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以平等之名》是系列課程的第一種,作者用說故事者的口吻,輕松解讀托克維爾在美國考察民主,最后撰寫《論美國的民主》的前后過程,并認真地帶領讀者,走入文本的世界,深入講述清教徒精神如何塑造美國民主,美國的公民自由又如何與法國的天然自由不同,更重要的是,楊照敘述托克維爾如何列舉事例,分析美國的平等精神和議會傳統,并告誡法國人應怎樣學習美國的民主時,讀者也能反思自身如何參與公共事務,這才是公民課的意義。
楊照 ·世界史 ·8.1萬字
以通俗流暢的筆法講述日本的歷史,本書是其第三部。關原會戰后不久的慶長八年(1603),德川家康被天皇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建立起了幕府。這當然是在做了無數打點工作之后的結果,但對于家康而言,自己的目的卻遠不止此,他真正要做的,是消滅豐臣家,將整個日本都掌握在德川家的手里。另一方面,已經感覺到了重重危機的豐臣家,也在以淀夫人為首的核心集團的帶領下進行了各種抵抗,無論是消極的或是積極的,大家都希望能夠將已故太閣豐臣秀吉的豐功偉業好好地守護到底。于是,一場東西決戰又將拉開帷幕。而勝利女神這次又將站在誰的那一邊?是東邊還是西邊?是巨人還是阪神?
櫻雪丸 ·世界史 ·18.7萬字
美國參戰,二戰局勢開始逆轉,歐洲戰場節節勝利,盟軍光復法國,在太平洋戰場,日本已經開始潰敗并收縮。羅斯福逝世,杜魯門接任,二戰最終勝利。美國成為世界領袖,而歐洲的重建和亞洲的熱戰,開始讓美國應接不暇。此時,美國文化開始繁榮,并跟隨經濟和軍事邁向全球,瑪麗蓮?夢露成為了美國偶像。
(美)威廉·曼徹斯特 ·世界史 ·27.9萬字
《世界簡史》(又稱《韋爾斯世界簡史》)是英國著名作家H.G.威爾斯撰寫的一部頗具特色的世界史,內容上溯人類文明的開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古代埃及、古代希臘羅馬、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英國工業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等,都有獨到的敘述。對東方文化,包括儒家和道家,均有所涉及。
(英)威爾斯 ·世界史 ·17.6萬字
本書為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所作,通過講述阿爾弗烈德大帝、獅心王、血腥瑪麗、伊麗莎白一世等英國歷代君王的故事,生動地向我們展現了從公元前50年到1689年的英國歷史。狄更斯以史實為骨,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富有故事性的敘述為肉,創作了這本骨肉豐滿的傳世經典。它視角新穎,帶有鮮明的“狄更斯印跡”,絕不同于標準教科書式的描述,叫人讀后拍案叫絕。
(英)查理斯·狄更斯 ·世界史 ·29.7萬字
德國的歷史。從條頓森林里的戰歌,到歐洲巨人法蘭克;從祖國之父奧托,到紅胡子的炙手可熱,德意志艱難中誕生,王國在征戰中初具規模。從屈辱的卡諾莎之行,到空位時代的無奈;從《九十五條論綱》號召,到教隨國定原則的確立,王權在分裂中旁落,宗教改革之風在大地吹過。鐵與血打造的統一,在炮火中化為瓦礫。魏瑪的蕭素成就了納粹狂魔,戰爭的陰云籠罩大地。
李愛霞 ·世界史 ·14.4萬字
日本是我國一海之隔的鄰邦,它不僅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而且在軍事、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方面也具有很強的實力。中日兩國既有過長期友好往來的歷史,也有過刀兵相見的記錄。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的友好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在歷史認識、領土主權、臺灣等問題上也屢生波折。因此,如何與日本這個鄰國相處是我們的一項重要課題。為使讀者深入了解日本,本書作者對日本的基本國情和發展現狀做了客觀、公正的闡述。
韓鐵英 ·世界史 ·40.7萬字
本套書包括:《從上古神話到飛鳥時代:島國的晨鐘》《奈良與平安時代:繁華的盛宴》《鐮倉與室町時代:武士集團的崛起》《戰國時代:信長的雄心》《戰國時代:逐鹿關原》《戰國時代:豐臣的覆滅》《戰國時代:德川的喜與憂》《江戶時代:幕末血風》《明治時代:脫亞入歐》《明治時代:甲午之路》共十冊。公元57年,倭奴王進洛陽覲見漢光武帝劉秀,受封“漢倭奴國王”。當時日本的政權僅限于今日的九州島,分為數十個部落,不斷紛爭。直到三國時期,各部落結成聯盟,推女王卑彌呼為盟主。之后,日本不斷向中國派出使者,以學中國的先進制度和技術。公元593年圣德太子攝政,推行改革。圣德太子去世,孝德天皇上臺后再次推行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櫻雪丸 ·世界史 ·165萬字
世界通史(珍藏版)(套裝四冊)講述了世界歷史的進化,世界文明的發展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著眼于全球,側重于那些有影響的、促進歷史發展的歷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會、歐弧大陸的古代文明、歐亞大陸的原始文明、歐亞以外的世界、地區分割后的世界、東西方世界的崛起、東西方人統治的世界、東西方的衰落與成功等部分。
李楠主編 ·世界史 ·74.7萬字
肯尼迪總統和美國都被卷入了越南的叢林。登月的成功剛沖淡了國民頭頂的愁云,肯尼迪遇刺身亡又再次震撼了這個國家。嬉皮士的風潮和毒品的泛濫改變了一代人的思想。馬丁?路德?金的遇刺則徹底激起了種族的沖突。中美建交讓尼克松成為了跨時代的人物,而“水門事件”則又讓他聲名狼藉。制度依然在進步,生活依然在提高,但曾經的光榮與夢想最終變成了平靜生活中的回憶。
(美)威廉·曼徹斯特 ·世界史 ·39.5萬字
北大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程,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見證了時代的變革;回首歷史,也看穿了過去的風云變幻。本書將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娓娓道來,從遠古傳說到近代文明,從華夏大地到世界舞臺,內容涵蓋古今,貫通中外,讓我們以史為鑒,立足當下,放眼未來。
劉玉民 ·世界史 ·22.7萬字
在世界七大洲中,有一個洲的歷史是最引人注目的,那就是歐洲。因為歐洲國家對其他大洲有非常大的影響。回溯幾百年,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一度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地,將其他洲的許多國家囊括其中。今天,雖然殖民地已經獨立了,但歐洲文化卻依然影響著世界,依舊是全世界最為流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形態。
文聘元 ·世界史 ·27.8萬字
一部法國歷史,猶如一杯醇酒,歷久而彌香,深品方覺其味濃。絢麗多彩的拉斯科洞穴壁畫,閃耀著冰河時代先民們智慧的光芒。叱咤風云的克洛維與查理大帝,引領著法蘭克王國走向了巔峰的輝煌。巴黎圣母院的鐘聲響起,農家少女貞德在歷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傳奇。凡爾賽宮華麗的宮門緩緩打來,“太陽王”路易十四在這里導演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劇。
王園園 ·世界史 ·14.8萬字
“垮掉的一代”走上歷史舞臺,而“麥卡錫主義”在政壇的肆虐,羅莎·帕克斯成為壓到美國種族歧視的“最后一根稻草”。娛樂至上的精神、反共產主義的浪潮和反種族歧視的沖突,共同構成了這這段時間的美國。處在嘈雜與前進中的美國卻未意識到宣揚自己的繁榮富強,或將會被視為一種令人無法忍受的自大。
(美)威廉·曼徹斯特 ·世界史 ·31.3萬字
《經典典藏·世界上下五千年》以時間為序,選取了世界上下五千年中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力求在真實性、趣味性和啟迪性等方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并通過科學的體例與創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視角、多層面地闡釋世界歷史。全書分為古代文明、爭戰中的帝國、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帶來的變革、世界大戰時期、冷戰時期、世界新格局等九大篇章,精彩扼要地講述世界歷史演進的基本脈絡和各大文明的發展歷程,為讀者講述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應該知道的歷史知識,幫助讀者從宏觀上把握世界歷史,進而掌握人類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
宛華 ·世界史 ·47.2萬字
本書講述了德意志第三帝國從19世紀晚期的起源到20世紀中期災難性毀滅的歷史。作者以時間為軸線,詳實闡述了希特勒的崛起、納粹黨的興起及其奪權路徑,以及希特勒如何一步步將德國引向戰爭直至最終毀滅的過程。在歷史性講述的基礎上,作者不僅討論了納粹主義的神奇魔力、納粹德國體制的實際運作方式,而且在結論部分提出了與大屠殺相關的諸多難題和德國人的認罪困境,由此提升了本書的歷史高度,將讀者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有關人類問題的思考。
(美)克勞斯·P.費舍爾 ·世界史 ·52.6萬字
以色列是一個小國,但建國以來一直吸引著世界的注意,既受到許多人青睞,也常常成為抨擊的對象。為什么國際社會如此關注以色列這樣一個小國?為什么以色列人在眾多關鍵問題上存在如此嚴重的分歧?為什么以色列會做出這些決策?它的未來將會怎樣?戈迪斯帶我們重溫以色列歷史上的一個個里程碑式事件,向我們介紹一位位憑借滿腔熱血和強大靈魂在關鍵時刻改變國家命運的關鍵人物。他既向我們展示了以色列是如何成為一個文化、經濟和軍事強國的,也指出了這個國家犯下的錯誤,追溯了其在國際上長期受到孤立的根源。戈迪斯清晰而權威地證明,以色列最主要的目的和最重大的成就是實現猶太民族在現代的重生。本書探究的正是這個民族和國家的靈魂。
(以色列)丹尼爾·戈迪斯 ·世界史 ·27.4萬字
《切爾諾貝利:一部悲劇史》是哈佛大學教授沙希利·浦洛基全新力作,是關于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及其地緣政治影響的權威史學作品。浦洛基教授利用新近公開的政府檔案,結合大量幸存者的訪談素材,詳盡敘述了切爾諾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過程、后續,及其對人類與自然、對國際社會所造成的深遠影響。全書涉及400多個人物,上至國家領導人,下到平民百姓,所有被卷入這場核災難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所有響亮和微弱的聲音均被記錄,所有模糊和片面的認識都被厘清。
(美)沙希利·浦洛基 ·世界史 ·21.8萬字
世界歷史漫長悠遠,本書分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世界當代史四個篇章,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世界歷史變遷的基本脈絡和世界各民族的發展過程。
賈娟 黎娜 ·世界史 ·35.5萬字
奧斯曼帝國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強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個地跨歐亞非的龐大帝國、世界的十字路口,國運興衰牽動了世界歷史的走向。土耳其人的祖先來自中亞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們遷徙到亞洲的最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僅僅經過三位開國蘇丹的勵精圖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國”自立,在歐洲留下戰無不勝的威名。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蘇萊曼大帝陳兵維也納城下——鼎盛時代的奧斯曼帝國,為歐亞大陸的政治地圖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沖擊。隨著世界現代的降臨,奧斯曼帝國卻落后了。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站上歷史變革的潮頭,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國、拿破侖帝國、大英帝國,與東方強權奧斯曼發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奧斯曼軍隊再度圍攻維也納遭遇慘敗;1821年,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希臘爆發獨立戰爭;同時期的埃及也自立門戶。此后,從奧斯曼帝國的巴爾干、中東和非洲領土上陸續分裂出二十多個國家。其中很多國家迅速淪為英國、法國、俄羅斯等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最終,奧斯曼帝國本身也在“一戰”戰敗后傾覆。六百年世界帝國的歷史成了被人懷念、嘆惋的過去,而現代土耳其以一個共和國的面貌開啟了新的篇章。在土耳其的跌宕國運中,中國讀者能找得到祖國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國際現狀的根源。那段帝國時代是歐亞兩洲,乃至整個世界近代不可磨滅、無法回避的歷史記憶。
(英)帕特里克·貝爾福 ·世界史 ·4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