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套指南是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自2017年推出的系列指南,2018年版擴充到13種指南。本套指南由國內各癌種領域最權威的專家執筆,內容既參照國際指南,又結合中國特色,創新性地采用"基本策略"和"可選策略"兩種模式制訂更加符合不同地區資源可及性的臨床指南,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工作委員會 ·外科學 ·1.5萬字
全書內容共十一章,以康復為主旨,重點介紹了各類器官移植術后受者的康復評定、康復治療與康復護理。第一章為緒論,簡要介紹了我國器官移植發展現狀及器官移植康復治療的需求與特點;第二至七章分別介紹了腎臟移植、肝臟移植、心臟移植、肺臟移植、多器官移植和胰島移植等的臨床治療與康復指南;第八章為兒童器官移植康復指南,突出了兒童受者康復的特點;第九章介紹了器官移植加速康復外科;第十章介紹了器官移植術后精神疾病的康復指南;第十一章介紹了器官移植術后內分泌代謝疾病康復指南。各章節內容既獨立又互相關聯,既有共性的部分,又有各自的特點,相輔相成。
薛武軍 王正昕主編 ·外科學 ·23.1萬字
本書以簡單明了的語言,配合大量圖片及手術視頻,系統介紹了腔鏡手術基本器材和耗材、腔鏡下基本手術操作,具體講解了胸外科、婦科、泌尿外科等專科常規腔鏡微創手術操作,幫助初級醫務人員系統學習、掌握腔鏡手術的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本書由上海長征醫院胸外微創中心組織編寫,是一本專門針對初出茅廬的醫學生及外科醫生的實用腔鏡技術指導用書。書中首先從腔鏡的概述、腔鏡器材的介紹、腔鏡的基本操作3個方面介紹了腔鏡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及基本操作,然后從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4個專科的常見手術案例出發講解了具體的手術技術操作,幫助讀者從理論到實戰系統了解微創腔鏡手術。
唐華主編 ·外科學 ·2.9萬字
本書將全面涵蓋人體肩關節、肘關節、手腕部、骨盆、膝關節及足踝部等6個部位的超聲引導下介入操作,包括液體抽吸、藥物注射、肌腱腱鞘穿刺、神經卡壓松解、神經阻滯等等。各項操作均從相關解剖知識、適應癥、要點和操作步驟進行全面地介紹,并插入了大量的解剖示意圖、實物圖和超聲圖像便于讀者理解并遵照進行實踐,對于初學者和有一定經驗的操作者都非常實用,廣泛適用于超聲科及相關臨床科室如骨科、疼痛科、麻醉科、康復科等的醫生。
盧漫主編 ·外科學 ·4.2萬字
加速康復外科(ERAS)指采用有循證醫學證據的圍手術處理的一系列優化措施,以減少或降低手術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創傷應激,加速患者的康復。為更好的推廣ERAS先進的經驗,本書將組織全國有關專家從ERAS的發展過程、ERAS在外科中的應用兩部分詳細介紹ERAS相關知識與經驗,適合外科醫生、麻醉醫生、護士學習和參考。國內目前尚無相關書籍出版,本書的出版必將更好的推廣ERAS理念,為ERAS的順利開展提供全面的支持與指導。
高振利 江志偉 王科主編 ·外科學 ·35.5萬字
全書共分十一篇95章。第一篇概述臨床腎臟病理學,包括腎臟病理發展史;第二篇討論原發、繼發和遺傳性腎小球疾病;第三至第七篇分別講述腎小管間質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腎臟感染、發育不良性腎病和囊腫性腎病;第八和第九篇介紹腎臟腫瘤和集尿系統疾病;第十篇為腎移植;第十一篇敘述操作技術及腎臟病理學新進展。本書收集國內外腎臟病領域最新進展,包括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真實世界研究及臨床實踐指南等,能解決病理診斷及臨床治療的實際問題。本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腎臟病理與臨床相結合的專著,可供成人、兒童腎臟病臨床和病理醫師,泌尿外科及腎移植醫師參考。
梅長林 陳惠萍 周新津主編 ·外科學 ·91.1萬字
全面闡述目前骨科3D打印技術在關節外科、脊柱外科、骨傷科、骨腫瘤等專業臨床應用技術與理論的特點。具體介紹了術前設計、加工,醫工結合,術中實施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另外,還對體外固定、矯形支具的應用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尤其是介紹了個體數據采集預處理,個體化設計、制作、應用的程序。
賀西京 裴福興 黃衛東主編 ·外科學 ·36.9萬字
由于腔鏡下器械的發展和實踐經驗的積累,胃腸外科腹腔鏡下手術正逐步取代大部分開腹手術,有些手術已經成為疾病治療的“金標準”。但醫生對此新興手術技術的掌握存在較大困難,關鍵因素是對腔鏡下全新角度、更高精細度的解剖結構認識不清。南方醫科大學臨床研究所在李國新教授的帶領下對此類問題進行了長期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成果轉化到臨床應用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書的的出版不僅填補了臨床解剖學的研究空白,而且可以普及腹腔鏡解剖學理論知識,指導臨床醫生的手術操作,推動腹腔鏡胃腸外科的發展。
李國新主編 ·外科學 ·5.8萬字
《創面修復圖解》是由北京積水潭醫院楊勇教授、沈余明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劉元波教授組織編寫的針對創面修復理論和實踐的手術圖譜。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創面修復原則和方法;第二部分根據創面部位,展開介紹適合該處創面修復的手術方式;第三部分詳細闡述創面修復和器官重建常用的皮瓣和肌皮瓣,通過介紹手術要點并結合大量術中照片,便于讀者掌握相應的手術方法。主創單位在創面修復和器官再造方面經驗豐富,參編專家為本書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內容和臨床病例。
楊勇 沈余明 劉元波主編 ·外科學 ·26萬字
本套教材的編寫體現國家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政策,遵從國家衛生健康員會頒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的總則與細則,結合住培考核大綱(理論和臨床實踐),精益求精,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畢業后醫學教育培訓國家精品教材;凸現畢業后教育特色,打造我國畢業后醫學教育的“干細胞教材”;體現全面性和規范性,打造具有針對性、實用性、適用性的培訓教材。強調創新性、兼顧性,提高可讀性,樹立大教材觀,使教材建設成為推動住培發展的重要動力。
胡盛壽 王俊主編 ·外科學 ·24.3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了骨盆和髖臼周圍疾病的手術治療技術,內容涵蓋了骨盆與髖臼的解剖學、生物力學、影像學知識,以及骨盆創傷急救、骨折分型、手術入路、微創治療技術等多個方面。書中特別介紹了樊仕才教授首創的“經腹直肌外側入路治療骨盆、髖臼骨折”技術,這一方法已成為國內治療相關骨折的主流方法。此外,書中還結合了3D打印、個性化醫療等前沿技術,展示了復雜髖臼骨折的創新治療方法。
樊仕才 羅殿中 侯志勇主編 ·外科學 ·31.3萬字
本書以訓練專科醫師的臨床思維為核心,旨在提高其臨床理論、醫療實踐和科研教學能力。采用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編寫模式,內容涵蓋臨床理論知識、案例解析、思路拓展、學科新進展、指南解讀、現狀和展望等。書中不僅包括常見病的診治,還涉及罕見病(疑難病)的處理。
李青峰主編 ·外科學 ·70.5萬字
作者是國內知名醫院的神經外科醫生,通過講述腦瘤患者的故事,揭秘大腦的所有類型的腦腫瘤,抽絲剝繭講述大腦的秘密,腦的健康密碼。介紹大腦殺手的來龍去脈及防治知識,提高大眾對神經科學的興趣。適合年輕醫學生和大眾閱讀。
郝淑煜 ·外科學 ·7.7萬字
本書作為臨床護理人員的科普類健康宣教讀物,通俗易懂,圖文并茂,歸納了常見神經外科專科疾病健康宣教知識要點。本書擬從如下方面介紹:總論:神經外科健康教育理論及方法;神經外科護患溝通技巧;神經外科患者圍術期健康宣教—入院前、入院后、術前、術后、出院后;神經外科常用藥物使用注意事項;神經外科特殊檢查注意事項;神經外科安全指導;神經功能障礙康復指導;昏迷病人照護指導等專病指導:顱腦創傷;腦血管疾病;顱底疾病;脊髓疾病;功能疾病;小兒神經疾病;神經膠質瘤等特殊治療:介入治療;伽馬刀治療等。
陳茂君 樊朝鳳主編 ·外科學 ·7.3萬字
該書主要內容包括:遠程手術國內外發展現狀,全球新冠疫情對遠程手術發展的影響,5G遠程手術主從端基本準備和配置條件,5G遠程手術主從端醫生和助手任務分解,5G遠程手術流程優化和手術技術改進,5G遠程手術組網方案和網絡安全保障,5G+技術在5G遠程手術中的應用,5G遠程泌尿外科代表手術實例,5G遠程手術未來發展方向展望等諸多章節,對目前5G遠程泌尿外科手術中所涉及的各種核心技術進行了詳盡的介紹。
牛海濤 牛遠杰主編 ·外科學 ·9.5萬字
本書的編寫,主要通過梳理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近幾年醫療服務工作的發展脈絡,向讀者清晰的展示我們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方法。全書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國內外醫院服務工作研究,第二部分詳細闡述了創建服務型醫院的理念和各項具體措施,第三部分為服務型醫院的服務文化研究。
楊叔禹 姜杰 ·外科學 ·7.9萬字
本書主要以基層腹部外科醫師為讀者對象,內容涵蓋胃腸外科、肝膽外科及內鏡外科相關技術以及部分擴大根治手術,旨在為腹部外科醫師學習和開展腹腔鏡微創技術提供技術參考和操作規范。全書具有以下特點,①實用性:將復雜的腹部外科微創手術分步描述,規范手術流程,重點講解各手術的要點、難點和手術技巧;②生動性:采用高清圖像,圖文并茂,栩栩如生;③高質量:多項技術受邀到國際會議展示,多個腹部外科腹腔鏡手術比賽全國冠軍參編,認可度高,確保了技術質量。
王偉 何軍明 張北平主編 ·外科學 ·9.7萬字
每個章節分成四個部分:臨床問題、最新進展、實例演示、專家述評。第一部分臨床問題的提出是一切技術和藥物創新的出發點,注重強調新技術的緣起,注重啟發讀者深入思考。第二部分最新進展介紹解決臨床問題的新觀點、新技術,亮點是闡述本領域最重要的數篇研究文章。臨床問題、最新進展這兩部分內容注重理論研究,因為理論是解決實踐問題的基礎,只有將理論講通、講透,臨床實踐才能順利開展。第三部分為實例演示,為本書的重點和亮點,按照適應證、禁忌證、所需器材清單、團隊要求、操作步驟、要點解析等結構,詳細闡述新技術的應用流程,強調可操作性、實用性,力圖讓讀者可以按圖索驥實踐之。第四部分是專家述評,概述新技術的產生、發展等。
宋剛 邢念增主編 ·外科學 ·23.7萬字
我是新中國麻醉學第一個研究生,從醫從教已60多年了,至今從未離開臨床第一線。我一直堅持老醫生也不能離開臨床的理念,因為我熱愛麻醉,血液保護是我終生奮斗的目標。我一直未離開過大學的工作崗位,我喜歡有聲有色地為醫學生講臨床實踐課,我把麻醉學的新知識、新理念,用我們熟知的流行音樂唱出來,所以,他們稱我為“醫學音樂家”鄧老師。這本書既有我難忘的記憶,也有我對麻醉學的感悟,我認為,麻醉醫生也應是內科專家,同時也是圍手術期醫生。希望通過本書能為新一代麻醉學人才的成長提供指導、借鑒。
鄧碩曾主編 ·外科學 ·12.3萬字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工作委員會 ·外科學 ·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