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把司法與社會關系的理論模型放到司法回應社會之“訴求-回應”的互動關系性視角下加以審視,并且以當代中國司法回應社會的理論架構和優化路徑作為思考的兩個基點,同時以司法的社會回應性與司法的自治性之關系處理為中心線索,貫穿全書,試圖建構出司法回應社會的基本理論架構,并以此為分析框架,從宏觀層面和微觀個案來深描出司法回應社會的現實樣態。
侯明明 ·理論法學 ·17.8萬字
本書實例代表了作者對全國各地法治一體建設典型實踐探索樣本的深度觀察和理論思考。這些來自實踐的制度創新,涵蓋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營商環境優化、基層協商民主治理、普法責任制、行政應訴、濫訴治理、行政爭議協調化解等諸多領域,是一幅法治一體建設實踐畫卷。
章志遠主編 ·理論法學 ·16.2萬字
本書選取16個較為典型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和大運河文化帶及其沿線的北京傳統村落,對其保護現狀及法律制度建構等進行了充分的實地調研,探索出傳統村落鄉村景觀遺產法律保護的有效路徑。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希望本書能夠引發人們對傳統村落發展及鄉村振興的深度思考。
石磊 ·理論法學 ·17.2萬字
《北外法學》是一本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主辦,面向法學所有專業,突出國際法、國別法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設有國際法與區域治理、知識產權、中東歐國家法律研究、東南亞南亞法律研究、西亞北非法律研究、獨聯體法律研究、中國法律前沿等欄目。本書為總第3期,共包括15篇文章,分為刑事法研究、程序法研究、域外法研究、其他部門法研究四大板塊。
米良主編 ·理論法學 ·17.8萬字
《淺談新民事司法訴訟》是一系列以法律為主題的叢書開首本。系列將邀請法律專業人士,就各法律專題作深層次思考,并以淺白的文字,深入淺出地闡述、探討及剖析,讓每位讀者能從宏觀、實際及全面等多角度去認識各有關專題,并能對現今的社會、生活作出反思。本書所闡析的是新民事司法制度。香港民事訴訟的低效率及高昂成本問題長期為社會所關注,故此,香港司法機構已于2009年4月實施了民事司法制度改革(CivilJusticeReform)。改革至今已三年,作者期望藉此書向公眾解釋,以及向業界重申改革背后的意義。要實際地減低訴訟時間和成本,公眾必須改變一貫對訴訟的博奕性思維,并理解如何活用改革的新措施靈活地解決糾紛。芮安牟是高等法院原訟庭法官。翻譯陳星楠正為成為大律師作準備。
芮安牟 ·理論法學 ·5.1萬字
2017年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在北京舉辦了第三屆中波比較法研討會。本次會議以“立法、法典化與解法典化”為主題。圍繞這一主題,中國和波蘭的學者對中波兩國的立法理念、立法技術及立法實踐進行了深入探討,重點討論了法典化的理論與實踐。本書是本次會議優秀論文的成果,以中國和波蘭比較法為視角,不僅探討了兩國在立法、法典化和解法典化方面的最新理論和實踐,還比較分析了在民法、行政法、環境法、勞動法和法制史等領域的最新立法理論和實踐。
陳甦 (波蘭)彼得·格爾則布克 弗朗西斯科·龍驤·柏瑞爾主編 ·理論法學 ·19.3萬字
本書是由面向全國法學生舉辦的“法律的經驗研究高級研修班”上的授課內容整理而成,匯集了國內外來自法學界、社會學界和人類學界的16位學者圍繞“法律的經驗研究”這一主題的精彩演講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即方法與理論、主題研究和評論,是目前社科法學經驗研究的最高且最具代表性成果,內容深入淺出、生動活潑,非常適合有興趣了解和學習跨學科法律研究的人們品讀。本書第一版出版后,得到了讀者和市場的認可,很快銷售一空;修訂版除了對部分文字做了潤色外,更重要的是,對其中部分文章做了調整,提高了本書的學術質量。
王啟梁 張劍源 ·理論法學 ·15.3萬字
本書在“穩增長、防風險”背景下,對我國2008年金融危機后地方政府債務激增問題進行分析。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為視角,探討各級政府擔保在我國地方政府債務擴張中的作用機制,從融資平臺公司層面、地方政府層面以及中央政策層面說明我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多維成因,在此基礎上為我國地方政府規范化融資以及隱性債務風險化解提出一些參考建議。
陳姍姍 ·理論法學 ·14.1萬字
本書系作者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私法學的哲學和經濟學基礎研究》(14CFX006)的研究成果。本書展現了合作主義私法理論對現實生活的解釋力和指導力。本書在具體的民事法律制度場景中開展了對合作主義私法理論的研究,對“合作主義”私法學說進行壓力測試。這些場景涉及財產權、合同交易、網絡平臺、侵權責任和民事爭議解決等多方面的具體制度問題,有助于更細致地呈現如何在私法學的具體場景中展開和踐行合作主義私法觀。
熊丙萬 ·理論法學 ·15.9萬字
被遺忘權是一項起源于歐洲的新興數據權利,其旨在使已經公開的個人數據從公共領域重新進入隱私領域。本書從法哲學的層次來研究被遺忘權,借助分析法學的權利理論,研究了被遺忘權的諸多基礎性問題。通過對被遺忘權的概念論、證成論、理念論、屬性論、保護論等五個方面問題的深入研究,解答了被遺忘權的諸多核心理論問題,推進了被遺忘權的研究深度。
段衛利 ·理論法學 ·17.8萬字
本書以富有前瞻性的姿態,廣泛吸收了國內外現有研究成果,對南沙群島海域油氣資源共同開發的相關問題作專門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書從南沙群島的法律地位、油氣資源的開發情況、南沙群島油氣資源開發的可行性分析等角度展開研究,逐層深入,提出有益建議。
楊翠柏 何苗 陳嘉 張倩雯 ·理論法學 ·19.2萬字
濕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具有極強的經濟功能和文化功能。本書首先介紹了濕地的定義、特征、價值與功能,分析了我國濕地保護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然后從濕地保護的立法目的、法律原則、監督管理體制、法律制度方面,為我國濕地保護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政策建議;最后,本書以內蒙古大興安嶺為例,重點探討了我國重點國有林區濕地保護保護立法的必要性,并構建了《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濕地保護條例(草本文案)》的總體框架,對每一條法律條文從立法目的、理論基礎、政策依據、法律依據方面做出說明解釋,為我國濕地保護立法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陳維春 ·理論法學 ·18.6萬字
為發揮立法對惠州市文明行為促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推動和引領作用,用法治引領道德建設,提高社會文明水平,惠州市人大常委會明確把《惠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作為惠州市人大重點立法項目,惠州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接受委托后開展文明行為促進立法調研工作,通過實地調查、訪談調查、會議調查、問卷調查、重點調查等方法,深入基層獲得了豐富的、直接的、真實的第一手數據和資料,為做好立法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這個調研報告就是此次調研活動的主要成果,充分反映了立法的主要目的及立法過程中所做的必要準備工作,為其他地方立法提供有益借鑒。
易清 李文珊 彭小丁 ·理論法學 ·10萬字
新時代普法在制度創新中的科學定位(普法——制度創新的法治引擎、新時代普法發展對制度創新的啟示、制度創新視角下普法發展定位研究),新時代普法新趨勢分析(智慧時代普法轉型發展的三維度認識、多角度破解新時代普法問題研究、新時代行政法治傳播趨勢研究、新時代普法發展新動向研究),新時代法治傳播新動能研究(新時代法治新動能研究、新時代普法新動能研究、新時代法治傳播新動能研究、新時代全民普法新動能認識、大數據思維下普法新動能研究、激發新時代法治傳播新動能的新認識),激發新時代法治傳播新動能關鍵問題研究(新時代普法工作中黨團組織作用研究、新時代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研究、營造優質營商環境的法治傳播新動能研究、新時代機構改革背景下法治傳播路徑研究、鄉村振興中法治傳播熱點問題分析——以鄉鎮行政執法路徑問題為例)。
陳思明 ·理論法學 ·17.8萬字
跨國公司本可以利用其在資本、技術、管理、全球經營網絡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幫助發展中國家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通過對所有海外分支機構實行統一的環境標準來最大限度地降低環境風險。但逐利的本性和歷史的教訓提醒我們,無法奢望它們的環境保護行動在沒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具有普遍自愿性。大多數“經濟人”并不關心那些與公司利益無關的純公益行為,它們給發展中東道國,特別是那些最不發達國家造成的嚴重環境損害仍時有發生。而這無疑會減緩甚至破壞國際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進程。本書通過分析國際機構的環境問責標準以何種形態和何種方式被跨國公司遵守,探究國際投資仲裁庭的解釋方式和推理依據,以及審查合同環境條款的范圍,和穩定條款的效力及其與環境風險規制的沖突解決等,期望實現投資與環境價值的融合,從而滿足不同層面的利益相關者需求。
陳嘉 ·理論法學 ·17.9萬字
《數權法2.0》是《數權法1.0》的延續和深化,一是創造性提出了“數據人假設”的概念,這也是研究數權法的邏輯起點,其核心是利他主義;二是圍繞數權提出了大數據時代的三大權益,包括數據權、共享權和數據主權;三是回應了習近平主席致2019數博會賀信關于“處理好大數據發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方面挑戰”的重要指示精神。
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 ·理論法學 ·18萬字
“我國司法體制改革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本書研究主題系該課題的子項目。選取司法政策、司法生態、司法文化三個一級指標對司法環境建設進行評價,其中內含了眾多的二級、三級評價指標,本書主要對相關指標的入選進行初步理論分析論證,以期對我國司改建設有所幫助。
袁兵喜 ·理論法學 ·17.2萬字
《法律與倫理》定位在法學與倫理學的交叉研究上,以問題為導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則,開拓一片法學家與倫理學家自由交流的學術空間,構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識的思想論壇。本書是第三期,重點關注的是法治與德治如何結合,涉及法治與德治的關系問題、信任倫理、環境倫理、醫患糾紛、國家法與民間法的互動以及增值稅等相關問題。
侯欣一主編 ·理論法學 ·17.6萬字
本書對刑事訴訟中的互聯網電子證據問題進行研究,在對互聯網電產證據理論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互聯網電子證據的收集、保管、出示和驗真四個階段出發,結合司法案例和域外理論,對我國現有互聯網電子證據規則展開淪述,重點分析其現狀與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建議,為我國互聯網電子證據的理論發展和規則完善提供參考和借鑒。
馮姣 ·理論法學 ·18.7萬字
本書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促進我國礦業高質量發展和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為目標,運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國家總體安全理論等理論方法,分析全球礦業大勢,借鑒國外礦法立法修法經驗,建言礦法前瞻修訂,推動綠色礦業制度安排。本書第一章介紹了礦產資源法修訂的國際國內背景。第二章回顧了我國礦產資源法的立法歷程,通過梳理我國礦產資源法發展脈絡,分析制定及三次修改的歷程、背景、意義與存在的問題。第三章是對國外礦產資源法的經驗的借鑒。第四章提出了修法的基本思路與理論創新對策。第五章是礦產資源法修訂的對策建議。
廖欣 劉嫻 張發旺 ·理論法學 ·16.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