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講述了湖州市長興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長興百葉龍技藝的歷史傳承、發展現狀等,通過一個個具體可感的動人故事,詮釋了地方老百姓對這項傳統民間藝術的熱愛,以及社會各界為了保存、發揚這項珍貴藝術付出的極大努力,也展望了這項技藝在未來的全面復興,百葉龍必將走出地方,發揮更大的文化影響力。在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日益增長的當下,百葉龍再度煥發魅力的故事,給如何保護、發展地方藝術帶來有益的啟迪。
田家村 ·紀實文學 ·15.6萬字
本書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作者通過記敘國網石嘴山市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一班在日常維護電力運輸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勾勒出了一幅幅電力工人為了輸變電任務的順利完成,舍小家顧大家,在烈日與風雪中作業的美麗圖景。
康利峰 ·紀實文學 ·11.9萬字
本書以抗戰時期的第三廳和文化工作委員會這兩個體現國共合作的政府文化機構為研究對象,系統梳理它們的組織建構、文化活動和文藝政策,通過第三廳、文工會在抗戰時期的表現及其對國統區抗戰文藝的種種影響,來重新觀照生存于戰爭和政治的糾纏之中的現代文學的發展路向和生存機制。第三廳和文工會是觀照國統區抗戰文藝的一條重要線索,代表著中國現代文學中革命功利主義的一脈在抗戰時期的發展和壯大。《野玫瑰》和《屈原》的兩軍對壘第一次把國共兩黨之間在文藝領導權上的對立和沖突明確地彰顯出來,文藝領域的矛盾上升到了政治意識形態的高度。文工會以“郭壽”等一系列文化活動和對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宣傳,廣泛團結、教育國統區的進步文化人,把解放區文藝思想帶到國統區,以文藝領域意識形態的分歧推動國統區民主運動。國統區抗戰文藝界在文工會的引導下為中共贏得了思想文化上的決定性勝利。
李揚 ·紀實文學 ·17.7萬字
《對話百家》叢書是青年報社對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130位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訪談的結項成果。叢書主編為青年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李清川。以131位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的最新作品為主線,在文人、文章、文脈、文鑒這一邏輯下,致力捕捉那些既可以沉淀為歷史,又可以預見未來的文化視點,關注那些不是流行的、潮頭的,但一定是動態的、發展的、有力量的、有靈性的,為年輕人指引正確方向的精神血脈。
青年報社編 李清川主編 ·紀實文學 ·17.2萬字
1935年起,特里格夫·哈爾夫丹·賴伊先后任挪威司法大臣、貿易大臣。二戰爆發后,1940年德國占領挪威,賴伊任流亡政府外長。1945年4月,賴伊率領挪威代表團出席在舊金山舉行的聯合國籌建會議,并擔任第三委員會的主席,該委員會負責起草憲章中關于安全理事會的規定。1946年2月1日,賴伊被選為聯合國首任秘書長。在任內,他支持印度尼西亞的獨立運動,促使蘇聯從伊朗撤軍,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停火,主張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作為中國在聯合國的正式代表。《為了和平》記述了賴伊自1945年參與聯合國籌建工作,到1952年辭去聯合國秘書長職務的親身經歷,他是聯合國初創階段和二戰結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巨變的見證人,以及冷戰初期化解一系列地區政治、軍事沖突的協調人,其回憶錄具有寶貴的第一手史料價值。
(挪威)特里格夫·哈爾夫丹·賴伊 ·紀實文學 ·29.4萬字
《永不褪色的人生》是一部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退役軍人參與地方建設風采的紀實文學。全書由28篇文章組成,以細膩、紀實的筆觸描寫了身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鄉村的退役軍人如何深入一線,以忠誠、勇敢、堅韌的赤子之心,為人民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事跡。
《永不褪色的人生》編委會編著 ·紀實文學 ·8.8萬字
《青春都在西北政法(第二輯)》是由西北政法大學校友總會組編的一部作品。文章主要來源于“青春都在西北政法”微信公眾號、西北政法大學校友總會微信公眾號及西北政法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本書共收錄文章近50篇,約250千字。文章以“感懷母校、追憶青春”為主題,承載了曾經在西北政法大學各個歷史時期工作和學習過的老師或同學,對在政法園里度過的那一段難忘時光的共同記憶,表達了廣大校友對母校真誠質樸的拳拳深情。本書是在《青春都在西北政法(第一輯)》出版后的又一本校友文集,將繼續作為校友們表達母校情懷,展示校友情誼的一個載體呈現給關注、關心和支持西北政法大學建設和發展的每一位西法大人。
西北政法大學校友總會 ·紀實文學 ·11.8萬字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對城市的探跡,不只是尋根,找出發展的脈絡,更重要的是憧憬,面向未來。新時代的藍圖,在砥礪前行中才能展開;新思想的光芒,在接續奮斗中才能綻放。愿《筑夢興慶》能為此提供新思路,并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為唱出人與自然和諧的動人歌曲而驕傲,為樹立城鄉共生共榮的新發展理念而自豪,為實現“天人合一”的宏偉理想而歡呼,而鼓舞!
銀川市興慶區地方志編審委員會辦公室 ·紀實文學 ·13.8萬字
【小眾職業+真實人物+獵奇】翻開本書,帶你了解殯葬師、寵物偵探、特效師、女出租車司機等20個非典型職業。看了這些故事,我們才知道原來還有人這樣生活。20位小眾職業者,20段傳奇人生:殯葬師、寵物偵探、職業伴娘、群演……從79個真實人物的故事公眾號里甄選而出!殯葬師會見鬼嗎?橫店群演到底掙不掙錢?非洲打工,差點丟掉小命?性別研究者,究竟在研究些什么?殯葬師是種星星的人?辭掉公務員工作,做直升機教練是一種什么體驗?
真實人物采訪 ·紀實文學 ·8.7萬字
本書的目的不是要剖析犯罪背后深層次的社會原因,也無意對那些罪犯做再一次的道德審判,而是要將個案展列開來,一一呈現到讀者面前,使讀者在享受閱讀之余,順便自己做出評價。該書將為讀者提供世界上諸多懸而未決的驚世詭案,圖文結合,讓讀者過目不忘。
蔡子金編著 ·紀實文學 ·43字
《震后開灤40年》一書的編寫,采取分篇記述,縱貫主題的寫實方法,書中分設了“抗震救災創奇跡”、“改革創新譜華章”、“調整轉型走新路”三個篇章,從時空、人物、事件三個維度涵蓋了震后開灤40年的發展變化。全面真實地反映開灤震后40年的發展史實,謳歌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開放政策,弘揚了開灤礦工顧全大局,銳意進取,勇于改革的創新精神,系統記述了開灤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的改革發展歷程和改革成果,充分展示了開灤“特別能戰斗”精神的時代風采,宣示了開灤人在改革實踐中奮力拼搏、求新達變、堅持與時俱進的偉大品格。
張雨良主編 ·紀實文學 ·29.5萬字
這是一部全景式展現第四輪生肖雞票從設計、雕刻、印刷到發行的長篇紀實文學小說,主人公是第四輪雞年生肖郵票的設計者韓美林。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全方位展示了生肖郵票的魅力、生肖郵票收藏者的熱情和生肖文化的內涵。相信讀者看過此書后都會為他的藝術才華、他的坎坷經歷、他的一瞥一笑而觸動自己的內心。
汪嵩 ·紀實文學 ·9.8萬字
聚焦本地特色亮點,通過紅色地標、紅色傳播、紅色文化、紅色實踐四大版塊,講述發生在瑞安這片紅色土地上的紅色故事,充分展示瑞安市廣大黨員干部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責任擔當,全面展現瑞安守好“紅色根脈”,持續掀起“紅動全城”熱潮的生動場景。
孫寒星主編 ·紀實文學 ·10.6萬字
《家鄉故事》以紀實性散文的體裁將同志們講述的故事記載下來。故事的講述者都是普通而平凡的勞動者,而我們所做的這件事,同樣是普通而平凡的。普通而平凡,卻很有意義,是我們這一代人有幸生活于其中的、偉大的新中國給予我們的人生的常識。
嚴新仁主編 ·紀實文學 ·23.5萬字
《行走與堅守——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史》分為1962年前的西北地質工作概況、誕生與起步(1962年至1965年)、動蕩與堅守(1966年至1976年)、改革開放年代(1977年至1998年)、邁入新世紀(1999年至2016年)五個篇章,全面梳理和介紹了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的創建過程、發展歷程和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是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史為梳理單位歷史、留存資料與共同記憶而精心組織人力進行編寫的圖書。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 ·紀實文學 ·13萬字
這本書是由一位平凡的母親教子日記的一部分和孩子成長中的文章匯集而成。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三口之家溫馨祥和生活的真實而精彩的寫照。它以一個勇于擔當的父親、甘于付出的母親和一個積極進取的兒子組成的家庭為主線,用日志的形式,以及一家人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零星片段為鋪墊,從微細末節入手,以孩子的成長進步為著眼點,向人們勾勒出一個孩子從幼學之初到成為莘莘學子的成長歷程。
張興武 張向東 張佐 ·紀實文學 ·23.2萬字
本書是河南省科協”決勝全面小康的河南科技工作者”和“決戰脫貧攻堅的河南科協人”主題宣傳活動人物專訪匯編,共收錄人物專訪101篇,均已在《河南科技報》發表。主要介紹全省科協系統干部職工服務“決戰脫貧攻堅”的優秀典型、生動實踐和成就經驗,以及各領域、各行業奮斗在“決勝全面小康”戰線上的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基層科技工作者代表、科普工作者代表的先進事跡等。
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 ·紀實文學 ·31.2萬字
本書記錄了一名資深音樂編輯的生活點滴,有朦朧童年、多彩少年、立志青年、而立之年、不惑時光等多個篇章,全面描寫了作者的成長經歷及工作、生活心得,尤其對父親的點滴回憶,給讀者展現了一個勇敢、正義、有擔當的軍人形象。圖書所收錄的文章短小精悍,細膩清新,讀來給人以舒暢之感,感悟到工作與生活的趣味。
陳鐘敏 ·紀實文學 ·5.7萬字
本書是國內老牌非虛構寫作平臺“三明治”的首部創作者訪談集,訪談對象都是青年作家中的杰出代表。本書也是一份關于寫作和生活真誠追問的寶貴記錄,橫跨7年,收錄了16場深入靈魂的對話。每場訪談分為兩部分:SideA為創作者特稿,SideB為思想漫談。這兩個部分不僅涉及了寫作、藝術等領域,更觸及了創作者們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個人生命經驗的真實展現。
三明治主編 ·紀實文學 ·14.9萬字
《彈指一揮》是韓長江主創作品的一種,內容包括對重大節目改版和重要工作進展進行總結的紀實文章,對父親等的紀念文章,詩作,對新聞業務工作所作理性思考的業務論文等。其中散文札記23篇,詩作6篇,業務論文30篇,集結了作者從事新聞工作38年的部分作品,是從眾多文稿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代表作。
韓長江 ·紀實文學 ·15.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