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匈奴是我國歷史上北方的一個重要少數民族,興起于公元前3世紀,衰落于1世紀,是草原文明的締造者和傳承者,在歐亞大陸的歷史進程中發揮過巨大影響。作者長風在尊重歷史、嚴肅考據的基礎上,對活躍在歷史舞臺上的匈奴族的文化習俗、生產方式、經濟生活、社會結構、政權組織、民族興衰及漢匈關系等內容,做了簡要而完整的敘述。
長風 ·民族史 ·19萬字
本書為“蔡東藩說中國史”的后漢附三國史通俗演義,上下冊共一百回,從光武中興到黨錮之禍,從官渡之戰到赤壁之戰,從曹丕篡漢到司馬炎稱帝,精彩演繹近二百五十年后漢及三國興亡歷程。作者博采正史,間取稗官野乘,敘述平實流暢、有條不紊;自評自注,語言風趣,情理兼備。翻閱本書,如同一幅歷史畫卷緩緩展于眼前,時而金戈鐵馬,時而溫柔繾綣,時而列國紛爭,時而忠奸博弈……讓人目不暇接,感慨萬千。
蔡東藩 ·中國史 ·29.5萬字
《歷史在你我身邊》與《掃起落葉好過冬》、《一路走來一路讀》同屬一類,為林達近年文章的結集,不同的是前兩書內容基本都圍繞美國,而本書則多有中國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故事,顯示了作者眼界的開闊和思考內容的多樣。至于敘事和文字風格仍沿襲以往的精準流暢和親和性。
林達 ·隨筆 ·19.2萬字
本書系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出品的“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之一,集中論述了近代歐洲的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綜合利用文字記載、歷史地圖、歷史遺跡,以及各大博物館珍藏的畫作、雕塑,生動立體地再現了在中世紀末期歐洲戰爭、瘟疫、災荒不斷的背景下,人文主義者和教會改革派在無序與混亂中破除桎梏,進行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創造性地毀滅中世紀,塑造出全新的歐洲權力格局和經濟文化面貌,開啟了歐洲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1.6萬字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真實的三國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董卓如何擾亂朝綱、曹操勢力怎樣興起、赤壁之戰的真相、司馬氏的興亡等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我想就這一段史事,略加說述,或者糾正從前的誤謬,或者陳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深厚的歷史學根基與平實易懂的語句相結合,使行文生動有趣,讀者讀來并無艱澀之感,時有會心領悟,是故本書成為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
呂思勉 ·普及讀物 ·9.3萬字
每一件國寶都飽含濃烈情感,它們只是上了些年紀,依然可愛。中國好書獲獎作品《山山水水聊聊畫畫》系列作者、水墨藝術家馬菁菁2020年全新作品,二十一件國寶,一部中國人的精神史。給大人看內行的門道,給孩子一流的人文啟蒙。
馬菁菁 ·文物考古 ·8.2萬字
作者參考了大量中國的文獻材料,并結合西方相關的資料和發展經驗,將關注點放在歷朝的重大事件、經濟狀況、科技和文化藝術的發展、軍事和政治體制的變遷等驅動城市建設和城市化的動力的細節,聚焦中國的獨特城市觀與城市演化的特點,其中不乏迥異于西方觀點的精辟論述,以及從城市看歷史和文明演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薛鳳旋 ·歷史地理 ·14.5萬字
本書緊緊圍繞關于長征的30個熱點、疑點、難點、重點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反映和體現了紅軍長征研究領域的新發展、新觀點。書中努力把這些年國內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作了較為全面的呈現,這對于研究長征的學者及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中國現代史專業的學者、大學生、研究生都可以把讀,從而系統地了解紅軍長征史的研究動態,是一部全面系統地整理、歸納、總結紅軍長征史研究成果的著作。其編寫的出發點決定了本書就是要把大量的長征史研究成果介紹給讀者,但又不是簡單地介紹給讀者。要對紅軍長征若干重大歷史問題加以正確的思辨。
孫新編著 ·史學理論 ·31.3萬字
作為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隨葬品令人贊嘆不已,而墓主人劉賀的傳奇經歷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本書是第一部有關海昏侯及其時代的學術研究專著。作者以文獻記載的劉賀生平為基礎,結合出土文物,將漢武帝晚年至漢宣帝時期的諸多重大歷史事件詳細解說;通過分析劉賀的經歷與行事,揭示其個人的生活環境與性格特征,認為劉賀的戲劇化人生,既是時代造就,也是性格使然。
辛德勇 ·普及讀物 ·11.7萬字
本書是復旦大學明史研究專家樊樹志先生“重寫晚明史”系列的收官之作,也是樊樹志先生積六十余年研究之功,對晚明歷史高屋建瓴的總論。本書分六章,從明朝對外制度、全球貿易及明代經濟、社會、思想文化等方面,以宏闊的全球史視野進行研究和論述,對中國大歷史的變遷發展提出了新的見解——晚明大變局是中國歷史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晚清以后中國社會發生顛覆性大變局的思想和文化潛源。“重寫晚明史”系列共五種:《新政與盛世》《朝廷與黨爭》《內憂與外患》《王朝的末路》《晚明大變局》。
樊樹志 ·中國史 ·35.5萬字
《英國史II:不列顛的戰爭1603—1776》是一部英國戰爭的歷史,在這一卷中,西蒙·沙瑪喚起戰爭、饑荒、瘟疫的恐怖,火焰燃燒的城市,破碎家庭的悲情,父親和兒子被迫選擇對立。但他也抓住了宮殿和議會的親密關系和利潤和快樂的誘惑。在矛盾與沖突中,展示出英國貴族的眾生相。這些沖突在愛爾蘭和蘇格蘭之間,在國會與王室之間展開。打破“聯合王國”的錯覺,成千上萬的為此丟掉了生命。比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更大的人口比例。當宗教激情讓位給可以產生利潤的消費熱情,它有可能成將英國變成一個致力于成為“成功的企業”而凝聚在一起的不列顛集合體。在幾代人的經營下,英國擴展極快,他在為成為世界史上罕有強大的帝國積蓄能量。
(英)西蒙·沙瑪 ·世界史 ·37.1萬字
這是一部追溯中國近現代工商業歷史與中國企業家精神本土傳統的著作。作者以歷史觀察者和記錄者的角度,用平實的語言、編年史的書寫方式,詳細記錄了自1912年至1949年這段歷史時期,中國現代工商業的萌芽、發展、輝煌與衰落,從實業家整體的角度,描繪他們在那個復雜動蕩年代中處境與命運、抗爭與妥協、創新與貢獻:在短短半個世紀中,他們創立了中國企業家精神的本土傳統,引入了西方先進的科學管理方法,推動了中國現代化進程,打造了一個近乎奇跡的民族工商業繁榮時代!他們敵不過歷史的洪流,最終消散,卻為我們留下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與傳統。
傅國涌 ·普及讀物 ·15.4萬字
中國的主體民族為什么叫漢族?它起因于西漢皇朝,這段歷史,上起劉邦在楚漢相爭中取得最后勝利,下迄王莽篡漢,歷時二百余年。它以強盛的帝國、繁榮的經濟、燦爛的文化,繼往開來,為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疆域、多民族的統一奠定了基礎。本書保存了班固《漢書》的精華,充實了新的研究成果。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普及讀物 ·21萬字
唐朝是我國封建王朝統治時期中最為強盛輝煌的朝代之一。封建制度高度發展,為后繼王朝所襲用和借鑒。唐代的帝王將相、文人庸吏、僧道術士都不拘一格地為帝國的輝煌,貢獻出其應有的一分力量。本書為讀者展示了這個王朝的300年史事。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普及讀物 ·31.1萬字
《歷史的微聲》主要收入歷史學家王笛在西方發表的英文書評,其中大部分文章是首次翻譯成中文出版。研究民眾最大的困難是找到他們的聲音,因為在歷史上大多數民眾的聲音消失了或被遺忘了。歷史學家為民眾寫史,必須找到他們的真實聲音。正史中沒記載,但他們仍然在歷史上留下微弱聲音,有待于歷史學家從各種文獻甚至文學中,以各種方法,尋找民眾在歷史上的蹤跡。過去的歷史寫作,集中在帝王將相、政治人物、知識精英等,只見到他們在歷史舞臺上縱橫馳騁,而推動歷史發展前進的廣大民眾卻基本上消失了。找到歷史的微聲,就變得十分重要。本書共五部分。
王笛 ·隨筆 ·18.5萬字
《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是長篇史詩力作《大秦帝國》作者孫皓暉的史論作品,力圖理清中國前3000年文明史。作者從中國為何文明意識蒼白,為何沒有自己的文明話語權的問題意識出發,經十數年研究思索,在創作《大秦帝國》的同時,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集結為三卷本《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創造性地提出中國原生文明的概念,細致梳理了秦帝國之前中國歷史的七大歷史性跨越,總結出中國民族六大生存經驗。
孫皓暉 ·普及讀物 ·49萬字
李自成麾下大將李巖其實并不存在?“明朝首富”沈萬三其實是元朝人?……這些看似驚人的觀點,背后都是顧誠先生對史料極其小心的抽絲剝繭和極其嚴謹的推理考證所得。比如他寫《李巖質疑》一文時,不僅翻閱了各種檔案、文集,甚至查閱了一千多部地方志,從而認為有眾多史籍記載的李巖其實是虛構的。《沈萬三及其家族事跡考》一文,他指出包括《明史》在內的多種史料有誤,“明朝首富”沈萬三其實是元朝人。《明前期耕地數新探》《衛所制度在清代的變革》《明帝國的疆土管理體制》《談明代的衛籍》等文,更是因其開創性的貢獻,在學界具有不可撼動的經典地位。翻開本書,當代史學考實代表顧誠帶你窮盡史料,窮根究底,嚴謹考證,反復質疑!
顧誠 ·中國史 ·62.4萬字
現實版“權力的游戲”。鹽野七生“中世紀的故事”壓軸之作。亂世精英的生存法則。王石、王巍、俞敏洪、司馬遼太郎推崇。既是成長史,又是亮點與槽點并存的上升攻略。第一所大學、第一部憲章、第一個和平解放耶路撒冷的男人。綁架、暗殺、瘟疫、陰謀、背叛、情人、私生子……伴隨一生。看懂腓特烈,看懂圈子的規則與邊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作為歐洲中世紀神權時代的異色領袖,既虔誠篤信,敢愛敢恨,也是富有創造精神的改革者。他精通阿拉伯語、熱愛學問、喜好獵鷹、重視法律、擅長外交、情感生活尤其豐富,是那個時代罕見的個性凸顯的政治家。鹽野七生饒有趣味地講述了腓特烈二世的成長史,從銳氣血性到看懂人情世故,可謂一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權力的游戲”。
(日)鹽野七生 ·世界史 ·27.9萬字
本卷講述的1932年到1937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64.1萬字
本書采用了“全史”體例,取材廣泛,融正、野、秘三史于一體,分為通史博覽、野史追蹤、秘史探究三篇。
中智博文 ·普及讀物 ·3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