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圍繞生活中的難與苦,將老舍、豐子愷等作家作品中刻畫人物悲慘命運的隨筆和畫作融合在一起,達到共同烘托這一主題的目的,以此向讀者展現作品中人物的種種無助及其所表現出的勇氣,旨在鼓勵人們,遇到困境時,要以豁達、長遠的心態面對不如意的人生。描寫底層勞動者的窮苦、知識分子的艱難處境并挖掘其深層次的社會原因,是這部作品中最有感染力的部分,也是他們所寫、所畫中用情最深、用力最多的地方。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都會與本書的內容有交集和共鳴。
老舍著 零露 滿巖編 ·名家作品 ·10.9萬字
用殘損的手掌撫摸記憶,在寂寞的雨巷邂逅詩歌。戴望舒是中國現代杰出的詩人、翻譯家和古典文學學者,被稱為“現代派”詩人的領袖。他有著濃厚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才能,在畢生的文學實踐中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本書收錄了戴望舒的經典詩歌、散文、短篇小說和他的部分翻譯作品,基本上反映了作者的創作思想和藝術魅力。
戴望舒 ·名家作品 ·5.5萬字
《又是一年芳草綠》是老舍先生的散文精選集。全書分為“處處是故園”“又是一年芳草綠”“物是人非”“神的游戲”四輯,全方位展現了老舍散文的精華。老舍作為現當代文學史上的幽默大師、語言大師,他的散文無論寫人、寫景、寫情、寫事,感情真摯,且耐人尋味。只要看看他是怎樣描寫小動物的,怎樣描寫孩子的,怎樣滿心歡喜繪聲繪色地描繪一切他感興趣的家庭瑣碎的,你就知道他有多么熱愛生活。閱讀老舍的散文,給你人生的力量,熱愛生活的勇氣。
老舍 ·名家作品 ·9.9萬字
本書是作者1933年以前出版的雜文集中未曾編入的詩文的合集,1935年5月由上海群眾圖書公司出版,作者生前只印行一版次。這次只抽去已編入《三閑集》的《[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小引》和譯文《petofisandor的詩》兩篇。《咬嚼之余》、《咬嚼未始“乏味”》、《“田園思想”》三篇的“備考”,系本書出版后由作者親自抄出,原擬印入《集外集拾遺》的,現都移置本集各有關正文之后;《通訊(復霉江)》的來信則系這次抄補的;《[奔流]編校后記》初版時遺漏最后一則,現亦補入;所收舊體詩按寫作時間的先后,在順序上作了調整。
魯迅 ·名家作品 ·4.6萬字
《豐子愷·我們一家》是豐子愷有關其家庭和家人的文集。在這本書里,豐子愷暫時卸下“一代大師”的榮耀和光環,回歸樸質平凡的家庭生活。豐子愷人生的不同階段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年為子,青年為父,晚年樂享天倫,經歷平凡家庭同樣的幸福和煩惱,感受家人之間的親情關懷。“我的父輩”記敘了豐子愷父母一輩的故事,“豐姓只此一家”是他對兒時光陰以及同輩親友軼事的追憶,“我的孩子們”記錄了他陪伴兒女及孫輩成長的點滴。書中插入豐子愷為孩子們繪制的漫畫,孩子生活中的點滴和瞬間被定格,妙趣橫生;結合家人不同時期的珍貴老照片,如數家珍;再穿插其子女親眷口述式的追憶,真摯可感,從中可見豐子愷對家人的篤厚深情,以及對子女兒孫細膩而深沉的愛。
豐子愷著繪 ·名家作品 ·11.4萬字
《剪愁集》是張恨水的詩詞集,有仿古體,也有類似打油詩之作。可以領略張恨水在詩詞方面的才華,全面的文學造詣。
張恨水 ·名家作品 ·4.3萬字
《借我心動如初見》是散文家梁遇春的散文集,收錄了談讀書、論學問、聊愛情、議朋友等方面的內容。梁遇春被譽為“中國的伊利亞”,其散文深得英國小品文的精髓,又扎根于中國古典文學的土壤,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他短暫的一生留下為數不多的散文,多為傳世精品。好友馮至稱他足以媲美中國唐代的李賀、英國的濟慈、德國的諾瓦利斯;胡適認為他是“一個極有文學興趣與天才的少年作家”。正如梁遇春所言:只有對人生有了清澈的觀照,世上的榮辱禍福不足以擾亂內心的恬靜,我們的心靈因此可以獲得長久的自由。這正是本書魅力所在。
梁遇春 ·名家作品 ·9.6萬字
《正紅旗下小型的復活》中老舍以自傳為線索,表現社會風習與歷史的變遷。隨著老舍的筆在舞臺上呈現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溫和老實的父親、勤儉樸實的母親、尖刻自大的姑母、吃喝玩樂的大姐夫、蠻橫無理的大姐婆婆、無過是福的大姐公公、聰明能干的福海二哥、奸滑鉆營的多老大、性格直率的多老二、正直善良的老王掌柜,倔強耿直的王十成、養尊處優的定大爺、逍遙自在的博勝之、妄自尊大的牛牧師……一朝子民,他們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活得有滋有味無憂無慮,可當他們賴以支柱的大清王朝搖搖欲墜破碎飄零時,他們的命運就同樣不濟了。
老舍 ·名家作品 ·9.2萬字
《假面的告白》是三島由紀夫早期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日本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被評為“三島文學的核心和根子”。《假面的告白》帶有自傳性質,描述了主人公“我”的成長歷程以及復雜的心理活動。在小說中,與少年快樂欲望相連的性愿望,被正確而冷靜地加以整理、表現,并將其文學化,不僅是了解三島深層思想的重要門徑,也成為所有人經歷過并頻繁回顧著的“青春”之重要參照樣本。堅持“人應在年輕美麗時就死去”極端理念的三島,幾乎所有作品都是“青春性”的,但唯有《假面的告白》,卻是青春的極致,青春的絕唱。
(日)三島由紀夫 ·名家作品 ·9.5萬字
《經典常談》寫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朱自清教授為初中生撰寫的,介紹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普及之作。朱自清教授用白話文語言寫學術文章,將《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等經典國學內容提綱挈領地講出,并融匯自己獨到的見解。本書內容包括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是一部見解精辟、文筆優美、通俗曉暢、要言不煩、深入淺出的國學入門指南。讀者也可將本書作為一些古書切實而淺明的白話文導言,旨在啟發讀者興趣,將讀者引到閱讀文化經典的大路上去。
朱自清 ·名家作品 ·9.5萬字
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歷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圓寂于泉州。他曾去日本留學,歸國后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他在音樂、美術、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等領域都有著非凡成就。他精通六國文字,是繪畫、書法、篆刻藝術的先驅;他組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話劇團體,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他將西方音樂引入中國,是最早使用五線譜作曲的音樂家。他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髓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是中國絢麗至極歸于平淡的典型人物。李莉娟,李叔同之嫡孫女。1957年生,1986年皈依佛教。現在天津市佛教協會工作,天津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
李叔同 ·名家作品 ·9.5萬字
《顏氏家訓》是漢民族歷史上第1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著作。《大畫(顏氏家訓)》以孩子與父母之間平等對話的方式來解讀上述兩部古圣賢人的家訓,用古人的家訓指導家長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幫助學生建立規矩意識。《大畫(顏氏家訓)》是一部孩子與家長共同閱讀的家訓,一部孩子一定喜歡的家訓,一部公益中學學生、家長、老師合力編寫的家訓。
潘志平 ·名家作品 ·2.4萬字
《靈魂的巢:馮驥才精讀》是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代表作品集,收入馮驥才散文和小說經典近40篇。馮驥才的散文筆觸細膩,自然流暢,情趣盎然,富有哲理,本書收入《花臉》《珍珠鳥》《挑山工》《快手劉》《黃山絕壁松》《捅馬蜂窩》等31篇散文佳作。馮驥才是著名的小說家。本書收錄他的8篇小說。其中包括《俗世奇人》中的《刷子李》《泥人張》《蘇七塊》《張大力》《認牙》《黃金指》6篇經典,此外,還收入他的短篇小說代表作《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和曾在央視《朗讀者》欄目中朗讀過的作品《老夫老妻》。
馮驥才 ·名家作品 ·9.1萬字
《心靈是一棵會開花的樹:趙麗宏精讀》為“壹本”系列之一,由趙麗宏散文和詩歌代表作精選而成。散文部分包括被各版語文教材收錄的篇目,如《山雨》《頂碗少年》等;有溫暖詼諧、充滿童趣的篇目,如《童年笨事》等;也有些拓展性和思辨性的篇目,如《心靈是一棵會開花的樹》等。這些散文或記事或懷人,或詠物或寫景,語言樸素、敘事簡潔,卻又情感真摯、清新悠長。詩歌部分收錄《冬青》《一道光》等。
趙麗宏 ·名家作品 ·7.6萬字
《野草》真實地記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統一戰線分化以后,繼續戰斗,卻又感到孤獨、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進的思想感情。詩集內容形式多樣、想像豐富、構思奇特、語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樂性,成功地運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詩集以獨語式的抒情散文形式,詩性的想象與升華,深化了中國散文詩的藝術和思想意境。
陳漱渝主編 ·名家作品 ·5.1萬字
本書美學大師朱光潛的全新散文精選。全書收錄21篇經典“治愈系”散文,分為四輯:“忌·心浮氣躁”“忌·無所事事”“忌·俗濫生活”“忌·未老先衰”。朱光潛“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洞開心扉,在談文說藝中,給身心疲憊、向往美好生活的年輕人總結出了這本方法之書。想要生活順心,還是要像孩子一樣,保持一點樂趣,跑跑跳跳,笑笑鬧鬧。“我的個性,就是這些文章的中心。”——朱光潛
朱光潛 ·名家作品 ·7.8萬字
本書分為“真人版”和“小說版”兩個部分,圍繞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和外國人之間的關系,精選了老舍作品中這個主題的文章,主要描寫了和平時期中國人和外國人的正常民間交往、戰爭時期中國人如何面對外國人極端的態度和欺辱以及列強之間微妙的同盟關系,旨在反對戰爭,呼喚和平。
老舍著 零露 滿巖編 ·名家作品 ·9萬字
《顏氏家訓》是漢民族歷史上第1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著作。《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其中,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大畫(朱子家訓顏氏家訓套裝共2冊)》以孩子與父母之間平等對話的方式來解讀上述兩部古圣賢人的家訓,用古人的家訓指導家長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幫助學生建立規矩意識。《大畫(朱子家訓顏氏家訓套裝共2冊)》是一部孩子與家長共同閱讀的家訓,一部孩子一定喜歡的家訓,一部公益中學學生、家長、老師合力編寫的家訓。
潘志平 ·名家作品 ·4萬字
本書是美學大師朱光潛的全新散文精選。全書收錄19篇經典妙文,分為四輯:“人生的進度條,該緩就緩”“感到生活不熨帖,然后呢”“晚點兒再向世界妥協”“可愛的人和事總會出現”。本書是老先生對自己數十年生活俗事和人生哲學的觀照,是一本“此中有真意”的態度之書。諸事乏味,從今天起,不如保持一點樂趣,放心喝茶,睡覺大吉。“如果向旁人檢討自己不是樁罪過,可以說我大體上歡喜冷靜、沉著、穩重、剛毅,尊重理性和意志,卻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朱光潛
朱光潛 ·名家作品 ·7.7萬字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寫給中學生的一部介紹我國古文經典、指導學生閱讀經典的作品,讓學生從本國語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閱讀經典作品,既是語言文字的學習,也是對我國寶貴文化遺產的繼承。朱自清看到拋棄“素讀”經典的問題的嚴重性,針對眾多讀者對古文作品望而生畏、敬而遠之的情況,梳理了中國數千年文化的精粹,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十三篇,進行深入淺出的解析與評論,以“培養學生讀解古書,欣賞中國文學名著之能力”。《經典常談》不囿于陳腐的舊學框架,采擇近人新說,親切自然,通俗易懂。對當今中學生亦具有教育意義,是經典訓練的入門必讀書。
朱自清 ·名家作品 ·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