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技術與工藝管理角度出發,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污水處理的技術與工藝管理等內容,如污水的物理處理技術、化學處理技術、活性污泥處理技術、生物膜處理技術、厭氧生物處理技術、深度處理技術、污泥處理技術等。其中包括了技術工藝的原理和特點、運行方式、工藝參數以及注意事項、存在問題等。本書可為污水處理工藝運行和管理者提供技術指導和建議。本書可作為污水廠操作人員的自學和培訓教材,也可作為給水排水工程和環境工程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伊學農 宋桃莉 周偉博 ·環境科學 ·16.4萬字
本書將城市排污河道作為城市生態復合系統的子系統,通過水質試驗監測確定主要控制的氮、磷營養鹽和有機污染物排放強度、時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水平,解析氮、磷營養鹽和有機污染物的污染情況,提出氮磷營養鹽和有機污染物的控制方法與途徑,以及區域內主要污染物減排限排途徑調控策略。本書還對城市排污河道及重點污染源附近沉積物中重金屬、有機質的污染狀況進行全面分析評價,并針對排污河道疏浚底泥,進行了多種生物修復技術的對比實驗研究,最終提出適合該排污河道復合污染沉積物的生物修復技術。本書適合于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和城市規劃等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科研人員閱讀參考,對城市河湖水生態系統建設和水環境管理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對拓寬視野、豐富知識結構、培養具有跨學科或專業交叉滲透知識結構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李亞男 ·環境科學 ·8.2萬字
《自然災害與防災應急避險實用百科(彩繪圖解版)》共分8章,詳細介紹了地震、風災、海嘯、洪水、滑坡和崩塌、火災、泥石流以及雪暴8種自然災害的特點、形成原因、對人類及社會的危害、預防的方法和災害來臨時的自救和互救方法等內容。《自然災害與防災應急避險實用百科(彩繪圖解版)》結構清晰、語言簡練、趣味性強,可供社會各界人士參考閱讀。
科普圖鑒編輯部 ·環境科學 ·18.3萬字
公共安全形勢總體嚴峻,是目前國家、企業、群眾等普遍關注的熱點。本書從物聯網與公共安全融合的角度,系統描述了物聯網理念和產業興起的歷史淵源、物聯網與公共安全的內涵與存在問題,分析了公共安全物聯網的支撐技術,以社會安全、生產安全、食品安全、防災減災等領域為切入點,深入剖析了物聯網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應用。全書注重推進物聯網在公共安全領域中的獨特應用,最后對未來物聯網在公共安全領域發展的一些觀點做了歸納和展望。
吳曼青主編 ·環境科學 ·13.8萬字
《寧夏水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研究》基于對寧夏以黃河干流為主的地表水,以城鄉水源地為主的地下水環境現狀、功能和問題的研究,分析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區域水環境質量狀況及污染特征,優化環境監測任務,明確水環境保護目標,探討水環境質量與污染物總量的相關性,建立健全環境風險源數據庫,及時跟蹤和發現污染源的環境風險隱患,提出水環境預警體系建設方案。
鄭忠安主編 ·環境科學 ·15.1萬字
本書充分運用西方環境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理論工具,在分析我國環保產業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對我國環保產業發展機制運作動力、發展機制運作結構、發展機制運作方式、發展機制運作特征和發展機制運作對環境質量改善效應進行了深入研究,繼而揭示我國環保產業發展機制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后給出完善我國環保產業發展機制的對策。本書可用作各級環境保護和主管部門人員進行環保產業管理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環境及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岳文飛 陳曦等編著 ·環境科學 ·13.2萬字
本書稿以“銀川平原農業生產基地地下水資源和環境地質綜合勘查評價”項目研究成果為基礎,結合了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對銀川平原第四紀地質環境的演化進行了分析研究。主要是基于前人對第四紀地質環境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銀川平原的氣候演化特征進行補充說明,恢復了銀川平原中更新世以來的氣候環境特征和植被演變規律。
崔文夏 孫玉芳 ·環境科學 ·4.7萬字
本書從我國實際出發,以綠色治理理念為指導,詳細介紹我國黑臭水體污染現狀、治理研究進展概況,并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詳細介紹了太陽能曝氣治理黑臭水體研究、反應墻治理黑臭水體研究、曝氣耦合鐵粉/錳砂處理黑臭水研究、原理、實驗和方法應用,以及黑臭水體底泥抑制劑的研究現狀和應用,同時闡述了太陽能曝氣-反應墻-底泥穩定工藝治理黑臭水體的工藝原理、方法應用及效果。本書對于從事城市環境治理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具有良好的參考和指導作用。
朱慧杰 ·環境科學 ·8.6萬字
氨氮是我國流域水環境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我國“十三五”流域水環境污染減排的重點約束性指標。本書對我國頒布的首批國家水生態環境基準《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氨氮》(2020年版)的制定方法和制定過程進行了介紹,包括氨氮水質基準或標準的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氨氮毒性數據的篩選和分析方法、氨氮毒性數據的分布和檢驗、氨氮水質基準的模型擬合方法等,可為我國氨氮水質標準的制定提供良好支撐。本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參考價值,可供水污染防治、水環境監測、環境標準制定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及環境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閆振廣 張依章等編著 ·環境科學 ·2.8萬字
本書共5章,主要介紹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來源、產量及組成,我國污泥泥質特性及影響因素,污泥的環境風險評估,污泥穩定化指標及技術評估,污泥生物穩定化指標體系研究。本書內容系統全面,有針對性地對污泥厭氧消化和好氧堆肥兩種生物穩定化過程的評價指標和方法進行了探索,可供污水處理領域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市政工程、環境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戴曉虎主編 ·環境科學 ·9.2萬字
《我們星球上的生命》是一部寫給全人類的警醒之作,來自備受尊崇的大衛·愛登堡爵士一生的獨特見證和思考。94歲的大衛·愛登堡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情:走遍全球,探索自然世界。在非同尋常的人生歷程中,他閱盡了自然界豐富壯麗的奇觀,也目睹了全球生態環境遭遇的戲劇性變化。曾經繁茂的熱帶雨林和浮游植物群落封鎖住了大量碳,幫助維持大氣平衡,而今雨林梢枯、水體酸化;山地大猩猩瀕危,活了一個多世紀的海龜在海洋塑料垃圾中掙扎求生……荒野退化,生物多樣性驟減,大氣層碳含量攀升,一樁樁局部性滅絕事件動搖著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統。人類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大加速”使這個世界滑向失控和衰退。現在,大衛·愛登堡站在切爾諾貝利的廢墟上,向全世界發出警告。人類對地球的行為正在復制導致二疊紀大規模生物滅絕的風險條件。希望并非渺茫。大衛·愛登堡懷抱對生命世界的敬畏和熱愛,呼吁人類捐棄分歧,聯起手來應對共同的命運。他提出重新野化世界、保持萬物可持續性的觀點,并針對國家和個人給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措施,包括采用甜甜圈模型,轉向綠色增長,變革飲食結構,讓出更多空間等。
(英)大衛·愛登堡 ·環境科學 ·8.3萬字
本書從當今世界全球化對環境設計的沖擊入手,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重新梳理、探討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共生”自然觀、中國傳統環境營建中的可持續設計思想。同時,以“跨界”的大視野,考察了包括當代建筑、當代藝術、當代數字科技在內的多學科與環境設計的關系,倡導當代環境設計向研究型設計轉變。本書的核心是將以“物”為核心的設計觀向以“環境”為核心的設計觀轉換,最終形成當代中國需要的人、自然、社會和諧相處的面向環境的可持續整體設計體系。全書內容圖文并茂,理論系統而切合實際,適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行業的設計師,以及各高校、研究機構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董治年 ·環境科學 ·14.2萬字
寧夏半山半川、富饒美麗,引黃灌區素有“塞上江南”之稱。但就寧夏整體而言,干旱少雨,地形地貌變化大,地質構造復雜,是生態資源環境脆弱的地區,也是全國自然災害嚴重的省區之一,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干旱、地震、冰雹、洪水、泥石流、滑坡、農林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的挑戰和威脅,不斷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且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相應增加,其不利影響日趨加劇。
張思源 ·環境科學 ·8.8萬字
京津冀地區屬于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地區。本書從系統分析農戶農業用水和節水技術推廣現狀,探索影響農戶節水技術采納行為的關鍵因素,定量評價農戶在不同政策情景下減少農業用水的意愿,量化節水政策組合中各項政策措施的優先序,在此基礎上研究設計合理的政策機制,探討適宜于農業實際生產、更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和靈活多變的水資源管理模式,引導農戶使用高效節水技術。這對政府制定有效合理的農業節水政策,緩解水資源緊缺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政策價值。
趙姜等 ·環境科學 ·13.6萬字
《銀川平原城市供水水源地安全與保護》共五章,第一章論述了銀川平原城市供水安全與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以及在支持社會經濟發展和維護生態環境平衡方面的效益;第二章分析了銀川平原城市供水水源地安全與保護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第三章討論了銀川平原城市供水水源地保護的原則和基本保護措施;第四章以東郊水源地為例,就農業面源污染,道路、排水溝穿越等問題,對水源地安全保護工作做了示范部署;第五章論述了水源地安全與保護的保障措施并給出對策及建議。
孫永亮 黃小琴主編 ·環境科學 ·4.2萬字
本書系統總結了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的組成特征與污染特性,梳理了國內外飛灰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以技術理論研究與實踐案例相結合的方法,詳細闡述飛灰中重金屬、二英和氯鹽解毒預處理技術體系以及飛灰在水泥原料、微晶玻璃和陶粒等領域的資源利用技術;構建了飛灰在安全處理處置中的風險評估模型,以此對國內典型地區飛灰原灰以及預處理解毒飛灰資源化過程和資源化產品應用過程可能涉及的環境風險進行了評估,期望研究成果對我國垃圾焚燒飛灰安全處理處置過程的風險管控提供決策支持。本書注重技術理論與研究實踐的有效結合,旨在為我國飛灰安全處理處置提供理論、管理及實踐的指導,可供從事垃圾處理處置及風險評估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錢光人主編 ·環境科學 ·13.8萬字
本書共九章,內容包括:濾料的定義、分類、重要性、過濾機理和應用范圍。上篇為排氣濾料篇,包括:濾料纖維,濾料織造與處理,常用排氣濾料,排氣濾料檢驗與選用;下篇為進氣濾料篇,包括:進氣濾料原料,進氣濾料生產工藝和處理,常用進氣濾料,濾料試驗方法與應用。本書內容全面、針對性強、重點突出、釋義準確、新穎實用,可供大氣污染治理和空氣凈化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暖通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高華東 肖春 張殿印等編著 ·環境科學 ·18.2萬字
目前我國有關重金屬污泥的處理正在引起更廣泛的關注,如電鍍、電子、五金、化工、冶煉等眾多企業產生的重金屬污泥數量正在迅速增加。本書從介紹重金屬污泥的來源、性質、危害開始,全面介紹了重金屬污泥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置的最新技術,其中包括了作者最新科研成果。全書重點敘述了重金屬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技術、重金屬污泥金屬資源化技術、重金屬污泥的分析、重金屬污泥的收集、運輸和貯存,以及重金屬污泥的管理現狀及展望等。本書不僅介紹重金屬污泥資源化利用與處置的新技術、新方法、新研究,還有理論基礎介紹,也有大量具體工程應用實例介紹。本書內容全面、新穎、翔實,反映了近年來重金屬污泥處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實用性強,對污泥的處理和利用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可供環境工程技術人員、研究人員參考,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作為教學參考書或教材使用。
程潔紅 ·環境科學 ·16.5萬字
本書是一本反映現代高精度大地水準面模型確定理論、方法、計算技術及其應用研究的專著,內容包括當代國際國內大地水準面確定的研究、發展狀況,計算大地水準面采用的數學模型、計算方法和技術,衛星跟蹤觀測、近地重力觀測技術,數據處理歸算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介紹和評述國內外確定大地水準面研究領域的發展背景和新進展。
馬志偉 ·環境科學 ·12.2萬字
本書采用問答的形式,從污水處理廠投產前應具備的開車條件入手,對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做了系統介紹,內容包括污水處理廠投產前基本條件、技術管理、生產操作管理、運行中異常現象剖析及處理、污水處理新技術實踐、污泥處理技術、設備設施、安全管理、污水處理藥劑、分析檢測技術等。本書內容實用,可以幫助污水處理行業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了解和認識污水處理工藝的原理及特點,解決實際工作中的疑難問題。
郭樹君 韓文舉 邱延波 ·環境科學 ·1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