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窮忙(譯文紀實)
會員

在美國,窮是一種原罪。為什么人們越窮越忙,越忙越窮?教育、醫療和住房,就業、稅收和福利,乃至性別、地域和文化。窮,永遠都是一個“系統”問題。普利策獎得主,聚焦美國“窮忙族”,看見“看不見的美國”。這是被人們遺忘了的美國。洗車工無車可開,銀行職員的戶頭只有2.02美元,醫學教科書女編輯十年的收入,也趕不上一個牙醫。這本書講述的就是他們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們的家人,他們夢想,他們的失敗。而比他們更失敗的,是他們的國家。盡管美國的富裕程度前所未有,盡管美國宣揚“勞動致富”的信條,低收入人群的問題卻令這一切飽受質疑。對于書中寫到的大部分人來說,憤怒是一種奢侈。他們苦苦掙扎,筋疲力盡,找不到出路。他們的工資沒有改善他們的生活,讓他們脫離貧困,相反,他們為生活所累。人們常常用“窮忙族”來形容他們,而這個詞本身就是個矛盾。在美國,辛勤工作的人不應該是窮人。美國的經濟起起落落,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貧困人口的生活除了更顯艱辛之外,基本沒有改變。最富有的和最貧窮的家庭之間的資產凈值差異加大,形成兩級分化的局面。富人學區與其他學區的資源差距進一步擴大。因哮喘缺課的孩子更多了,享受不到醫療保險的人更多了,忍饑挨餓的人更多了,遭受牢獄之災的人更多了,做底層工作的非法移民更多了。美國人普遍不了解貧困的成因,因此也不清楚該如何解決貧困問題。他們信仰美國夢,認為即使是出身最貧寒的人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這也讓人們找到了責備窮人的借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工資低是工人本身的錯,因為工資低不過就是說明他的勞動價值低。在美國的大環境中,貧窮總是帶有原罪的氣息。的確,在一個富有的國家當一個窮人,要比在一個貧困的國度當一個窮人,難熬得多。

(美)戴維·希普勒 ·紀實文學 ·26.2萬字

奶奶的菜譜:納粹如何盜取了愛麗絲的烹飪書
會員

維也納猶太女孩愛麗絲·烏爾巴赫自幼喜歡烹飪。她有一段不幸的婚姻,丈夫是個酒鬼、賭徒,還把她的嫁妝全部敗光。丈夫去世后,愛麗絲靠高超的烹飪技藝獨立支撐家庭,打拼出一番事業,開辦烹飪學校、出版暢銷菜譜。在納粹統治下,她失去家園和事業,逃亡英國,在一座城堡里給一位女富豪做女傭,后來在一所“兒童之家”照護因戰爭無依無靠的猶太女孩。她的小兒子被關押在達豪集中營。大兒子一度流亡上海,后移民美國,成為了一名情報官員,與納粹勢力作斗爭。戰后,愛麗絲搬到紐約,開始了新生活。等她回到維也納,她發現自己的暢銷菜譜還在賣,然而封面上卻印著一個陌生男人的名字。這位在書中自詡“烹飪大師”的人真的存在過嗎?他究竟是誰?愛麗絲能要回自己的書嗎?本書作者,愛麗絲的孫女卡琳娜·烏爾巴赫為了研究奶奶這本被“竊取”的菜譜,前往維也納、倫敦和華盛頓的檔案館,發掘出長期以來被認為已經丟失的信件、磁帶和影像文件。它們揭開了愛麗絲家族的傳奇命運,也揭開了德國納粹罪行歷史中一個不為人知的篇章——納粹曾系統性地盜竊猶太人的知識產權。愛麗絲及家人的傳奇經歷令人動容,包含諸多引人入勝的元素——迫害、謀殺、欺詐、監禁、逃亡、營救、友誼、特工活動,宛如一部情節動人的電影大片。而愛麗絲那本烹飪書的命運則更令人唏噓。正如本的書所展現的,對愛麗絲來說,這本被盜竊的烹飪書,象征著她被“盜取”的一生。

(德)卡琳娜·烏爾巴赫 ·紀實文學 ·26.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平远县| 梨树县| 洱源县| 呼伦贝尔市| 勃利县| 蚌埠市| 舟山市| 肇州县| 图们市| 昌乐县| 肇州县| 苗栗县| 永胜县| 凌源市| 玉龙| 蓝山县| 灌云县| 恭城| 贺兰县| 蓬溪县| 隆尧县| 来凤县| 西乌珠穆沁旗| 漠河县| 宣汉县| 汝州市| 正安县| 辽宁省| 灵丘县| 福清市| 梁平县| 车致| 武汉市| 贺州市| 景泰县| 奉化市| 洛阳市| 双峰县| 贵港市| 乐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