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四季養生諺語》書將養生諺語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進行歸類,諺語涉及食療、食補、保健等各個方面。并對這些養生諺語進行科學辯證的解析點評,使讀者能夠熟悉這些流傳下來的養生保健和延年益壽的智慧,以便應用于生活,指導行為,使人能夠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四季氣候特點,獲得理想的養生保健效果。該書倡導科學方法養生、科學觀點準確,選題構思巧妙,語言生動流暢,言簡意賅地闡明科學觀點,是難得的一本集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好科普書籍。
許沈華 ·中醫 ·18.7萬字
本書是首屆全國名中醫楊震教授帶教徒弟時之答疑解惑,及跟師門診、教學查房之癥情分析,真實、生動、全面的展現了楊震教授對中醫學之見解、及其學術思想“相火氣機理論”闡釋,以及獨道的臨證經驗分享,主要內容分為師徒問答、臨證醫案兩部分。該書是從事中醫專業人員值得一讀的、理法方藥完備的、自成體系的一部帶教實錄。
郝建梅 王少波主編 ·中醫 ·18.7萬字
《元匯醫鏡》為敲蹻道人劉名瑞編撰的一部醫學著作,完成于光緒戊申年(1908)。全書凡五卷,所載內容以醫學為主體,兼涉相術,具有濃郁的道教色彩。在《自序:天道人醫論》中,劉氏暢言三教貫通之說;卷一載五運六氣、望色、驗舌、聞聲、問原、切脈概說;卷二詳述三十一種脈象、諸家脈論、東垣脈訣、李時珍奇經八脈之說;卷三記述醫林掌故、婦人脈候、小兒脈法、痘瘡、傷寒、反藥忌用、十九畏、妊娠禁服等內容;卷四匯錄各科常用方劑,又載辟谷之術、白喉證治;卷五列心性合說、一氣合說、精氣神說、身形總說、器量直論、勤敏直論諸篇,專論道教天人性命之學。
(清)敲蹻道人 ·中醫 ·18.7萬字
本書是全國名老中醫姜兆俊的臨床經驗集。姜兆俊教授是全國第二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吉成工作指導老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專家,山東知名老中醫專家,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東中醫學會外科專業委員會、中西醫結合皮膚病性病專業委員會顧問。本書主要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了中醫外科的治法選方、外科常見病(特別是乳腺、甲狀腺、周圍血管、皮膚等的疾病)驗方驗案;下篇主要介紹了名老中醫姜兆俊的學術思想,以及在治療外科常見病方面的治療原則和現代方劑、藥理學研究。本書是中醫外科最貼近臨床的名醫經驗集成,是中醫藥專業人士的必備圖書,也是為中醫愛好者推出的最具可讀性和實用性的中醫藥讀本。
楊毅主編 ·中醫 ·18.7萬字
本書以“尊經典,重臨床,崇循證”為宗旨,以弘揚中醫兒科學術經驗及遵循臨床科研方法為主線,系統介紹了兒科臨床常見病及疑難雜癥的臨證感悟,并基于數據挖掘技術對中醫兒科優勢病種進行了用藥規律的挖掘與整理以期為臨證遣方用藥提供指引。本書共分為三篇,開篇為醫論醫話篇,主要為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古籍經典與現代病機的有機融合體會,既有兒科常見病及疑難雜癥的領悟,也有治未病理念的體現,同時還有針藥并舉治療發生性抽動,針推并用輸合配穴治療小兒腦性癱瘓及四針八穴治療面癱等技法的感悟。中篇為臨證驗案篇,以系統為綱,病種為目,主要包含肺系、脾系、心肝系、腎系病證,癱瘓性疾病及鼻竇炎、變應性皮炎等五官及皮膚科病癥的臨證驗案總結,每驗案后均附詳盡的按語分析,系統展現了本病本證臨證辨治思路及選方用藥技巧。第三章為科研感悟篇,主要基于數據挖掘技術對中醫兒科臨床優勢病種的用藥規律進行了系統整理。
王雪峰主編 ·中醫 ·18.6萬字
本書是“中醫學子之路”紀實,第一章精選了河北中醫學院扁鵲醫學社部分同學“學用中醫、早成明醫”的心路歷程;第二章為學生的學習心得體會;同時附有名師的評點;第三章選取了扁鵲醫學社學生們的部分醫案。本書的目的是用學生診治的病例和撰寫的論文展現他們的水平,為探討中醫學子成才之路進行了有益探討。作者簡介:劉超穎,女,1959年5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2004年被省人社廳授予河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河北中醫學院黨委常委、副書記。
劉超穎 ·中醫 ·18.6萬字
《扶陽論壇5》為第五屆扶陽論壇專家演講稿等相關內容進行整理策劃組稿的一部著作。本書延續了《扶陽論壇》的“完全現場實錄”的鮮明特色,讓無暇參會的廣大中醫同仁、中醫愛好者也能夠感受完整、真實的“實錄現場”。扶陽學派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的首批64個學術流派之一,具有鮮明的學術特色。中華中醫藥學會先后打造了“扶陽論壇”“國際扶陽醫學大會”等品牌活動,開展扶陽基地建設,發掘培育扶陽醫學人才,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扶陽醫學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盧崇漢主編 ·中醫 ·18.6萬字
本套叢書是以黃煌老師為首的經方團隊及其經方愛好者在其博客上的討論內容為主題的,并按時間順序及專題進行歸類整理而陸續出版。這是第六期,共分:我的經方醫學、經方實驗錄、方藥吟味、思考經方及經方的故事等五大板塊,延續了第五期的實用性。
黃煌 ·中醫 ·18.6萬字
《大別山民間醫方集》一書,立足于對民間中醫藥法寶的挖掘、整理,涉及內、外、婦、兒、皮膚等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及地方性疾病等300個病種的單、驗方1000余首。把疾病的“主證、病因、治法、方藥與單驗方聯絡為一體”,讓民間醫方作為中醫正規治法的補充,給常規的治法增色添彩。
王詠初 歐陽東先等主編 ·中醫 ·18.6萬字
刺五加作為目前臨床應用非常廣泛有效的一味中藥,在神經保護方面作用顯著,本書在古今文獻的參考和多年的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對刺五加的文獻研究、種植栽培、現代基礎研究及現代臨床應用進行了全面的記述,并且著重介紹了刺五加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和課題組取得的研究成果,為刺五加的臨床應用和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新藥研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盧芳 ·中醫 ·18.6萬字
楊廉方(1944—),系重慶市墊江縣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2000年被評為重慶市名中醫,2012年任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014年任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導師,至今已從事中醫醫療工作50余年。本書從醫家小傳、醫論傳道、專病論治、驗方解讀、診余漫話及年譜六個部分進行總結,重點突出醫論傳道、專病論治部分。書中所搜集材料,或為楊老臨證驗案,或為楊老平日臨證心得整理,其臨證運用,屢獲佳效,可讀性與實用性強,臨床參考價值較高。適用于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及中醫愛好者參考閱讀,是中醫藥經驗傳承的重要核心價值及寶貴財富。楊英姿,女,醫學學士,副主任醫師,腫瘤血液科主任,畢業于重慶醫科大學,全國第五批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參編《失眠癥中醫診療經驗集》1部。發表論文10余篇。研究方向:癌病的中醫藥調治。
楊英姿 劉明懷 ·中醫 ·18.6萬字
本書屬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共衛生資金項目“民族醫藥文獻整理項目”廣西部分。為了更好地傳承與創新壯醫外科學,使之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本書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在大量收集壯醫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壯醫前輩的臨床經驗,經過系統的整理、總結和提煉匯編而成。本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壯醫外科學的發展概況、疾病命名分類、辨病辯證以及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壯醫外科學發展概況、壯醫外科學范圍和疾病命名及分類、壯醫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機、壯醫外科診法及辨病辨證、壯醫外科治療方法、瘡瘍、皮膚病、性病、蛇蟲畜外傷、腹部外科疾病、周圍血管疾病、肛門直腸疾病、章筋病、傷科疾病。本書以其獨特民族性、實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為壯醫臨床、教學、科研、開發、保健等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韋英才 ·中醫 ·18.5萬字
腦卒中是我國死亡和致殘的首位病因,失語癥是腦卒中最常見的神經功能損害表現之一,是由大腦特定區域功能損傷引起的語言理解和表達障礙。目前卒中后失語的治療的方法種類繁多,適用的卒中后失語人群各不相同。基于國內外最新研究動態,本書在編著過程中采用循證醫學研究方法,在多項臨床研究基礎上評價、總結各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為卒中后失語的臨床使用提供循證依據。本書在循證醫學的理論方法指導下,基于現階段高質量的腦卒中后失語中西醫治療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證據,通過嚴謹、科學地循證醫學評價及分析,制訂不同的腦卒中后失語治療方案及不同等級的證據推薦意見,以期規范腦卒中后失語的臨床治療,為中西醫臨床工作者治療腦卒中后失語提供醫療實踐和臨床決策的循證證據,促進腦卒中后失語循證醫學研究的發展。
孟智宏等主編 ·中醫 ·18.5萬字
現將劉老師數十年臨床經驗及獨到學術觀點加以闡述,整理成冊,與廣大中醫學者及相關專業人士共同探討,亦為推動中醫事業發展,傳承中醫文化。本書分為三部分,上篇主要論述術觀點及臨床經驗;中篇為臨床驗案舉隅,下篇為劉老師親自摘錄、匯集、整理耳鼻喉相關古籍論述。
劉大新 ·中醫 ·18.5萬字
本書作者多年深研《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在此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研究方法。在本書中,作者選取了使用傷寒理論和傷寒經方進行辨證論治的名醫驗案一百一十案,出處包括《吳佩衡醫案》《經方實驗錄》《劉渡舟驗案精選》等。第一步是閱讀患者的證候;第二步是自己獨立進行辨證論治;第三步是研讀醫案中的醫生的辨證論治過程;第四步是將自己的辨證論治和醫案中的辨證論治進行對比研究,提出各自得失、所得的啟示,以及暫時無法解答的疑問。這種研讀區別于常見的醫案解讀類圖書,沒有一味順承醫案,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獨立見解,己見跟驗案所見相比對,提出其得失、啟示、疑問。比較研究的方法和坦率直書的寫作,決定了本書具有獨特的、比較高的價值!適宜中醫學者、中醫臨床工作者和愛好者在理論學習和臨床工作中參考。
金梅 呂旭升 ·中醫 ·18.5萬字
血管生成的研究方法已經成為近幾年腫瘤、心肌缺血、腦中風、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重大疾病研究中的熱點。全書根據中醫藥科研人員的需要,收錄了各種中西醫評價血管生成的體內外詳細實驗方法。包括血管生成抑制治療、圓盤血管生成法、角膜法、大鼠動脈環法、膠原蛋白凝膠檢測法等等。書中所列方法步驟詳盡,每一方法均列出了主要注意事項,操作性極強。
陸茵主編 ·中醫 ·18.5萬字
腰痛是一個癥狀,不是一個病,有近60種疾病可出現此癥。這些疾病涉及到內、外、骨、婦科等多個領域,本書將常見的、與腰痛相關的、各科的常見疾病,由各專業的醫師從診斷、鑒別、治療等編輯后,匯于一書。相關科室的醫務人員學習后,有望提高腰痛相關疾病的診治準確率。
王禹增等主編 ·中醫 ·18.4萬字
本書認為,五運六氣所論天地四時陰陽是人體生命之本,因為人是天地五氣五味合氣生成的。又從發生學角度提出嶄新中醫觀點,第一,作者提出中醫人體生命生理病理新概念,以及人體生命雙結構新認識。第二,作者認為人體三本是心、肺、脾,心為先天之本而不是腎,后天之本是肺天和脾地,不只是脾,而且肺天比脾地更重要。肺天吸入“五氣”,脾地攝入“五味”,從而從外界環境灌輸給人體能量和信息,現代科學稱之為“負熵”,以贍養父母遺傳給我們的肉體之軀。依據運氣的標本中氣理論,心、肺、脾天人合一生成的中氣升降出入運動,主宰著人的生、老、壯、死以及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用藥等各個方面。
田合祿 ·中醫 ·18.4萬字
每分冊以疾病為目,每疾病分為概述、疾病診斷標準、西醫治療、中成藥應用和單方驗方等五個部分。既有西醫關于疾病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的主體內容,又注重體現中醫辨證論治思維,簡單、明了指導西醫醫生開處中成藥處方。
雷磊 林潔 ·中醫 ·18.4萬字
本選題主要介紹廣東省名中醫蔣麗霞行醫三十余年的經驗。這些經驗包括案例、學術思想和醫學科普經驗。案例有小兒反復感冒咳嗽、小兒遺尿、濕疹、心悸、高血壓、月經不調、痛經、膽汁反流性胃炎、頭痛、泄瀉等50余個。學術思想有大劑量運用單味中藥的經驗、膏方治療不孕不育、益氣活血法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上熱下寒體質調理等十余篇。醫學科普經驗有涼茶不能隨便喝、春季流感預防方、抗疫六寶、高尿酸血癥要慎用嘌呤含量高的中藥等。
蔣麗霞主編 ·中醫 ·1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