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浙江師范大學的黃靈庚教授是著名的《楚辭》研究專家,出版過《楚辭章句疏證》、《楚辭異文辯證》等重要的學術著作。《楚辭譯讀》是在其五卷本《楚辭章句疏證》的基礎上撰寫的,主要由“解題”、“全文譯注”、“注釋”、“釋疑解難”、“名句名段選錄”五個部分組成。書中對楚辭中疑難字詞進行了注解,翻譯注重押韻,“釋疑解難”對楚辭研究中的疑難問題進行了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書稿還配有與楚辭內容相關的古代繡像,和正文相得益彰。這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含量的普及性讀物。
黃靈庚 ·國學普及讀物 ·11.2萬字
《香畹樓憶語》是清嘉慶年間陳裴之為悼念其亡妾王子蘭而作,自從問世,就受到高度贊譽。是中國古代“憶語體”文學的經典之作。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本書是在冒辟疆為懷念董小宛所寫的《影梅庵憶語》影響下所創作,屬于當時頗為流行的“憶語”體,并以其清麗的文筆和敘事成為同類作品的佼佼者。作品圍繞才子佳人與柴米油鹽,或憶或思,情景并茂。可謂文生于情,情溢于文,纏綿悱惻,讀之凄然。作品文字艷而不浮,哀而不傷,感人至深。即便在今天讀來,仍能深深打動讀者,并對當下的家庭生活帶來啟示。
陳裴之 ·國學普及讀物 ·1.2萬字
“細讀國學經典叢書”精選國學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邀請業內專家結合時代需求進行精細、精確解讀,給讀者帶來深刻的啟發,并將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的精華應用于工作和生活。《細讀》選取《論語》中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內容,逐條提煉標題進行細讀,以通俗簡煉的語言和內容角度,為讀者提供了與領導管理、個人修養有關的《論語》的精華思想內容。
畢寶魁 ·國學普及讀物 ·20.6萬字
《國學知識全集》是呂思勉先生為指導青年學子閱讀國學的開示門徑之作,寫于先生的學術盛年期,在民國時期一經出版,即受到當時的國學愛好者和整理者的大力追捧,對當代國學愛好者與研究者具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本書整理匯集了《國學概論》、《經子解題》、《理學綱要》、《歷史研究法》、《史籍與史學》、《中國史籍讀法》和《中國文化史》等著作,堪稱一部全面完整的國學經典。作者觀點明確,論述嚴謹,考證精詳,旨在給讀者帶來更深刻、純粹的閱讀體驗,實為不可多得的國學入門佳作。
呂思勉 ·國學普及讀物 ·37.9萬字
《重讀經典》之“莊子:平民的生活心態”,是對國學經典《莊子》的真切解讀。對莊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不可錯過。作者從一位普通百姓的視角,重新注析解讀了《莊子》,旨在弘揚傳統文化,激發讀者的思考,使經典的內容可以更深入人心。作者圍繞著“正心修身”,以提高修養,探討社會現象為脈絡,逐章逐句解讀,希望以理論聯系實際,開啟、激發讀者的思考,從而達到互動交流的目的,共抵至境。編撰體例包括原文、注析、人物簡介、譯文、歷代論引和札記等,旨在方便讀者閱讀,達到聯系現實、學以致用、提高修養的目的。
(戰國)莊周原著 劉強編著 ·國學普及讀物 ·29.8萬字
《論語》是以語錄體記述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本源。本書則是作者以普通人的視角,對《論語》進行的解讀。作者圍繞著“正心修身”,以提高修養,探討社會現象為脈絡,逐章逐句解讀,希望以理論聯系實際,開啟、激發讀者的思考,從而達到互動交流的目的,共抵至境。本書的編撰體例包括原文、注析、人物簡介、譯文、歷代論引和札記等七個部分,旨在方便讀者閱讀,達到聯系現實、學以致用、提高修養的目的。
劉強 ·國學普及讀物 ·5.7萬字
《國學小叢書-尚書論略》陳柱著商務印書館1924年陳柱字柱尊,號守玄,廣西北流縣民樂鎮蘿村人。著名國學家,出身于書香世家,自小養成勤奮好學、鍥而不舍的精神。?在我國學術史、文學史和教育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作者堪稱學界奇人,所著經史子集之屬,遠有所稽,近有所考,明源流本末,辨義理辭章,且多能與現代思想相發明,闡發宏深,實開國學之新境界。雖然他只活了54歲,著作卻達120余種,1000余萬字,很多著作還是文言文,且遍及經史子集。陳柱先生所著《尚書論略》一書,博古通今,刪繁就簡,敘述詳明,條理清晰,是現代人研讀《尚書》入門級讀物,也是必讀書。對于當今《尚書》研究,依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陳柱 ·國學普及讀物 ·65字
本書是據作者在嶺南大學講授中國經濟思想史的一部分講義編寫而成,商務印書館于1926年初版發行。全書共九章,“導論”“結論”外,分別論述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管子等先秦思想家的經濟思想。該書字數不足六萬,份量似乎很輕,卻是研究中國經濟思想史的第一部專著。該書的價值,并不止體現在開風氣之先,更體現在其一貫的學以致用的學術取向。作者在其所處的那個特定時代里,面對民生凋敝、國力積久不振的現狀,以其所受過的經濟學的專業訓練的眼光,上溯至先秦經典,希望從中可以發現若干能夠有裨于當時經濟革新的思想觀念,因此,爬梳排比,提要鉤玄,成此小冊。作者在本書自序中說:“何以現在祗編出先秦一個時期呢?實在來講,我國經濟思想除了先秦以外,漢后的思想家實不能越先秦思想家的雷池一步,漢后的經濟思想不過延先秦的余緒罷了。”這種觀點的得出,是因為作者認為:“這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漢后我國經濟界無多大變動,二千余年仍依舊滯落在農業手工業時期,故漢后祇有些經濟政策聊以應付環境而已。”我們以為,作者這種經世致用的學術取向,即使在今天,也有啟發意義。
甘乃光 ·國學普及讀物 ·68字
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身為中國人,了解點中國文化很有必要。不管是學生為了考試提分還是成年人為了豐富自身文化素養,都要經常讀點國學常識。本書精選了我國文化經典里的諸多名言警句和趣味典故,所選警句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名言,是必須傳習的文化精髓,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書中所收錄的趣味典故,行文言簡意賅,熔趣味、知識、文化于一爐,對格物致知有極大的幫助。是了解古代文化,傳習古代經典,掌握古人智慧的優秀普及讀本。不管是參加考試還是日常閑談,國學常識都是一個人要了解的。不僅可以提升自身文化素養,也能在不經意間給自己帶來驚喜。本書內容精煉,適合碎片化閱讀。尤其對于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實用性更強。對于寫作者來說,完全可以拿本書作為寫作素材的來源。隨意摘取的一句話,就能讓文章更多文采。如能把其中的知識嫻熟于心,更能增添個人魅力。
王克忠 ·國學普及讀物 ·3萬字
《歲華紀麗譜》是元代費著所編的地方風俗志。附《箋紙譜》一卷、《蜀錦譜》一卷。主要記述了蜀中自元旦至冬至的節候風俗,敘述詳盡,內容豐富。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自唐至宋,作者常以宰臣出守成都。當時社會環境奢靡成風,而至南宋時,因戰亂而衰落。費著追述舊事,撰成此書。作品按照時間順序記載了從正月元日開始,到歲末冬至的各個節慶日,成都當地的官府和百姓是如何游樂慶賀的。文字形象生動又不乏細致。
(元)費著 ·國學普及讀物 ·5391字
本書是明代著名文人田汝成之子田藝衡所寫的精品美文。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也有著不少新奇故事。在輕松閱讀的過程中,能讓讀者從中深受啟發。作品文字優美,大氣磅礴,字字珠璣,令人欲罷不能。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不可不讀。本書文筆精煉,其中很多字句膾炙人口,流傳至今,如“詩人以素餐為譏,商君以荒飽為懼。”“盡心者虛,存心者靈。”本書不僅可以作為興趣愛好品讀,也可以作為提升自我之用。其中的文字飽含深意,在今天讀來仍然極具啟發意義。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若能以其中的道理指引自身,相信會獲得更多的啟示,得到更多的幫助。
田藝衡 ·國學普及讀物 ·5727字
清代詩壇的查慎行行蹤半天下,作詩逾萬首,詩風逼視蘇軾、陸游,才氣橫溢,時人評謂“猶孤鳳獨鶴,翱翔于百鳥雞群中,可謂橫絕一時”。本書入選查詩266首,詞24闋,文10篇,大致反映了查集的總體風貌和藝術特征。書中對每一篇作品都舉證出本事和創作年代,注釋詳贍,評點精當。
(清)查慎行著 聶世美選注 ·國學普及讀物 ·30.5萬字
袁了凡(1533—1606)初名袁表,后改名袁黃,字坤儀,初號學海,因“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故改號了凡,世稱了凡先生。明世宗嘉靖十二年(1533)生于浙江嘉善魏塘,神宗萬歷十四年(1586)進士,萬歷十六年(1588)至萬歷二十年(1592)任河北寶坻知縣,后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時值朝鮮“壬辰倭亂”,年屆花甲的了凡以“軍前贊畫”身份入朝抗倭。因與都督李如松意見不和,不逾年即遭削籍,返鄉后定居吳江趙田。了凡晚年主要從事著述及教子,并致力于慈善活動,于萬歷三十四年(1606)去世。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追贈“尚寶司少卿”。
(明)袁了凡著 林志鵬 華國棟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9.6萬字
你知道短短千余字的《三字經》中,都有哪些好玩的故事嗎?在這套書中,饅頭大師將帶領饅頭家族陪你展開一場紙面上的時空之旅,帶你學習從為人到處世,從文學到常識,從天文到地理,從哲學到歷史,從典籍到名人等百科知識。讀完之后,你會發現那些耳熟能詳的三字短句竟如此精彩,濃縮于其中的數千年中國文明史竟如此有趣。同時,你也會懂得一些該懂的道理,學會一些該學的知識。讓我們一起,相會在《三字經》包羅萬象的“三千世界”里吧!
張瑋 饅頭說團隊 ·國學普及讀物 ·28.2萬字
劉強 ·國學普及讀物 ·25.9萬字
《國學小叢書-學易叢見》李果著商務印書館這是一本學習《易經》的入門級讀物。共分三章,即:讀易滋惑編、雜物撰德類比編、讀易瑣記編等。《國學小叢書》是由王云五策劃并擔任主編。王云五于1922年由胡適推薦進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譯所長,他大刀闊斧地按新知識、新學科改組編譯所,擴大出書范圍,以新知識為內容,以通俗為目標,以商業為前提,加強出書的系統性。他非常注重小叢書的出版。他做的第一套書是《百科小叢書》,以后又陸續出版了《國學小叢書》等數十套,并在這些小叢書的基礎上匯編而成大型叢書:《萬有文庫》。
李果 ·國學普及讀物 ·65字
王克忠 ·國學普及讀物 ·8.6萬字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老子著。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時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老子為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并稱“老莊”。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稱“太上老君”。在道教中,《莊子》又稱《南華真經》,《列子》又稱《沖虛真經》,與《道德真經》合稱三真經,被道教奉為主要經典。主要思想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老子》一書中還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并能由對立而轉化,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龍若飛編著 ·國學普及讀物 ·8989字
王克忠 ·國學普及讀物 ·3.9萬字
劉強 ·國學普及讀物 ·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