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詳細介紹了月經病、婦女炎性疾病、婦科常見腫瘤、滋養細胞疾病、婦科雜病及乳房疾病。每病按概述、飲食宜忌(包括飲食宜進及飲食禁忌)、藥物宜忌(中西醫治療及藥物禁忌)進行闡述。本書內容全面、言簡意賅、條理清晰、方法簡便、實用性強,可以成為婦科醫療保健的指導用書,既適合醫護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家庭常備的醫療科普讀物。
劉奕平 ·中醫 ·21.2萬字
作者本書著者吳生元教授乃著名中醫學家吳佩衡先生(“吳附子”)嫡子,早年就讀于云南大學醫學院(現昆明醫科大學前身)學習臨床醫學,1960年師從其父吳佩衡先生學習中醫,并在云南中醫學院系統學習中醫三年3年。本書強調理論知識與臨床思維、實踐經驗的結合,通過理論探幽、辨證發微、治法心要、臨床實踐心得、方藥辨析、扶陽實踐與學術傳承探討等6個部分,系統論述了著者對吳佩衡扶陽學術思想的傳承探索及其56年的臨證經驗、心得體會,也寄托了著者為中醫事業奮斗終生的熾熱情懷。
吳生元 ·中醫 ·21.2萬字
本書系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韋緒性主任醫師,躬身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工作46年的疼痛學術研究心得和臨證經驗集萃,也是對其主編的《中醫痛證診療大全》《中西醫臨床疼痛學》所構建的中醫疼痛學診療體系的具體運用。全書突出了三大特點:①理論特色鮮明,進一步完善了中醫疼痛學的理論框架,其中痛證病機五論、痛證論治步驟、類病-主證-主方診療模式、中醫疼痛靶向療法等均系首創;②臨床經驗獨到,韋緒性長于類病同治,所創制的30余首笑痛系列方劑,泛治諸多痛證,且以病賅證,病證結合,研究深入;③實用性強,書中“術”“案”結合,以“術”類“案”,以“案”明“術”,融臨證思維、學術觀點、醫案于一體,便于運用。本書內容豐富,頗多創新,堪稱是一部繼承發揚并舉,整理提高結合,具有較高學術、實用價值的專著,可供中醫、中西醫結合人員和中醫藥院校學生閱讀參考。
崔敏等主編 ·中醫 ·21.2萬字
本書以中醫理法方藥為主線,講述了作者跟師學習中醫的點滴知識和記錄中醫日有一得的精神。作者在從師過程中將所思所得、所見所聞匯集一處,用中醫獨特的理法方藥貫穿起來,用淺顯通俗的文字、大眾化的表達,將精深的醫理、靈活的法度、奧妙的湯方、神奇的中藥妙趣橫生地介紹出來。書中觀點獨特,悟性新穎:既有一個又一個的知識亮點,又有一篇又一篇的醫道感悟;既能夠開發中醫人思維,也可以啟發醫門學子對中醫的悟性。這部以師長傳道、學生記錄發揮的中醫普及讀物,原汁原味,雅俗共賞,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中醫初學者、愛好者,閱讀起來無阻力,不費解,在輕松學習之余,能夠學到大量的中醫知識。
曾培杰 陳創濤 ·中醫 ·21.2萬字
選取作者有特色、有學術價值和臨床借鑒意義的醫案200~250則。醫案包括各類常見病癥及部分疑難雜癥,客觀記錄,最后再以按語說明辨病辨證要領、治法選方心得、處方用藥經驗等個人臨證體會。
汪受傳 ·中醫 ·21.2萬字
《家藏蒙筌》為清代醫家王世鐘所輯,成書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本書屬綜合性醫書,共16卷。卷首主要論脈學、經絡、五臟苦欲補瀉、十劑、服藥法等。卷二上為傷寒門,卷二中、下摘錄諸家注釋《傷寒論》之精義。卷三至卷十四,分別論述內科、婦產科、兒科、痘疹、外科等各科疾病證治,并附針灸法,卷十五、十六為本草,載藥387種。此次整理以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文盛堂重刻本為底本
(清)王世鐘 ·中醫 ·21.2萬字
晁恩祥教授是享譽海內外的我國著名國醫大師,是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會長,在中醫、中西醫結合領域辛勤耕耘近六十載,治療疑難危重癥經驗豐富,尤其是在呼吸系統急危重癥方面更是獨樹一幟。在方邦江教授、張洪春教授的組織下,特總結歸類門人對晁師救治急危疑難病癥學術經驗歸類整理,以饗后學。全書共分七章,從大師傳略、學術思想、學術特色、臨床驗案錄、臨證經驗藥對、常用經驗方及薪火相傳等七方面,進行了歸納整理,重點介紹了晁恩祥教授治療危急重癥的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
方邦江 張洪春主編 ·中醫 ·21.2萬字
本書是關于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所載豬苓湯臨床與研究的專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經典溫習”,是關于對豬苓湯原文學習研究的見解,包括對原意的理解和作者的認識;中篇“臨證新論”,介紹了豬苓湯在臨床常見疾病與疑難雜癥中的應用:下篇“現代研究”,采集選編了近年來豬苓湯實驗研究成果,另附有當代名醫對一豬苓湯的理論闡釋和醫案。全書對豬苓湯的理論認識研究成果頗具創新性,更側重了臨床實踐的指導作用。適合中醫藥工作者閱讀。
任曉芳等主編 ·中醫 ·21.1萬字
天池傷科流派為東北地區骨傷學科的代表流派,始于清代,由劉德玉、劉秉衡老先生家傳,由劉柏齡弘揚、發展,傳承至趙文海、冷向陽等人。全書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骨傷科診治技能,包括望聞問切四診、骨傷科特殊檢查方法與臨床常用骨科輔助檢查、常用治療方法和技術,充分體現天池傷科流派的疾病分析、診斷特點與臨證治療、康復經驗等內容,圍繞天池傷科流派學術思想與臨床診治技能,從手法、練功、方藥等方面詳細講解,配有豐富而精當的插圖助力學員準確理解和掌握,為中醫、中醫骨傷等專業學習扎實了基礎。第二部分主要講解天池傷科流派治療醫案,為學習者充分體會天池傷科流派診療特色、更好地學習天池傷科流派診療技術提供精選案例。
趙文海 趙長偉 蔡文君編著 ·中醫 ·21.1萬字
曲溪灣潘氏中醫外科是浙江省中醫外科學中最負盛名的學術流派。本書分概況、主要學術思想和觀點、論著介紹及選釋、醫案選讀和外用方藥等五章,對潘氏外科的學術淵源、學派傳承脈絡、主要醫家的生平著作和學術經驗,以及各家醫案和驗方等做了較詳細的介紹和闡發。“醫案選讀”是本書的重點,因為潘氏外科的學術和診治經驗充分體現在醫案方面。適合廣大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人員閱讀,也可供中醫院校師生和中醫業余愛好者學習和參考,特別是對從事中醫外科的醫生,尤有指導和借鑒作用。
俞建衛 余點主編 ·中醫 ·21.1萬字
本書在第1版的基礎上進行修改,系統地介紹了中醫皮膚科驗方和專方的研究現狀,突出了中醫藥治療的特色與優勢。書中的效驗方均精選臨床實用、療效可靠,并經作者臨證應用過的處方,故本書是真正實用的效驗方集。本書適用于皮膚科臨床工作者臨證參考。皮膚病患者可在醫師指導下選用適合自己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以達到最佳效果。
李廣瑞 ·中醫 ·21.1萬字
龍祖宏教授從醫六十余年,精研中醫經典,厚古不薄今,長期潛心于脾胃病的研究,擅長診治消化系統疾病,療效顯著。龍老臨床辨證準確,用藥精練,診病識證、立法開方均有獨特之處。本書從醫家事略、學術思想、理論探幽、方藥辨析、臨證辨治擷英等方面,全面展示了龍祖宏教授學術思想的豐富內涵,可為中醫藥防治脾胃病提供臨證用藥思路,對提高臨床療效大有裨益。該書以新的視角,闡述龍老的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實用性強,適合廣大中醫同仁參閱。
王華寧主編 ·中醫 ·21.1萬字
上海大場枸橘籬沈氏女科,始于明初,歷經20代,綿延600余載。其第19代傳人沈紹功主任醫師和沈依功主任醫師為挖掘家學,領銜并會同師門及第20代傳人和嫡傳弟子,經多年潛心編撰,終成《沈氏女科全科臨證方略》一書。該書一經出版,廣受好評。為造福更多讀者,時隔12年,沈氏女科第20代傳人沈寧先生對原書內容進行精心整編,再次出版。全書共111個條目,注重凝煉沈氏家傳心得,更重視吸收、繼承古今中醫藥學的發展成果,并加以創新豐富,不僅詳細記錄了沈氏家傳的女科、內科的臨證經驗,而且加以完善發揮,增加了中醫外科、兒科、五官、皮膚科等方面的內容,全面整理和系統總結了沈氏女科的學術成就和寶貴經驗。本書重視臨床實用性,以療效為中心,每篇不僅有概論和臨證心得,更有家傳秘方,還附病案引證其效,對臨床有較好的啟迪指導作用。全書理論明晰,診治規范,臨證實用,是一部科學、真實、實用的好醫著,為從事中醫藥的各級醫師、教師、科研人員及在讀學生提供了一部有價值的參考書。
沈寧主編 ·中醫 ·21.1萬字
本書是孫良佐教授多年學習和運用《傷寒論》的心得體會。全書側重于《傷寒論》的整體辨證方法,而不拘泥于對一方一證的簡單玩味。書中先列出《傷寒論》原文,再通過“讀書筆記”進行詳細解釋,并精選歷代名家注釋加以佐證。部分條文后還附有典型醫案及心得體會,力求貼近仲景原意,幫助讀者提高臨床水平。
孫良佐 ·中醫 ·21.1萬字
張志遠先生年已97,是我國著名中醫學者,從事教學與臨床工作70余年,閱歷宏富,被譽為“活字典”,日有所感,夜有所記,文辭暢雅,拔新領異,九百余條,皆系心血結晶,極可珍視,有重要價值。筆記簡潔精當,內容包括包括醫友經驗、先父經驗、師長經驗、個人經驗、古賢經驗、個人驗方、名家驗方、經典探求等,反映了張志遠先生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獨特的學術思想,有較高的臨床指導價值,深富教益。
張志遠 ·中醫 ·21.1萬字
郭志強教授是我國著名的中醫婦科大家,在幾十年的臨床實踐中,將中醫藥治療不孕不育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郭教授帶領其團隊將其治療不孕不育癥的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整理成專著進行推廣。郭教授臨床提倡中西醫匯通,各取其長;古為今用,勇于創新,總結并提出婦人“陰常不足,陽亦常虛”生理特點及病機特點,強調治療婦科疾病時要注重顧護陰陽,用藥上強調“婦人柔肝勝于疏肝”“不損天然之氣血,便是調經之大法”“固護脾胃貫徹治療的始終”“順應婦人氣血陰陽變化采用中藥序貫療法調經促孕”,創立溫通法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及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在國內外有著廣泛的影響和良好的臨床療效。
郭志強 李軍等主編 ·中醫 ·21.1萬字
《中醫抗癌古今驗方精選》主要內容包括:腦瘤、鼻咽癌、甲狀腺癌、肺癌、食管癌、胃癌、原發性肝癌、胰腺癌、大腸癌、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宮頸癌、卵巢癌、急性白血病等等。
黃志杰 ·中醫 ·21.1萬字
《濟眾新編》為朝鮮李朝正祖時期的內局首醫康命吉編纂。該書歷時約三十年,于正祖二十三年(1799)成書。作者以許俊《東醫寶鑒》為藍本,輯錄多種醫著中有關病證的脈因證治和處方,同時又采掇朝鮮內醫院常用藥方,共編為五冊,厘為八卷。
(朝)康命吉 ·中醫 ·21.1萬字
本書主要從中醫治未病理論體系、體質與治未病、經絡調護與治未病、養生與治未病、亞健康與治未病、慢病管理與治未病、治未病適宜技術與方法以及效用評價等方面教授讀者正確運用相應技術或方法治未病,以阻斷發病趨勢,防止疾病發生發展。
張樹峰 楊建宇 ·中醫 ·21萬字
該書包括鄧老高足講授鄧鐵濤學術經驗專著14篇,涉及嶺南醫學、中醫五臟相關理論、中醫養生、中風病康復、“痰瘀相關”理論、脾胃學說的運用和鄧老對冠心病、高血壓、腎病、消化病證、重癥肌無力等的診治經驗以及用藥心得。是學習、研究鄧鐵濤教授學術思想、臨床經驗不可多得的著作
古展群 冼紹祥 ·中醫 ·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