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編劍橋中世紀史(第六卷):約1300年至約1415年
會員

《新編劍橋中世紀史》共計7卷8冊,與老版《劍橋中世紀史》相比,在編寫體例和篇章編排上更為清晰明了,突破了傳統政治史的舊框架,試圖呈現“全面的歷史”,將經濟、社會、精神、文化等領域納入論述范圍,提供了對中世紀更為全面、詳實的記載。值得注意的是,新編系列擺脫了過往將歐洲視為世界全部的“歐洲中心論”,反對將歐洲各國歷史機械拼湊或簡單相加,力圖從整體上考察中世紀歐洲各國的歷史發展軌跡及相互間的影響,反映了一個世紀以來西方學術研究的繁榮與進步。本卷為第六卷,敘述了公元1300年至1415年的歷史。涵蓋14世紀,這是一個被瘟疫、自然災害和戰爭支配的時期,這些災難結束了基督教歐洲三個世紀以來的經濟增長和文化擴張。但這也是一個見證政府的重要發展、重視和關注宗教與智力生活的種種變化的時期;它使俗人的聲音、新的文化和藝術模式,尤其是本土文學的興起,擁有了更大的分量。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分是概況,討論關于政府的理論和實踐、宗教、社會和經濟史及文化等一般性的主題,包括討論藝術、建筑和騎士制度;第二部分為西歐各國的國別史;第三部分論述教宗駐阿維尼翁時期和大分裂時期的教會;第四部分討論東歐和北歐、拜占庭帝國和早期奧托曼人,特別關注他們與西歐人的社會和經濟關系,以及與地中海上其他文明的關系。

(英)邁克爾·瓊斯主編 ·世界史 ·99萬字

兩次世界大戰(一戰+二戰戰史合集)
會員

本合集包含李德·哈特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是世界著名軍事史學家、現代戰略大師李德·哈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詳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整個過程與各方戰略戰術的運用。1914年,薩拉熱窩的一聲槍響,引爆了整個世界。歐洲列強集團紛紛全面動員,傾其全國之力,投入這場前所未見的殘酷血戰。綿延千里的鐵絲網壕溝陣地,成為列強意志拼搏的角力場。數以百萬計的軍人在破片四濺、血流成河的泥濘戰場,試圖打出世界新秩序的黎明。兵災遍及亞歐非三洲,炮火煙硝中,舊帝國紛紛解體,歐洲的權力格局亦隨之改變,然而這場號稱將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造成的結果,竟是下一場更大規模的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無論是戰火波及的區域、直接或間接參與的國家、生命財產的損失等,沒有其他的戰爭堪與比擬;其所造成的沖擊與影響,更是全面而深遠,值得我們加以關注、省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的著作中,李德哈特的這本書無疑是其中具通盤關照的作品之一。作者憑藉著個人的軍事經歷、豐富的資料文件、當事人的訪談記錄,集22年之功才完成這部巨著。本書對歷時6年的二戰中大小戰役均有翔實的敘述,鋪陳詳盡。此外,作者更對此段歷史作冷靜、客觀的分析與思考。人們常說“歷史是一面鏡子”,本書能使讀者鑒往知今,歷史的真實在今天依然有警醒意義。

(英)李德·哈特 ·世界史 ·92.3萬字

新編劍橋中世紀史(第七卷):約1415年至約1500年
會員

《新編劍橋中世紀史》共計7卷8冊,與老版《劍橋中世紀史》相比,在編寫體例和篇章編排上更為清晰明了,突破了傳統政治史的舊框架,試圖呈現“全面的歷史”,將經濟、社會、精神、文化等領域納入論述范圍,提供了對中世紀更為全面、詳實的記載。值得注意的是,新編系列擺脫了過往將歐洲視為世界全部的“歐洲中心論”,反對將歐洲各國歷史機械拼湊或簡單相加,力圖從整體上考察中世紀歐洲各國的歷史發展軌跡及相互間的影響,反映了一個世紀以來西方學術研究的繁榮與進步。本書為劍橋中世紀史的第七卷,即1415-1500時期。1415年是英國亨利五世再次進攻法國、百年戰爭戰端重開的年頭。第一部分“政府”,論述政治理論和實踐、代議制、教皇和教廷等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歷史。第二部分“經濟和社會發展”,論述貴族、鄉村、城市、商業和貿易、戰爭、探險和發現等問題。第三部分“精神、文化和藝術生活”,論述宗教信念和實踐、學校和大學、人文主義、手稿和書籍、印刷術、建筑和繪畫、音樂等專題。第四部分“歐洲國家的發展”,敘述歐洲各個地區的傳統國家和新興國家的歷史,還將東歐的拉丁人、奧斯曼土耳其人列為專章。這四部分中,前三部分均為專題研究,第四部分是各國發展史。

(英)克里斯托弗·阿爾芒主編 ·世界史 ·89.3萬字

羅馬帝國的興盛與衰落(套裝共3冊)
會員

《羅馬元老院與人民:一部古羅馬史》本書是一位世界一流古典學家凝聚了50多年的工作成果寫成的一部全新的羅馬史。作者選取羅馬的政治樞紐“羅馬元老院與人民”(SPQR)為切入點,巧妙而深刻地以公元前63年西塞羅對壘喀提林的事件開篇,充滿熱情地向讀者講述了羅馬的故事。《龐貝:一座羅馬城市的生與死》本書作者英國著名古典學家瑪麗·比爾德走上龐貝的街道,她像一位導游一樣,帶領我們參觀了這座在羅馬帝國早期被維蘇威火山灰凍結在了時空中的城市。從房屋、職業、政府、食物和酒到性,以及洗浴、娛樂和宗教,由表及里、層次分明地再現了當時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羅馬的命運:氣候、疾病和帝國的終結》凱爾·哈珀將宏大的歷史敘述與最為尖端的氣候科學和基因研究結合在一起,指出羅馬帝國的命運不僅是由皇帝、士兵和野蠻人決定的,也是由火山爆發、太陽周期、不穩定的氣候以及致命的病毒和細菌決定的。他從羅馬帝國的二世紀的巔峰時期一直敘述到七世紀拜占庭帝國的支離破碎的局面。哈珀描述了羅馬人在巨大的環境壓力下如何復蘇,又如何再次面臨危機,直到再也無法承受“小冰河時代”和反復爆發的鼠疫的打擊。

(英)瑪麗·比爾德 (美)凱爾·哈珀 ·世界史 ·85.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东| 伊宁县| 涟水县| 电白县| 安国市| 吉隆县| 兴隆县| 安宁市| 太湖县| 广南县| 东平县| 兴隆县| 吉水县| 玉林市| 榆树市| 博白县| 定西市| 梁山县| 那坡县| 三台县| 门头沟区| 长沙县| 鄄城县| 桂林市| 合作市| 手机| 荆门市| 宁南县| 徐水县| 桂阳县| 林州市| 深圳市| 景德镇市| 滁州市| 兰溪市| 滨海县| 娱乐| 陵水| 施秉县| 阿克苏市|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