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了325種常見中草藥的中文名稱、別名俗名、基原、植物的形態特征、生境分布、產地、采收加工、藥材識別、性味功用等內容,幾乎每個品種配2張植物或藥材識別圖片。在品種的收錄方面側重藥食同源、藥食兼用的品種,在地域選擇方面側重北方常見的品種。本書可以作為中藥教學、科研工作者的參考書,也可作為中藥愛好者和民間百姓學習中藥知識、應用中藥進行食療保健的參考。
于俊林 胡彥武 秦汝蘭 ·基礎醫學 ·13.5萬字
本書首次系統化和科學化地提出醫院評價學的概念,闡釋了醫院評價的本質,為我國的醫院評價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促進醫院評價從隱學到顯學逐步發展。書中主要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對我國醫院評價體系做出研究。定量方法主要是基于數據分析與挖掘的綜合評價;定性方法主要是對醫院評價相關的研究、衛生政策、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綜述,并結合定量研究結果進行全面分析。全書分為總報告、評價技術篇、認證官實務篇、案例篇、附錄五個部分。
莊一強 王興琳主編 ·醫院管理 ·17.6萬字
《傷寒論》是后漢張仲景所著,原書叫《傷寒雜病論》。《傷寒論》以六經辨證為全書的綱領,有機地將理、法、方、藥一線貫通,主論傷寒,兼論雜病,被后世醫家奉為辨證論治的典范。本書將《傷寒論》113方分類編排,分為麻黃劑、桂枝劑等類別,按類進行解釋,間附醫案,配有歌訣,深受讀者喜愛。本書引用的條文和方劑,以明朝趙開美復刻的《傷寒論》為藍本,在徐氏類方的基礎上,沿用了類方概證方法,又進行了加工和補充,書名曰《新編傷寒論類方》,以資與舊《類方》而有所區別。
劉渡舟編著 ·中醫 ·10.8萬字
書圍繞什么是中醫,從十個方面,即醫即仁術、醫者易也、用藥如兵、司外揣內、殊途同歸、曲盡其妙、水到渠成、返璞歸真、柳暗花明、繼往開來,用通俗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深入淺出地介紹中醫的知識。
李燦東 ·中醫 ·10.6萬字
本書內容主要介紹胃癌、結腸癌、直腸癌和其他胃腸道常見腫瘤的診療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術前、術后、特殊醫囑的內容,并相應對一些疑難醫囑給出解釋,對醫囑的如何實施、實施的注意事項給出相應的解釋和說明。本手冊按照目前大多數教學醫院外科胃腸道腫瘤醫囑內容編排編寫,每個腫瘤專科的疾病相對集中,使臨床工作者更方便查閱,每種疾病的內容既有相似的常規內容,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作者自用2000冊)
李春峰 ·臨床理論 ·4.2萬字
該醫學小叢書的責任人為明代正德、嘉靖間老醫何柬,書成于嘉靖己酉(1549),含子書7種,其中有3種(《難經本義補遺》《滑氏診家樞要》《滑氏伯仁卮言》)為元代名醫滑壽(伯仁)原撰,何柬選錄或補遺。一種為李玉成原撰,何柬校正補遺。此外3種子書為何柬自撰,其中《醫書大略統體》為歷代醫書評述,計評書45部,內不乏后世稀見之書,何氏評述多直言不諱,頗多新見。又《雜錄》有何柬接受醫學考試之文,為考察明嘉靖間醫學教育重要文獻。又《試論》收錄何氏醫學論文9篇,內多針砭時弊之言。此叢書內容新穎,是考察明代醫學發展的重要文獻。該叢書雖見于明代書目著錄,但其書流散海外,今唯存明隆慶三年(1569)刊孤本,學術價值甚高。
(明)何柬補遺續撰 鄭金生校點 ·中醫 ·13.5萬字
本書介紹200味常用有毒壯藥,書中會有近500幅彩色圖片。同時書中配套制作部分藥物的采集、鑒定等視頻和動畫。作者團隊長期從事壯醫藥的教學、科研工作,有足夠的學術水平和技術條件保證圖書科學性和創新性。
龐宇舟 方剛主編 ·中醫 ·14.4萬字
本書按照最新頒布的2020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編寫,經深入解讀2020版最新大綱、剖析歷年真題后根據真卷題量及學科分布設計。本書涵蓋了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各科的全部重要考點,可作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復習用書,也可供期末考試復習使用。本書將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考點濃縮成600頁干貨,巴掌大開本,小巧便攜,十幾門課程一手掌握。供考生隨身攜帶,見縫插針,利用碎片時間復習。本書按照最新頒布的2020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編寫,經深入解讀2020版最新大綱、剖析歷年真題后根據真卷題量及學科分布設計。本書涵蓋了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各科的全部重要考點,可作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復習用書,也可供期末考試復習使用。本書將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考點濃縮成600頁干貨,巴掌大開本,小巧便攜,十幾門課程一手掌握。供考生隨身攜帶,見縫插針,利用碎片時間復習。
王詩源 孟慶巖主編 ·醫藥考試 ·56.3萬字
共包括16部分:一般工作規范、清潔服務規范、修飾服務規范、移動服務規范、家政服務規范、老年食堂服務規范、預防意外事件的服務規范、健康服務規范、協助老年人參與社區活動的服務規范、陪伴服務規范、心理護理服務規范、培訓室/健康教育室服務規范、臨終關懷服務規范、消毒隔離服務規范、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規范等,是養老護理員培訓教材。
陳雪萍 ·基礎醫學 ·11.8萬字
本套書分成上下兩冊,配有輕松有趣的漫畫,以簡潔明了的語言為讀者解讀那深奧晦澀的古籍。上冊著重于養生方面的內容,下冊則把目光投向治療領域,對精心選取的與大眾聯系緊密的這兩個部分予以深入剖析講解。每個分冊又做了更為精細的分類,把闡述相同內容的原文集合一處。書中全面詳盡地闡釋了諸如飲食、起居、情志、自然、病因、病機、不同疾病的治療等30多個養生專題知識。
張嘉銘 王婧編著 ·中醫 ·11.4萬字
本教材注重借鑒國內外婦幼保健與護理相關學科的經典結構,并注意吸收專業學科最新發展成果,以大健康觀為指導,從生命周期和成長發展的視角,以問題解決和結果評價為導向,圍繞婦女與兒童的健康及其獨特的生理、心理和社會保健需求及干預展開敘述,并將現代保健護理新理念、評判性思維、循證實踐、保健及護理相關理論與模式、家庭保健與生育計劃等納入教材內容,注重教材的整體優化及對婦女、兒童及家庭的身心保健及護理。教材主要讀者包括助產學專業本科生、教師、婦幼保健與護理其他相關人士。教材初步分為十四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婦幼保健與護理的相關理論和模式;第三章:家庭保健與生育計劃,內容包括家庭保健、家庭生育計劃的概念、內容和方法;第四章:遺傳咨詢、產前篩查與診斷;第五章:胚胎及胎兒的保健與護理;第六章:新生兒的保健與護理;第七章:嬰幼兒的保健與護理;第八章:學齡前期兒童的保健與護理;第九章:學齡期兒童的保健與護理;第十章:青春期女性的保健與護理;第十一章:生育期婦女的保健與護理;第十二章:圍絕經期婦女的保健與護理;第十三章:老年期婦女的保健與護理;第十四章:環境污染性疾病的保健與護理。
張銀萍 秦瑛主編 ·護理學 ·27.6萬字
民族醫藥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醫藥經典方是歷經時間驗證的有效方劑,是民族醫學傳承、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具有重要價值。因而,對民族醫藥經典方進行篩選與挖掘,是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基礎。2020年11月成立的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經典名方和大品種培育分會團結全國各民族的專家學者,致力于民族藥經典方的挖掘與整理、繼承與創新,開展了藏醫藥、蒙醫藥、維醫藥、回醫藥、滿醫藥等民族醫藥的經典方整理和挖掘工作。本書來源于數十部民族地區的醫藥古籍,對藏、蒙、維、滿、朝、回醫藥經典方分章分論。共收錄民族醫藥經典方165首,運用校勘學、文獻學、信息學等方法,開展民族醫藥經典方篩選和挖掘,通過繼承、篩選、挖掘、創新,使民族醫藥經典方的理論得到闡釋,明確其臨床療效、安全性,使民族醫藥經典方的學術價值和臨床價值得到進一步彰顯和提升。
謝雁鳴 黎元元主編 ·中醫 ·16.7萬字
本書以《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的毒性管理指南》為參考,針對不同種類免疫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的管理策略進行全面介紹,主要包括皮膚不良反應管理、反應性皮膚毛細血管增生癥管理、內分泌不良反應管理、肝臟不良反應管理、胃腸道不良反應管理、胰腺不良反應管理、肺不良反應(肺炎)管理、骨關節及肌肉不良反應管理、輸注反應管理、神經不良反應管理、血液不良反應管理、心臟不良反應管理、細胞治療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管理等。每類不良反應具體包括該不良反應的定義、診斷與分級、治療以及典型病例等。本書內容注重實操性,結合真實病例,講解免疫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的鑒別診斷和藥物使用經驗,為基層醫師提供易于掌握的實踐的指導,讓基層醫師面對相關問題有書可查,進而提高基層醫院的免疫治療能力。
秦叔逵 馬軍主編 ·基礎醫學 ·7.7萬字
《中藥化學專論》以培養適應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的高級研究人才培養為目標,以本科階段學習中需要進一步提升部分及國內外研究最新成果為重點教學內容,突出實用性,密切結合研究生的研究需求,以實例為導向,注重新技術的應用,新理念的提出和新趨勢的展望,著力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中藥化學專論》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一是中藥化學基本理論及基礎知識;二是中藥化學在中藥中藥藥劑、中藥分析、中藥鑒定及中藥炮制中應用實例為切入點;從中藥化學角度對案例加以解讀,注重學科的交叉應用,三是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優選案例,突出先進性,融合多學科現代知識,如對中藥大分子研究、生物轉化、結構修飾、中藥復方及經典方研究等;第四部分教學資源及方法學,如中藥化學常用數據庫使用、中藥化學實驗記錄要求及中藥化學論文撰寫等相關內容,提升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本教材不僅可作為中藥化學學科研究生以及相關學科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供高等學校師生、有關機構的科研工作者參考。
關樹光 陳新主編 ·醫藥教材 ·13.7萬字
本教材共18章,包括緒論、生長發育、兒童保健、住院患兒的護理、兒童營養與喂養、營養障礙性疾病患兒的護理、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患兒的護理、呼吸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循環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泌尿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血液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神經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內分泌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免疫性疾病患兒的護理、遺傳性疾病患兒的護理、傳染性疾病患兒的護理、常見急危重癥患兒的護理等。本教材每章前有學習目標,章后有練習題,重點內容后有考點提示,使教材內容更加完整、合理和適用,有利于教學與學習。內容編排與全國執業護士資格考試相銜接,不但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而且更符合培養高等護理人才的標準與要求。本教材可供護理專業高等專科、高等職業教育學生使用,也可供護理專業各類成人高等教育學生及廣大臨床護理工作者使用和參考,還可作為國家護理執業資格考試參考用書。
董榮芹 陳梅 ·護理學 ·29.6萬字
我們常常認為,如果做正確的事情——吃得健康、系好安全帶、戒煙、按時按量遵醫囑吃藥,我們就能掌控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醫生也是這么想的。醫生通常認為自己為病人做出的決定,如開藥、做手術、做檢查,都是基于科學研究和統計數據,并經過深思熟慮的。但現實是,醫學治療也可能是混亂、復雜且不確定的,隨機性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提供和接受的醫療服務。作為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醫生以及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這本書的作者阿努帕姆·杰納具備回答這些問題的獨特優勢。而這本書的另一位作者克里斯托弗·沃舍姆,一名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重癥監護科的一線醫生,每天都要面對醫院里那些病情最危急的患者和患者家屬,他的工作影響著病患的生命。在這本書中,杰納和沃舍姆攜手合作,通過一個個巧妙設計的自然實驗揭示了醫學行為中隱藏的力量——這種力量能使兩個原本相似的人走向截然不同的醫療選擇。我們將通過兩位作者精彩生動的講述,更深刻地理解醫療、健康和生命的本質,做出更好的醫療決策與人生決策。
(美)阿努帕姆·杰納 (美)克里斯托弗·沃舍姆 ·臨床理論 ·15.9萬字
本書特色為:介紹如何逃生、救助的原則與方法,而且結合具體場景介紹大量案例總結出的實用性經驗與技巧,采用以圖為主、圖文結合的形式,文字盡量言簡意賅,同時,配合大量的插圖,形象地說明逃生、救助知識與技能。不但介紹逃生的原則與常識,同時,也糾正公眾中存在的一些錯誤的逃生觀念與方法。
趙中辛 ·內科學 ·7895字
單方、驗方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醫學方法,它對疾病防治特別是為解決民間百姓的疾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課題符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意見》提出的“收集篩選民間中醫藥驗方、秘方和技法”的要求。本書共收載單方驗方及獨創技術130項(包括病證名稱、診斷依據、方序方名、藥物組成、草藥圖譜、功效主治、用法、按語等),附錄歷年“武義單方驗方”資料所收載單驗方514首(基本保留原貌)。
李明焱 李振皓主編 ·中醫 ·7.5萬字
中國茶療法是指用一味茶葉組成單方或復方,用沸水沖泡或稍加煎煮后取其湯汁飲用,以防病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它是以中國傳統茶學理論為基礎,以中醫藥學理論為指導,專門研究茶葉防病治病功效的一種新療法。本書介紹了中國茶療法的基本內容、優勢及特色,闡述了中國茶療法選擇茶樹與茶葉的特點,包括對茶樹種植的要求、茶葉的采收以及炮制茶葉的方法;闡述了傳統中醫藥對茶葉的性味、歸經的理解及其治療作用;講解了茶療的配伍、劑量及療程;同時,對用水、茶具的選擇、沖泡的方法、環境的配合、茶葉的存放,以及飲用茶藥時的宜忌等,都有詳細的介紹。希望通過本書多方面的詳細闡述,使讀者對茶療有正確的認識,從而能知茶用茶,達到治病強身的功效。
衛明 何翠歡編著 ·中醫 ·8.4萬字
“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考點速記突破勝經叢書”,由執業醫師考試知名培訓專家編寫,結合筆者多年執業醫師輔導經驗,將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中全部知識點進行分類,去粗取精,去掉很少出考題的40%的知識點。而對于常出考題的60%的知識點,也盡可能用精煉的語言表達其知識內涵,省略與考試無關的語言。同時,根據考題出現的頻率,本書將篩選出來的考點分為三類,用“★”號作標記:★★★表明本考點最為重要;★★表明重要性次之;★最次。書中將考試大綱中較雜亂的內容用表格的方式展現,方便學習和記憶。本書將復雜的實踐技能考試內容以考點形式呈現,覆蓋全部核心考點,而篇幅僅相當于市場上其他醫考輔導書籍篇幅的1/10,極大地簡化了復習過程。本書內容精當,重點突出,適合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人員使用。本次按照2020版最新大綱和2023版官方教材進行全面修訂。
田磊編著 ·醫藥考試 ·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