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淵源記箋證
活動于干嘉時代的清代著名學者江藩(1761—1830)為吳派宗匠惠棟的再傳弟子,謹守惠氏“六經尊服鄭,百行法程朱”的旨訓,既仿漢書儒林傳、藝文志編纂國朝漢學師承記、國朝經師經義目錄,復撰國朝宋學淵源記以繼之。兩記的編纂,反映了江藩對所處時代學術的認識與總結,共同完成了江藩本人對清代前期學術史體系的建構,成為考論這近兩個世紀中思想學術發展首當參考的重要著作。然而較之漢學師承記,作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清代理學史著述,宋學淵源記成書倉猝,行文簡率,甚至不無錯謬,其根源則在于纂輯者江藩深拒固閉的門戶意識。拙稿以傳統文獻學方法研治學術史,對宋學淵源記全書進行條理細密的文本箋證工作,檢覈史源,比勘異同,刪汰訛偽,補苴闕漏,時下己意,間附考證,本于治學求是之旨,務使該記所述清代前期理學人事詳明而準確,以供學界參考利用。無論對江藩本人思想、清代漢宋之爭的學術生態,尤其對清代前期理學發展狀況的理解,竊謂皆有所裨益。
·2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