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讀禮疑圖》,一名《禮疑》,是明代儒者季本的作品,撰于世宗嘉靖年間。全書凡六卷。前三卷以圖文形式詳辨周禮可疑之處。后三卷包括和,上述孟子書中談及的先王制度,下論自漢至宋的田制、軍制得失。本書在明代已刊刻問世,流傳過程中一度散佚?,F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所收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為底本,并參考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另外兩部明刻本,加以點校。
(明)季本著 胡雨章點校 ·經部 ·18.5萬字
王尚絅是明代中期有名文學家和理學家,在文學和理學發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F存王尚絅文集主要有兩種版本:一是明嘉靖三十年(1551)刻本《蒼谷集錄》12卷,現存6卷;一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蒼谷全集》12卷,附錄1卷。本書以四庫未收書集刊本《蒼谷全集》為底本,錄王尚絅詩文12卷,后附詩文輯佚、傳記資料、文集序跋及年譜。整理中以《蒼谷集錄》《盛明百家詩·王方伯集》、明人詩文集、《直隸汝州全志》《明嘉靖八年登封縣志》《清同治三年郟縣志》《清道光十七年寶豐縣志》等進行輯校,注釋一般注出事由、出典,兼及詞語解釋。
(明)王尚絅著 王冰校注 ·古籍整理 ·14.1萬字
本書是一部國學普及讀本,撰寫者均為有著深厚學養的大學教授。中華典籍浩如煙海,“弱水三千”可取一瓢飲:本書上篇有“為什么要讀唐詩宋詞”、“為什么要讀《周易》”、“為什么要讀《論語》”等十二講,恰如打開國學寶庫的鑰匙;下篇九講解讀《春江花月夜》、《西江月·遣興》、《醉翁亭記》等古典文學作品,相信也會給您帶來輕松愉悅的讀書體驗。
李強主編 ·國學普及讀物 ·16萬字
本書將《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清代張伯魁《崆峒山志》和仇非《崆峒山志》所錄詩文(其中詩226首、文19篇)進行詳盡注釋,并加以簡要解析,對于讀者了解崆峒山“道源”文化有較大的幫助作用。
馬得瑜注 ·子部 ·15萬字
這是一本有關《周髀算經》解讀的作品。本書包括對《周髀算經》的長篇論述、《周髀算經》全文白話譯文、《周髀算經》全文原文及詳細注釋、相關附錄、參考文獻及綜合索引,意在為現代讀者提供一種全面的《周髀算經》第一手史料。新論重新考察了《周髀算經》的宇宙模型,原文注釋則討論了幾乎所有的技術性細節及有爭議的問題,白話譯文融會了漢代趙爽、北周甄鸞、唐代李淳風等各家注釋的精華。同時,本書還特別分析了《周髀算經》中所體現的在古代中國科學史上極為罕見的公理化嘗試及其意義。
江曉原 ·古籍整理 ·7.6萬字
本書以幽默夸張的漫畫形式解讀《三十六計》,讓晦澀枯燥的國學經典變得通俗活潑起來,幫助小讀者們更輕松地走近金戈鐵馬、劍拔弩張的戰爭場面,從中感悟“用兵如孫子,策略三十六”的謀略和智慧。
童心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4943字
《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并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全書雖僅千余字,卻概括了中國文明發展、朝代更迭、帝王興衰的五千年悠久歷史,同時囊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哲學、天文地理、倫理道德、忠孝節義、名人故事等內容。本書以夸張幽默的漫畫形式解讀《三字經》,每個章節的篇首會列出原文名句和譯文,主體漫畫部分以歷史典故或故事對原文進行解讀,使晦澀枯燥的國學經典變得通俗生動起來。本書介紹了“孔融讓梨”“倉頡造字”“愚公移山”“三顧茅廬”等耳熟能詳的故事,為孩子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童心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9734字
《孫子兵法》,又稱《孫子兵書》《孫武兵法》《十三篇》等,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享有“兵學圣典”和“古代第一兵書”的美譽,也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軍事著作。古往今來,中外很多大家都對《孫子兵法》推崇備至,其中所主張的智、信、仁、勇、嚴也成為他們的處事準則。本書以幽默夸張的漫畫形式解讀《孫子兵法》,讓晦澀枯燥的國學經典變得通俗活潑起來,幫助小讀者們更輕松地走近金戈鐵馬、劍拔弩張的戰爭場面,從中感悟“用兵如孫子,策略三十六”的謀略和智慧。
童心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6771字
《論語》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以語錄體和對話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論語》語言簡潔精練,含義雋永深刻,其中許多言論至今仍被視為至理名言,許多思想也仍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和時代價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傳統文化讀本。本書以幽默夸張的漫畫形式解讀《論語》,可以使讀者更輕松地閱讀和了解《論語》的思想和美德。
童心編繪 ·國學普及讀物 ·7514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