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介紹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家喻戶曉的帝王——隋煬帝楊廣的其人其事。內容上,采用偏文學化的手法,打破傳統歷史敘述架構,選取隋煬帝一生50多個重要片段,連綴成文,“漂白”一個被“抹黑”了的真實隋煬帝。隋煬帝楊廣在位十四年,年號“大業”,先后平定江南、詭計奪權、營建東都、開鑿運河、創立科舉、開發西域、三征高句麗等,一樁樁、一件件都充滿了傳奇。
戴文杰 ·歷史人物 ·12.9萬字
一生126戰無一敗績,為你逐一盤點岳飛載入史冊的經典戰役!看岳飛變幻無窮的精妙戰法。讀客中國史入門文庫。本書塑造了為國為民拋肝膽、灑熱血的岳飛形象,書中的岳飛既文武雙全,具有天才般的軍事能力和對文化典籍的熟諳熱忱,也聰明通透、慷慨大義。在南北宋之交的混亂時局和宋廷猶豫遷延的議和主張之下,岳飛以滿腔的熱血、堅定的意志參與到北伐抗金的戰斗中,屢建奇功,從一個農村青年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卓越的將領,并在打敗金兀術、奪回建康府后,受封通泰鎮撫使,如愿站在了抗金的前線,開始著手實現自己北伐的戰略計劃。
北溟客 ·歷史人物 ·36.5萬字
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圣或孫子,又稱“兵家至圣”,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圣典”,《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本書以小說筆法將孫武生平進行了細致描繪,展示了孫武著述兵法十三篇的心路歷程以及在大爭之世的個人命運。
熊劍平 孫輝剛 ·歷史人物 ·3.6萬字
赫德(1835~1911)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通過對海外殖民地的統治來建設英帝國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晚清海關的外籍總稅務司,赫德在他的權力鼎盛時期不僅控制著清政府的財政命脈,而且直接左右中國的內政外交乃至文化事業,從而使其勢力演化為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影響核心。本書利用《赫德日記》手稿與中英檔案文件,系統梳理了赫德的在華活動經歷以及其參與晚清重要外交事件,從而呈現了赫德參與晚清外交的全貌,對赫德參與晚清外交的角色、作用與策略都做了理論總結,糾正了前人在赫德與晚清外交的研究方面所存在的某些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的論述,對于學界進一步認識赫德在中國近代史上的角色、地位、作用等有參考價值。
張志勇 ·歷史人物 ·30.7萬字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豁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市)人。晚唐著名詩人,他與李白、李賀并稱為唐代“三李”;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又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收入《李義山詩集》。李商隱的詩具有獨創精神和鮮明藝術風格,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啡惻,優美動人,至今仍廣為傳誦。
紀云裳 邢超 ·歷史人物 ·9.9萬字
30個魏晉名士的人生傳奇,一幅華麗血時代的歷史畫卷。一本書帶你盡覽魯迅、宗白華、李澤厚、余英時推崇的魏晉風度與風骨。他們有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把無聊的人生過得聲勢浩蕩,在世事荒唐里活色生香。他們生活在陰溝里,卻依然仰望著星空。這本《魏晉名士小傳》從建安七子到正始新聲,從竹林七賢至各類名士,看他們如何把無聊的人生過得聲勢浩蕩,在世事荒唐里活色生香,在卑微中活出驕傲與風骨。
謝玩玩 ·歷史人物 ·15.5萬字
蘇東坡(1037—1101)原名蘇軾,字子瞻、和仲,號“東坡居士”,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蘇東坡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文、詩、詞三方面都取得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文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東坡擅書法,是“宋四家”之一,尤擅文人畫。同時,他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方面也有所貢獻。
慕容素衣 ·歷史人物 ·14.2萬字
《群星閃耀》是傳記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經典名作。作者并未縱向展開對拿破侖、歌德、列寧、斯科特等歷史偉人生平的描述,而是選取他們人生的關鍵時刻——決定一人之生死、民族之存亡乃至整個人類命運的時刻。
(奧)斯蒂芬·茨威格 ·歷史人物 ·17.3萬字
作者作為張居正研究會常務理事,集前人的各種研究成果、追蹤學界的新動態,以翔實史料,采用記敘與考證相結合的寫作方式,講述張居正在五十八年的人生歲月里,從天才神童到內閣首席大學士的心路歷程,推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水利、交通等全方位、多層次改革事跡,挽救明代自正德、嘉靖以來的社會頹勢,造就了萬歷朝數十年的社會安定和經濟富庶。力求全面、公正、客觀,不溢美、不隱惡,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完整、豪蕩感激的張居正和他所處的波瀾壯闊的晚明時代。
齊悅 ·歷史人物 ·27.3萬字
其實戰爭從未遠去,將軍們也并沒有被遺忘。以飲他者之血始,飲已之血終。何為道義?何為勝利?沙場之上,人生途中,命運對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當它選擇賦予一些人一些禮物的時候,也早就為這份禮物標好了價格。今天,讓我們輕輕拭去歲月的風塵,撥開時光的云煙,悄悄地,嘗一嘗英雄的味道。
高慧超 ·歷史人物 ·12.1萬字
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青年時中博學宏詞科,隨后進入仕途。貞元十九年(803),他與劉禹錫等“二王八司馬”發起“永貞革新”,結果失敗,開始了長期的貶謫生涯。四十七歲那年在柳州去世。雖然仕途坎坷,但柳宗元始終沒有喪失儒家士人的操守與良知。他積極創作詩文以抒發情志,并主張言之有物、文以載道的創作理念,留下了一批優秀的詩文作品。
鐘志輝 ·歷史人物 ·4.7萬字
陳其泰先生受教陳寅恪弟子劉節先生、師從史學大家白壽彝先生,主要在先秦兩漢史學、清代及近代學術史、20世紀中國史學領域耕耘,《陳其泰史學萃編》是他三十余年勤勤懇懇治學的結晶。《陳其泰史學萃編》全書共九卷,約300萬字,包括《學術史沉思錄》《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歷史編纂與民族精神》《史學與民族精神》《清代春秋公羊學通論》《中國近代史學的歷程》《再建豐碑——班固與漢書》《梁啟超評傳》《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全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和重大創新。《陳其泰史學萃編》是對時代需要的回應。陳其泰先生的著作通過更加準確評價優秀史家、史著的成就,增加了我們對中國優秀文化傳統豐富蘊涵的了解,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刻認識中華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偉大創造力。陳其泰先生滿腔熱忱,對民族和國家的赤子之心字里行間可見,這種家國情懷是中國傳統優秀士人精神的薪火傳承。
陳其泰 ·歷史人物 ·22.2萬字
本書為劉禹錫研究專輯,書中收錄劉禹錫研究論文37篇。內容包括劉禹錫詩歌研究,劉禹錫文、賦研究,史實考述,劉禹錫文集研究,劉禹錫域外研究,劉禹錫學術史研究。研究劉禹錫詩歌的論文涉及劉詩的方方面面,比如詩歌藝術和風格,劉詩與劉白、元白詩歌流派,與佛典、文藝思潮等之間的關系,詩歌選釋,貶謫詩等。文、賦研究論文主要討論劉禹錫未列入“唐宋八大家”的原因,劉氏所作序文,如詩序、文集序,以及劉賦的價值和接受等。史實考述論文其范圍包括劉禹錫的人際維度、劉書《崔迢墓志》、宋人對劉的評價、劉咸允府試等史事。劉集研究集中于日藏朝鮮刊《劉賓客詩集》、劉集宋刻本,以及《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校勘等問題。該書對于研究劉禹錫具有較強的指導價值。
戴偉華主編 吳夏平 張巍副主編 ·歷史人物 ·32.7萬字
在賀知章眼中,李白是“謫仙人”;在杜甫的筆下,李白是“飲中仙”。他還是光明俊偉的翰林學士,是俠義縱橫的朋友,是棄市學仙的道士……他是迷一樣的存在,他的身世家人,他的君臣遇合,他的離世飛升,無不被謎團層層包裹,疑竇叢生。安旗先生對此做了認真的考訂,并用飽含深情的筆調敘述了“詩仙”不平凡的一生,她對文字的感覺異常敏銳,她的文筆既穩健又清麗,猶如翡翠一般天然、透明而且有質感。她文字好像能讓我們直接感受到詩人的氣息,以至于看到詩人那飛揚跋扈的冠戴,她把我們跟李白的心靈系在一起,讓我們跟李白的情緒一起跳動。
安旗 ·歷史人物 ·14.5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王守仁(王陽明)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再現了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偉人,如何成為明朝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他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醬缸文化的后一劑解藥。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先生預言,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吳新華 ·歷史人物 ·12.6萬字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他生活的十七世紀,西歐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開始了現代化的歷程。思想世界也是如此,崇禎十年(1637)笛卡爾發表了哲學史上著名的《科學中正確運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論》,康熙二十九年(1690)洛克發表了《政府論》。在歐亞大陸西邊,顧炎武同時代的學者成為了近代化的推動者,對我們來說,他們的名字甚至比本國的顧炎武更熟悉。其實傳統中國也面臨著所謂的“十七世紀危機”,當時正值明清易代之際,不同于以往的改朝換代,這次朝代更替似乎提供了更多的經驗與探索,當然,也包括更多的痛苦與掙扎。顧炎武處在時代潮流中,被沖擊、裹挾,同時也對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做了很多觀察與思考。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深刻的學術思考,留給我們的不單純是故事,也有啟發。
薛舟 ·歷史人物 ·4.8萬字
本書通過講述人的故事來反映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全共一百零四篇短文(有些短文包含兩人或以上),著重描寫了他們對中華民族歷史發展和文化形成作出的貢獻。
周濟 ·歷史人物 ·10.2萬字
穿越千年的時光,讓我們跟著女作家婧婷的筆觸,看諸葛亮如何十年躬耕、隆中獻策、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獲、造木牛流馬和諸葛連弩、做《出師表》、寫《誡子書》、演空城計、繪八陣圖,看諸葛亮如何從一介草民成為主宰蜀國政壇的宰相,又如何成了智慧的化身,本書將為您撥開層層迷霧,一覽諸葛亮的前世與今生。
婧婷 ·歷史人物 ·14.5萬字
《太平草木萌芽錄》,十六卷,由北洋政府第一任民選總理熊希齡題寫書名,完整記錄了易翰鼎從十六歲到七十多歲的人生軌跡。如今該書被分別收藏在湖北省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1925年,易翰鼎在75歲時寫了最后一篇文章,其中說:“自敘平生至愿,榮華富貴皆在所后,惟望子孫留心正學,他年得蔚為名儒,則真使吾九泉含笑矣,群孫勉乎哉!”這既是對子孫的殷切期待,也是對所有后輩的激勵與鼓舞。
易翰鼎撰 項旋校訂 ·歷史人物 ·26萬字
《人間要好詩:白居易傳》是一部可讀性和資料性兼備的傳記文學作品。作者筆調深沉,節奏明快,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文學想象和提煉,以現代審美判斷,結合白詩創作的機緣和藝術特色,將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的一生娓娓道來,并對其人格品性、理想抱負和文學成就,以及所生活的歷史時代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進行了生動展示。
趙瑜 ·歷史人物 ·2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