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并結合其不同時期的經歷,對其詞進行了情感化的解讀。他的人生從來不是無疾而終的逗號,那銜著理想盤旋而飛的執著,那曠邁與細膩并存的稼軒詞,已然成為驚艷了塵世的感嘆號。千年之后的今天,史書中的南宋那一頁已經泛黃,而辛棄疾詞中的字句,卻變得越來越清晰。
鴻雁 ·古詩詞 ·9.9萬字
本書收錄了千余首古詩詞,分為“古歌謠”、“詩經”、“楚辭”、“漢魏南北朝詩選”、“唐詩”、“唐宋詞”、“元曲”、“宋元明清詩”、“元金明清詞”等篇。
青禾 ·古詩詞 ·24.9萬字
讀懂人物情感,才能真正讀懂作品。李清照作為婉約派代表詞人,作品存世不多。本書精心選取李清照詞凡45首,詩14首,配以解析、今譯和注釋;另附有李清照文五篇和大事年表。注釋賞析相結合,融入時代背景,還原人物情感,一本書讀懂李清照的詩詞與人生。
(宋)李清照 ·古詩詞 ·6.3萬字
《詩詞格律與創作》是一部詩詞寫作的實用教材,該書簡明地劃分為“詩的格律”、“詞的格律”和“詩詞的創作”三個章節,從詩的押韻、平仄、對仗以及詞調、詞牌、詞譜等許多方面,有條理地解讀詩詞的格律規則,并且將古體詩與近體詩進行量化地對比分析,更全面地介紹詩詞的分類和構成。書中還名家名作進行賞析,介紹了詩詞創作的手法和技巧,講解精辟而又細膩,為讀者學習詩詞帶來了啟迪和藝術上的享受。
夏方進 ·古詩詞 ·12.1萬字
古詩詞是中國文學史上耀眼的明珠,歷經千載時光,依舊璀璨奪目。《每天一首古詩詞》以至簡至雅的理念,在浩瀚繁雜的古典詩詞中,精選名篇佳作,先秦的奇幻瑰麗,漢唐的風流雅韻,雅宋的婉約多情盡收眼底,組成一幅充滿生命力的曠古唯美畫卷,帶讀者輕松暢游千古時光,感受最純粹、真摯的古典情懷,在喧囂而浮躁的生活中讓心靈找到一方詩意的棲居之地。
云葭 ·古詩詞 ·32.3萬字
本書由《白香詞譜》原編和增訂兩部分組成。原編“本調一百,別名百十有二”,于每一首詞調逐字標明平仄,或可平可仄,標明韻腳和韻腳變化,易于被初學者所接受,有很強的實用性。增訂新詞一百十一首,大都為原編同一詞調所未備之平韻或仄韻詞體,尤其重視補入原書所缺創調之作,并對詞調的別名作了更為詳盡的收集。此外,增訂部分對特殊句法和字聲易誤填處,多所揭示。間或指明詞牌所屬宮調,適合抒發表現何種情感,可供初學者填詞時擇聲選調參考。書末附有韻譜、作者小傳、詞牌索引,可方便詞學愛好者閱讀使用。
于淑娟 整理增訂 ·古詩詞 ·8.7萬字
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史上的高峰,清人孫洙(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是流傳最廣的唐詩選本,收錄了77家詩人共310首詩歌。是大眾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本書的注釋避免繁瑣,不作長篇征引,更加適合大眾閱讀。
(清)蘅塘退士編選 ·古詩詞 ·7萬字
本書專門為4到12歲的兒童編寫。本版《唐詩三百首誦讀本》,是一部可誦、可賞、易解的唯美詩集。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注音版無障礙閱讀。古人云"無詩不言",本版采用大字注音排版,幫助孩子通暢誦讀古詩。二、嚴謹準確的疑難注解,讓孩子無障礙理解全文。對于較難或是易理解錯誤的字詞進行注解,不僅讓孩子自己讀懂國學,還能加深對國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三、圖文并茂,版式活潑靈動。本書大字注音的同時配有相應情節的插畫,提高孩子自主閱讀能力。讓孩子輕松愉悅地享受閱讀過程,汲取知識。
中華書局經典教育研究中心 ·古詩詞 ·14.4萬字
這是一本以美為標準的唐詩精選集。全書收錄了更具意境,更適合當下讀者閱讀的唐詩作品,并配以注釋,讓讀者省去甄選的時間,直接閱讀到優美有深意的唐詩作品。一本書讀完中國最美唐詩。
顧非熊 ·古詩詞 ·8.8萬字
《千家詩》是明清時期最流行的蒙學讀本,它在傳播傳統文化方面曾經起過不可忽視的作用。《千家詩》所收作品都是五言、七言絕句和律詩,且大多數是唐宋詩人的名篇。此次請專業人士對每首詩作一簡注,并附以注評,書后還對詩作者按時代先后作簡要介紹,方便了讀者閱讀。
谷一然評注 ·古詩詞 ·9.8萬字
李商隱的《無題》詩,憂傷、執著而美麗,李商隱給人的印象,如春蠶吐絲,纏綿委曲;如紅樓隔雨,凄艷迷離。本詩選大致依據李商隱生平履歷,將其詩歌創作分為三大階段,以利讀其詩知其人,知其人而憫其情。
劉學鍇 李翰 ·古詩詞 ·12.6萬字
晚唐的溫庭筠和韋莊乃花間詞派的鼻祖,二人齊名,合稱為“溫韋”,他們的作品體現“詞為艷科”的特色,內容以描寫閨情與離別相思等為主。他們的詞作藝術技巧很高,溫詞工于造語,濃艷沉郁,韋詞清麗淡樸,情深語秀。
(唐)溫庭筠 (唐)韋莊著 聶安福導讀 ·古詩詞 ·7.6萬字
晚唐五代時期藩鎮割據,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而“大重儒者”,北宋開始文教大昌。王國維說:“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動與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漢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學術多發端于宋人。”(《宋代之金石學》)而歐陽修就是北宋開一代風氣的人物,是主導古文運動的北宋文壇盟主,在散文、詩、詞、文學理論、文藝批評,乃至經史、書法、金石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詣。
(宋)歐陽修 ·古詩詞 ·5.4萬字
本書在對孫洙的選本加以注釋、語譯、賞析之外,還對許多作品進行了“對照閱讀”,或是從格律入手,或是從義理解說,使讀者既能深入理解,又能拓展閱讀,使讀者學詩時沒有偏頗之憾。
(清)蘅塘退士編 王景略解 ·古詩詞 ·43萬字
唐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高峰,涌現了一大批杰出的詩人如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白居易、韓愈、杜牧、李商隱等。唐詩今存大約五萬首,古今唐詩的選本眾多,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是清人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盡管所選皆是精華,然該書體量較小,尚不能很好地展現唐詩的風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專家們集體選注的《唐詩選》,選錄130余家630多首作品,是《唐詩三百首》(77家,310首)的兩倍左右,該書不僅收錄了唐詩的經典篇目,還能較好地反映唐詩的發展,另外,選注者對入選的唐詩作品做了非常精彩的注釋。這本書不僅是唐詩的經典選本,也是當代古典文學詩文選本寫作的范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選注 ·古詩詞 ·38.7萬字
本書以收羅完備,箋證有據,資料豐富著稱,極大地方便了讀者。此次《中國古典文學叢書》推出“簡體版”,在保持繁體版的各項箋注釋讀內容、專名線標點等基礎上,寄望于以較易進入閱讀的簡體橫排形式,使更多的讀者接觸到傳統文化的正統解讀,領略其中的優質精髓所在。
(宋)李清照著 徐培均箋注 ·古詩詞 ·29萬字
《詩經》被譽為“世上至美的書”,凝結天地之初的質樸。在光陰中流傳兩千余年,注入你我靈魂深處,鮮活如昨。本書擷取《詩經》中的經典之作40篇,分為“美眷如花”“君子如玉”“佳期如夢”“煙火人家”“浮世人生”五卷。作者以清雅性靈之筆加以品鑒,闡釋詩經的不老情懷,解讀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蕓蕓普眾的愛恨嗔怨,酸甜苦辣。讓曾經書寫吟唱過這些古老歌謠的人重新活過,得以呈現生命之厚和時間之薄。滄海桑田,沉淀下的是人事,是人情。讀《詩經》,沿著這些美麗的字符看過去,千年仿佛一瞬。先賢們豐富的日常,滿腹的心思,不經意間被這些詩句丟進茫茫的歷史長河。恰被幾千年之后的你我拾到,一瞬卻成千年,今天的我們依然同感同受。
夏葳 ·古詩詞 ·12.2萬字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詩是傳統文化園圃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用詩歌來記錄他們的生活,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感情,特別是到了唐代,詩歌的發展更是達到了巔峰狀態。《小學生必背古詩70篇》搜集各方面的題材,一些如出仕前的隱居、干謁、應試或落第等,及出仕后的恩遇、升遷,乃至憂國憂民,甚或個人辭官歸田都是常見的題材,明白易解,讀之可獲陶冶性情之益處。亦可修養、激發人心。書中對每一首詩中生僻的字詞、典故都有詳盡的解釋,并且用流暢、優美的散文化語言意譯全詩,配用了大量的插圖,努力將古詩適當地通俗化,強調詩與畫的天然聯系,以期讀者能在閱讀詩歌的同時,更好地體會詩歌本身所傳遞的意境。
學習型中國·讀書工程教研中心主編 ·古詩詞 ·2.8萬字
《宋詞三百首》是100年來最為流行的宋詞選本,由晚清四大詞人之一朱孝臧(上彊村民)花費10余年心血,收錄了蘇軾、辛棄疾、柳永、李清照、晏殊等80多位文學家的經典詞作。《宋詞三百首誦讀本》(插圖版)是“中華經典誦讀工程配套讀本”之一,專為4—12歲的少年兒童編寫,我們依據權威版本收錄《宋詞三百首》,并附有拼音,對難字、難詞、難句做了精煉、準確、易懂的注釋,同時,配有大量與文字密切關聯的圖片,讓讀者在愉悅的審美中品味經典的魅力。
中華書局經典教育研究中心 ·古詩詞 ·4.3萬字
在這本書中,主要分享以下三大部分內容:首先,理財理論:為什么要學理財?如何做到科學理財?有哪些常見的理財誤區?如何快速掌握理財技巧?其次,理財收獲:我是如何借助理財技能,不僅改變了經濟狀況,還收獲了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再次,理財實戰:如何掌握基金投資,享受從容人生?如何玩轉信用卡,讓人生更加精彩?如何從0到1,做個按小時收費的理財咨詢師?相信,通過對這三大部分的闡述,能讓大眾對理財有個更加系統的認識,能夠樹立起你對理財的信心、決心和耐心。
藍麗英 ·古詩詞 ·1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