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家,其在詩、賦、文等各體文學創作上都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但縱觀歷代對其研究的視角,大多停留在個別問題與個別篇章之上,而很少對其文學創作進行整體審視。本書即從貶謫、感傷、儒釋道思想、文體意識、藝術思維五大主題出發,對其文學創作進行整體性的研究,同時將其創作與同時代作家進行必要的比較,并作歷時性的梳理,追本溯源,沿波討流,以期對其文學創作給予準確的歷史定位。
王大恒 ·文學評論 ·13.3萬字
本書聚焦于1840~1949年中國史詩研究學術史,擇選了13篇具有代表性并產生過較大影響的史詩討論文章,涉及荷馬史詩、中國“史詩問題”等學術專題。對這些文章,本書或全文轉錄,或部分節錄,力圖最大限度地呈現原作精華。每篇文章均附有“評介”,以對文章內容進行簡要述評,旨在闡述作者史詩觀念背后的話語系統和思想軌跡,以及當時的政治思想和學術文化對其史詩觀念的影響。本書還附有1840~1949年中國史詩研究大事記,大致勾勒了此時期中國史詩研究發展的學術脈絡,為讀者拓展閱讀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學術信息和線索。
魏永貴 馮文開編著 ·文學評論 ·13.3萬字
本書是河北大學文學院韓田鹿教授撰寫的《聊齋志異》的學術隨筆著作。作者多個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了《聊齋志異》刻畫的狐仙鬼魅世界,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寄寓的情懷和《聊齋志異》對當時社會的批判和折射。書稿既有宏觀的整體觀照,又有經典篇章的會心解讀。文筆老練,行文自然,是比較上乘的普及讀物,非常有助于普通讀者走進《聊齋志異》。韓田鹿教授曾在“百家講壇”講授過《三言二拍》《大話西游》《明清小說》等課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韓田鹿 ·文學評論 ·13.3萬字
布克獎評審的閱讀書單,深入剖析200年來73部文學經典;英國學者、作家、布克獎評審約翰·薩瑟蘭及各領域專家組成的撰稿團隊帶領我們踏上一次精彩的旅途,除了《悲慘世界》《尤利西斯》等大眾熟知的經典,還發掘了一系列在此之前不為我們所熟知的經典,是文學愛好者不可錯過的閱讀指南。是一本旅行手冊,也是一部時間機器:巴爾扎克的巴黎、菲茨杰拉德的紐約、伍爾夫的倫敦,作家筆下的作品既擁有地理位置,也擁有歷史上的時間位置。本書既像一本旅行手冊,可以用來規劃自己的文學之旅,也像是一部集合了同一座城市不同景象的時間機器,帶領我們穿梭于歷史長河。從地域的角度重新解讀經典,揭開經典誕生的秘密。書中的文學景觀各自擁有獨一無二的風景,它們不僅僅是“故事背景”,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書所涉及的作品都是在這些地域特點基礎上產生。對于每個熱愛文學的讀者來說,這都是一次富含啟示的文學課。打開這本書,就像進入時光機器,你可以回到經典誕生的地方:巴爾扎克的巴黎、菲茨杰拉德的紐約、伍爾夫的倫敦、海明威的西班牙,還有奧爾罕·帕慕克的土耳其……這是一本地理學與文學的跨界之作,它獨辟蹊徑,從地域的角度重新解讀經典文本,梳理近二百年來的世界文學思潮,講述在不同文學思潮下、不同地域里,不同作家處理文學素材的差別和特點。讀者可以從中更直觀地了解作品與作者的關系,掌握世界文學的基本知識,發現經典誕生的秘密和價值。
(英)約翰·薩瑟蘭 ·文學評論 ·13.3萬字
「文學考古」與「隱型結構」乃此書提出的兩個學術概念,前所未有。事實上,文學創作中多見有意識的移植,純粹的移植不足稱道,而金庸在其武俠小說中移植中、西小說中的原型、情節以至于故事結構及道具,均作了很大程度的改造以至于創造,甚至同一人物同一情節亦多有衍變,令人目不暇給,嘆為觀止。
陳岸峰 ·文學評論 ·13.3萬字
蕭紅,以《生死場》《呼蘭河傳》等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留下了閃光的足跡。蕭紅在世界上僅生活三十一個春秋,但她以熾熱的生命之火,熔鑄出了近百萬生動清麗、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字。無論是小說、散文,還是詩歌、戲劇,蕭紅的筆端,始終閃動著現實主義的風采。這為她在國內外讀者心中,贏得了極高的聲譽。本書敘述了蕭紅那令人嘆惋、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文字細膩、精致,對傳主不同時期心理的體察精到、入微。同時,本書作者在全面占有大量而翔實的史料,以及豐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基于良好的學術訓練,以獨到的眼光予以觀照,澄清了此前蕭紅研究中的諸多訛誤。
(美)葛浩文 ·文學評論 ·13.2萬字
涉及《孔乙己》等魯迅經典作品的諸多疑點、難點,以及多年來爭論不休的問題。著者經慢讀細品,深入研究,對《孔乙己》的主題思想、人物形象、藝術形式、文字表達等等,作出不同既往的解讀,其學術見解,與原有的學者觀點、教學參考書講法,有明顯不同,是對舊有學術成果、教學指導意見的新突破,是《孔乙己》等魯迅作品研究的新成果。比如,既往許多學者和教學參考書認為,《孔乙己》的主題是揭露科舉制度的罪惡,孔乙己是迂腐、窮酸,熱心向上爬的封建知識分子,小伙計看不起孔乙己,等等。著者根據魯迅自述和作品實際,闡明:小說的立意,在于描寫一般社會對苦人的涼薄,潦倒的孔乙己是“被侮辱和被損害的”讀書人,并非小說批判、否定的形象,小伙計是關注、同情孔乙己的,他評價孔乙己的品行比別人都好;從藝術成就方面考察,《孔乙己》的創作,是魯迅對中國現代文文學的獨特貢獻。
谷興云 ·文學評論 ·13.2萬字
這是一本以隨筆形式寫就的文學評論,也是毛姆對于閱讀和哲學的洞見之書。翻開本書,你一定會被十大文豪鮮為人知的另一面驚得目瞪口呆:眾人敬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嗜賭成性,喜歡預支稿費卻不按時交稿;巴爾扎克虛榮浮華,經常欠錢不還;簡·奧斯汀穿著土氣,品位低下……毛姆對巨匠們近乎不留情面、一陣見血的評述并非有意嘩眾取寵,而是要將他們最真實、最人性化的一面呈現在讀者面前。用毛姆的話說,“知道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作者的作品。”毛姆不但講述了十位作家的個性、嗜好和人生體驗,也介紹了十部偉大的小說名著。一旦打開,你就會進入一個豐富而美妙的文學世界。
(英)毛姆 ·文學評論 ·13.2萬字
本書以《紅樓夢》中的人物對話為切入點,引導讀者從言語交際的角度——人物說話時的自我身份意識、聽話人意識、言語目的、語境等——來欣賞《紅樓夢》,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領略曹雪芹筆觸的精微細膩。
杜永道 ·文學評論 ·13.2萬字
角谷美智子退休后出版的首部書評集,是她以“書迷”身份出具的一份私人藏書錄,推薦書籍上百本,題材內容包羅萬象。包含文學經典、暢銷小說、詩集、歷史政治、大眾社科、戲劇研究、名人傳記、演講集回憶錄、兒童文學等多種體裁,都是有質量保障的文壇佳作,為讀者提供了一份可以參考閱讀的權威書單。
(美)角谷美智子 ·文學評論 ·13.2萬字
《走進大文豪的家》從一些廣受歡迎的作家的日常生活的視角出發,探討了作家周圍的事物包括房屋對他們寫作的影響。其中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隱居在英格蘭西南部時的住所,伊夫林·沃晚期作品《舊地重游》中的原型——伍斯特郡的鄉間別墅,莎士比亞童年時居住在斯特拉特福小鎮的木頭小屋,還有激發夏洛克·福爾摩斯系列故事靈感的東薩塞克斯郡內的小花園。通過探索這些再平常不過的建筑,了解那些鮮活的人物背后的故事。
(英)尼克·錢納 ·文學評論 ·13.2萬字
契訶夫一生著有四千多封書信,本書作者甄選出契訶夫最有價值的兩百多封書信,每封信后附有作者的賞讀文字。書信內容既有契訶夫與巨擘托爾斯泰、高爾基、柴可夫斯基、蒲寧等交往的重要事件,也有罕見的他寫給妻子克尼碧爾的滾燙情書,還有他旅行途中對自然萬物熱愛、對底層人民無私幫助的記錄。契訶夫的書信畫面感極強,隨處流露出真性情,鮮活、真實地還原了這位現實主義批判大師、世界短篇小說巨匠偉岸身影后鮮為人知的可愛一面,反映了其獨特的人格魅力。
(俄)契訶夫 ·文學評論 ·13.1萬字
與其說《三國演義》是一部描寫戰爭的書,不如說它是一部智謀全書。在任何一場戰爭的背后,都或多或少地,或深入淺出地需要用到一些智謀。戰爭的勝利往往包含著多方面的因素,不過最根本的因素還要回歸到人的因素。于是,如何做人就成了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張易山編著的《深入淺出細品慢讀三國演義》結合《三國演義》的故事,將其中的人物形象簡略而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然后結合社會現實來揭示為人處世的方法和技巧,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
張易山 ·文學評論 ·13.1萬字
本書是一本用另類視角、另類眼光詮釋《金瓶梅》的著作。本書從歷史角度、服飾描寫、飲食習俗、民俗風情、經濟生活等多個角度,全方位探究《金瓶梅》反映的明中葉服飾潮流、官場腐敗、婚姻基礎、養生之道、游藝娛樂、購房置業等社會生活,涉及官場、情場、生意場、房地產等領域,告訴讀者一個曾經被誤讀、誤解的《金瓶梅》,其實是一部明中葉的百科全書。
黃強 ·文學評論 ·13.1萬字
文學作品是作家根據一定的立場、觀點、社會理想和審美觀念,從社會生活中選取一定的材料,經過提煉加工而后創作出來的。它既包含客觀的現實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觀的思想感情。此書堪稱亞洲現代作家及作品的博覽會,內容全面具體,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和知識性。
蕭楓主編 ·文學評論 ·13.1萬字
為了讓廣大讀者全面了解中國文學,我們特別編輯了《中國文學知識漫談》,主要包括中國文學發展歷史、民族與民間文學、香港與臺灣文學、神話與傳說、詩歌與文賦、散曲與曲詞、小說與散文、寓言與小品、筆記與游記、楹聯與碑銘等內容,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可讀性和知識性,是我們廣大讀者了解中國文學作品、增長文學素質的良好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文學為世人帶來了感動與歡笑,也帶來了美麗與知識,還帶來了生活閱歷與精神財富。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歷久彌新,穿越時空,跨越國界,在一代一代的讀者中間流傳下來。透過那些不朽的經典作品,可以感受到一個民族的靈魂,領略一個民族的智慧結晶。這些作品承載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作者的內心世界,容納了他們畢生的智慧結晶與人生感悟。《中外文學精要》介紹了文學發展的歷程,編錄了古今中外著名且有代表性的文學家、文學作品及各文學流派、文學運動等相關的文學知識,另外還加入了許多關于文學的逸聞趣事,從而讓知識性與趣味性都能夠在本書中得以體現。
鑒峰 ·文學評論 ·13.1萬字
在這本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的書中,特里·伊格爾頓提出了一系列耐人尋味的問題。在精彩的分析中,伊格爾頓向人們展示了如何在閱讀時充分注意文學作品的語氣、節奏、質地、句法、典故、歧義和其他形式方面。他還研究了人物、情節、敘事、創造性想象力、虛構性的意義以及文學作品說什么和表現什么之間的緊張關系等更廣泛的問題。作者以其權威性和愉快的觀點,對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進行了有益的評論,并對從莎士比亞和J.K.羅琳到簡·奧斯汀和塞繆爾·貝克特等眾多作家提出了令人神往的見解。本書是初學文學的學生和所有其他有興趣加深理解、豐富閱讀體驗的讀者的首選之作。
(英)特里·伊格爾頓 ·文學評論 ·13萬字
《海子六講》是張清華為紀念海子逝世三十周年所作的一個系列文章。作者分別從海子創作的背景、海子詩歌的精神現象學特征、海子詩歌的母體與美學根基、海子詩歌中的感性與身體、海子的文化寫作與元寫作等六個方面對海子的詩歌創作進行了梳理,尤其對海子詩歌中的意象與西方哲學的深層關系做了深入探究,這有助于讀者把海子的創作與西方世界的精神版圖有一個清晰的勾連和理解。《海子六講》另外還附錄了三篇文章,一篇是關于海子與駱一禾的比較文章,一篇是關于海子抒情詩的辨析,還有一篇非常實用地給出了海子詩歌的具體讀法。這三篇附錄與六篇講稿一起,為讀者靠近和理解海子的創作世界,打開了更寬敞的一個通道。
張清華 ·文學評論 ·13萬字
巴什拉一貫將夢想和詩的意境滲透于思想中,在本書中他進一步將現象學方法引用到想象及詩學中來。他強調想象和形象的認識論價值,認為他們是開拓未來的:任何一次意識領悟都是一次意識的增長,一次光明的增長,一次心理連貫性的加強。巴什拉在研究中采用了當代精神分析的成果,然而,他的思想更接近榮格的深層心理學,為了深入探索人類的心靈,他進入到人類幽遠的童年時代,即遠在科學出現以前感性與理性合一的年代。他思考煉金術,思考古代哲學思想中鮮為人知的各個方面:比如陰陽二元性的學說,關于宇宙基本元素水、火、氣與土的物質想象。巴什拉筆下陰柔陽剛的“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引導我們領略魅力無窮的夢想的詩學。
(法)加斯東·巴什拉 ·文學評論 ·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