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蜀人魏明倫有句云:“巴國出詩酒,布衣傲王侯!”這出詩又出酒的蜀地,自然就有了無限的浪漫與溫馨,灑脫與豪邁。書劍快意恩仇,詩酒放歌江湖。一部《花間集》,盡攬清絕之詞,寫盡了蜀中妖嬈之態,讓富甲天下的四川盆地,占盡了中華文明的無限風流。一杯劍南春,醉了唐朝,醉了宋朝,香飄古今。一曲蜀道難,壯了巴山,壯了蜀水,驚絕天下。《蜀中舊聞》,無意廟堂王道,也無意教化育人。獨喜山野尋古訪幽,坊間搜奇獵異,以饗讀者諸君。
李浩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吳伯簫是當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本書收集了他《記一輛紡車》《菜園小記》《“早”》《話故都》《馬》《山屋》《燈籠》《羽書》《微雨宿澠池》《戰斗的豐饒的南泥灣》《黑紅點》《歌聲》《窯洞風景》《難老泉》等作品。
吳伯簫 ·現當代隨筆 ·8.7萬字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對愛的詮釋是:先是覺得他(她)的聲音真好聽,見不到他(她)心里就會空落落;再就是每每看到英俊瀟灑、活潑可愛的他或她,就會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輕者臉上微微一熱、心慌慌,繼而心跳得“怦怦”響;嚴重者大腦一片空白,似乎還要暈眩起來,甚至晚上睡不著覺。少男少女之間的愛好比是牛奶澆灌的玫瑰花,是“超浪漫主義”的惟美化身。但這種愛卻以懵懂做佐料,產生了糊涂的味道。本書匯集關于青春的短篇散文,字里行間充滿愛的詩篇。
石地 ·現當代隨筆 ·7.8萬字
誰說成長就要丟了個性、少了鋒芒?誰說成熟就要經歷沉默的時光?顧慮多了,容易麻木;壓抑久了,難免頹喪。要以失去自我為代價與世界和解,更不要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年輕時,請一定盡情盡興。相信未來可期,保持很多的熱愛和一點點野心。愿你一直如少年,干凈——純粹——心安。
朵娘 ·現當代隨筆 ·10.1萬字
《一分鐘表達成就你》主要是告訴我們如何能夠做到精準表達,進而讓自己在職場如魚得水,在生活中交流順暢。適合渴望提升表達能力的廣大讀者閱讀。
正揚 ·現當代隨筆 ·5.2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兩年來的優秀散文作品。作品得到國內多家媒體的關注與轉載,是80后作者中實力派的散文作者。文風大氣,沉著,厚重,質樸,鏗鏘有力,充分的展示了作者的才華,縝密的思考,成熟的文字,激情的探索,是這個散文集的主要特點。
于霄牧 ·現當代隨筆 ·4萬字
一九三七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后,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所北方高等學府聯合一批中外知名學者,匯集八方愛國學子,艱難跋涉到西南邊陲,抱著“抗戰必勝”的信念繼續辦學,中國文化的血脈在烽火硝煙中得以保存。作者趙瑞蕻系當年西南聯大外文系的學生,他在西南聯大所接受的“剛毅艱卓”“愛的教育”“民主精神”,深刻影響了被老師和同學們稱為“年輕的詩人”的一生。晚年他用深情的筆追憶了這段刻骨銘心的求學經歷,繁忙的梅貽琦“穿著深灰色長袍走來走去”,聞一多的“炯炯目光”,沈從文的“和藹笑容”,燕卜蓀“紅通通的鼻子”,吳宓“走路直挺挺的”,錢鍾書“完全用英語講課”,一位位大師的身影躍然紙上……
趙瑞蕻 ·現當代隨筆 ·15.7萬字
本書收入著名作家趙麗宏所作散文代表作100篇,是他近40年散文創作的精華,內容包括記事、寫人、紀行,以及個人生活、寫作經歷與文壇交誼,每篇都寫出了切身的感受,滲透著比較深刻的思想,充滿感動人鼓舞人的力量,從中可以看出作者高遠的情懷,語言優美,生動,富于意境和詩意,可以作為文學愛好者和青少年的閱讀范本。
趙麗宏 ·現當代隨筆 ·17.6萬字
《心中的日月》精心篩選收錄了季羨林先生的經典散文,分心有山川、與子同裳、風月同天、桃李芬芳四輯,內容涉及生態文明、道德修養、社會關系、國民教育等方面,是先生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寫下的深刻感悟。先生的哲思與智慧,通過樸實、洗練的文筆娓娓道來,如一位長者談心與傾訴,青年人的修身、修德,將在這里大獲裨益。
季羨林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光陰的饋贈》是季羨林先生的散文精選集,也是先生九十多年人生智慧的總結和心靈獨白。全書分為少年不識愁滋味、心懷家國燃青春、吾心似箭歸燕園、桑榆童心永少年四輯,先生在人生不同時期留下的文字從不同側面透射出對人情世事的開朗豁達,對治學研究的認真嚴謹、對人生旅程的認知思考,無不閃耀著啟迪人們心智的燦爛光輝。
季羨林 ·現當代隨筆 ·10.5萬字
散文大家劉白羽一生寫出了大量具有深刻思想內涵和獨特藝術風格的優秀作品,本書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合集,共分四輯(關山千重,風景里有家、人生無非,歡聲和淚盈、馳騁想象,向著光亮那方、遠方,與異文明相戀)。包含《巍巍太行山》《長江三日》《昆侖山的太陽》《白蝴蝶之戀》等作者不同創作時期的經典代表作。這些散文無論是寫景,還是敘事,均充滿強烈的激情和鮮明的時代色彩;在對人生、社會的思考方面,也表現出深切、獨特的個人風格。劉白羽是現當代文學的杰出代表,具有高度的審美,對散文情有獨衷,他文筆優美,立意獨到,寫出了散文之大美,既有時代性又有藝術性。
劉白羽 ·現當代隨筆 ·13.4萬字
《島上來信》是豆瓣熱門作者胡子沉潛多年傾心打造的生活之書。全書分為“故鄉”、“在島上”兩個部分,一共收錄了37個迥異、讓人久久回味的故事。從兒時的回憶到研究生畢業出國,人與事、景與物,雜糅在一個個故事里,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濃墨重彩,但每個地方都透露著平凡的樂趣與哀愁。不要因生活里難念的經,就參不透眾生的美麗。沒有宏大的人生觀,沒有轟轟烈烈的理想誓言,有的是平淡而普通的生活,有的是把這平淡而普通的生活過得豐美的心境,這是他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
胡子 ·現當代隨筆 ·10萬字
孩子離家步入大學,對很多家庭來說是一件大事。父母關心、憂心、操心、擔心?孩子總有那么幾句話,想說而又說不出。本書一共收錄了50篇南京大學《家書》欄目的優秀作品,每一篇都經過了精心的打磨。我們將自己最想說而又不能說的話,都寫在書信中,錄成音頻,讓心聲得以被保存,本書希望通過這或溫暖,或悲傷,或有趣,或平淡的書信,傾訴孩子的真心,能夠讓父母了解我們的大學生活,滿足父母們的關懷之心。
《家書》編輯部 ·現當代隨筆 ·6.9萬字
《瘋骨集》收錄80余篇情緒隨筆,每篇文末附詩歌一首。作品以愛執筆,用情至真,字里行間充滿傲骨之氣。我的愛也只是世界萬千人中渺小的一份,它普通且庸俗,常見又樸素。在遇見你的時候,它才金碧輝煌。但我自有我的高傲,即便因你滿身荊棘,我的靈魂也永不低頭。愿你恣意生長,活出瘋骨。敬你人生如月,唯有皎潔,不計圓缺。
木辭山 ·現當代隨筆 ·8.6萬字
本書是青年作家鄭驍鋒的文化歷史散文作品集,鄭驍鋒是歷史地理文化類散文寫作的佼佼者,在讀者中有較好的口碑。《本草春秋》它不是中藥的歷史,而是以中藥書寫的歷史,是用當歸、遠志、甘草、人參等串連起來的歷史散文集。史書、藥書對照來看,同樣發黃的紙頁上,竟能找到不少彼此印證的章節,有許多埋伏呼應之處。以藥讀史,相互補充相互闡發,別有一番滋味。《本草春秋》的角度新穎,文筆老練,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值得對文史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讀。
鄭驍鋒 ·現當代隨筆 ·18.5萬字
這一切對我來說是呼吸,是冥想,是放縱,是收斂,是情人,是敵人,是瘋狂,是恬靜。是玩弄和被玩弄、是游戲和被游戲。是陰天、是雨天、是玻璃、是水,是男人、是女人、是情人的后在我身體上游走,是我作為一個女人向最愛的人全面打開那一刻。本書收有“水晶蝴蝶”、“獨處的女人”、“舊男友與新褲子”、“逝去的老歌”、“關于旅行”、“夜太黑”等散文。
趙凝 ·現當代隨筆 ·8.4萬字
我深信,我會幸福,會如自己心里期許的那般,牽著他的手,來到你的面前,讓你看到我幸福的樣子。我想,那樣的場景必定也是你希望看到的,對嗎?可是,最終,我一無所有。在他的身邊,我一面感受著他無微不至的疼愛,一面想念著你少年時期的神采飛揚。他不像你那般年輕,他比你大了5歲,比我大了十歲。可我,仍舊癡迷于他。只是,到最后,還是因為太多的人對他說我愛上他,是因為他與你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9萬字
本書從文學評論和植物鑒賞的角度研究了張愛玲作品中一個側面的美,并將這份美挖掘得更深、更動人、更令人驚艷。同時將配備大量精美的寫實或寫意的植物照片,全是作者原創攝影。從文字、影像相結合的方式娓娓道來植物和文學世界的趣味和韻味。圖文并茂,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對讀者來說將是一場芳香的閱讀旅程。字數約15萬字,圖片140張。本書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角度,從張愛玲作品中相關植物的鋪陳特點描繪方式營造意境等等方面來研究張愛玲的文學藝術特點。植物是文學作品體現地域性的重要背景之一,張愛玲的作品中出現了大量的植物,在她的作品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嶺南地區的鳳凰木、木槿、象牙紅、杜鵑、白蘭、棕櫚、雞蛋花、木瓜、榴蓮、芒果等等植物體現了濃厚的嶺南地域特征,這些嶺南風情的植物描寫是關于香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細節。而白玉蘭、洋梧桐、水仙、紅梅、薔薇、梔子、臘梅等等又是江南一帶的典型植物,在描寫江南的作品中有著極細膩極動人的刻畫。張愛玲書里有大量的妙語,意象獨特,妙喻精彩,其中有關植物的意象非常之眾多,比如:“她再年輕些也不過是一棵較嫩的雪里紅──鹽腌過的。”、“在那黑壓壓的眉毛與睫毛底下,眼睛像風吹過的早稻田,時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閃,又暗了下去了。”、“在宗楨的眼中,她的臉像一朵淡淡幾筆的白描牡丹花,額角上兩三根吹亂的短發便是風中的花蕊。”等等都非常別致,可以羅列成一章。另外有關植物的色彩、作為食品的植物也都豐富得可以獨立成章。總之繁花似錦、春意秋色,植物的世界里一草一木也動情演繹著紅塵間的悲喜纏綿,字里行間飛舞著的故事情節、生活情趣、蒼涼情感的背后,有著不能忽略的花草藤木的烘托。
蔣春林 ·現當代隨筆 ·15.7萬字
我喜歡音樂,喜歡音樂里面的一種讓人說不出來的美,這種美,能讓你陶醉在音樂當中,久久不愿醒來。我耳邊突然響起了一曲《貝多芬》作品集“27”的交響樂。我喜歡音樂,喜歡音樂里面的一種讓人說不出來的美,這種美,能讓你陶醉在音樂當中,久久不愿醒來。雨輕輕地敲著我的窗牘,淅淅瀝瀝。它刻意不擾我的夢。雨在窗外,在我夢醒時分的窗外。這時候雨就在李清照的清婉,秦觀的纏綿,柳永的細膩中鮮活起來了。在這個季節,在夜的深處,雨不僅撫摸著萬物。我不知道有誰能聽懂夜雨的聲音。那雨穿過深重黑暗探幽到我的窗前,一定是來梳洗我的心靈。我如嬰孩般被雨輕輕拍打,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感覺,似乎是輕松,似乎是舒暢。
劉燁 ·現當代隨筆 ·16.7萬字
本書為陳思和教授的人物特寫散文集,所收文章分為三輯:第一輯追憶巴金和賈植芳兩位先生;第二輯廣泛涉及作者交往和見聞的文壇、學界人物,比如冰心、施蟄存、柯靈、朱東潤、章培恒、王瑤等人;第三輯聚焦我國港臺地區及海外的學者和文化名流,比如陳映真、夏志清等人。
陳思和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