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軍事政治學研究》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政治學研究中心創辦的集刊。本輯內容涉及濟南慘案與國民黨政工制度的變化、我軍政治文化的重構、晚清軍隊私人化問題研究、中國近代以來的軍人政治認同、國民黨軍隊中的黨務工作與軍隊的黨化、“政治委員制度”的起源、抗戰精神、我國國防文化綜述、關于預防性戰爭的爭論等。
高民政 ·軍事理論 ·14.6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崛起后,基于“大陸政策”的國家大戰略目標,為準備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進行的戰爭能力塑造及其軍事戰略演進。基于對日本軍事帝國的構建和暴發歷程的回顧,本書總結了其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楊達 ·軍事史 ·22.2萬字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兵家和兵學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孫子兵法》的學術地位和特點,系統而精練地評述了《孫子兵法》十三篇中所包含的豐富、深刻內容,認為一部《孫子兵法》是由“國家戰略:國君的‘大戰爭’指導藝術”“軍事戰略:統兵之將的作戰指導藝術”和“戰術專題”三大部分組成的,從而,基本上揭示了這部世界上最早產生的戰爭和戰略名著的理論真相。本書適合對戰略問題和軍事理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吳瓊 ·中國軍事 ·16.8萬字
本書面向武器裝備試驗鑒定領域的建模與仿真應用需求,針對數字孿生技術在戰場復雜電磁環境建模與仿真中的應用問題,構建了數字孿生驅動的戰場復雜電磁環境建模與仿真的方法體系,包括數字孿生戰場結構設計、仿真系統抽象描述、戰場射頻環境建模、戰場紅外環境建模、戰場環境數據同化、數字孿生戰場仿真運行方法等,詳細講解了如何設計數字孿生驅動的戰場復雜電磁環境仿真模型,以及如何開發、運行數字孿生戰場電磁環境仿真模型,每部分內容都給出了相關領域的應用案例。本書從建模與仿真的角度出發,研究了數字孿生技術的實現方法問題,可供作戰仿真、模擬訓練、裝備試驗鑒定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參考,也可作為軍事仿真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軍事建模與仿真”相關課程的教學或參考用書。
王鵬等 ·軍事理論 ·23.2萬字
作為“新域新質”和“無人智能”作戰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無人集群是改變未來戰爭的顛覆性力量之一。本書在介紹智能無人集群概念的基礎上,首先對群體智能涌現的機理進行了歸納,對智能無人集群的應用和現狀進行了闡述;然后從單體智能、群體智能和體系智能三個維度詳細介紹了智能無人集群的關鍵技術;最后展望了智能無人集群的典型作戰樣式和未來發展,并對其面臨的挑戰進行了探討。
趙彥杰等 ·軍事理論 ·26.9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治國有道、擊敗大宋、戰和兼用、剿滅義軍飛黃騰達、洋務首領功不可沒、簽訂條約喪權辱國、登上權力頂峰、希特勒的恐怖極權統治、“海獅計劃”與“三國軸心協定”、突襲蘇聯、遭遇戰爭轉折、希特勒的“新秩序”、垂死掙扎、困獸猶斗、末日婚禮、墨索里尼、少年狂才,野心勃勃、見風使舵,謀求政治資本、法西斯黨誕生、發動“進軍羅馬”的反革命暴亂、聯合希特勒掀起戰爭漩渦等。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12.6萬字
帶領讀者走進二戰中期的相持階段,走進非洲戰場上那艱苦而壯觀的歷史景觀。當時,在經受住法西斯國家最初的猛烈進攻之后,同盟國漸漸站穩腳跟。艾森豪威爾率部進入北非,一舉扭轉了非洲的局勢;丘吉爾相繼訪問莫斯科和華盛頓,展現了氣勢恢宏的大國外交。與此同時,浪漫的卡薩布蘭卡、神秘的波蘭卡廷,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地名都在書中若隱若現。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6.6萬字
本書綜合國內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資料,在有關專家和部門的指導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進程為線索,貫穿了大戰的主要歷史時期、主要戰場戰役和主要軍政人物,全景式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恢宏畫卷。本套叢書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戰史卷”,包括起源背景、序幕爆發、全面展開、相持轉折、最后結局等內容;第二部分為“戰場卷”,包括歐洲戰場、大西洋戰場、亞洲戰場、太平洋戰場、非洲戰場等內容;第三部分為“戰役卷”,包括空戰、海戰、陸戰;第四部為“戰將卷”,包括領袖、元帥、將領、英雄、元兇、悍將、梟雄、傀儡、間諜等內容;第五部為“戰事卷”,包括盟國秘密和納粹陰謀。本套書系時空縱橫,氣勢磅礴,非常具有歷史性、資料性、權威性和真實性,史事詳盡,圖文并茂,非常具有閱讀和收藏價值,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很好總結和隆重紀念!
李飚主編 ·軍事史 ·10.9萬字
矛與盾的對決,是武器裝備發展的永恒主題。一種新式武器的誕生,必然伴隨著一種與之相克的武器的誕生,兩者相生相克,而又共促共進。本書選取了現代海軍裝備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對矛盾體潛艇與反潛機,簡要介紹了兩者的發展歷程,以及研制和服役情況,詳盡列舉了兩者的各項性能參數。本書分為三部分,其中,潛艇部分包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國最具代表性的常規動力潛艇反潛機部分包含了各國現役的最新型岸基固定翼反潛機和多用途直升機。
李松 ·軍事技術 ·2萬字
理論基礎篇對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的概念進行了界定,運用經典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理論對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發展進行了分析。實踐經驗部分對國內外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發展的模式、案例進行了研究。分析探索部分對當前我國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路徑發展篇對我國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發展體制機制、創新要素及具體路徑進行了研究。專題研究篇對電子信息產業、核工業、兵器工業、船舶工業和航空工業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發展進行了研究。
邊慧敏 蘇文明 丁燦 ·中國軍事 ·14.1萬字
忠實地記錄了二戰后期,在結束意大利戰事之后,各盟國之間審時度勢、密切配合,精心擬定了向納粹德國展開總攻的最終戰略。從德黑蘭到羅馬,各盟國首腦相繼進行了一系列緊湊而富有成效的會晤,推動了戰爭的最后勝利,也大致確定了戰后世界版圖的劃分。與此同時,在南斯拉夫、希臘及緬甸等地,戰爭仍然在艱難地繼續,然而,勝利的曙光已經初現天際。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0.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航空機槍的故事、大顯神通、倫敦保衛戰、“鷲日作戰”、轟炸倫敦、“海獅計劃”破產、荷蘭空降作戰、發動西歐戰爭、空降兵是希特勒的秘密武器、德傘兵大顯神威、荷軍投降、突擊比利時、聲東擊西戰略、占領埃馬耳要塞、比利時投降、英國的首次空降作戰、訓練空降作戰人員、實施“巨人行動”、攻占希臘、希臘告急、爭奪科林斯大橋、諾曼底空降大戰、戰前迷惑、美軍空降成功、英軍空降成功、蘇軍的空降作戰、偷襲入侵、傘兵復仇、維亞茲馬空降失利等。
林之滿編著 ·世界軍事 ·11.9萬字
本書從戰略全局角度出發,運用系統理論與系統方法、分析與綜合方法、比較與分類方法等科學理論方法,將聯合作戰裝備保障訓練體系作為一個復雜系統,闡述了其內涵實質、國內外研究現狀、發展趨勢、建設需求分析等基本理論問題,初步構建了聯合作戰裝備保障訓練體系基本框架,重點分析了聯合作戰裝備保障訓練體系中的組織機構體系、對象體系、內容體系、環境體系、考核評估體系等分系統的相關內容,提出了聯合作戰裝備保障體系化訓練組織實施的具體方法與步驟。
楊磊等 ·戰略戰術 ·8.3萬字
本書從戰場時空一致性的機理、科學問題出發,重點分析研究了時空誤差演化的模型和方法、時間同步原理和方法、空間配準原理和方法;同時,基于離散特征空間和連續空間,討論了基于相對熵的時空一致性模型;最后,給出了體系成熟度模型,以美軍戰場信息化建設為例,從時空一致性視角分析了代表美軍信息化標志的PNT體系、互操作作戰圖族、國防部改組法等,揭示了戰場時空一致性優化控制體系的生長和發展規律。本書內容對理解信息化戰爭的特點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特別是對把控和尋找未來戰爭的制勝之道,提供了一孔之見。
顧浩等 ·戰略戰術 ·17.2萬字
政治作戰是現代戰爭中交戰雙方在信息領域中進行的對抗,是信息化戰爭本質和特點的體現。主要包括輿論戰、心理戰和法律戰。政治作戰理論與實踐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大批高素質人才的強力支撐,政治作戰對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人才的專業化程度要高,必須經過全面系統的專業培訓。目前,對政治作戰人才培養的研究還比較欠缺,甚或一些領域的研究還存在空白,基于此,本書對政治作戰地位作用進行深入探討,從實戰需要研究政治作戰對人才的能力素質要求,進而提出政治作戰人才培養的途徑;同時對外軍政治作戰人才培養情況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我軍政治作戰人才培養的啟示和借鑒。
賈義春 ·軍事理論 ·14.6萬字
本書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的軍事歷史研究成果和軍事科技發展概況,編撰了“世界軍事百科”叢書。本套書系共計22冊,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武器裝備篇”,主要包括陸戰武器、空戰武器、海戰武器、常規武器、現代武器、古代軍事等內容;第二部分“戰爭戰役篇”,主要包括古代戰爭、近代戰爭、現代陸戰、現代海戰、現代空戰、現代會戰等內容;第三部分“軍事人物篇”,主要包括軍事領袖、軍事元帥、軍事將領、軍事英雄、戰爭元兇、軍事梟雄等內容;第四部分“戰史軍史篇”,主要包括歐洲戰史、亞洲戰史、非洲戰史、美洲戰史、軍事歷史、作戰謀略等內容。本套書系內容全面、史事詳盡,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系統性,是廣大讀者學習了解軍事的良好讀物,也是廣大圖書館珍藏的良好版本。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11.5萬字
本書包含三篇內容。第一篇為體系貢獻率評估理論,主要從裝備的體系化發展與運用要求出發,建立了體系貢獻率評估的研究框架,梳理了支撐貢獻率研究的體系工程、系統科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構建了評估基準流程和指標框架,并在每個流程中都有一系列方法作為技術支撐。第二篇為體系貢獻率評估方法,主要以典型裝備系統體系貢獻率評估方法為基礎,分別從基于OODA的體系貢獻率能效綜合評估方法、面向使命任務的體系貢獻率能效綜合評估方法,以及面向規劃計劃的項目體系貢獻率評估方法三方面開展評估方法研究。第三篇為體系貢獻率評估應用,主要圍繞裝備系統體系貢獻率和裝備項目體系貢獻率兩方面的典型案例進行應用驗證。
李小波等 ·軍事理論 ·16.8萬字
在本冊中,作者講述了二戰初期作為首相兼第一財政大臣、國防大臣和下院領袖,在德國對英國發動致命攻擊之際,在缺乏外來援助的情況下,率領全英國人民英勇奮戰,共同度過了戰爭的最困難時期。其間,英國人民雖孤立無援,卻始終堅守堡壘,頑強抵抗德國飛機不分晝夜的空襲。北非形勢更不容樂觀,意大利人也乘機不斷蠶食北非國家。在這種形勢下,英國政府積極尋求美國、西班牙等國家的支持,以圖聯合對抗法西斯主義的進一步擴張。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7.3萬字
在本冊中,作者記述了美國和各同盟國之間的復雜關系,從對同盟國暗中提供援助,到隨著事態的發展逐步轉變對戰爭的態度,直至發生令美國蒙羞的“珍珠港事件”,美國這個在戰爭初期還試圖置身事外的軍事大國真正加入到了同盟國的陣營,參與到反抗和消滅法西斯德國和日本的斗爭中。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6.8萬字
《意大利潛艇印度洋戰記》記敘了1939年—1941年意大利潛艇部隊從部署、激戰到撤離各階段的經歷,主要是潛艇“路易吉·伽伐尼”號、“伽利略”號和“馬卡萊”號的戰斗經歷。
指文董旻杰工作室 ·世界軍事 ·2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