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華文化故事”叢書以生動活潑的筆調、詼諧靈動的文風,介紹了漢字的創制演變與造字方法,探尋詞語的來龍去脈,品讀古典詩詞的意境之美,趣談古畫背后的逸聞典故,追溯書法的淵源歷史,精選承載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物件、風俗習慣,為讀者呈現出中國古代文化和社會流光溢彩、魅力無限的風貌。《書法的故事》梳理書法的源流演變,詳解36位書法家、75件書法遺跡與名作,獲著名作家葉兆言誠意推薦。
李曉愚 ·書法篆刻 ·7.7萬字
品讀中國歷代碑帖,玩味古人的筆墨風神。胡竹峰品讀的不僅是書法之美、文人雅趣,更有煙火日常。王羲之為友人送橘呈上一份《奉橘帖》寫有“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的情誼;金農的《金農題畫記》寫著“豆莢青,豆花白。豆莢肥,秋雨濕。想見田間午飯時,此中滋味,問著肉食貴人全不知。”,道出四時風物的生活妙趣;張旭有一日肚痛,狂筆書就《肚痛貼》……這一切正是“一半是塵土,一半是清風,一半是生活,一半是藝術”。在流動的清澈行文中,作者帶我們通往明、清、唐、宋與魏晉,這是碑帖之路也是古典之路,更是一個人的心路。
胡竹峰 ·書法篆刻 ·7.2萬字
本書從王鐸的書法研究入手,探討晚明時期中國書法之演變。王鐸意欲借復古而創新,調和王羲之的側棱用筆和精細細節,與張旭的中鋒行筆和雄闊氣勢。全書由七篇長文組成,在整個晚明文化的時代背景中,討論了王鐸書法線條的形態、來源,以及他與同時代書法家的對比。同時,作者還對張芝、王羲之、王獻之,以及張旭、懷素、顏真卿、米芾、黃庭堅、董其昌等中國歷史上眾多書法大家的風格特點,進行了詳細的解析,并匯集了大量藏于海內外難得一見的書畫珍品。
(美)張以國 ·書法篆刻 ·10.2萬字
《隸書千字文》為孫敏先生隸書所書《千字文》冊頁。孫敏先生擅長隸書,所書端正秀雅又不失遒勁,具有一定典范作用。《千字文》作為公認的蒙書,具有識字啟蒙的作用,同時又是傳統社會較為流行的書法臨習的參考范本。一直以來,《千字文》大多以真、行、草三種書體流傳,單獨以隸書書寫的《千字文》尚不多見。孫敏先生隸書所寫《千字文》,可以成為讀者隸書入門的臨摹學習范本,同時又可供讀者欣賞、閱讀,為讀者了解古代隸書漢字的字形、了解《千字文》內容及其反映的歷史文化知識與行為規范、道德觀念,具有多重的意義。
孫敏書 ·書法篆刻 ·3166字
“經典碑帖全本放大”叢書是針對書學者對經典碑帖放大臨摹學習的需要策劃的一套書法字帖。本叢書不僅甄選古代經典碑帖傳世善本,原色放大,纖毫畢現,更好地呈現碑帖書寫細節,而且對碑帖整體呈現也作了精心編排,使讀者對碑帖全貌形成豐富清晰的認知。本叢書采用中式翻身的傳統模式,給予讀者古色古香的讀帖臨習體驗。《曹全碑》是“經典碑帖全本放大”中的一本。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 ·書法篆刻 ·1810字
1979年“馬圈灣漢簡”的出土,除卻其不可忽視的歷史文獻價值外,對研究書法的演變提供了極為有價值的一手資料。《敦煌馬圈灣漢簡書法》可謂漢代隸書中最為恣縱的“變體”,其中包含了隸書。草隸、草書多種風格的樣式,筆鋒清晰俊逸,纖毫畢現,為研究臨習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今選其中精佳者分類編排,放大精印,以為臨習之資。
張德芳 王立翔主編 ·書法篆刻 ·3098字
本書是復旦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王公治集半個世紀的個人研究之心得。本書目的是討論書法中存在的至高要義,即筆法。他以用筆和筆勢這兩個要素來闡述這個要義。以三件存世有爭議的唐代書跡來引出話題,辨析道理。本書附錄中還介紹了孫過庭《書譜》,并從筆法角度加以分析。《絢爛的唐代筆法》一書是王公治先生經過數十年思索與實踐摸索后,在耄耋之年寫下的著作。與一般的書法理論類文章不同,此書緊密結合了一個書法愛好者多年實踐后的心得和感悟,深入淺出地對三件有爭議的唐代墨跡或拓本進行了細致討論,行文中帶有嚴謹的科學研究的法度。本書對書法理論研究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王公治 ·書法篆刻 ·8.9萬字
《劉弘墓志》,隋開皇十三年五月十六日葬,現藏于江蘇師范大學漢文化研究院。志石基本呈方形,青石質,未能同時發現墓志蓋。志石素面無紋飾,長83厘米,寬68.3厘米,厚度8厘米。志面有界格,小字楷書,字徑約2厘米余,共計33列,滿列29字,共計914字。《劉弘墓志》風格近《董美人墓志》《蘇慈墓志》《孔子廟堂碑》等,書中除墓志作品外,另有與其他名碑的對比解析。
朱滸編著 ·書法篆刻 ·1.9萬字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放鶴亭記》是宋代的散文,內容膾炙人口,人們常誦、常吟。著名書法家韓煜先生以《岳陽樓記》《秋聲賦》《放鶴亭記》為內容,用他擅長的行書書寫成冊,呈現給讀者。其書筆畫流暢多變,筆致奇崛峻利,獨具個人風貌。
韓煜書 ·書法篆刻 ·2399字
本書立足于為青少年(主要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書法入門學習的指導。其中,《書法學習有問必答》章節一共有50個問題,是在廣泛征集近百位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對于學生書法入門學習疑難問題的基礎上遴選出的主要問題,針對性比較強。除此之外,還安排了書法的前世今生等和書法學習緊密相關的內容。實用性很強,是一本學生書法學習、學校指導書法教學的工具書。在理論指導上,以上海書法大家劉小晴老師的書法理論作為主要的參照依據,并結合了近當代多位書法名家在青少年書法教育上的理論,力求做到兼收并蓄、不偏不激。同時,本書考慮到了社會書法教育和學校書法教育的不同維度,各有針對性的介紹。
徐宏斌 ·書法篆刻 ·8.6萬字
都元白,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守者,精篆刻,長茶道,擅收藏,懂養生,博聞強識。其篆刻,尤其是他的圓朱文印可謂驚艷。都元白先生居鬧市,卻不迷失自我,他的靜,他的定,如同一塊巨大的磁石,散發著巨大的吸引力。其茶道,與其篆刻技藝相得益彰,茶煙裊裊,篆刻亭亭,茶文化與篆刻文化如此和諧融洽,引得眾多茶文化愛好者及篆刻文化愛好者無限艷羨;本書收錄他近年來創作的一百余件篆刻以及書法作品。其篆刻作品精致脫俗,品位較高,可給廣大書法、篆刻愛好者們做參考借鑒,是一本品質典雅的篆刻作品集。
都元白 ·書法篆刻 ·1.2萬字
《隸書三字經》為孫敏先生隸書所書《三字經》冊頁。孫敏先生擅長隸書,所書端正秀雅又不失遒勁,具有一定典范作用。《三字經》作為公認的蒙書,具有啟蒙教化的作用,同時又是傳統社會較為流行的書法臨習的參考范本。一直以來,《三字經》單獨以隸書書寫的版本并不多見。所以,孫敏先生隸書所寫《三字經》,可以成為全年齡段讀者隸書入門的臨摹學習范本,同時又可供讀者欣賞、閱讀,為讀者了解古代隸書漢字的字形、了解《三字經》內容及其反映的歷史文化知識與行為規范、道德觀念,具有多重的意義。
孫敏書 ·書法篆刻 ·1641字
《藝海奮楫》系孫敏先生將已經出版的《藝海漫游》《藝海泛舟》《藝海揚帆》三部書法論文集的重新修訂,并將近兩年的書藝評論補入其中,是孫敏先生在書法創作、教學上的最新心得。本書是孫敏先生書藝的精煉感悟,并補充了大量的高清作品圖版,更具可讀性。
孫敏編著 ·書法篆刻 ·19.8萬字
車帝麟是書壇記者,他是中國書法網的壇主,為報道書法篆刻活動,做“空中飛人”,忙得不亦樂乎,他通過多年書法媒體的工作,熟知當代書壇動態,與書壇各類人士多有交往。本書為車帝麟所記述的當今書壇趣聞一千條,內容或涉及書法創作,或記錄有關書家的生活趣事,亦有其平日所見有關文字書寫的錯誤。本書通過幽默詼諧的行文,記述了書法家藝術、生活的另一面,同時也隱射了當代書壇所存在的問題,可稱一部當代書壇鮮活的資料匯集。
車帝麟 ·書法篆刻 ·11.3萬字
《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時期周興嗣編纂的、由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全文四字成句,對仗工整,是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中國歷史上許多名人書家書寫而傳世的很多,如智永、懷素、宋徽宗、趙孟頫等等。著名書法家韓煜先生也用其擅長的草書,書寫了千字文全文長卷。其書法線條變化多端、秀逸流暢、順其自然,筆致雄肆奇崛、峻利爽灑,起承轉合極富節奏,獨具個人風貌。
韓煜書 ·書法篆刻 ·2069字
《書法知識叢書》著眼書法基礎知識的普及而精心策劃的一套圖文并茂、簡潔易懂的知識性叢書。通過介紹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五種書體的生成發展,并對每個歷史時期的風格演變,依次敘述,以供書法愛好者與初學者置身源頭,順流而下,馳騁觀賞。對書法的發展演化歷程,可以窺其大要,理解文字源流與書法藝術的概貌,從而引起研究書法史的興趣,促進書法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王客 ·書法篆刻 ·4.3萬字
本書是《中國大書法》系列圖書之一。趙樸初先生是著名愛國主義者、書法家、宗教活動家。其書法遠紹蘇軾,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具有文人氣息的風貌,為書法藝術開出一個新的境界。此書圖文結合,配有大量珍貴的關于趙樸初的照片和作品,從時代背景、藝術道路和作品風格等方面對其進行了深入解讀。
張華慶主編 ·書法篆刻 ·4.4萬字
?本書收錄王家葵近年讀碑筆記六十篇,內容包含對古代書家、碑帖的考證。作者善于在細微處做學問,對古代碑帖及其中提及的事件、人物進行精細嚴密的考證,論證過程融匯豐富的文學、歷史、醫學知識,文獻、圖像材料,能在紛繁復雜的材料中抽絲剝繭、層層尋繹,并加以犀利風趣的歷史評說。文章均為千字短文,視角新穎,頗多新見,充分展現了作者的研究志趣及能力。閱讀本書不僅能增添對書法史新的認識與理解,對開闊書法研究視角、補充書法史料、增進書法與其它學科的融通亦能有所助益。
王家葵 ·書法篆刻 ·9.5萬字
本書為王強教授多年來的訪碑隨筆。作者走訪河南、山東、河北、江蘇、云南等多地,以碑刻實物為研究對象,對碑志及摩崖背后的歷史故事、文獻與藝術價值進行全面的考察。其中既包含《曹全碑》《爨寶子》《瘞鶴銘》《爨龍顏》等碑刻名品,又有《謝珫墓志》《劉寶墓志》等較為稀見的墓志,書中著重對碑志所記載的歷史人物之間的關系予以考證,同時對碑志的保存現狀進行概述。此書具有文獻與藝術的雙重價值,是市面上少見的當代學者對于碑志走訪與考證的圖書。
王強 ·書法篆刻 ·16.8萬字
本書從城市開發與設計的角度探討書法與城市及空間三者之間的關聯與互通,探討如何借用書法的章法特征觀照二維的圖紙和立體的空間。城市的設計,需要豐富的想象力,也需要擁有將自身龐大的身體置于小小紙片之中的能力。這種心懷萬物訴諸筆端的能力便是書法的世界。書法家善于在紙上馳騁,想象力在筆墨與紙張的融匯中奔走跳躍。正因如此,亞洲的城市空間開發和建筑設計,更需從書法中獲得靈魂和啟迪。本書的寫作初衷正源于此,所以本書可以作為書法愛好者與設計者的參考書。
莊木弟 ·書法篆刻 ·7.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