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草原文化與游牧社會一直是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的一個傳統領域。本書匯集了2011年在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舉辦的“草原生態與人文價值:中國牧區人類學研究三十年”學術會議中的20篇論文,研究區域涉及新疆、內蒙、青海、四川、西藏等牧區,研究內容涉及四個主要專題:一是中國牧區人類學研究:理論與經驗;二是草原生態與社會、文化;三是草原生態與牧區經濟發展;以及特別設立的青年研究生論壇。
陳祥軍主編 ·人類學 ·21.3萬字
《美德的起源》是對人類最基本的本能——互助與信任所做的細致研究。如果真如達爾文所說,進化實行的是嚴格的適者生存原則,那么人類為什么還要相互協作,形成復雜的有機社會?本書對人類信任與美德進行了饒有趣味的研究,并向我們展示了近年來相關的研究成果——個體私欲與互助并非絕不相容。實際上,人類的合作本能或許就是作為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私行為的一部分進化來的。互助協作能讓我們自己和他人都從中受益。正如作者所說:“社會之所以能夠運作,并不是人類有意使然,而是因為它是進化過程中出現的人類秉性。確切地說,它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英)里德利 ·人類學 ·21.1萬字
本書將新中國以來的人口生育制度劃分為四個階段:初步探索階段、謹慎推進階段、嚴格控制階段、逐步放松階段。對每一個階段的人口生育制度內容、制度特點、制度產生的經濟社會背景及其人口條件、制度作用和人口變動效應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評估,對中國當前的人口生育政策和生育管理服務制度進行了重點分析和討論,并對未來中國人口生育制度的變化發展趨勢和方向進行了展望和建議。書中也對涉及人口生育制度變遷的若干理論問題進行了討論。
楊成鋼等 ·人類學 ·20.9萬字
人類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研究一直是生態人類學最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生態人類學一般認為,文化是人類對特定環境適應的產物。本書基于生態人類學的視角,以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達里雅博依綠洲為個案,在田野調查中所獲得的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對沙漠綠洲文化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考察和研究。對達里雅博依綠洲維吾爾族人文化適應的研究表明,在生態環境極為脆弱的沙漠干旱地區,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是十分脆弱的。這一點在干旱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中非常值得注意。
依麗米古麗·阿不力孜 ·人類學 ·20.8萬字
《政治人類學評論》是由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上海師范大學政治人類學研究所主辦的國內第一份政治人類學專業集刊;旨在緊扣“權力-權利”互動博弈邏輯,運用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論等“三位一體”的扎根理論方法論,展開交叉跨學科綜合性研究。本書為第12輯,收錄了4篇博士論文,內容分別涉及移民治理、救災政治和村莊網絡空間治理。
陶慶主編 ·人類學 ·20.6萬字
本書以魯中一個城郊村為例,以村民的日常生活為分析文本,以村民的日常生活矛盾為研究對象,考察村民的矛盾化解邏輯,由此提煉出蘊含于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民間智慧,并展現鄉村社會的自洽生活。文章結構層次分明,文字活潑流暢,細膩生動地描繪出村民們的日常生活,可讀性較強。
趙淑紅 ·人類學 ·20.5萬字
本書從“人的城鎮化”理念出發,沿著“農業轉移人口宏觀特征與市民化態勢(背景態勢分析)→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障礙(宏觀需求分析)→農業轉移人口的需求與市民化影響因素、機制(微觀需求分析)→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創新(供需匹配)”這一政策和制度供需分析鏈條,將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問題置于可持續生計發展框架中,系統探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中的關鍵問題,深入分析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實踐路徑和政策體系。
江立華等 ·人類學 ·20.4萬字
《人口原理》是學術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來社會科學領域爭議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對世界人口理論以及整個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有著廣泛的影響。
(英)馬爾薩斯 ·人類學 ·20.2萬字
青少年手機媒體依賴問題是當前社會各界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書首先采取混合研究范式,在科學界定手機媒體依賴概念的基礎上開發了手機媒體依賴水平與依賴偏好兩個測量工具。接著,對手機媒體依賴的影響因素及其形成機制進行了跟蹤調查分析,并提出了手機媒體依賴形成機制解釋模型。最后,提出了青少年手機媒體依賴的干預策略體系。研究成果對豐富技術成癮理論具有重要學術參考價值,對青少年手機依賴的預防與治理體系建設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楊彥軍 ·人類學 ·20.1萬字
本書重點聚焦人口老齡化新國情背景下老齡健康的新形勢、新政策、新挑戰與新思路,并特別強調以創新老齡社會公共治理的視角提出新時代提升老齡健康水平的總體思路與戰略選擇。與此同時,本書還就人口老齡化新國情宏觀背景下公共政策制定者、理論工作者、公眾所關注的與老齡健康相關的老年慢病變化特征及其規律性、健康老齡化與中醫藥事業發展、老年心理健康、“互聯網+”與老齡健康等核心議題做了詳盡的專題性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的政策框架。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主編 ·人類學 ·20.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