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何澤慧先生是我國核物理、高能物理與高能天體物理的奠基人之一。本書以科學史專業研究的視角和嚴謹態度,通過大量人物訪談、實地考察、查閱檔案、實物采集和史學考證,深入挖掘了何澤慧先生不同時期的豐富史料,正本清源,揭示了她在我國核科學發展史上的獨特地位。在此基礎上,本書同時展現了她樸實無華的日常生活和直率求真的鮮明個性。
劉曉 ·科學家 ·19.7萬字
本書是一部歷史人物傳記。宋高宗是一位延續宋朝文明的帝王,雖然不是中興明君,也無大作為,但他并非一無是處的昏君。作者以豐富扎實的史料為基礎,以宋高宗趙構跌宕起伏的一生為主線,多層次多維度展現南宋初年內困外憂的政治局勢,描繪皇權與相權之間復雜激烈的斗爭,再現南宋初年社會、政治、文化所經歷的歷史進程。作者從靖康之年寫起,至高宗內禪后去世止,分為十三個章節,較為全面、系統地描寫了宋高宗從一個不諳世事的皇子到一個成熟帝王的轉變。通過史料,結合當時的現實和后續社會的發展,為讀者塑造一個真實的宋高宗形象。
趙大胖 ·歷代帝王 ·17.6萬字
征服者威廉本是法國諾曼底公爵。他的表親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后無嗣,大貴族哈羅德被擁立。威廉借口愛德華生前曾許以王位,于是渡海侵入英格蘭;哈斯丁一戰擊斃哈羅德,自立為英王威廉一世(號稱“征服者威廉”)。重用并分封土地給諾曼人,壓制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強令領主效忠;編制《末日審判書》,是歐洲中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君主之一,影響包括統治者的改變,對英語的改變,社會和教會的上層等級的變化,并且采用了一些大陸上教會改革的觀點。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8.9萬字
他被日本人奉為“茶圣”,獲封“天下第一茶人”,得天皇賜名“利休”。六十歲時,他侍奉關白豐臣秀吉,盛名如花,從者如云;七十歲時,他與后者決裂,被勒令切腹。秀吉曾言,只要他肯低頭妥協,便可免于一死,可是,千利休沒有絲毫妥協的道理,只因為,這是一場與“美”有關的論戰,而他發誓要讓天下人見識到“至美”的深淵:美,與權力無關,美,與生死無關。在人生最后的茶席上,他闔上眼簾,黑暗中浮現出一張女人的臉龐。很久以前的某一天,他讓女人喝了茶。也是從那一天起,千利休的茶之道,開啟邁向“寂”的異世界……
(日)山本兼一 ·藝術家 ·15.5萬字
本書的創作團隊有幸參與和持續關注吉利的整個發展歷程,并一直嘗試回答以下三個核心問題:·為什么是資源匱乏的吉利扛起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的大旗,而不是資源更為豐富、政策更為傾斜的國企?·為什么李書福每每做出“震驚世界”的戰略決策時都會受到大量質疑?這些戰略決策背后的核心邏輯是什么,是“最后的瘋狂”還是“理性決策”?·為什么吉利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能把每次的戰略決策都成功落實并取得顯著成效?
魏江 劉洋 ·財經人物 ·18.7萬字
本書從顏真卿七十多年的歲月中截取幾個富有意義的場景,力求以點及面,涵蓋顏真卿的一生,寫出顏真卿和同時代人(賀知章、張旭、懷素、高適、岑參、陸羽、張志和等)的交往,寫出顏體書法形成的歷史因素,為讀者展示渾厚、壯闊的大唐氣象。
薛舟 ·歷史人物 ·4.7萬字
打開學生為老師撰寫的傳記,走近激變動蕩的近代史和永遠充滿銳氣的“少年”梁啟超。梁啟超是近代政壇上的風云人物,同時也是學術宗師,在讀者中擁有較大的影響力。作者回憶恩師時筆端常帶感情,富于感染力;他也是一位歷史學家,精于選擇和組織材料寫作。本書是抗日戰爭時期吳其昌為恩師梁啟超所撰寫的傳記。當時吳氏擔任武漢大學歷史系主任,隨校西遷四川樂山,患肺病而咯血,仍強自振作,應約著作此書,寫到一半就去世了。但這半部《梁啟超傳》,數十年來影響著無數讀者。陳寅恪讀后感慨頗深,特為撰寫文字一篇。
吳其昌 ·歷史人物 ·10.7萬字
《朱元璋傳》是著名作家吳晗的代表作,前后修改過四次,其中以1949年三聯書店出版的版本最被史學界認可。本書由吳晗先生1948年寫定。他正值盛年,思想活躍。這是一部可讀性與思想性兼備的作品。他筆下的朱元璋不是扁平人物,而是一個豐厚立體的封建帝王。作者成功構架了矛盾復雜的朱元璋,同時還原了元末明初許多重大事件的面貌,闡述了個人的歷史觀。此次,就依1949年版為底本發稿,向讀者呈現一個真實而多維度的朱元璋。
吳晗 ·歷代帝王 ·16.2萬字
黃仲則是詩歌奇材,可惜無緣生于唐宋,雖有才華,但與時代格格不入。他英年早逝,卻留下兩千余首傳世詩章。評家贊仲則詩俊逸豪放神接李白,綺麗迷離似李商隱,且將其與納蘭若容的詞,并稱清代文壇雙璧。本書中,安意如以細膩優美的文筆,通過對于黃仲則詩歌和人生經歷的精辟評析,并將其與秦漢以來優秀的詩人、經典的詩詞對比,真實重現詩歌圣子不世出的才華、悲惋曲折的一生。
安意如 ·文學家 ·17.3萬字
本套叢書為了體現內容的系統性和資料的翔實性,參考和借鑒了國內外的大量資料和許多版本,在此向所有辛勤付出的人們表示衷心謝意。但仍難免出現掛一漏萬或錯誤疏忽,懇請讀者批評指正,以利于我們修正。我們相信廣大讀者通過閱讀這些世界名人的成長與成功故事,領略他們的人生追求與思想力量,一定會受到多方面的啟迪和教益,進而更好地把握自我成長的關鍵,直至開創自己的成功人生!
劉明山編著 ·藝術家 ·11.1萬字
本書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生平傳記。書中尤其對王安石的變法給以重墨濃彩地描繪。宋神宗即位后,大宋王朝雖然表面上一派繁榮,其實內部已經蘊涵著深刻的矛盾和問題:土地兼并嚴重,財政赤字出現,稅賦沉重民不聊生,邊境戰爭頻繁,積貧積弱的局面嚴重,朝廷內外危機四伏,要求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
墨香滿樓 ·歷史人物 ·16.3萬字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加勒比海盜”,世界十大海盜之一巴塞洛繆的傳奇故事,作者深入巴塞洛繆的內心世界,為讀者展示其波瀾壯闊的一生。
杰里米·麥克萊恩(Jeremy McLean) ·綜合 ·3.6萬字
本書記敘商鞅波瀾壯闊的人生,刻畫一個因公廢私、為秦國變法殞身不恤的形象;展示變法過程中各方力量的較量,情節驚心動魄;細致刻畫主要人物心理,在人情練達中塑造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
史海漁夫 ·歷史人物 ·16.6萬字
“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是黃庭堅對周敦頤的評價。周敦頤是“北宋五子”之一,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在文學方面,他留下千古名篇《愛蓮說》等;在哲學方面,他提出的“至誠”“無欲”等概念構成了理學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他為官清正廉明,深孚眾望。周敦頤在知和行兩方面達到了高度統一,成為后世仿效的典范。
譚偉雄 ·歷史人物 ·4.2萬字
本書是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擬訂的“文史資料百部經典”之一種。徐悲鴻是我國著名畫家,對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本書是徐悲鴻的同學、摯友、同時代的畫家、他的夫人、女兒、侄兒和學生,根據親身經歷和親見親聞,所撰寫的回憶錄。內容豐富翔實,情節具體生動,是一幅徐先生生平事跡的歷史畫卷。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藝術家 ·13.9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劉伯溫的生平經歷和主要事跡,尤其是他在大明朝初建階段所獻諸般奇謀妙計。書中以自然流暢的寫作風格,再現了這位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的動人形象,刻畫了他懲惡揚善、足智多謀、博古通今、功勛卓著等特點。書中文字輕松、幽默、通俗易懂,注重從人性化、個性化的視角著手。讀者可從歷史人物的生命歷程中領悟到一些道理,以期在事業發展、人生成長中提供很好的幫助。
寒江獨釣 ·歷史人物 ·16.1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商業世家的后代、摩根的移民祖先、出生在富商家庭、坎坷的童年時光、名列前茅的少年、留學瑞士日內瓦、就讀于德國名校、投機咖啡獲暴利、守護忠貞的愛情、華爾街商戰奇才、戰爭中尋找機會、意外進入鐵路業等內容。
郭艷紅編著 ·財經人物 ·11.3萬字
許廣平(1898年2月12日—1968年3月3日),筆名景宋,廣東番禺人。作為魯迅的第二任妻子與助手,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無疑她對魯迅是非常了解的。這本回憶錄中記錄了魯迅在北京時期的讀書生活,魯迅的講演與講課,魯迅與內山完造的來往,魯迅在廈門與廣州等,是研究魯迅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許廣平 ·文學家 ·8.6萬字
本書擇取了八位在中國歷史上頗有影響的人物,為其做傳。這八位人物分別是:司馬遷、王羲之、陶淵明、朱熹、王守仁、李贄、李時珍、李叔同。為了本書的創作,作者搜集了八位傳主的全部著作進行了閱讀,同時搜集了同代人及后代人對傳主的評論,因此,本書有豐厚的考據基礎,作者對關于傳主的許多生活及創作細節進行了考證,推演出了不同于其他傳記的獨有觀點。其次,本書雖然建立在考據的基礎上,但因作者文字清通,讓人讀來不感枯燥。
騎桶人 ·歷史人物 ·13.5萬字
本書為經典史詩級民國大師集體傳記“民國清流”系列之前傳。沿襲“民國清流”系列圖書風格,呈現出1912年至1916年新文化思潮洶涌澎湃的壯麗景觀,客觀再現20世紀初中國文化進程的巨大蛻變。時值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中國面臨民族危機,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嚴復、譚嗣同、黃遵憲、柳亞子、蘇曼殊、章士釗等傳統文人開始思考救國之道并努力付諸實踐。他們倉促而毅然地登上歷史舞臺,以“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為己任,自覺地自我啟蒙,傳播新學,通過文化進行救亡圖存,表現出“民族之正氣”以及文化生命的巨大魅力。在這個文以載道的傳統國家,在史無前例的時代巨變中,傳統文人遭遇各種困境、苦悶與彷徨,必須做出艱難的抉擇與突圍。他們在精神和思想領域奮力跋涉,以文字為武器,在實現相當文化和文學成就的同時,也希圖借此找到一條走出晚清桎梏的文化轉型之路,完成自身的涅槃。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論,依據翔實的史料,客觀地描寫大師們的崇高與卑微、飛揚與落寞,真實地還原其獨特而復雜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汪兆騫 ·人物合集 ·1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