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全方位介紹海南,突出度假概念,選擇海南幾個完善的度假區域,按照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描述,所介紹的要素均有特色和攻略,方便游客度假。適合于打算到海南度假的人群,并突出度假文化的介紹!該書鎖定一批講究旅游品質,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做保證,有時間有情趣的中青年人士,該部分人群希望在旅游中舒緩壓力,盡情享受度假的閑適與浪漫。另外,對于居家出游度假人士,該書也是很好的選擇。
黃學堅 李麗麗 ·地球科學 ·7.3萬字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與《詩經》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章、492篇,首創“語錄體”。是中國現代傳揚并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本書精選論語中的經典語錄,以每1~3日一句的形式放在日歷中,每日附有作者申怡老師的音頻講解(1~3分鐘),同時每日論語的微信文章提供了豐富的相關知識,為各位讀者提供聲、文并茂的生動體驗。本書可供中小學生及家長以及文學愛好者、文藝青年使用。
申怡 梁詩瑤 ·地球科學 ·2.6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寧夏地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有關的各種坡面工程、溝道工程、小型蓄水工程、山洪及泥石流防治工程、護岸與治灘工程等。針對包括小流域綜合治理、區域水土保持規劃、農地水土保持,植被恢復技術、農地防蝕技術,包括水土資源合理利用與評價、水土流失機理及其防治措施研究等寧夏地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介紹了規劃設計原理與施工技術。
卜崇德 王冬梅主編 ·地球科學 ·7.3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了滇池流域的水資源條件、開發利用特點、河湖水環境質量特征及其水質演變成因,并結合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論證的技術需要,系統地提出了滇池流域水資源配置與優化方案,揭示了滇池流域水文與非點源遷移轉化規律,解決了復雜地形遮擋影響下滇池湖泊水動力與入湖污染物遷移轉化過程的模擬難題,分析預測了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改善湖泊水環境效果,建立了新的水文情勢條件下滇池—德澤水庫聯合調度運行機制,提出了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入湖實施方案,為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規劃、設計、近期調度運行與科學管理等提供了科學依據。本書可為流域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修復等學科的研究者提供參考,也可為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河湖水系連通、湖庫聯合調度等方面的管理者提供參考與借鑒。
馬巍 浦承松 謝波 周豐等 ·地球科學 ·17.9萬字
本書以數據分析與挖掘思想為主線,深入剖析關聯、分類、回歸、聚類、順序模式挖掘、深度學習以及異常檢測等算法的原理、實現、相似算法、改進思路以及地學案例,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完整性以及落地性,可以作為各行業特別是地球科學領域中希望駕馭大數據并發掘其價值的科研人員和工程人員的參考書,讀者既可以通過本書系統掌握大數據分析挖掘的思想方法,也可以將其作為算法工具書查閱。
李國慶 劉瑩 龐祿申等 ·地球科學 ·16萬字
本書立足沿海地區社會變遷的視角,將海洋發展置于我國社會發展的整體性框架中加以考察,從內涵維度和地區視野方面,開展沿海地區海洋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書中在追溯沿海地區海洋發展思想淵源的基礎上,綜合時間、領域和影響三個維度,探討海洋發展內涵;基于對海洋發展內涵的理解,將由此所形成的評價框架和相關指標體系的構建作為測度的核心問題;提出藍色指數等一系列概念及其理論內涵,采用動態分析與結構分析的方法,從時空兩個維度進行指數測算的全方位分析。
張一 崔鳳 ·地球科學 ·15.2萬字
《流域降雨徑流理論與方法》系統地介紹了水電能源系統辨識理論、方法和作者新近的研究成果。全書分為7章,第l章、第2章包括確定調度函數的回歸分析方法、徑流的Marko、描述、時間序列分析及其在水電能源系統中的應用;第3章、第4章為辨識型水庫優化調度方法介紹,包括總體框架、單庫和梯級水庫的非線性實時調度函數建立;第5章是洪水的分類預測和院化調度;第6章為神經網絡模型;第7辛為混沌理論及應用。
張文華 郭生練 ·地球科學 ·12.1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緒論、鄭州城市化分析與城市水系概況、城市化對鄭州城市水文水資源影響研究、城市化影響下鄭州城市水文效應研究、城市水系健康理論與健康綜合評價、城市水系健康調控理論研究、城市水系健康調控方案研究、結論和建議等內容。
張澤中 商崇菊 ·地球科學 ·9.7萬字
京津冀區域是一個完整的地域系統。三個行政地區之間存在著自然資源的相互依賴、環境污染物的相互傳輸和生態空間相互連通的關系。這些關系是構建京津冀區域新的環境合作機制的基礎。但是,目前尚缺少這些方面的系統研究。本書初步分析了三地在水資源利用、水環境污染物傳輸、大氣環境污染物傳輸和生態資源支撐和消耗等方面的關系;提出三地應該加強合作,有步驟、有重點的建立由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和市場機制相結合、多種形式并存的長效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議。本書可供從事生態與環境研究、生態規劃,以及相關專業領域的科研人員參考使用。
劉春蘭 裴廈 王海華 陳龍 李錚 陳文輝 張殷俊 ·地球科學 ·3.9萬字
本書以現代項目管理理論與方法為基礎,基于多年項目管理實踐經驗,采用系統分析與典型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分析山洪工程項目群特征及基本管理要素,闡述基于大數據的山洪工程項目群管理方法基本思路和主要步驟;針對山洪工程項目群管理重點、難點問題的分析研究及其成果總結,提出山洪工程項目群管理方法體系結構,介紹風險管理、信息集成管理和管理效果評價方法研究成果,以及項目群集成管理支持平臺和輕量級大數據分析平臺的構建思路與做法等。本書適合氣象部門以及其他公益服務類事業單位工程項目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氣象類及項目管理相關專業研究生的參考書。
陽艷紅 王玉彬 ·地球科學 ·5.8萬字
本書對近20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幾處的潰堤進行了總結,認真分析了潰堤的原因,對以后的長江大堤的防汛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易光曙編著 ·地球科學 ·8.8萬字
本報告系《第四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特別報告中的氣候變化風險特別報告。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也是最具挑戰的風險管理問題。氣候變化的風險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全球低碳轉型受挫、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的風險;二是氣候變化引起的直接影響超過“無法忍受”的閾值的風險;三是氣候變化風險與其他風險相互作用,使得災害疊加、放大形成的系統性風險。由于氣候變化的廣泛影響和人類社會在影響面前的脆弱性,氣候變化正進一步對國家安全和繁榮帶來嚴重威脅。近年來氣候變化已經與國家安全問題緊密聯系,從戰略角度通過應對氣候變化,避免不可控的安全問題變得愈加重要。本書組織國內氣候變化風險的主要研究團隊,圍繞氣候變化風險,從排放風險、直接風險、間接風險、基礎設施風險及風險管理等多個角度對近年來國內外氣候變化風險研究進行了全面梳理與評估。在評估基礎上對影響我國氣候變化風險的關鍵指標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并對我國未來加強氣候變化風險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議。
滕飛等編著 ·地球科學 ·13.8萬字
生態系統服務及其價值的流量過程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有助于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框架的統一,以及人類掌握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在生態系統中的變化規律。野外生態臺站為研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流量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因此,本研究基于野外生態臺站的觀測數據,選擇典型森林、草地和農田生態系統,刻畫和分析不同生態系統的碳匯服務、水源涵養、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樣性保持服務及價值動態變化過程,對比分析同種生態系統服務在不同生態系統類型之間的差異,揭示上述四種生態系統服務的形成過程。
裴廈 劉春蘭 ·地球科學 ·6.4萬字
《留住雨水利用雨洪》介紹了國內外城市雨水收集、雨洪利用的信息和經驗,以及如何留住雨水,控制利用雨洪水,保護城市水環境和保證水安全,促進城市建設與雨水和諧相處。全書共分5部分。第1部分介紹降雨是怎么形成的,第2部分討論為什么要留住雨水,第3部分為留住雨水的方法,第4部分為國內雨洪利用的典型實例,第5部分簡介了國外雨水利用情況。
劉延愷 ·地球科學 ·2.5萬字
本書記錄了2014年開始的羅山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結果,重點對寧夏羅山自然保護區地理環境、植物多樣性、動物多樣性、景觀資源、社會經濟狀況、自然保護區管理、自然保護區評價進行論述,并附錄羅山維管植物、蕨類植物、苔蘚植物、大型真菌、野生動物、昆蟲和蛛形動物等七個名錄,是寧夏羅山保護區科學考察的重要成果集成。
曹兵 汪澤鵬主編 ·地球科學 ·9萬字
本書闡述了大陸漂移理論,展現了作者魏格納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成果,也從側面表現了當的時代背景,以及大陸漂移學說曾經引起的巨大波瀾和承受的重重阻力。
(德)魏格納 ·地球科學 ·14.3萬字
本書立足“實用性”、重視“可操作性”、突出“應用性”,針對河道保潔與水政巡查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實時監控管理,并結合具體應用實例進行了詳細說明。全書共分5章,第1章主要為河道管理理念與河道管護實踐;第2章主要為河道保潔管理與實踐;第3章主要為水政執法、水政巡查;第4章主要為河道保潔與水政巡查實時監控管理及其應用實例;第5章為結論與展望。
陳吉江等編著 ·地球科學 ·14萬字
本書從強震動記錄的工程應用出發,探究結構動力時程分析中實際強震動記錄的選取方法。全書共6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改進的加速度反應譜譜值相關系數的經驗公式、匹配規范標準譜的強震動記錄選取、基于抗震設計規范確定合理目標譜的方法、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中強震動記錄的選取、結論與展望等。
李琳 ·地球科學 ·6.3萬字
本書針對地圖認知影響因素復雜、評估手段欠缺、實時監控困難等問題,將眼動追蹤技術引入地理學研究范疇,將人腦中隱性的地圖認知過程顯性化表示出來,同時為個性化地圖設計提供定性與定量依據,采用以問卷調查和眼動實驗為主、多種實驗手段聯合互證的方法,來研究地圖認知問題。全書共7章,第1章、第2章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構建理論框架與方法體系;第3章、第4章基于因子分析法建立個性化地圖認知因素優化模型,基于方差分析建立個性化地圖認知適合度線性加權量化模型;第5章提出個性化地圖眼動實驗多維域和眼動—認知表征模型,對地圖要素與用戶、環境因素的交互及疊加作用進行眼動實時監控;第6章給出應用實例;第7章對全書內容進行總結。
鄭束蕾 ·地球科學 ·10.6萬字
為什么美國承包了世界上80%的龍卷風?為什么南方人多溫婉,北方人多豪放?從體育生活,到經濟民生,再到國事軍事,天氣變化與氣候規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給孩子的第一堂地球科學課》共包含6個篇章,30個主題。以氣候變化為核心,用天氣事件講故事,有機地結合了生物、地理、環境、歷史、體育和軍事等跨學科知識,幫助孩子突破人為的學科束縛,更好地綜合運用各科知識來理解和學習新的主題。有趣、有料、有知識。同時,還在多個篇章配有對應的實驗實踐環節,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地球科學的魅力。
馮殊 ·地球科學 ·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