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通鑒紀事本末(注譯本·全42卷)
會員

本套書的四大亮點:1)便于閱讀和理解《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如雷貫耳,能讀下來的人很少。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資治通鑒是編年體,一件事隔著好幾卷,故事線一多,讀著讀著就亂了。這樣的寫法,對非歷史專業的人來說,閱讀負擔太大。但是如果你就是對它感興趣,想知道寫了什么。怎么辦?你需要一部書,把散在《資治通鑒》里的事件幫你整合,一事一題,首尾完整的為你講述。而完成這個工作的,就是這套書。2)版本權威:市場上現有的《通鑒紀事本末》,通行版本是臺灣作家柏楊版本,不是對原著的整理,很多地方有刪改和任意發揮。這一版本的《通鑒紀事本末》,是迄今為止第一次進行完整、全面、嚴謹的注、譯、釋。以中華書局1964年版的《通鑒紀事本末》為底本,對原文的糾錯、勘誤總計250余處,注釋極其詳盡,對人名、地名、典故、職官等均作詳解,降低閱讀的難度。3)聯合攻關的成果:本書采用聯合攻關的形式,組織了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山西大學等十余所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形成集團優勢。本書的其他幾位主編王永平、寧欣、李鴻賓都是史學界的著名學者,他們的加入,成了本書得以完成的最重要的助推器。并結合原文和新的考古發現,邀請專業歷史地理專家繪制了200多幅具有專業水準區域、戰爭、形勢、宮城等示意圖。4)感人的出版故事:推動這套書出版的出資人魏超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經營實業近三十年。他喜愛讀書,對中國傳統文化更是情有獨鐘,在閱讀《資治通鑒》的過程中,他也遇到了歷史事件首尾相隔而難以把握的問題,從而開始以《通鑒紀事本末》來輔助對《通鑒》的閱讀。與此同時,他又想到,或許還有更多的歷史愛好者也有著與他同樣的感受。所以,他聘請有關專家和學者,投入資金,開始了對此書的校勘和詳注全譯工作。本書還是一份同學情誼的見證。浙江人民出版社編輯潘邦順和北京日報出版社的司景輝都是魏超的大學同班同學,他們對魏超的出版計劃,都表示高度贊賞并給予了最大支持。司景輝對本書的貢獻也頗多,從發凡起例到排版印刷,他自始至終參與其中。作為同學,他們三人也希望通過這樣一種協作,來紀念那美好的青春歲月。

袁樞 ·中國史 ·1126萬字

后浪汗青堂:傳奇之戰(套裝共六冊)
會員

《希波戰爭》希波戰爭是對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間波斯帝國與希臘諸城邦之間爆發的一系列戰爭的統稱。盡管希臘人在軍力方面遠遠弱于波斯大軍,但希臘人最終取得的勝利為希臘城邦發展出獨具特色的創造性、獨立精神、民主氛圍開辟了道路,也影響了未來西方歷史的發展。《凡爾登戰役:榮耀的代價1916》本書給予了這場可怕的戰役以全景式的描述,批判了交戰雙方的種種傲慢與愚行,提供了對于慘烈戰事和人類命運的深刻反思。《阿金庫爾戰役:百年戰爭中最傳奇的勝利》阿金庫爾戰役是英法百年戰爭中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在世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自此一役,英軍的優勢進一步擴大。作者朱麗葉·巴克一反對戰爭本身進行細致描摹的敘述傳統,將敘述的范圍擴展到阿金庫爾戰役爆發的前后,并從普通人的角度描摹了阿金庫爾戰役所造成的影響。《內戰之殤:西班牙內戰中的后方大屠殺》本書為作者集十多年研究成果精心創作而成,旨在揭露1936年至1945年間西班牙人民在其激烈的內戰中的恐怖遭遇。它們之前一直沒有得到歷史學家們的關注,現在作者為我們提供了第一幅全面的圖景:對大約20萬名受害者的大規模法外謀殺、草率的簡易審判、酷刑、對婦女和兒童的系統性虐待、大規模監禁,以及恐怖的流亡。《新大博弈:一戰中亞爭霸記》大博弈剛剛在中亞平息,新的大博弈又再次上演。本書講述了“一戰”時中亞大地上發生的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圍繞著大英帝國的存續,同盟國與協約國競相出手,在鮮為人知的戰線,烽火再度燃起。《滑鐵盧:決定歐洲命運的四天》本書廣泛引用新近發現的史料,以“小時”為計量單位,精細入微地重新評估了滑鐵盧戰役這一陳舊的傳奇,力圖揭示整場戰役中大小事件的真實次序,以便正確考量困擾滑鐵盧戰役的種種爭議,同時致力于闡述各方觀點,由此盡可能提供一份由各國軍隊在其中扮演角色的公正記述。

(英)彼得·格林等 ·世界史 ·213萬字

汗青堂歐洲史第一輯(套裝共6冊)
會員

《維京人的世界》一本面向大眾的歷史著作,講述了8-15世紀維京人的活動歷程。本書作者將眼光放在維京人活動過的所有地方,他綜合利用文獻史料和考古記錄,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維京人的生活狀況和歷史演變的軌跡,從文化、經濟、軍事、政治活動等方面全方位展現了維京人的世界中的每個角落。《諾曼征服:黑斯廷斯戰役與英格蘭諾曼王朝的崛起》諾曼征服可能是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軍事和文化事件之一。無論是語言、建筑、軍事還是法律,英格蘭境內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馬克·莫里斯以極其細致的筆觸告訴讀者,英格蘭是如何融入歐洲文化傳統之中,而這一點又是怎樣影響到了英格蘭的歷史進程的。《滑鐵盧:決定歐洲命運的四天》在滑鐵盧戰役200周年之際,蒂姆·克萊頓通過廣泛引用新近發現的史料,以“小時”為計量單位,精細入微地重新評估了滑鐵盧戰役這一陳舊的傳奇,力圖揭示整場戰役中大小事件的真實次序,以便正確考量困擾滑鐵盧戰役的種種爭議,同時致力于闡述各方觀點,從法國人、德意志人、荷蘭人和比利時人,以及英國人的角度描繪了滑鐵盧戰役的全景圖,由此盡可能提供一份由各國軍隊在其中扮演角色的公正記述。《死屋:沙皇統治時期的西伯利亞流放制度》西伯利亞被稱為“沒有屋頂的大監獄”。從19世紀初到俄國革命,沙皇政權將超過100萬名囚犯及其家人流放到烏拉爾山以東的西伯利亞。本書啟用了俄羅斯歐洲部分和西伯利亞檔案館中大量此前不為人知的一手資料,講述了沙皇俄國奮力管理其可怕的刑罰殖民地的故事,以及西伯利亞對現代世界的政治力量的重大影響。《羅馬的命運:氣候、疾病和帝國的終結》本書深刻地反映了人類與環境的密切關系,全面描述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是如何面臨和忍受環境的壓力,最終依然崩潰的。羅馬帝國的例子提醒我們,氣候變化和細菌進化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塑造了我們居住的世界。《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本書作者選取公元1400年作為歷史的參照點,詳細闡明了那個時段的歐洲和歐洲以外的世界的面貌;之后從馬克思主義的“生產方式”概念切入,提出親屬關系、附屬納貢和資本主義這三種生產方式,始終以生產方式的分合、沖突與重組為核心貫穿全球人類的歷史;結合豐富的史料,對于15至18世紀下半葉工業革命出現之前的殖民帝國時代,以及18世紀下半葉工業革命發生以后至今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全球性擴張及其主宰關系的發展,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論證,并敘述了世界上不同人群在遭遇這一系列巨變時所經歷的不同變化。

(英)菲利普·帕克 馬克·莫里斯 蒂姆·克萊頓等 ·世界史 ·200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隆林| 偃师市| 章丘市| 石河子市| 涟水县| 青田县| 三亚市| 富平县| 横峰县| 延津县| 津市市| 公安县| 襄樊市| 桂平市| 江陵县| 卢湾区| 佳木斯市| 怀集县| 湖口县| 府谷县| 永宁县| 通海县| 丰顺县| 鹤岗市| 怀来县| 五家渠市| 长乐市| 银川市| 漳平市| 巨鹿县| 永福县| 布尔津县| 安阳县| 永德县| 界首市| 广平县| 松滋市| 雷山县| 淮北市| 扶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