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日本是我國一海之隔的鄰邦,它不僅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而且在軍事、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方面也具有很強的實力。中日兩國既有過長期友好往來的歷史,也有過刀兵相見的記錄。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的友好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在歷史認識、領土主權、臺灣等問題上也屢生波折。因此,如何與日本這個鄰國相處是我們的一項重要課題。為使讀者深入了解日本,本書作者對日本的基本國情和發展現狀做了客觀、公正的闡述。
韓鐵英 ·世界史 ·40.7萬字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古埃及興亡史,全景式呈現了古埃及歷史演進線索,并于細處打撈古埃及奇詭的文明碎片。《最初的法老》:梳理了古埃及早王朝時期、古王國時期和中王國時期的歷史,涉及古埃及第零王朝至第十七王朝時期的法老,尼羅河谷文明的發展,王朝的變遷和權力更迭以及外國的國王。以考古發現和學術研究為基礎細致、豐富而清晰地呈現了古埃及歷史的發展脈絡并揭開了諸多謎題。《埃及帝國》:講述了古埃及歷史鼎盛時期——新王國時期(18-20王朝)。涌現出了一批聞名天下的法老——著名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偉大的征服者和杰出的政治家阿美諾菲斯三世,發起一神教改革的埃赫納吞,因其陵墓中發掘出震驚世人陪葬品和財富而聞名于世的法老圖坦卡蒙,以及埃及史上的長壽帝王拉美西斯二世,他也成為埃及史上最為著名的法老。《古埃及的終結》:講述了新王朝時期結束后,一直到托勒密王朝的終結這一歷史時期的埃及史。千年古埃及文明因為飽受內亂和外族入侵之苦,傳統文明受到亞述、新巴比倫、猶太、波斯、希臘及羅馬文明的挑戰。古埃及雖已輝煌不再,卻依然擁有無窮的魅力,直到埃及艷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香消玉殞。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31.3萬字
美國崛起為超級大國,是20世紀一個重要的全球性事件。它在危機與挑戰的應對中蒸蒸日上,在平等與發展的平衡中漸進改良,又在風云變幻的國際舞臺上強勢擴張。面對自由競爭與政府干預、個人權利與社會責任、對內民主與對外霸權,以及特有的種族與移民問題,美國應如何解決,在數字經濟和全球化的時代又將何去何從……
資中筠 ·世界史 ·24萬字
軍事修會(騎士團)出現在十字軍戰爭期間,他們是羅馬時代以來第一支訓練有素的西方軍隊。本書是18世紀以來第一部關于騎士團的通史,展現了從12世紀騎士團創生到近現代騎士團轉型的漫長歷程,其中可見醫院騎士團與圣殿騎士團在圣地興起,條頓騎士團從圣地轉戰波羅的海地區、開拓普魯士,西班牙各大騎士團參與再征服運動,圣殿騎士團瓦解,醫院騎士團退守羅得島和馬耳他,近代騎士團的困境和轉變,現代時期歐美各地的圣約翰騎士團組織。在英雄傳奇之中,作者介紹了各大騎士團的組織結構和標志,闡明了騎士團修道和戰斗的雙重特征,不同的騎士團力量對近東、波羅的海、伊比利亞半島、東地中海歷史的參與和影響,近代騎士團軍事角色的衰微以及騎士團向修道和慈善角色的轉型。
(英)德斯蒙德·蘇厄德 ·世界史 ·23萬字
1944見證了羅斯福的連任與他在戰時領導力的巔峰,見證了史無前例的諾曼底登陸、巴黎的解放,以及奠定了日后和平局勢的各種混亂的會議。1944同樣也不會忘記希特勒的“最終解決方案”,數百萬猶太人的性命垂危,羅斯福的猶豫不決。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作戰的同時,納粹正在加快屠殺歐洲猶太人的速度。贏得戰爭的勝利是拯救猶太人最好的方案嗎?解救猶太人是否會妨礙盟軍打敗希特勒的計劃?在這一年里,羅斯福做了無數艱難的決定,但如何挽救歐洲猶太人的生命,似乎變成了一個無法掌控的挑戰……在1944年,盟軍受到各種阻礙,或是希特勒的權力更加凝聚,都是可以發生但最終并未發生的故事。然而在這一年里,盡管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民主依然得到了救贖。同樣在這一年里,反猶主義思潮占主流的美國國會在各方面壓力下,成立了戰時難民委員會,以拯救納粹屠刀下的猶太人,這標志著美國對大屠殺的正式干預。但最好的時機,在歐美各國關閉接收猶太移民的時候,已經錯過了。在這個壯麗的故事里,杰伊·溫尼克以前所未有的廣闊跨度,捕捉到了歷史的轉折。但這些轉折依然無法回答一個問題:如果美國早日采取行動,還能拯救多少猶太人?
(美)杰伊·溫尼克 ·世界史 ·39.5萬字
《歐洲全史》一書,分為《中古歐洲史》和《近世歐洲史》兩篇。《中古歐洲史》敘述了從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瓦解到16世紀為止的歐洲歷史進程。《近世歐洲史》主要講述了17世紀初代議制度及科學興起至20世紀初的近代歐洲史進程。全書講述了歐洲各國的政治、經濟、思想及藝術等方面內容,對人類活動中的重要人物,查理曼大帝、馬丁·路德等人一生都做了詳細的論述。全書敘述嚴謹,語言簡潔,通俗易懂,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好的歐洲史入門書。
何炳松 ·世界史 ·42.1萬字
現代阿富汗的歷史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戲劇,充滿了荒唐、驚悚和悲傷。兩個多世紀以來,幾乎每隔40年,就會有一個大國強行阻斷阿富汗的發展,破壞其取得的進步。待強權退出,阿富汗歷史才能重新開始。這是一個被自己的惡魔破壞的國家,這是一個被反復爭奪和統治的國家。塔米姆?安薩利通過阿富汗人的視角來解讀祖國的歷史,他駁斥了“帝國墳場”的論斷,講述了長期以來外部世界從未完全了解的阿富汗內部斗爭,剖析了現代入侵者屢戰屢敗的致命原因。在這里,外國的干涉和入侵不是主旋律,它們只是擾亂了阿富汗的發展,阿富汗人有自己的故事,這是與所有入侵完全不同的:高高在上的私權力、根深蒂固的部落文化、走火入魔的極端思想、錯綜復雜的地緣政治……塔米姆?安薩利帶領我們走進一個“真實的阿富汗”。本書敘事流暢,為我們了解阿富汗這個長期處于國際話語權之外的國家提供了啟示性的見解。
(美)塔米姆·安薩利 ·世界史 ·24.9萬字
在世界七大洲中,有一個洲的歷史是最引人注目的,那就是歐洲。因為歐洲國家對其他大洲有非常大的影響。回溯幾百年,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一度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地,將其他洲的許多國家囊括其中。今天,雖然殖民地已經獨立了,但歐洲文化卻依然影響著世界,依舊是全世界最為流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形態。
文聘元 ·世界史 ·27.8萬字
《法度與人心——帝制時期人與制度的互動》是北京大學宋史研究專家趙冬梅老師以30年史學研究為依托,為普通讀者打造的一本通解帝制時期人與制度糾葛的通俗讀物。本書由制度史、文化史、史學著作精讀三部分構成。作者一改制度敘事的嚴肅刻板印象,以輕松明快的方式來思考制度變遷,理解歷代制度之得失,并分別從國家故事、群體故事、個體故事講述制度在與不同層面的人的互動中產生的關系。本書以開放的歷史話題、充滿問題意識的探討方式,對那些真正塑造了傳統中國并影響至今的歷史要素進行了深入探討,并解答了“歷史并不一直向前”這一隱蔽邏輯——在對朝廷性質和君臣關系的認識上,元朝曾出現兩大倒退:從朝廷性質看,華夏傳統將天下稱為江山社稷,主張“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而元朝的天下則入了皇家私囊——江山社稷變成了皇室私產;從君臣關系看,華夏傳統主張“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而到了元朝,臣子淪落到以自稱奴婢為榮——君臣關系淪落為主奴關系。專制與猜疑的強化自此一發不可收,直至近代。作者既能從已有的史觀中提出新見解,又能從悉知的史料中得出新史觀;其帶有問題意識的講述方式充滿了探討的可能性與話題的延展性。
趙冬梅 ·世界史 ·27.8萬字
《大分流》是加州學派代表人物彭慕蘭的代表作,暢銷20年而不衰。在這本書中,基于大量的材料,彭慕蘭考察了舊世界歐亞兩洲各個主要國家及其核心地區經濟發展,探討了一系列影響現代世界經濟形成的關鍵問題:為什么英格蘭沒有成為江南?為什么中國和歐洲為什么走上了不同道路?在彭慕蘭看來,1750年,英格蘭和中國的經濟核心區,在人均預期壽命、農產品市場、勞動體系、土地利用、資本的積累和技術等方面非常相似。中國和日本核心地區的生態環境也并不比西歐差,整個18世紀舊世界的核心地區都面臨著土地密集型產品的局部短缺。東西方走在大體相近的經濟發展道路上,西方并無明顯優勢。
(美)彭慕蘭 ·世界史 ·31.3萬字
《古希臘史》以希臘人的遷徙、發展、崛起、衰落為主線,以人口遷徙、地理、文明、戰爭為線索,剖析古希臘的發展,為我們呈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古希臘歷史畫卷。希臘人究竟自何而來?他們為什么要在小亞細亞和意大利建立殖民地?雅典和斯巴達分別由誰來建立?又分別是怎樣的政治形式?為什么雅典和斯巴達崛起為希臘的霸主?而兩個霸主之間又是怎樣進行戰爭、聯合,直到最后又全都突然衰落的?希臘和波斯帝國之間有怎樣的糾葛?名垂后世的溫泉關戰役究竟是什么樣的?雅典為什么會成為孕育古希臘哲學的土壤?希波戰爭和伯羅奔尼撒戰爭對希臘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底比斯的崛起為什么會曇花一現?馬其頓王國是怎樣征服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又為世界帶來了什么?在本書中,這些問題都將得到解答。作為人類歷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古希臘的歷史值得您細細品味。
(英)查爾斯·歐曼 ·世界史 ·37.7萬字
本書內容從德川幕府在伏見城受天皇委任統治到2000年日本的新年慶典,橫跨四百年的歷史。分為“傳統時代的日本”“革命年代的日本”“新世紀的日本”“戰爭中的日本”“當代日本”五個部分。從政治局勢的變革到商人階層的崛起、從無產階級的工人運動到性別觀念和家庭婚姻習俗的轉變、從殖民與戰爭到被占領和民主化……全書以“大事件”與“小故事”相結合的敘事,以翔實的史料、數據和圖表為基礎,用客觀中立的治史態度,全景式白描的寫作手法,為我們描繪出一幅以多維度、群像式的歷史敘述,展現了日本社會現代化轉型期的挫折與奮進、失敗與崛起。
(美)詹姆斯·L.麥克萊恩 ·世界史 ·47.8萬字
原著百分之十的厚度,呈現百分之百的精華!濃縮原著三大精華——篇篇都寫轉折巨變、章章都有獨到分析、頁頁都是優美文筆!1787年,愛德華·吉本創作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問世。兩百年來,《衰亡史》以其三大精華成為至高經典:1.對歷史轉折巨變的梳理;2.精辟獨到的分析;3.優美的文筆。正是這三大精華使其至今仍是文史界的至高經典。但500萬字的原著讓不少讀者望而卻步。為此,精華本濃縮原著十二本,以十分之一的厚度保留了原著的三大精華。
(英)愛德華·吉本 ·世界史 ·39.7萬字
這本書回答的核心問題是,群體決策是如何失敗的,以及當群體決策失敗時會發生什么。在極端的情況下,不僅群體會瘋狂,整個國家都會瘋狂。《群體的瘋狂》告訴我們,現在更應該探究狂熱的根源是什么。伊斯蘭國為何崛起?宗教信仰如何塑造人的行為?是什么影響了美國的中東政策?末日論與美國社會的政治極化有什么關系?為何一群人會時不時追逐某種價格高得離譜的投資?比起數據和事實,為何人們更喜歡故事?比特幣、元宇宙等新概念為何再次令人們瘋狂?以上與我們這個時代息息相關的問題,我們在這本書中都能找到答案。知名歷史學家和金融理論家威廉·J.伯恩斯坦,將信息技術、金融和神經科學的諸多進步結合起來,對大眾幻覺進行了新的闡釋。從猶太人被征服開始,到中東伊斯蘭國的崛起為止。在這兩者之間,這本書詳述了人類歷史3000年中所發生的各種金融和宗教狂熱事件,以及相關的神經科學發展歷程。伯恩斯坦對群體瘋狂事件的編年史,既揭示了人性,又具有歷史意義。
(美)威廉·伯恩斯坦 ·世界史 ·28.7萬字
20世紀上半期,美國三位著名史學家聯合寫作了《世界史》,從文明演進的角度來論述人類過去的歷史,在美國風行一時,歷經修訂。我國于1946、1948年兩次翻譯此書,1975年又出版了冰心、吳文藻、費孝通等人的譯本。此次我們采用1975年譯本,并重新更換了大量精美而有趣的插圖,撰寫了豐富多樣的圖注,冀以展現原作的風采。本書雖是寫于近一個世紀前,今日讀來卻不無有益有趣之處。它將從人類文明產生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漫長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文明的開端、古典文明、基督教文明、近代文明——加以介紹,尤其以西方文明的發展路徑為重點,文字輕快,論述精當,常有讓人耳目一新之見。
(美)海斯 穆恩 韋蘭 ·世界史 ·41.7萬字
白虹編撰的《圖解二戰全史》力爭完整重現二戰的全過程,詳細解讀前因后果,客觀點評歷史。撥開迷霧,還原歷史真相,破解重重謎團。不僅從宏觀上講述戰爭,還從細微之處著眼,努力搜尋歷史的蛛絲馬跡,為讀者呈現不一樣的全史。
白虹 ·世界史 ·39.1萬字
1942年6月初,求勝心切的日軍在中途島戰役中損失慘重,速戰速決的愿望徹底破滅,太平洋戰爭自此轉入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階段。盟軍吹響反攻的號角后,風光怡人的太平洋諸島,從所羅門群島、吉爾伯特群島到馬紹爾群島,都變成了血流成河的修羅場。盟軍為奪取這些戰略要地,發起了史上不曾有過的大規模兩棲登陸戰。在《征服的怒潮》中,伊恩·托爾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憑借強大穩定的資源供給、軍工產量和后勤保障,在這一階段逐漸取得壓倒性優勢,到戰爭末段已是穩操勝券。然而,日本國內和軍中不斷宣揚和美化“玉碎”,要求部隊甚至平民在勝利無望的情況下戰斗到底,至死方休。這樣做的結果是,在日本統治者喪失斗志之前,還有150萬日本軍人和平民會喪命……
(美)伊恩·托爾 ·世界史 ·42.5萬字
這是一套好讀、好懂、有溫度的世界史。翻開它,孩子們會發現世界歷史并不是一個個孤立的事件,而是有邏輯可循的完整故事:羅馬為何滅亡?歐洲是如何興起?世界大戰為什么會打起來?不僅僅講歷史故事,還講世界變化和發展過程中的原因,帶領讀者探究歷史本質,進行獨立理性的思考。讓孩子們分辨什么是美好、什么是邪惡,如何面對權利與欲望,如何保持真誠和善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歷史不是一塊冷冷的冰,而是一團燃燒的火。”押沙龍說,“我小時候就被這團火點燃過。如今我希望把這團火捧到孩子們面前,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愛上它。”
押沙龍 ·世界史 ·31.6萬字
古典時期:孕育羅馬帝國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從意大利開始崛起。歷經三次布匿戰爭、四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吞并迦太基,征服希臘,逐步統一了意大利半島和波河平原,成為一個橫跨亞歐非的強大帝國,意大利成為了羅馬帝國的核心地區。中世紀:誕生文藝復興14世紀,當整個歐洲還沉浸在黑暗中世紀之時,意大利天才輩出,群星閃耀: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沖破了當時封建、保守、壓抑的神權思想。隨后這股思潮形成一場氣勢宏大、壯觀磅礴、影響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近現代:一步步走向衰落近代以來,意大利階級矛盾逐漸激化,民族情緒日益高漲,在墨索里尼的操控下,法西斯當政,帶領意大利走上了對外戰爭之路。與此同時,意大利深陷財政危機,國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金融混亂、財政崩潰、債臺高筑……翻開本書,還原意大利從鼎盛到衰落的全過程。
(英)喬治·霍爾姆斯編著 ·世界史 ·24.7萬字
大衛·I.科澤利用梵蒂岡2006年開放的秘密資料,歷時七年,呈現了兩人的共謀故事,徹底顛覆了這一既定觀點。憂心于教會權威衰落的庇護十一世借助法西斯的力量抵抗共產主義和現代社會的來臨,野心家墨索里尼則憑借教宗的祝福提升公信力,進而掌控意大利。兩人充滿爾虞我詐、最終搖搖欲墜的利益結盟,改變了上百萬人的命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夢魘也由此開始。科澤利用詳實的史料、緊湊干練的文筆,生動刻畫了多個20世紀早期歐洲和羅馬天主教會的重要人物,從嶄新的視角揭開意大利法西斯政權崛起的秘辛,還原了一段重要歷史的真相。
(美)大衛·I.科澤 ·世界史 ·36.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