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軍事戰略是籌劃指導戰爭全局和軍事力量建設及運用的總體方略。日本由于近現代特殊的歷史原因,其軍事戰略有其獨特之處。本書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開始,系統闡述戰后初期、冷戰期間、冷戰結束后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日本軍事戰略的重大調整和發展演變,對日本現行軍事戰略進行重點剖析,對日本軍事的未來走向進行了展望。從戰后以來日本軍事戰略的不斷調整可以清晰看出日本一直致力于重新走向政治大國、軍事大國,早日實現“正常國家”的戰略目標。
劉哲民 石宏 ·軍事文學 ·29.4萬字
本書精心選擇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各國研制的近百種經典手槍和沖鋒槍,美國、蘇聯/俄羅斯、德國、英國、奧地利、比利時和瑞士等輕武器生產強國的槍型均有涉及。本書對每種槍械的研制時間、主要構造、作戰性能、使用單位等情況進行了簡明扼要的介紹。本書內容結構嚴謹、分析講解透徹、圖片精美豐富、版式新穎別致,不僅適合資深軍事愛好者閱讀和收藏,還能作為青少年的軍事啟蒙讀物。
《深度軍事》編委會編著 ·武器裝備 ·2.5萬字
本書是“武器怎么工作”系列圖書中的一本。分上下兩篇從坦克裝甲車百科知識和著名坦克裝甲車深度鑒賞兩個方面,以簡練的語言和一目了然的結構圖片講解坦克的概念、發展、武器等基本知識;遴選經典坦克裝甲車,圍繞其性能特點,圖文并茂地介紹相關戰例、事件,以及技術變革及創新。本書適合青少年和軍事愛好者閱讀收藏。通過閱讀本書,讀者不僅能清楚地了解到坦克裝甲車發展的大致歷程,更能豐富對坦克裝甲車的基本認知。
姜坤 ·世界軍事 ·4.7萬字
本書分別從英軍、德軍視角,較為仔細地呈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索姆河戰役第一天的情況。全文以時間為軸,以幸存參戰老兵的回憶為佐證,梳理該日戰斗經過,并分析總結導致該日戰斗結果的原因。
胡燁 ·軍事史 ·20.1萬字
矛與盾的對決,是武器裝備發展的永恒主題。一種新式武器的誕生,必然伴隨著一種與之相克的武器的誕生,兩者相生相克,而又共促共進。本書選取了現代海軍裝備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對矛盾體潛艇與反潛機,簡要介紹了兩者的發展歷程,以及研制和服役情況,詳盡列舉了兩者的各項性能參數。本書分為三部分,其中,潛艇部分包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國最具代表性的常規動力潛艇反潛機部分包含了各國現役的最新型岸基固定翼反潛機和多用途直升機。
李松 ·軍事技術 ·2萬字
本書精心選取了十余型各國最具代表性的攻擊型核潛艇和裝備AIP系統的常規動力潛艇,對它們的作戰性能和裝備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將實體圖片與電腦彩繪相結合,全面細致地展現了它們的外觀特征及相關武器裝備的性能參數,并以各種圖表的形式進行了對比分析,力求使讀者直觀地了解它們的實力對比情況,并從中得到啟發。本書具有較高的參考和收藏價值,是廣大軍事迷和關心國防事業的朋友們的必備圖書,同時,也適合作為廣大青少年朋友的國防科普知識讀物。
李松等 ·武器裝備 ·1.4萬字
本書精心選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各國建造的數十種經典戰艦,按戰艦類型將其分為若干小組,從建造背景、艦體構造、艦載武器、動力裝置、電子設備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對比介紹,并以圖表的形式對每組戰艦的各項基本參數進行比較。全書文字通俗易懂,每種戰艦都配有大量精美的圖片,包括整體展示圖、局部特寫圖、3D模型圖、結構圖等。
軍情視點 ·武器裝備 ·7.6萬字
該書是一本從湘江戰役切入,高屋建瓴探索中國革命成功密碼的通俗理論讀物。作者把湘江戰役放到中國革命的整個歷史背景中來考察,重點探尋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苦難而浴火重生的深層原因,從革命先烈對黨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中國共產黨人勇于勝利的堅定理想信念,勇于突破、敢于糾正錯誤的自我革命勇氣,勇于犧牲的偉大革命精神等因素中,去探尋中國革命的成功之“道”,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掘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董振華 ·中國軍事 ·12萬字
本書對近百種世界著名的手槍與沖鋒槍,從其研發歷史、性能、技術參數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全方位的介紹,讓廣大讀者對手槍的發展以及手槍的一些知識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同時,本書還配備了大量的實物圖片,讓讀者更形象、更直觀地去認識各種世界著名的手槍與沖鋒槍。本書內容豐富,圖例清晰,非常適合軍事愛好者閱讀,同時也可作為游戲、模型設計相關行業人員的參考用書。
劉青山 ·軍事技術 ·6.5萬字
本書由《結束美國內戰的后一役:從彼得斯堡到阿波馬托克斯》《明末西南邊界沖突:東吁王朝崛起與萬歷明緬戰爭》《英國武裝入侵印度之始:卡納提克戰爭》《掙脫“韃靼桎梏”:庫利科沃之戰》構成。在結束美國內戰的最后階段——彼得斯堡—阿波馬托克斯戰役中,北方聯邦軍力挫南方邦聯軍,獲得了最終勝利。雙方排兵布陣與具體表現,將一一為您道來;嘉靖至萬歷年間,緬甸東吁王朝不斷侵吞明朝西南邊境,然而直到萬歷十一年緬軍大舉來犯,明朝才正式出兵抵抗。梳理明緬戰爭爆發始末與西南邊疆變化;詳述18世紀英國如何通過三次卡納提克戰爭,挫敗競爭者法國,最終把印度收為附庸,大肆攫取殖民利益;再現中世紀歐洲的會戰之一——庫利科沃之戰,了解莫斯科怎樣掙脫“韃靼桎梏”,打敗騎在頭上的金帳汗國。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13.6萬字
浩瀚的大西洋,暗流涌動,因為“狼群”在行動。德國的潛艇群在二戰中有一個陰森恐怖的名字——狼群。正是“狼群”的出沒,讓蔚藍色的大西洋硝煙滾滾,成為二戰時期的特殊戰場。從本書中,你將看到“狼群”的形成、“狼群”的橫行無忌、英美聯手圍捕“狼群”,激烈的場景將不斷沖擊你的眼球。
白隼編著 ·軍事史 ·10.8萬字
美國海軍五星上將回憶錄,二戰美軍戰略規劃及決策的權威著作。威廉·丹尼爾·萊希,美國海軍五星上將。美國參加二戰后,擔任新設置的總統參謀長職務并主持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是事實上的第一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參與了二戰時期盟軍的一系列重大軍事決策。1944年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獲五星上將軍銜的軍官。《身歷其境》是萊希將軍的回憶錄,根據其日記整理撰寫而成,是研究美國在二戰期間戰略規劃和決策過程的一部權威著作。書中極為詳盡地記錄了萊希主持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英美聯合參謀長會議和參加盟國最高級政治會議的情況,極具史料價值。
(美)威廉·丹尼爾·萊希 ·軍事史 ·44.7萬字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統一戰線和統戰工作。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統一戰線是我們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之一。紅軍長征結束到達陜北時,革命武裝力量只剩下幾萬人,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黨把一些最好的干部派去做統戰工作。革命事業一經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相結合,就調動起了千軍萬馬,開創出抗日救國的新局面。我們黨正是依靠工人階級同農民階級的聯盟,聯合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結成強大的統一戰線,經過長期斗爭,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榆林統戰史話以中共在榆林統戰歷史上的著名人物為主線,包括從事統戰工作的共產黨員及其統戰對象——愛國將領、愛國民主人士、起義投誠的國民黨軍將領、回蒙等少數民族文化界知名人士等內容,通過這些人物故事勾勒出榆林統戰工作的全貌。
高嶇 ·中國軍事 ·28.1萬字
反導力量建設在俄羅斯國家安全保障體系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本書作者在大量收集、認真分析和深入研究俄(蘇)反導力量建設文獻資料的基礎上,介紹了俄反導力量發展的歷史脈絡、當前狀況和未來趨勢,梳理和總結了俄在反導力量建設的頂層設計、戰略定位、基礎理論、作戰思路、武器研制、組織編成及裁軍軍控等方面的經驗教訓,力圖為尚處在初期的我國反導力量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啟示和建議。
桂曉 ·世界軍事 ·12.8萬字
西諺有云,陷阱上不要忘記放一塊金幣。1944年末的西線戰場,盟軍節節進逼但已成強弩之末,德軍步步后退但精銳尚存,西線戰場出現了非常微妙的局面,盡管盟軍實力雄厚,但不小心犯下的錯誤依舊會讓他們在陰溝里翻船。對信奉為力量在于進攻的希特勒而言,如果能抓住機會奮力一搏,突然出擊在盟軍的軟腹上狠狠打上拳,讓盟軍來個內出血,也許會讓西線戰場出現對德國極為有利的局面。與自信的希特勒相比,盟軍領導人就很難樂觀起來;意大利戰場膠著,荷蘭方向的作戰行動在“市場一花園”之后已經陷入泥潭,在阿登高原南北方向展開的攻勢困難重重,躲在西墻背后的德軍猶如一支蜷縮的刺猬,令人無處下嘴。如果能讓德軍在西線后的機動力量走出西墻,盟軍只要反應及時就完全可能將其在運動中消失,通往本土的大門將轟然打開。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也是一個危險的想法——對攻守雙方都是危險的想法。希特勒看到了金幣,拿下安特衛普或者消滅盟軍大批有生力量,都能讓德軍在西線處于有利態勢,但他沒有看到金幣下面的巨大陷阱,或者他認為自己可以在陷阱起作用前將金幣撿走。于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戰役在阿登高原的冰天雪地中拉開了序幕……
董旻杰編著 ·軍事史 ·57.6萬字
本書收集整理了現役軍用飛機的識別特征,并對世界各國空軍的裝備數量進行統計,涵蓋了第一線的攻擊機和戰斗機,以及運輸機、偵察機等支援機種,對直升機和無人機也有比較全面的描述,每種飛機均配以多幅最新彩色插圖。本書是現代軍機愛好者不可或缺的參考書,可供廣大軍事愛好者閱讀收藏。
王強等 ·武器裝備 ·3.6萬字
本書全面介紹了世界著名的攻擊機與轟炸機,從其性能、研發歷史、技術參數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全方位的闡述,讓廣大讀者對相關機種的發展以及專業知識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同時,本書還配備了大量的實物圖片,使介紹更形象、更直觀。本書內容豐富,圖例清晰,非常適合軍事愛好者閱讀,同時也可作為游戲、模型設計相關行業人員的參考書。
劉青山 ·軍事技術 ·9.1萬字
二戰德國空軍--這支曾經盤旋于歐洲和北非天空的部隊讓無數的盟軍吃盡苦頭。不僅是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軍事素養,而且還擁有眾多先進而隱秘的航空技術。本書對二戰納粹德國空軍的一些隱秘航空技術進行解密。例如:巨型滑翔機、轟炸機和機載斜射炮武器的產生和研發進行詳細說明。
鄧濤 ·武器裝備 ·15.5萬字
本書以先秦時期數次影響深遠的戰爭為線索,從諸多方面入手,以文獻資料與考古發掘為依據,詳細講述了商亡西周立國到秦朝統一近千年時間內步兵從戰場配角演變為不可撼動的戰場主角的歷史進程。
廉震 ·軍事史 ·35.8萬字
本書對武器裝備體系的本質特征、原理規律進行探索,分析了武器裝備體系必須解決的基礎科學問題,探討武器裝備體系復雜性的根源和不確定性的表現形式,深入研究武器裝備體系的涌現性產生與形成機制,闡述了武器裝備體系結構靜態演化與波及效應分析方法、面向流程重構的武器裝備體系動態演化分析方法和可實施準則。在此基礎上,根據武器裝備體系工程實施過程的特點和要求,構建了武器裝備體系工程V++模型、面向任務基于能力的武器裝備體系需求分析框架和武器裝備體系一體化設計方法,形成了兩種武器裝備體系貢獻率分析方法、武器裝備體系集成機制與集成效應評價方法等。另外,還分別從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其在武器裝備體系的應用層面上,分析闡述了武器裝備體系的新發展趨勢。
張宏軍等 ·武器裝備 ·2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