪種的刑法立法問題,是作者近年來研討刑法立法及其改革問題的集中反映。
趙秉志 ·刑法 ·71.1萬字
本叢書收錄相關領域常用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司法解釋及請示答復,除請示答復單獨列出,其他均按類別分,不再按法律層級分。書中收錄文件均為經過清理修改的現(xiàn)行有效標準文本,方便讀者及時掌握最新法律文件。道刑事分冊主要收錄刑法領域常用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及司法解釋,并附典型案例、立案及量刑標準。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91萬字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將于2017年11月4日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自1979年通過以來,在1997年全面修訂的基礎之上,又陸續(xù)通過了九個修正案,對刑法做出了一系列修改。此次通過的為刑法修正案十,僅一條內容,涉及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中對侮辱國歌的行為的定罪處罰的問題。本書收錄的刑法為根據(jù)歷次修正案修訂版本,同時收錄13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刑法立法解釋。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9.8萬字
本書系統(tǒng)梳理了在辦理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等案件中涉及的刑法規(guī)范及相關規(guī)定,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對辦案中的法律要點問題進行了闡釋。同時還在重要知識點后附有主要來自于法院已生效判決的典型案例分析,進一步幫助執(zhí)法人員、司法人員適用法律規(guī)定,把好案件事實關、證據(jù)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本書及時收錄了2019年10月新發(fā)布的:《關于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嚴懲公職人員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問題的通知》《關于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跨省異地執(zhí)行刑罰的黑惡勢力罪犯坦白檢舉構成自首立功若干問題的意見》。
徐偉紅 ·刑法 ·19萬字
本書基于刑法教義學的態(tài)度和方法,通過對我國刑法知識的批判性思考而展開探索,因此本書不僅僅是對刑法的一種態(tài)度和研究刑法的方法,而且是一個以刑法規(guī)范為起點而形成的知識體系。本書深受古典黑格爾法哲學(而非新黑格爾主義法哲學)和現(xiàn)代新康德主義法哲學(而非古典康德主義法哲學)的影響,但又對它們的法哲學立場與觀點進行了基于當下時代與作者個人立場的揚棄。古典黑格爾法哲學中的辯證法以及客觀主義的合理成分,新康德學派的唯物主義以及價值分析的認識論和價值論,決定了本書的應報主義、客觀主義、結果無價值論、階層的犯罪論體系等一系列基本學術立場,以及以實質評價為特色的實質的犯罪論等見解。新康德主義哲學中,作者尤其受其中弗萊堡學派觀點的影響,強調價值評價在刑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此為出發(fā)點,主張建立定型構成要件為前提、實質評價為補充的犯罪認識框架,主張實質的構成要件理論,認為構成要件是違法有責類型,在此基礎上建立以客觀違法構成要件與主觀責任構成要件為內容的二階層體系。基于此種犯罪論體系對刑法研究范式之影響,主張我國刑法學研究應實現(xiàn)從經驗論到規(guī)范論之轉型。
劉艷紅 ·刑法 ·31萬字
本書為王平教授近幾年來的學術成果,也是他推出的學術力作。現(xiàn)代刑罰執(zhí)行包括刑罰實現(xiàn)、刑罰變更與罪犯矯正,三項基本內容。所謂刑罰實現(xiàn)是指將刑罰執(zhí)行的內容付諸實施。所謂刑罰變更,是指在刑罰執(zhí)行過程中,依法縮短刑期或者變更服刑人員的刑種,或者改變刑罰實現(xiàn)的方式。所謂罪犯矯正,是指在刑罰執(zhí)行過程中對罪犯進行教育、矯正和改造。矯正罪犯是現(xiàn)代刑罰執(zhí)行的核心內容。刑罰執(zhí)行與罪犯矯正是一種觀念,刑罰執(zhí)行與矯正罪犯是一種制度,刑罰執(zhí)行與罪犯矯正還是一門技術。觀念主張需要制度安排予以落實,制度安排需要技術予以支撐,沒有技術支撐制度就缺乏可操作性。正式基于上述主張,本書從觀念、制度與技術三個層面對刑罰執(zhí)行的關鍵內容進行深入研究,以期為我國刑罰執(zhí)行與罪犯矯正的現(xiàn)代化做出些許貢獻。
王平 ·刑法 ·29.7萬字
本書以第三方支付平臺為研究對象,關注其犯罪引起的刑事責任問題,旨在構建第三方支付平臺“總一分”式刑事責任體系。本書首先指出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犯罪面臨的刑事責任問題,梳理了國內外規(guī)范治理的現(xiàn)狀。其次,界定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性質,并明確了其在網絡服務和網絡管理視角下的角色定位。再次,確立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犯罪承擔刑事責任的理論根據(jù)和主客觀依據(jù)。以此為基礎,構建并完善了第三方支付平臺以作為方式實行犯罪、實施具有幫助行為性質的犯罪以及不履行管理義務的不作為犯罪的刑事責任。
汪恭政 皮勇 ·刑法 ·22.6萬字
近年來,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呈現(xiàn)高發(fā)態(tài)勢。此類犯罪案件所涉及的當事人人數(shù)眾多,證據(jù)繁雜,被害人經濟損失慘重,屬于一種大規(guī)模訴訟案件或復雜訴訟案件。本書通過實證研究,在分析涉眾型經濟犯罪基本特點的基礎上,提取了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在審判程序中所存在的當事人程序保障不足的四類現(xiàn)象,以復雜訴訟形態(tài)下的被告人、被害人權利保障為視角,分別對該四類現(xiàn)象做了具體闡釋,提出了程序保障的具體建議。
李曉 ·刑法 ·16.1萬字
本書第一篇從介紹網絡犯罪的認知出發(fā),讓讀者深刻理解網絡犯罪的心理和常見路線,講述網絡犯罪相關法律,讓讀者把握網絡犯罪的三要素和偵查路線;第二篇,沿著網絡犯罪的發(fā)展路線,讓作者理解網絡犯罪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常用的技術和預防辦法;第三篇,主要從用戶方、網絡犯罪偵查方角度入手,講解如何開展網絡犯罪過程追蹤和應急工作。
張勝生 劉靜 陳樂然 ·刑法 ·9.9萬字
作者從二十余年監(jiān)獄警察的監(jiān)管實踐出發(fā),從具體的問題出發(fā),展現(xiàn)高墻之內刑與罰的真實世界。本書認可刑罰源于“報應刑”思想,認為改造應著眼于罪犯回歸社會之后。監(jiān)獄警察的職責是執(zhí)行國家刑罰,手中的絕對權力是看管看押,法定的利器是減刑、假釋、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同時作者認為:減刑是原判刑罰在實際執(zhí)行中的“打折”;以假釋代替減刑讓罪犯在希望中改造是大勢所趨;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有監(jiān)獄甩負擔的嫌疑,祭出的確是“人道主義”關懷的旗幟。
陳國華 ·刑法 ·1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