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內容方面,除了簡明扼要介紹住院醫生常規工作所需的基本藥物知識(藥品管理、處方常識以及藥名、適應證、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證、相互作用等)外,根據住院醫生缺乏臨床用藥經驗的現狀,重點介紹在藥物應用中應當特別注意的問題和同類藥物在使用中的選擇比較,因此,手冊中特別增加用藥提醒和同類藥物比較這兩個欄目,有別于市場上現有的藥物手冊類圖書。在開本設計方面,擬采用長32開,適宜放于白大衣口袋,攜帶查閱,隨時解決所遇問題。
孫淑娟主編 ·藥學 ·90.5萬字
全套教材共包括五個系列:科研公共學科主要圍繞研究生科研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從最初的科研設計到最終的論文發表的各個環節可能遇到的問題展開;實驗技術與統計軟件系列介紹了SAS統計軟件、SPSS統計軟件、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免疫學實驗技術等常用的統計軟件以及實驗技術;基礎前沿與進展系列主要包括了基礎學科中進展相對活躍的學科;臨床基礎與輔助學科系列包括了臨床型研究生所需要進一步加強的相關學科內容;臨床專業學科系列通過對疾病診療歷史變遷的點評、當前診療中困惑、局限與不足的剖析,以及研究熱點與發展趨勢探討,啟發和培養臨床診療中的創新。
劉曉紅 陳彪主編 ·臨床理論 ·61.2萬字
本書突出中西醫結合治療眼科多發病、常見病和疑難雜病的特色,內容實用,針對性強,對從事眼科中西醫臨床醫務人員疾病的診治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全書以病為綱,闡述各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中西醫治療方法、預防與調護、文獻選錄及現代研究。
彭清華 ·臨床醫學 ·52萬字
第三版《骨科手術學》出版已經5年,作為我國骨科手術的權威性著作,應當在保留原著手術方法和觀點的基礎上,及時補充新的內容。確保它能更全面地反映我國現代骨科發展的新水平,以更好指導廣大骨科醫生的臨床工作。本次修訂擬在第三版基礎上進行全面修訂。本書由邱貴興院士主編,編寫人員在第三版工作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增減。2010年5月編委會確定該書的修訂目錄及人員。
邱貴興 戴尅戎 主編 ·外科學 ·75.9萬字
本書完整構建了臨床微生物學專業的學科基礎,囊括臨床細菌學、真菌學、病毒學、寄生蟲學等幾大類微生物學科范疇,對臨床微生物學的專業技術、觀念、規律進行全面、細致的總結,并兼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和控制,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感染類型、主要標本、主要微生物種屬、主要耐藥特征、感染控制要點等均進行整體的、充分的闡述。全面體現臨床微生物學和感染性疾病學的學科進展。精確遵循病原學診斷的工作規范和流程,即由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表現開始,引出病原學診斷的標本、由標本處理進抵微生物種屬、并進而闡述耐藥性和感染控制等相關內容。
王輝 任健康 王明貴 ·臨床理論 ·70.8萬字
本書收集內科相關科常見病的單驗方,對所收集的單驗方均按來源、組成、主治、用法、使用注意、療效評價等項規范整理。對有誤之處予以核實糾正,對殘缺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全書文字簡捷,易學易用,廣泛適用于基層中醫工作者、自學中醫及中醫愛好者參考使用。
易法銀 喻斌 ·醫藥教材 ·81.3萬字
本書精選門診最為常見且復診率較高的141種疾病和43個癥狀,內容包括內、外、婦、兒、眼耳鼻喉和皮膚科常見疾病和癥狀。本書特點一是診斷力求簡明、實用,強調確定診斷的依據;二是疾病的治療方法力求詳細,具有可操作性。在治療中強調規范化靜脈輸液、合理應用抗菌藥物和糖皮質激素,不得以退熱和止痛為目的應用激素;三是規避醫療風險較為具體,包括誤診防范、醫患溝通和病歷記錄要點,強調門診醫生應履行風險告知義務。
劉赴平 田兆嵩 ·外科學 ·54.3萬字
易法銀 喻斌 ·綜合 ·74.3萬字
本書從胸外科發展史開始,按照胸外科術前常規檢查、胸外科圍術期準備及處理、肺部疾病、胸壁及胸膜疾病、氣管外科、縱膈疾病、食管疾病、胸外科手術后并發癥處理等方面全面介紹了整個胸外科知識領域,非常全面而詳細。編寫成員全部來自上海胸科醫院,本書也是他們工作經驗的總結。本書圖文并茂,內容實用,非常便于學習,適合于各個層次的胸外科醫生閱讀。
趙珩 高文 ·綜合 ·90萬字
《甘肅省名中醫醫案精選》是從63名甘肅省名中醫近兩千則醫案之中輯錄而出,全書共計五百余則醫案,全書以疾病為綱,分列為:中風、高血壓、面癱、眩暈、失眠、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頭痛、焦慮癥等。
甘培尚 李順保 ·中醫 ·67.5萬字
此稿為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眼科學》的教學參考用書,匯集了全國各眼科專業的專家,內容更實用,適合教師、研究生的使用,是學習本課程的重要參考書。
彭清華主編 ·醫藥教材 ·63.4萬字
本書采用統一體例和格式,字數約為80萬字左右,計有緒論與正文六章及附錄。緒論分六個方面闡述了針灸的萌芽、起源、形成與發展,并客觀分析了針灸學術的現狀與歷史原因。正文共分六章,為本書的主要內容,分為上、下兩篇。其中,上篇為針灸基礎理論,稱“經絡腧穴篇”,在中醫學基本理論指導下,詳細闡述傳統經絡與腧穴理論及其具體內容,較以往同類針灸學論述尤為精深;下篇為“辨證治療篇”,是針灸臨床具體應用,在中醫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介紹目前常用針灸方法,闡述針灸作用和治療原則以及辨證配穴方法,對針灸臨床急癥及內、外、婦、兒、傷、五官、皮膚科等常見病證及其辨證與針灸治療原理和具體方法進行詳細論述。
曲生健 ·中醫 ·81.4萬字
本專著將介紹干細胞與再生醫學概述,闡明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的概念與研究內容,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在生命科學中的地位及再生醫學與正常生長發育關系的基礎上,介紹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發展簡史;在整篇教材貫穿干細胞作為再生的種子細胞與再生醫學的關系,介紹再生發生的機理,組織水平的再生、新建再生和變形再生,生理再生與病理再生及其意義;再生醫學的方法,包括細胞移植、生物化人工組織和原位再生誘導。
龐希寧 徐國彤 付小兵 ·綜合 ·93.5萬字
本書收集兒科相關科常見病的單驗方,對所收集的單驗方均按來源、組成、主治、用法、使用注意、療效評價等項規范整理。對有誤之處予以核實糾正,對殘缺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全書文字簡捷,易學易用,廣泛適用于基層中醫工作者、自學中醫及中醫愛好者參考使用。
楊軍輝 胡方林 ·醫藥教材 ·74.1萬字
朱兵為國家針灸領域“973”首席科學家,在針灸研究領域所做的處于領先地位。針灸醫學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為保障中華民族的健康和繁衍生息做出過重要的貢獻,但探討這種療法的本體尚屬空白。本書從系統的視野闡述生物進化和以針灸為代表的體表刺激療法的必然聯系??梢哉f,沒有體表醫學,就不會有生命的健康與進化;反之,沒有進化,也無法形成構成體表醫學生物結構的要素。這也是生存在這個星球上生命與進化的博弈!本書共分9篇26章,插圖500余幅。從皮膚發育到存在完整的內分泌-免疫系統的"腦-皮軸"理論(涉及到針灸等體表刺激療法產生對許多疾病發揮非特異調整的廣譜效應)、皮膚進化到存在抵抗疼痛的"閘門"控制(體表刺激產生鎮痛效應)和體表進化出存在"軀體-內臟"聯系(體表刺激調節內臟功能)入手,系統論述針灸效應的機制,為體表醫學的復興奠定科學基礎。作者相信:讀懂這本書,在診治疾病時可以多一種手段;讀通這本書,可以成為現代優秀的針灸醫生;讀透這本書,能夠在針灸研究領域自由翱翔!
朱兵編著 ·中醫 ·65.3萬字
本書分四篇,28章。介紹了腦電圖的電生理基礎、儀器方法、基本概念、正常和異常腦電圖、偽差和誘發試驗,以及癲癇、癇性發作、癲癇綜合征、中樞神經感染和炎癥、腦發育障礙、腦血管疾病、精神行為和認知障礙、偏頭痛、中毒性腦病、睡眠障礙、新生兒異常腦電圖等。
劉曉燕 ·內科學 ·57.7萬字
本書將對兒童孤獨癥的研究進展及總的干預措施;國內外有循證醫學論證、科學、系統、常用的近30種干預訓練方法;10多種兒童孤獨癥篩查、診斷量表進行詳細介紹。我國普遍在省市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和康復機構開展了高危兒、兒童孤獨癥、腦癱的康復訓練,許多康復訓練方法不僅針對兒童孤獨癥,也適用于智力發育落后、語言發育落后、神經行為發育遲緩和異常的兒童。另外,一些文化程度較高的患兒家長,可以作為家庭訓練的指導書籍。
楊玉鳳 杜亞松 ·兒科學 ·57.6萬字
全書30余章,第一篇介紹生物醫學中的統計方法;第二篇介紹藥物開發中的統計方法;第三篇介紹流行病學中的統計方法;第四篇概括了各重要分支的現狀與發展方向。各章相對獨立,布局統一,概述后介紹基本概念和常用統計方法,著重實際應用、操作方法和意義的解釋,重要內容的推導、證明等。
方積乾 陸盈主編 ·預防醫學 ·70.7萬字
本書分《黃帝內經》詮釋、《黃帝內經》與道家思想研究、《黃帝內經》與《周易》研究、《黃帝內經》與中國古代哲學觀研究、《黃帝內經》氣理論研究、陰陽理論研究、五行理論研究、象思維研究、邏輯思維研究、原始思維研究、系統思維研究、順勢思維研究、藏象經絡理論發生學研究、時間醫學思想研究、人格體質理論研究、五運六氣學說研究十六個專題,與以往有關介紹《黃帝內經》的圖書比較而言,本書視角獨特,研究多有創見,特色鮮明,許多專題及內容為其他著作從未論及。
邢玉瑞 ·中醫 ·65.6萬字
全書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內容是圍繞神經毒理學的概念、研究內容和任務及其發展歷史進行介紹,目的是讓大家對神經毒理學有一個宏觀的、概括性的了解。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為總論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圍繞神經毒理學研究領域的一些共性問題加以闡述,主要涉及與神經毒理學研究相關的神經系統解剖結構、毒性作用靶細胞(神經元、膠質細胞)、神經系統的發生及老化、神經系統的屏障結構、神經元突觸傳遞、腦的高級功能等內容。第三部分主要介紹神經毒理學研究方法,涵蓋了目前國際上較為成熟、主流的電生理學、形態學、神經行為學、神經化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影像學、生物信息學與計算生物學技術。同時也介紹了神經毒理學研究過程中實驗動物的選擇方法。第四部分內容為各論部分,重點介紹了典型環境神經毒物的毒性表現、毒性機制、相關衛生標準、防治措施。
陳景元 ·內科學 ·8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