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選取汪曾祺散文中談生活意趣的篇章,類似林語堂《生活的藝術》。汪曾祺是熱愛生活、興致勃勃的“生活家”,在他筆下,人、風景、美食、草木蟲魚、文化、藝術,都煥發著神采,有著“汪味”感悟。讀他的文字,時時令人“頓覺眼前生意滿”,他晚年也情不自覺地寫道:“活著多好呀。我寫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覺得:活著多好呀!”可謂興致勃勃地活到生命終點。汪曾祺的文章,是生活的贊美詩、品鑒寶典,藝術地引導人們發現生活的意趣,激發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6.6萬字
作為貴州省的“文化名片”,戴明賢在六十多年的散文創作中,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是中國文壇上一個特殊的存在。戴明賢散文多寫小城凡俗、鄉人鄉事,其思想和文字卻頗具前沿性和先鋒性,既有小城生活與書卷生涯的詩性文心;又有一種看慣世事、氣定神閑的風度,嘗遍世味、返樸歸真的韻致。筆法上,糅合了電影、戲劇、小說、詩歌等各種藝術形式,甚至傳統繪畫的“留白”手法,言盡意遠,給人以無窮回味,多篇散文入選當地語文閱讀。本書精選戴明賢代表性散文近五十篇,包括《石城引》《父親的園子》《下江人》《看練灘》《優伶》《聽竹琴記》《野茨菇芹菜酸》等,多角度呈現了作者以文化為底蘊,以情感為指歸的創作風格;同時配有多幅照片,展示了作者九十年間不同時期的生活環境與狀貌。
戴明賢 ·現當代隨筆 ·20.8萬字
王寧先生是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北師大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主任,是章黃學術在當代中國的重要傳人。所寫著作曾榮獲2018年度“中國好書”和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秾W林追遠錄》是王寧先生首部回憶性散文集。書中追憶了與陸宗達、啟功、鐘敬文、周有光、蕭璋、劉乃和、李格非等一大批師友的交往,體現出王先生濃厚的家國情懷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先生人生經歷豐富,文學功底深厚。這些回憶性散文,專業與情懷兼具,既厚重又感人,飽含著生命的通透,能夠給廣大讀者以多方面的啟發。
王寧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這是楊云蘇(故園風雨前)的第一部長篇回憶體小說。故事發生在1999年的春節,“我”與當時的男朋友檀生,以及檀生父母一起回到他們老家潮汕。第一次以準兒媳的身份出現在這個龐大家族中,自然受到親戚們的熱情招待。但當“我”進一步融入這個家族時,卻發現隱藏在表面熱鬧和諧下的波詭云譎,以及一觸即發的家族爭戰……本書以細膩入微的筆法,用富有畫面感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呈現了中國式復雜的家庭關系。既有血濃于水的深情,也有虛偽、不堪、軟弱等那些不可言說的灰暗時刻。雖然原生家庭的創傷不可平復,但每個人都在試圖用自己的方式與家族和解?;蛟S讀后會有強烈共鳴的部分,親戚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似曾相識。這也是一本中國式家庭關系的特寫,讓我們感受到真正維系家庭紐帶的并非血緣關系,而是生活中彼此之間的尊重和理解。
楊云蘇 ·現當代隨筆 ·15.6萬字
《巷里林泉》是楊云蘇的散文集,記錄平凡生活里的凡人俗事、人間煙火。重度貓奴丹叔叔,吃貨啟蒙者大伯,長于成都的戰爭遺孤,愛上銀幕角色的呂青工,大食堂廚神馮師,“疑似初戀”小學同桌……讀完讓人重新愛上世界。作者楊云蘇當過20年紀錄片導演,轉行寫作后迅速破圈,被網友譽為“祖師爺賞飯”“天賦型選手”“真正的生活家”。讀楊云蘇的散文,陳腐已久的感官像被激活,突然對人世又有了覺知。生活,不只是“生”下來“活”下去,還要活得從容狡黠,人間煙火為樂。
楊云蘇 ·現當代隨筆 ·13.4萬字
當云煙飄散,當繁華落幕,當一切歸于自然,你曾經肆意追求的是否會讓你心安?希望本書能夠觸動你心靈的某一個角落,在你最需要鼓勵的時候為你加油,在你最需要知音聊天的時候與你交流。希望通過這本書,讓你可以感受到,凡塵世界中的魅力。
(加)黃榮華著攝 ·現當代隨筆 ·12.4萬字
《遠山與舊夢》是文壇“教父”童慶炳先生畢生唯一一部隨筆選集,記錄他對童年、故土和情親歷歷往事的緬懷,以及青年時代外出求學游歷、教書育人的諸多回憶,文字樸拙洗盡鉛華,溫暖動人,十分珍貴。童慶炳一生桃李無數,中國文壇當紅作家莫言、余華、畢淑敏、遲子建、劉震云,著名學者陶東風教授、王一川教授、羅鋼教授、丁寧教授、孫津教授等都曾師從于他,該書在后期推廣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名人資源。
童慶炳 ·現當代隨筆 ·15.1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的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作。其詩玲瓏剔透、感情細膩、風格婉麗,頗富音樂美,小說、散文、劇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社會現實。詩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堪稱代表作。一代才女優美清新的文字定會給廣大喜歡她的讀者帶來美好的閱讀體驗、強烈的情感共鳴、綿延不絕的回味與感動。
林徽因 ·現當代隨筆 ·11.7萬字
《墨跡》散文集,內容圍繞作者自己的故鄉——墨城塢展開。書里有墨城塢的鄉音鄉情,有跡可循的風土人情。作者身為從墨城塢出去農家兒女,用最樸實的文字記錄下了它的蹤跡,用這種永恒的方式來紀念它,也表達了自己對家鄉的熱愛。書中有很多場景,是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人們所熟知的,無論勞作、玩耍、凝望,甚至離開故土,無論離去的背影還是溫暖的相遇,都能從中找到慰藉。
珂菲 ·現當代隨筆 ·16.7萬字
倉央嘉措的一生充滿傳奇,住在布達拉宮,他是雪域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純美的情郎。這個極具才華的詩人寫下了感動人間的情詩,三百年前感動了無數人;三百年后,依然有很多讀者為他的情詩感動。他用生命,演繹了一場詩歌之美。唯美傳記作家白落梅用潔凈、美麗的語言,將倉央嘉措的生平與他的詩歌結合在一起,試圖描繪一個真實而又深情、質樸而又充滿才華的倉央嘉措,更重要的是,向讀者展示他的詩歌之美。書中亦整理了《倉央嘉措詩歌全集》和《倉央嘉措年譜》,供讀者全面了解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一部分的美妙所在。
白落梅 ·現當代隨筆 ·11.5萬字
作者張守春,是清華本科、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碩士,曾以筆名瀟水出版《一讀就上癮的夏商周史》、青銅時代的戰爭系列。本書是他的散文,其中的感悟和文采,都引人入勝。
張守春 ·現當代隨筆 ·5.8萬字
本書共收錄45個家庭60封家書,家書的作者都是中共黨員和追求進步的人士,既包括陶鑄、鄧子恢、滕代遠、帥孟奇等老一輩革命家,也包括陸更夫、左權、馮庭楷等革命烈士,更多的則是普通黨員和士兵。家書中所表現出來的各個時期對于共產主義事業的堅定信仰、對家人親友的醇厚親情、面對各種復雜環境時內心的矛盾和掙扎,都是真情實感、鮮活生動、觸手可及,也因此更加感人至深。全書再現了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與感人情懷,讓讀者從紅色家書中得到感悟,重溫黨史,不忘初心,緬懷革命先烈,汲取繼續前進的力量。本書內容豐富,故事性強,圖文并茂,四色彩印,裝幀精美,可堪收藏。既可作為廣大黨員干部及群眾學習讀物,又可作為大中小學生愛國主義及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每一位對于黨史、革命史感興趣的讀者,都值得一讀。
張丁 ·現當代隨筆 ·10萬字
“攝影范談”這個專題緣起于2017年初與攝影評論家陳小波與攝影家林路的對話,話題主要針對大眾“攝影觀”是否正確而展開討論。攝影多年,拍過很多片子,作為1X的編輯與專業評委,這些年可以說是閱片無數,評片也算是無數。時常安靜下來思考我們為什么攝影,攝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拍攝出有思想有生命的作品呢。在設備越來越先進的今天,如果長期停留在器材和技術層面,相信攝影將永遠止步于“科學技術”層面。所以這本《攝影范談集》將用談的形式,力爭用二十一個話題來改變讀者的攝影觀。為什么是21談呢,21談源自3周21天(醫學方面認為堅持三周的行為,大腦將會真正開始理解并有意識地視為自然習慣)。
范朝亮 John Fan ·現當代隨筆 ·9.5萬字
《網絡文學創作原理》是著名的網文寫作導師王祥的一部力作,作者有三十余年的文學創作研究和教學經驗,起點中文、榕樹下、中文在線等眾多網站的資深作者均對其教學給予很高的贊譽。書中表達的創作原理與創作方法,曾為許多遭遇創作瓶頸的小說作者提供了重要的靈感和啟示。通過閱讀本書,你將領會:網絡文學的“快感獎賞機制”、主要寫作策略、對人類欲望的審美化和倫理化處置等重要理念“與現實接壤的世界”、“奇幻小說的世界”、“東方神話世界”、“科幻世界”等幾種網絡小說世界設定的經典模式主角、情欲對象與情感對手、敵人與競爭者、功能性人物等小說角色如何創設,又有哪些重要的角色原型可資借鑒故事有哪些功能、細節應如何打磨,以創造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情節激發創意—突破瓶頸—最終完稿,這本書將幫你喚醒塵封在腦海中的那些故事。
王祥 ·現當代隨筆 ·18萬字
《散文隨筆卷》是“張潔文集”系列之一?!渡⑽碾S筆卷》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張潔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張潔 ·現當代隨筆 ·21萬字
懷念汪曾祺最好的方式,就是閱讀他的文字。本書為汪曾祺的散文精選集,完整收錄《五味》《昆明的雨》《人間草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等經典名篇,同時新增《貓》《一技》《名優逸事》《和尚》《一輩古人》等罕見篇目。作者從花鳥蟲魚、鄉情民俗、凡人小事、旅途見聞等多個主題出發,詳盡展現了一代“生活家”汪曾祺的精神世界與生活志趣?!澳愫苄量?,很累了,那么坐下來歇一會兒,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讀一點我的作品?!?/p>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林青霞三部曲》?!剁R前鏡后》是林青霞第三部散文作品,在《窗里窗外》和《云去云來》之后,繼續娓娓道來她所經歷的事、認識的人。本書還首發了她的生活照片多幀,均為林青霞親選?!洞袄锎巴狻肥橇智嘞冀?年所寫的46篇散文的結集,雖是舊作,但該書記錄她19歲以《窗外》成名后多方面的人生經歷,字字真實深刻。《云去云來》我唯一一個甲子的歲月出了第二本書《云去云來》,當是給自己的一份禮物,也好跟大家分享我這一甲子的人、事、情。
林青霞 ·現當代隨筆 ·18.6萬字
三毛親侄女,雙胞胎中的妹妹陳天慈,在三毛逝世三十周年之際,以22篇回憶性質的散文,回憶幼時和姑姑一起生活的日子。為三毛拍下最后一張肖像的攝影師肖全說:“三毛最大的精神是決定自己的人生。”導演嚴浩說:“人們都叫她小太陽,但其實她很孤獨?!蓖馊搜壑械娜?,大多有著這樣的形象。但在孩童天真爛漫的眼中,這位傳奇的女子,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一面?
(加)陳天慈 ·現當代隨筆 ·12.8萬字
作者林青霞說:“我的《鏡前鏡后》在我今年生日出版,算是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也好在疫情中跟大家分享我思、我想和我描寫的人物。”《鏡前鏡后》是林青霞第三部散文作品,在《窗里窗外》和《云去云來》之后,繼續娓娓道來她所經歷的事、認識的人。書末特別收錄幾篇“朋友的話”,他們識于不同時期,也見證著青霞的成長。多年閱讀滋養下,也豐富了她的創作靈感,身邊的人和事都成了她筆下的主角,隨手拈來,輕松流暢。以讀書為樂、寫作為趣的她,對事物觀察入微,寫來惟肖惟妙,所思所想,真情流露。本書還首發了她的生活照片多幀,均為林青霞親選。
林青霞 ·現當代隨筆 ·7萬字
該書為CCTV《朗讀者》的同名圖書,由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作為本書的主編。該節目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和良好的受眾口碑。本書依托電視節目,體例上按照主題詞結構劃分章節,章節內分主題導言、朗讀者小傳、訪談、文本、點評幾個板塊,偏重文本的文化品質和精神內涵,回歸書的閱讀感和品質感。收錄多篇名家名作,老少咸宜。該書分三輯,每輯收入四個主題的精選內容,附圖片。
董卿主編 ·現當代隨筆 ·3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