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改革開放如同一聲春雷,匯聚起改變中國的磅礴力量。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窗口,濃縮了一部讓世人矚目的中國改革開放歷史,記錄了中華民族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闊步前進的時代足音。羅湖是深圳改革開放的策源地和特區創業之初的“主戰場”,改革開放在這里起步,“春天的故事”在這里唱響,羅湖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或“率先”,成為“特區精神”的歷史源頭之一,融入了中國改革開放宏大敘事的歷史洪流。
政協深圳市羅湖區委員會 ·口述史 ·7.7萬字
一位九十高齡仍心系免疫事業的病毒學家。一段拯救千百萬人卻鮮為人知的塵封往事。歷時四年,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訪問并整理成書。往返京滇,走訪顧方舟先生多位親友,以求全景呈現歷史。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國土淪陷,親身感受亡國奴的屈辱。四十年代,依從母親心愿,學醫以謀生,受進步師生影響,轉志于公共衛生事業,秘密加入共產黨。五十年代,肩負祖國重望,成為首批留蘇學生,一去四載,刻苦鉆研病毒學。學成歸國,投身新中國公共衛生事業。臨危受命,再赴蘇聯考察脊髓灰質炎死疫苗方案,依據國情,提出活疫苗技術路線。
顧方舟口述 范瑞婷整理 ·口述史 ·11.8萬字
該書主要以口述史的形式,基于對十多位漢語學院退休教師的訪談,從不同視角(如管理者、教師、行政教輔人員)、不同領域(口語教學、精讀教學、教材編寫、課后活動的組織和安排等)回顧北京大學漢語教學的發展——特別是最近10年間漢語學院在教學、科研等領域的探索歷程。通過十多位教師個人在學院、在北大求學或工作的經歷和感受,向讀者展示漢語學院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生動、鮮活、多彩的歷史畫面。該書收錄口述史整理材料和個人回憶錄15篇左右。
趙楊 汲傳波主編 ·口述史 ·10.5萬字
1912年民國始肇,其后十年,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帝制崩解、社會劇變、新制初成,對中國未來的發展產生了既深且巨的影響。這是中國舊的政治和社會秩序離析和新的社會秩序建立的探索時期,是毀滅與涅槃交替的創啟時代。《民初紀元:親歷者口述實錄》根據親歷這一歷史階段、參與其發展的民國時期知名人物的敘述和回憶輯錄而成,較為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脈動之面貌。
陳星編著 ·口述史 ·15.2萬字
本系列以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代表性的播音員為訪談或研究對象,如第一代播音員的代表性人物齊越、夏青、葛蘭、林如、陳醇、關山等,結合編者實際收集的本人口述與他人口述材料,系統展現了每一代播音員的成長背景、專業素養的習得、播音代表作品的特點、播音主持風格的形成,進而透視中國播音事業初創階段的播音員對職業的不懈奮斗和堅定信仰,體現出新中國播音事業不斷發展、不斷取得突破,折射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祖國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局面。
姚喜雙主編 ·口述史 ·14.2萬字
政協深圳市羅湖區委員會 ·口述史 ·7.8萬字
本書作者葛墨林院士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與楊振寧先生有工作和生活上的往來,80年代多次赴美跟隨楊先生開展研究工作,后來又在楊先生的直接領導下參與南開大學數學所理論物理研究室的創建和教學科研工作,在楊先生創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初期又作為兼職教授短期參與教研工作。葛墨林院士與楊振寧先生合作了40余年,亦師亦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本書就是以葛墨林院士的生活經歷為基礎,用第一人稱敘事的方式,回憶并記錄了楊振寧先生在物理學研究、支持祖國教育科技發展、維護祖國名譽尊嚴、關心提攜后輩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全書共10章,總體以時間為線,其間穿插令作者印象深刻的專題,既有國際視野的物理學研究,也有生動具體的日常生活;既有真實客觀的歷史記錄,也有真摯飽滿的個人抒懷,其中很多內容和照片都是首次發布,具有一定的史料文獻價值。
葛墨林口述并審定 金鑫整理 ·口述史 ·7.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