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賽雷全彩漫畫中國史大全集!五本書吃透五千年中國史!超立體,超生動,超漲知識!10000000人都在看的“超萌賽雷”歷時兩年,精心繪制的漫畫中國歷史系列爆笑來襲!從夏商周春秋戰國到秦漢三國,從隋唐兩宋到元明清,用超萌漫畫講述歷史故事,用搞笑段子打散疲憊與乏味。這是一本能夠讓你愛上歷史的漫畫套裝,這是讓你能夠在哈哈大笑中縷清中國歷史脈絡的漫畫中國是作品,這是你看完之后一定會推薦給身邊朋友的“超萌賽雷”。
賽雷 ·中國史 ·11.9萬字
從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在大革命的洪流和土地革命的風暴中,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了國民黨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海人民出版社 半小時漫畫團隊編繪 吳波撰 ·中國史 ·2.2萬字
大明帝國,一個由放過牛,當過和尚的人建立起的王朝,似乎從故事的開端就注定了這個王朝的興衰更替富于戲劇性,期間出現的人物和發生的事件,也比較獨特離奇。朱元璋白手起于草莽,在群雄環伺、風雨飄搖的形勢下,審時度勢、步步為營,僅用十五年的時間就開創了大明的基業;然到了崇禎帝時,卻是滿城烽火、君臣相棄,讓人感嘆!本書從浩如煙波的文字歷史資料中篩選出來大量不為歷來的史家重視的情節,重新演繹正朔嬗變社稷更迭的故事,可謂舉重若輕。試圖以優美的文筆和翔實的史料向讀者展示一軸明朝歷史的寫實畫卷,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明朝。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5萬字
《七國之亂》主要內容分為七國之亂、呂后專權、文景之治等章節。七國之亂的產生也不是偶然的,它受漢朝初期的經濟影響,可以說是漢高祖劉邦分封制度的缺憾,是呂后專政、文景帝改革的產物。而七國之亂的過程又是極其復雜的,同時在這個時期發生了許多滄桑分合的巨大歷史變化,留下了無數令人扼腕嘆息的故事。
金開誠主編 ·中國史 ·2萬字
“漫畫中共黨史”叢書之一。書稿以詳略得當、脈絡清晰、生動有趣的漫畫形式,以突破以往又厚重又嚴肅的黨史類書籍的寫作方式為創作宗旨,通過手繪漫畫講述黨史故事。本卷的起止時間為1919年—1927年。書稿從中共成立前夕的五四運動講起,重點講述中共一大、第一次國共合作、五卅運動、大革命、北伐、大革命失敗、南昌起義這一階段黨史上這一系列重大事件發生的背景、經過及影響,反映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初到建立自己的武裝的歷史過程。
陳磊·混知團隊 陳晉 ·中國史 ·2.8萬字
中信國學大典(50冊)是中信出版社引進自香港中華書局的一套深具國際視野、貼近當代社會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藏書。中信國學大典延聘國學泰斗饒宗頤為名譽主編,邀請海內外知名國學家擔任經典的選編、導讀及譯注。內容則力求通俗易懂,結合現實生活,挖掘古代經典的當代意義,拉近經典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中信國學大典既收錄了《論語》、《老子》、《孫子兵法》、《孟子》、《莊子》等不可不讀、不可不知的中華經典名著,也囊括了《周易》、《史記》、《三國志》、《資治通鑒》、《漢書》等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中信國學大典:》一書輯錄了唐太宗李世民與其大臣們,如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數十人的對答、議論與奏疏,以及治國安邦的理論觀點和政治舉措,是一部政論性歷史文獻,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典范以及相關思想的重要典籍。本次出版,參考多個版本,取長補短,揀選若干章節,重新注釋和整理譯文。而在精句賞析部分,譯注者力圖透過現代化的解讀對書中的某些章節加以剖析,希望讀者用現代眼光審視《貞觀政要》的意義。
羅永生 ·中國史 ·11萬字
《春秋戰國——風起云涌》對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個方面做了較為全面的描摹,能夠給讀者比較完整的印象。
金開誠 ·中國史 ·2.1萬字
在中國長達兩千余年的封建社會發展史中,歷史沿著曲折的道路向前推進,并且呈現出波浪式的前進軌跡,社會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家強大的唐朝是一個公認的高潮時代。李氏父子晉陽躍兵,西渡黃河,攻占長安,建立大唐帝國;宮廷傾軋,明槍暗箭終釀成玄武門事變;李世民繼承皇位,任人唯賢,和親吐蕃,安定邊塞,開創了貞觀之治……歷史的帷幕拉開了演繹在歲月長河中的跌宕起伏、興衰榮辱的一幕幕。本書為您講述了一個空前開放的浪漫帝國,一個盛極而衰,卻擁有永久和持續魅力的大唐王朝,展現出一段令華夏子孫永遠為之驕傲的豐功偉業。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3.8萬字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5.3萬字
夏王朝統治了大約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16世紀,國勢日衰,江山開始搖搖欲墜。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統治更加殘暴。商部落因為畜牧業發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湯做了首領的時候,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部落。商湯看到夏桀十分腐敗,決心消滅夏朝。夏此時已是眾叛親離,而商湯領導有方,所以夏桀的軍隊很快被打敗,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商湯滅夏》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商湯滅夏的有關內容。
金開誠主編 ·中國史 ·2.4萬字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4.8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介紹了豐功偉績的鄭和、鄭和下西洋的背景、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鄭和下西洋的歷程等。《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本書將洪武帝朱元璋在《大誥》中寫到的十三個案件抽絲剝繭,詳盡地闡述了在這些毫無法理、常識和邏輯的案件背后的來龍去脈。從明初的軍事、土地、政治、法制等政策制度入手,梳理涉案人員的行為動機,解讀洪武帝審案和判決的依據和目的,從而勾勒出洪武時代各色人物的荒誕命運以及可怖的生存狀態,再現了洪武帝“重典之治”的本來面目。在這些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到毫無人身自由的衛所軍奴,被捆綁在土地上不得離鄉的農民,說錯話連累鄰里被沒收家產的老婦人,不想做官只能切指的士人,遵行合理的立案程序卻沒能揣測出“圣意”的官員……通過這些小人物如草芥般的命運,我們看到一個腦回路清奇的開國皇帝,是如何欺騙控制官員,如何監視窺探民眾的。這些案件,讓我們看到了“洪武之治”的另一面。
諶旭彬 ·中國史 ·19.4萬字
《吳越春秋》是東漢趙曄撰寫的一部關于吳越兩國歷史的著作。據史書記載,趙曄原書十二卷,而今傳世本《吳越春秋》只有十卷,一般認為傳世本《吳越春秋》系東漢趙曄原著、皇甫遵考定本。《吳越春秋》前五卷主要記載吳國的興亡史,以伍子胥佐吳王闔閭伐楚復仇及吳王夫差爭霸為主線;后五卷主要記載越國的興亡史,以勾踐滅吳復仇為主線。與《國語》《左傳》《史記》等史籍的記載相比,《吳越春秋》所載的吳越爭霸史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被視為長篇歷史演義小說的濫觴。《吳越春秋》中記述了大量精彩的傳奇故事,如伍子胥乞食報恩、專諸刺殺王僚、干將莫邪鑄劍、吳人殺子釁鉤、要離刺殺慶忌、夫差姑蘇晝夢、大禹天書治水、勾踐臥薪嘗膽、西施行美人計、老人化猿、越女教劍、陳音教射等,這些故事大多敘述生動,引人入勝,成為后世文學作品的題材來源。《吳越春秋》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及吳越地區歷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價值。此次出版的《吳越春秋》是“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的一種,是面向廣大讀者的經典普及版本,原文以現存最早的元大德刻本為底本,題解精要,注釋簡明,譯文準確,是讀者閱讀《吳越春秋》,追尋歷史隱秘的不二之選。
崔冶譯注 ·中國史 ·19.5萬字
本冊書主要講述從中華先祖到春秋戰國的歷史,包括中華先祖、農業起源、文明起源、邦國時代、古史傳說、夏王朝覓蹤、殷商興亡、商代文明、武王克商、周公攝政、周王室的衰落、春秋爭霸、孔子、列國變法、戰國七雄、諸子百家等內容,是《中國通史》的第一卷。《中國通史》是在大型歷史政論片——百集《中國通史》的基礎上編撰而成的大型通史類歷史著作。百集《中國通史》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監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總撰稿,中央電視臺影視頻道拍攝的大型歷史政論片。本套書根據各位作者的原作對政論片的文字版本做了擴充和完善,大約100萬字,8卷本,作者及被采訪嘉賓幾乎囊括了中國歷史學界所有重要的學者,陣容強大。本套書是最新原創作品,包含了最新的考古和歷史科研成果,以最科學嚴謹的態度對中國歷史進行了最權威的解讀。
卜憲群總撰稿 ·中國史 ·13.5萬字
《唐史并不如煙》以輕松風趣的筆法講述唐朝歷史,本書為第二部。從李世民國內平叛、發動玄武門之變寫起,詳細敘述了貞觀一朝的盛世輝煌。在李世民的朝廷里,文臣治世,武將建功,房玄齡、杜如晦、李靖、尉遲敬德等千古良臣寫下了不朽的傳奇,西征東突厥,滅國吐谷渾,天可汗名揚四海,更有朝政以人為本的偉大探索、玄奘西行求法的不凡壯舉、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驚世歷程。雖然也有親征高句麗的虎頭蛇尾、皇子爭儲的刀光劍影,但這都無損于貞觀之治作為千古盛世、唐太宗作為千古明君在中國歷史上的崇高地位。
曲昌春 ·中國史 ·15.7萬字
秦王朝崛起于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際,包容裹挾了那個時代的剛健質樸、創新求實精神。她崇尚法制、徹底變革、努力建設、統一政令,歷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場最偉大的王朝革命,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王朝,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時代。但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王朝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王朝所編織的社會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傳統,今天仍然規范著我們的生活,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3.3萬字
《南明史:1644—1662》的目的是回答“明朝為什么會滅亡”這一問題。由此出發,作者司徒琳所討論的是明朝世襲君主統治失陷后18年的歷史進程中所映射出來的潰敗根源。書中通過大量的史料梳理,主要把明朝由強變弱的原因歸結為“文武之間無法取得統一和協調”“大臣們在如何作為皇帝的輔弼問題上陷入了困境”。作者同時注意到以上兩點并不是僅有的兩個把明朝引入滅亡的原因,近代經濟變遷的也是原因之一,但朝廷內部沖突造成抵制外力的失敗仍是明朝滅亡主要的原因,而這內部沖突的根源,在朱元璋太祖從一開始設計官僚制度時就已埋下。隨著時間推移,文官內部的黨派紛爭、在外武官戰斗力淪為平庸,內憂外患,大廈將傾。
(美)司徒琳 ·中國史 ·15.7萬字
本書是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系列“清末·中華民國”一卷。本卷作者將19世紀中葉到1936年為止作為一個時代進行敘述,把此階段的歷史歸結為“復興中華的嘗試”。作者指出,中國存在地方文化的差異與聯系,嘗試“以南方邊地吹來的新時代之風的視角”來重新認識這一時代。他認為,洪秀全、孫中山以及后繼者蔣介石等本書中的出場人物,皆以南方邊地為出發點,后來北伐作戰。從南方農村根據地興起的毛澤東的邊區革命也是朝著黃土高原的延安一路撒下了新時代的種子。雖然全書基本上還是以政治史的敘述為主要線索,但作者仍注意到對文化予以特別的關注,用較多的筆墨描寫了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為我們理解中國近代史提供了一個新的讀本。
(日)菊池秀明 ·中國史 ·19.1萬字
清史洋洋灑灑近三百年,三百年間怪事、奇事、慘事、恨事迭出,三百年年年都精彩,年年都有重口味,年年都有揮之不去的喜怒愛恨。整個清朝三百年,幾乎囊括了人性中一切的極端面,三百年,道不盡的風云愛恨。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騎兵,建立了后金,身后留下了無數的尸體,最終倒在寧遠城下,栽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書生袁崇煥手中,就此郁郁而終,這是上天對一個暴力征服者的最大諷刺。隨后,努爾哈赤諸子開始斗智斗勇,最后皇太極靠謀略成為老大。皇太極窮其一生精力都在與明朝對抗,不幸暴斃后,大清國的統治陷入危機之中,多爾袞與豪格之爭最終便宜了順治。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后,成為皇父攝政王,將全國軍政大權操于一手,順治完全被架空。此時,孝莊和順子母子隨時都有性命危險,危難關頭,孝莊舍身保大清,穩住多爾袞,終于使大清逃過這一劫。
鹿鼎公子 ·中國史 ·1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