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的代表作,1931年1月開明書店出版,影響深遠。后來,豐子愷又發表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反映了他在不同階段的思考與體悟,無論是寫至親、懷師友,還是觀宇宙人生、品世間百態,無不深刻雋永、意趣悠長。本次足本的《緣緣堂隨筆》收錄《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新筆》《緣緣堂續筆》,附錄了三篇作品:《告緣緣堂在天之靈》《還我緣緣堂》《辭緣緣堂》,向讀者完整呈現豐子愷筆下的緣緣堂。
豐子愷 ·現當代隨筆 ·23萬字
本書是宗璞先生自選散文集,除題記與后記之外,共107篇文章,分作9組。第一組文章圍繞家庭與親人所作,第二組專為其父馮友蘭而寫,第三組系回憶與聞一多、張岱年、陳岱孫等老一輩知識分子的交往與情誼,第四組圍繞著作者生活了數十年的燕園里的風景古跡與人事代謝,第五組是作者關于四時花令與良辰美景的美文,第六組是作者尋訪世界各地名人故居的游記,第七組是作者對日常生活與個人經歷的反思,第八組是作者的讀書心得,第九組只有兩篇,系作者對于畢生創作的總結。宗璞先生出生于清華園,成長于西南聯大時期的昆明,返京后又在燕南園生活了數十年,學養融匯中西,交游遍及士林,文字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宗璞 ·現當代隨筆 ·23萬字
對大多數讀者而言,伊犁是有著神秘歷史和旖旎風光的遙遠陌生之域,對于熱愛歷史和旅行的作者而言,這里充滿了誘惑和感召。揚州和伊犁,在華夏大地上遙遙相望的兩地,因為“江蘇援疆”而勾連在一起。《伊犁日志》以采風活動的時間為主軸,以層層疊加與遞進的方式鋪展,藝術地再現了在沒有通訊網絡的新源縣那拉提大草原那“太陽升起”的地方,作者切身體驗了細君公主當年在草原上原汁原味的游牧生活,多維度解讀了特克斯縣的古代“赤谷城”遺址,并深情探訪了昭蘇縣的“細君公主墓地”。作品中的“我”帶著“神秘感”而去,滿載“神圣感”而歸,以輕松游記的形式將揚州、伊犁、江蘇援疆有效融合在一起。整體上生動鮮活、博古通今,情感充沛,透露著詩情,向讀者展示了一幅來自草原的優美厚重的自然與歷史長卷。
朱崇生 ·現當代隨筆 ·23萬字
跟著華杉讀經典,本本通透又簡單!讀書學習,是人人都贊同的事,很多人也投身其中。但是學習需要“學習學”,讀書也需要方法論。本書收錄了華杉13年來的讀書筆記,從515本書中選取了319本精華,編錄成冊,內容涵蓋軍政謀略、歷史傳記、哲學思想、企業管理、經濟原理、社會科學、文學小說等13個領域,涉及書目貫通古今中外。不論你想學習有效的閱讀方法,還是了解大師筆下的經典著作,本書都能為你提供一個合適的入口。世間之樂,讀書最樂!獨樂樂不如同樂樂,翻開本書,跟著華杉讀經典,古今中外全看遍!
華杉 ·現當代隨筆 ·22.8萬字
本書描寫了十對藝術家情侶名動世界的傳奇愛情。他和她是:陳希米和史鐵生、杜拉斯和揚、海德格爾和阿倫特、亨利和寧、胡蝶和戴笠、肯與崔雅、列儂和洋子、林青霞和秦漢、羅密和阿蘭、沙賈汗和慕塔芝。像與十個愛的星球的狠狠撞擊,火花燦爛,墜落與升騰。注重思想性與靈性的解讀,是本書的看點。
高偉 ·現當代隨筆 ·22.8萬字
本書作者多年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學人研究,關注學人著作的版本,學人日記、書信,他人的回憶,本書結合作者和學人接觸中的觀察與感悟,把重心放在通過“歷史的細節”,為“學”術研究背后的“人”作“素描”,從微觀角度對單演義、任訪秋、唐弢、王瑤、錢谷融、丁景唐、姜德明、陸耀東、樊駿、范伯群、王信、錢理群、吳福輝、王富仁、趙園、溫儒敏、欽鴻、陳子善、劉緒源等19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名家做了較為深入的解讀,有史料有趣味也有思考。
宮立 ·現當代隨筆 ·22.8萬字
本書作者從文本、文化兩個角度考察這一文學文化現象,一方面分析作品的結構、修辭特點,另一方面考察這種寫作興起的社會原因,通過個案研究去理解情感書寫與士人追求政治成功、積累文化資本、塑造自我形象之間的關聯,以及這種邊緣寫作與社會秩序、文學傳統之間的緊張關系。
洪越 ·現當代隨筆 ·22.7萬字
本套裝包含《可愛的中國》和《多余的話》兩本紅色文學經典。其中《可愛的中國》是方志敏的散文,也是他的遺著。1935年寫于獄中。作者以親身經歷概括了中國從“五四”運動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以來的悲慘歷史,憤怒地控訴了帝國主義肆意欺侮中國人民的種種罪行。他滿懷愛國主義激情,象征性地把祖國比喻為“生育我們的母親”,堅信中華民族必能從戰斗中獲救。
方志敏 瞿秋白 ·現當代隨筆 ·22.6萬字
《殘花亦俏》是一部反映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社會救濟院生活的長篇小說。作者就是一個在救濟院長大的殘疾人,她以她敏感的心和勤奮的筆,以回憶的形式記錄下了那個年代社會殘疾人及傷殘軍人等蕓蕓眾生的百態面貌。雖然是在那個人性被扭曲、被壓抑的時代,但人性中的善良和正直是泯滅不了的,作者也正是感受著這些美好,漸漸長大,并學會了回報社會。
張莉 ·現當代隨筆 ·22.6萬字
《精美詩歌》為了增加知識含量,幫助作者提高閱讀效率,全書采用圖文結合的編排形式。120多幅精美的圖片或介紹詩人詩作,或體現詩歌意境,與文字相得益彰。同時,《精美詩歌》還增設“作者簡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簡要介紹了作者的生平經歷、創作成就等,使讀者對作者有個清晰概括的了解;“作品賞析”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對每首詩歌的寫作背景、思想內容、語言特色等進行精當的解析,引導讀者從不同角度去品味詩歌;這些欄目或縱向深入,或橫向延展,幫助讀者準確把握詩歌的精髓,體悟其蘊含。此外,書中還選配了一些契合詩意的圖片,給讀者帶來視覺享受的同時,也擴大了其想象空間。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尊重作者和譯者,保持原文風貌,對一些20世紀二三十年代寫成或翻譯的作品中個別用字和時下現代漢語語法不統一的現象,我們沒有做相應的改動,確保了作品的原汁原味。
明月生 ·現當代隨筆 ·22.6萬字
本書作者是新華社高級記者,常年從事國際新聞報道,多次當西歐國家采訪游歷,對西歐有著深刻的感情與了解,本書是作者的隨筆散文集,分為社會萬象篇、歷史風云篇、文藝殿堂篇、作家寫作篇、名人后事篇五個部分,全面描述了作者眼中的西歐社會,有助于讀者了解一個真實的西歐。
高秋福 ·現當代隨筆 ·22.6萬字
柴靜十年成長的個人告白,中國社會變遷的備忘。央視知性美女主持柴靜首度出書,講述十年央視生涯。從對新聞一無所知的新人,嘗遍失敗、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為央視最受歡迎的女記者和主持人,柴靜從未停止反思和追問,柴靜說:“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看見》告訴你柴靜何以成為柴靜,她經歷過什么,思考著什么,又記下了什么。
柴靜 ·現當代隨筆 ·22.6萬字
《白馬少年,衣襟帶花》和《人生海海,素履之往》是90后十大暖男作家之一潘云貴的青春純美散文集。作者以清新細膩的筆觸描摹生活,書寫青春時期獨特的成長體驗,直抵青少年內心世界。文風清新柔美又極具深情,所記錄的人與事引人入勝,感人至深。每篇文章都由作者精心挑選,字里行間純美至極,是青少年美文閱讀的優秀讀本。
云鯨航 ·現當代隨筆 ·22.5萬字
本書從一個新的角度指導我們從自身的潛力著眼,從自己的心靈、觀念和日常行為中尋求成功的途徑,告訴人們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改變親朋同事間的關系和自己的價值觀,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解決內心的沖突和矛盾。本書在理論篇中闡述了人類潛能概述、潛能思維發展的歷史淵源、潛能開發理論與方法,并介紹了廣東潛能開發的系列研究項目;在實務篇中分別探討了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以及嬰幼兒的潛能開發。本書既可作為大中專學校管理、心理學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廣大潛能學愛好者學習研究用書。
譚昆智 陳家義 ·現當代隨筆 ·22.5萬字
《中國尋路者》是解放日報特聘首席記者、高級編輯高淵的人物特寫選集。在本選集中,作者對那些在中國當代發展模式上貢獻過力量的重要人物,那些改革的探路者,進行了細致地刻畫。包括:邵寧、王新奎、周其仁、陳佳洱等15人,和“WTO談判者”“東京審判中方三杰”兩個人物群體。這些人物的人生,既是自我實現的過程,也是中國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側影。作者通過溫糯和軟的訪談書寫,將受訪者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與國家命運串聯起來,閑話中國70年發展史。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火花,為新中國70年巨變留下珍貴實錄。
高淵 ·現當代隨筆 ·22.5萬字
作者用清新優美的筆觸,飽蘸豐沛濃烈的情感,表現了故鄉的古橋水井、秋蟬夏月,春韭榆錢、艾草桑葚等鄉村圖景,傳達了作者濃得化不開的鄉愁。除此之外,通過對人間友誼、骨肉親情、英雄事跡、道德典范、海外見聞等的細膩描寫,表現了作者的誠摯的家國情懷、心香情暖。
周博瀟 ·現當代隨筆 ·22.5萬字
本書是一本讀書隨筆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讀書始終是人的一種精神享受。本書結合作者的閱讀與寫作經歷,圍繞“為什么讀書”“讀什么書”“怎么讀書”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抒發讀寫感悟,闡釋閱讀思考,并向讀者展示了許多名家的閱讀與創作故事,分享了他們的閱讀理念與方法,對讀者有極大的啟示與借鑒意義。
潘裕民 ·現當代隨筆 ·22.4萬字
本書精選了鄭逸梅寫民國人物風云往事的文章上百篇,擷英采華,所選皆為鄭文精粹,其中有文人,有學者,有政客,有名伶,皆為一時之俊杰。可以合而觀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編在手,盡享快樂閱讀的陶然之感。作者曾參加南社,后從事教育工作,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因擅長撰寫文史掌故類文章而被譽為“補白大王”。本書不但將作者生前已經發表的作品集結,同時作者生前未曾發表的作者也收錄其中,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同時,對于那些想要研究鄭逸梅先生的人,本書一定不能錯過。
鄭逸梅 ·現當代隨筆 ·22.4萬字
《晚唐詩對宋詞影響研究》是《盛唐中唐詩對宋詞影響研究——以六大詩人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的后續課題,它將研究視野由盛唐、中唐轉向晚唐五代。通過統計分析,可知對宋詞最有影響力的20位唐代詩人中,有10位是盛唐、中唐詩人,我們業已進行過研究;余下的10位則全是晚唐詩人,本書以杜牧、許渾、溫庭筠、李商隱、韓偓這5位最具典型性的晚唐詩人為中心進行考察。具體來看,宋代詞人對杜牧及其作品的喜好,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揚州印記”、“杜郎風采”、“三守僻左”與“其他詩歌對宋詞的影響”。許渾的送別詩、登臨詩、酬贈詩、記夢詩對宋人影響較大。溫庭筠在宋代詞壇被推崇,最主要的原因在其詞作。其“濃艷密麗”與“清疏明麗”兩種風格的詞作,不僅使其確立了詞壇、詞史地位,亦令后代詞人追羨不已。除卻不遇的遭際深為宋人所同情之外,李商隱的無題詩、愛情詩、詠史詩等對宋詞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此外,作品中欲言又止、欲說還休的隱約、細膩,與部分宋詞正有暗合之處。附錄部分,以“詩人、詩題、詩句-詞人、詞題、詞句”字段形式直觀呈現韓偓詩歌對宋詞創作的影響,述而不論。
劉京臣 ·現當代隨筆 ·22.4萬字
本書通過歷史觀念、學術思想、榮辱觀念(面子觀念)和所謂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抄襲鹽谷溫《中國文學概論講話》事件的分析,揭示了魯迅和顧頡剛矛盾和分歧的內在文化意義,指出魯迅和顧頡剛的矛盾和分歧實際是在魯迅以“立人思想”為核心的現代文化觀念與顧頡剛在受教育過程中形成的中國現代學院精英知識分子文化觀念的差異和矛盾中形成的。
王富仁 ·現當代隨筆 ·2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