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唐僧自傳》以幽默詼諧的筆觸,通過唐僧的視角,講述了其西天取經的傳奇經歷。書中不僅描繪了唐僧與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以及白龍馬之間的師徒情深,還生動地再現了他們在取經路上所遭遇的九九八十一難。同時,本書還穿插了唐僧對世間善惡的深刻洞察以及對人性的獨到見解。通過這本書,讀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唐僧這一經典人物形象,感受其內心的堅韌與慈悲。
夫子 ·現當代隨筆 ·6萬字
在太平洋深處的血色甲板上,幸存者講述著殘酷的生存法則;在巴丹吉林的死亡沙海中,兩個年輕人用生命丈量人性的刻度;在深圳霓虹照不到的角落,“三和大神“在欲望泥潭里沉浮掙扎……杜強以手術刀般精準而又冷靜的筆觸書寫人性紀實:這里有被烈日蒸干的理想主義,有在物欲中溺亡的尊嚴碎片,也有在絕境時刻的道德崩壞。這不是虛構的寓言,而是正在發生的生存啟示錄——當命運將你推至懸崖邊緣,你會在墜落前抓住哪根人性的繩索?
杜強 ·紀實文學 ·9.8萬字
本書匯集謝冕、程光煒、周曉風、羅振亞、劉士杰、吳曉、張德明、姜玉琴、張健、師力斌、邱景華、易彬、盧楨、劉波、陳培浩等學界同仁關于吳思敬詩學研究的專題文章,分別納入“同行、堅守、探索、回響”等專輯,涉及同代人有關吳思敬先生的印象與認知,中青年學者探討其詩歌批評與理論建構、詩歌史研究等內容,并附資料價值較高的訪談與學術年譜。
龍揚志 王珂編 ·文集 ·28.2萬字
本書以現當代以來河北地域內的小說創作為研究對象,全面詳盡地論述了百年來河北小說創作的歷史風貌。全書共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梳理了河北現代小說的發展脈絡,中編和下編梳理了河北當代小說的歷史與現狀;每一編都對代表性作家作品做了深入充分的闡釋。全書注重史料收集和文本細讀,具有以史帶論、論從史出的特點。是一部頗有學術價值的地方性小說史專著。
郭寶亮 胡景敏主編 ·文學理論 ·40.7萬字
“革命”貫穿20世紀中國社會歷史文化進程,對新詩的產生、傳播和接受影響極大。“革命”既是新詩研究的參照物也是研究的對象,但已有的研究成果較多處于傳統革命觀念的籠罩之下而缺乏超越性,缺少關于新詩革命話語復雜性、豐富性的研究。“革命”之于新詩的意義,一是作為新詩外部處境的革命,二是作為新詩寫作核心語匯、表達現代漢詩之普遍性追求的革命,三是作為新詩特征后果的革命。革命話語包括以革命為核心詞的一套相關語匯,也包括這一套語匯在社會中的生產傳播及效用。“話語”是一種語言表達的結構,也是一種行為或實踐。革命話語在中國現代文學,尤其是新詩的生成發展中的影響或作用,尚未被充分認識或闡釋。該選題在綜論基礎上,選擇何其芳、卞之琳、馮至、艾青、綠原、廢名、徐玉諾、穆旦等八位具有代表性的新詩詩人,對其詩歌創作和詩學觀念做細讀和分析,并結合各人文學生活與詩歌創作經歷,探討革命話語對創作、傳播與接受的復雜影響,由此探究新詩百年與現代漢詩革命話語詩學建構與實踐問題。該選題將宏觀理論與個案探究結合,歷史分析與現實關懷聯系,以革命話語為關鍵詞闡釋新詩百年的中國化的現代性演進軌跡、特征與啟示。
魏天真 魏天無 ·文學理論 ·22.9萬字
洪亮吉是清代的樸學大師,又是乾嘉文壇的巨子,以詞章考據著稱于世。本書從要素論、本體論、功能論、創作論四個方面闡述了洪亮吉的詩學理論。結合洪亮吉的文學活動、思想個性和創作心態,對其詩歌題材進行分類研究,揭示其詩歌創作的藝術成就和審美風貌,進而把握其詩風演變的軌跡,借以管窺乾嘉學者型詩人創作的典型特征。對洪亮吉的其他文體創作及學術研究進行評析,將其置于乾嘉文壇的背景下衡定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邱林山 ·文學理論 ·17.2萬字
國家認同是當下社會科學領域關注的重要課題之一。美國的國家認同包含公民身份認同與民族身份認同,其長期堅持WASP(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作為民族身份的正統性,并且依照少數族裔的歸化程度授予其公民身份,使國家成為排斥性和等級性的政治共同體,造成非裔美國人在國家認同中的沖突。格溫朵琳·布魯克斯是20世紀重要的美國非裔詩人,“狂怒之花”是其詩藝人生的隱喻性概括:融合現代主義與黑人方言傳統的精湛技藝,以及積極介入黑人解放的激進思想。本書系統地梳理了布魯克斯跨越20世紀40至90年代的詩歌創作,結合不同時期美國的種族關系模式、黑人社會運動、種族政治思潮,以及詩人自身的詩學演變,概括特定時期的空間形態、空間經歷、空間認知,闡述空間敘事指向國家認同的不同訴求與策略性建構。通過空間敘事與國家認同的動態關系一以貫之布魯克斯研究,本書概括了詩人的藝術美學、詩學理念、社會思想,并且以此為棱鏡透視了美國當代社會的國家認同問題及其歷史演變。
史麗玲 ·文學理論 ·18.6萬字
本書重點運用以蘇珊·S.蘭瑟為代表的敘述聲音理論,結合新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分析、讀者反應批評等方法,從理論上厘清了敘述聲音及其相關要素之間的關系,并以此為基礎,結合敘事形式和意識形態,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小說作品中的敘述聲音進行了綜合分析。
舒凌鴻 ·文學理論 ·15.1萬字
本書為作者在博士畢業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本書圍繞拉美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文學思想,以后殖民與后現代文學相關理論視角重點考察和探討了其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思想的意識形態問題。作者以種族、權力與文化身份作為切入點,對馬爾克斯的作品進行考察,全書從后殖民景觀,魔幻現實主義風格,權力架構變化以及身份身份多個方面梳理研究重點,最后梳理了馬爾克斯對當代中國文學的影響與傳播,全面呈現了馬爾克斯文學創作思想及社會意義,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于萍 ·文學理論 ·14.1萬字
“全史意識”是大文學觀的一種展開和落實。全史考察的是“大歷史”中的文學的文化存在和精神脈絡。本書原為楊義先生為國家出版基金重點項目“20世紀中國文學全史”所寫的導言部分,是楊義先生關于大文學史觀的一篇重要論文,可視為一本文學簡史和研究梗概;附錄有一篇楊義先生關于大文學史觀的訪談。深入地發現文學全史的豐富構成、豐盈血脈和歷史生命的豐厚見證,展示現代大國百年文學浴血新生的神采和風范。
楊義 ·文學理論 ·13.6萬字
人生得遇蘇東坡,方知可以這樣活!意公子深度解讀蘇東坡,結合現代人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對蘇東坡的人生活法進行層層遞進的探究,道出了東坡精神對當下生活的啟示意義。帶著“世人為何都愛蘇東坡”的疑問,意公子走近蘇東坡,歷經從驚訝到敬佩再到深識的全過程。她探尋蘇東坡的高峰與低谷,研究蘇東坡的家庭與感情,分析蘇東坡的仕途與交友,在深度共感蘇東坡的作品與人生之后,終于了悟蘇東坡與命運和解的真正方法。活著,到底為了什么?面對這個永恒的問題,蘇東坡用他的一生給了我們答案。而通過這本書,我們將和意公子一起,在蘇東坡身上照見自己的人生。
意公子 ·文集 ·15.7萬字
這是一本阿爾茨海默照護者回憶錄,年過七旬的語言學家誠懇地書寫個人經歷,記錄了伴侶患病后,從無話不談、文質彬彬的大學教授變得一語不發、失智失能的過程。作為二十四小時的貼身照護者,她在被愛人遺忘和照護重擔的雙重打擊下,一度失去睡眠,也失去自我。從“不敢生病”到“接納脆弱”,作者通過洞察自己和病人的處境,并從親人、朋友和社會機構方面獲得支持,最終走出孤獨,為自己和伴侶找到了新生活的秩序。她希望借由這本書,與每一位正在或即將照護所愛之人的讀者分享自己的感悟:卸下愛的枷鎖,才能拾起愛的能力;照顧病人,更要照顧自己。
鄭秋豫 ·現當代隨筆 ·7.6萬字
古詩,有可能回應當下的時代變局、生活處境嗎?或許這本書提供了一種答案。“九詩心”,指九位在時代動蕩的陣痛中求索人生方向的詩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淵明、杜甫、歐陽修、李清照、文天祥、吳梅村)。他們的處境和生命之問,每一個后疫情時代的人都會感同身受。通過詩歌,我們得以看見人如何在大的時代紛亂中,轉化生命的痛苦,獲得個體的從容和內心的穩定;也得以看見,對于人生的根本處境,人可以作出怎樣的回答。作者以女性學者的細膩浪漫,挖掘詩人不為人知的一面,構建豐滿立體的九位詩人;以詩性文筆,帶讀者跨越古文障礙,直抵千年幽微心事,照見共通的生命處境;以扎實的文獻校勘和文史互證,再現詩人心靈與現實沖突的歷史現場。
黃曉丹 ·文學評論 ·21萬字
“這些作品在當時都處于‘邊緣’地位……但它們又具有‘超前性’,在時代思潮發生變化的某一時刻,它們的價值會被重新承認。”(錢理群語)作為“錢理群現代文學課”系列,這一本《現代小說十家新讀》,先由錢理群教授在北京大學1995年秋季學期開設的“40年代小說研讀”課程內容“開箱”整理而來。近30年后,當年親歷這次討論課的北大中文系吳曉東教授領著新一代學子在前輩的光環下重釋這些作品,加入了現代文學專業在讀研究生新的解讀文字,貢獻了新的方法論視野。兩代接力的課堂,選取蕭紅、李拓之、沈從文、端木蕻良、路翎、馮至、廢名、卞之琳、張愛玲、汪曾祺10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家,從蕭紅《后花園》對人的存在的探討,到張愛玲《封鎖》是否“意義過溢”,再到汪曾祺《異秉》新舊兩種版本的對讀……以課堂實錄、師生平等交流的形式,重返文學現場。拒絕英雄主義,穿透戰爭廢墟,發現戰火中日常生活的價值與美,關懷個體生存狀態……兩代學人都對經典的內涵做出了屬于自己一代人的闡釋,也見證了我們現代文學經典的歷久彌新。
錢理群 吳曉東主編 ·文學理論 ·35.5萬字
這部“精讀”遴選中國作協“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上榜作品18部(項),其中,網絡小說10部,網絡文學IP影響力入圍作品6部,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上榜項目2項。每部作品采用“作者簡介”“上榜評語”“故事梗概”“作品反響”“作品評析”體例,對精要進行點評,目的在于以精讀賞析方式推介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同時也是對這一重要文學排行榜活動本身影響力的一種放大。
歐陽友權 ·文學評論 ·20.1萬字
我們都困在巨大又瑣屑的生活里,我們都愛惜具體而微小的幸福。黎戈十年蛻變之作,書寫瑣碎蕪雜的日常,日復一日的磨損,身為女性的困境。當生活被逼到絕處,讓我們以簡單基本的形式,讓生活回到簡單,簡單,再簡單。
黎戈 ·現當代隨筆 ·11.4萬字
本書共收評了63篇近年來較受觀注的網絡小說,分為現實篇、歷史篇、幻想篇。現實篇指建基于現實生活,以當今生活場景為背景的作品。這里有警察的明察秋毫、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白衣天使的精誠奉獻、娛樂明星的叱咤風云、打工仔的埋頭苦干;這里有愛情的甜蜜、生活的艱辛,以及職場的爾虞我詐。歷史篇指描摹歷史、以古代或架空的朝代為背景的作品。這里有唐代的雄壯、宋代的圖強、明代的無奈、清代的崛起、民國的戰斗,以及一些少年英雄的勵志故事。幻想篇指以想象方式建構異世界、異生活的作品。這里有不敗的戰神、永不放棄的少年、執掌天下的大帝、偷偷發育的大師兄、喜歡飆車的打更人、讓人摸不清來路的詭秘之主……他們一個個本領高強,毀天滅地只需動一指頭。
聶慶璞 ·文學評論 ·24.8萬字
一句話概括金庸武俠小說的偉大:他創作了影響無數人的作品,在武俠世界和江湖社會中想象了另一個中國。無論是關鍵內容還是主要特點,本書從以下三個方面揭示了原來如此深藏不露的金庸,提供了出人意料又理所當然的解讀方式,給予了讀者會心得意的小說閱讀體驗:武俠小說作者——金庸跌宕的人生閱歷、強烈的個性特點和自覺的寫作追求;小說創作背景——金庸從事武俠小說寫作時特殊的個人境遇和復雜的時代狀況;武俠小說文本——金庸如椽之筆所創作的鮮明的文學特色和豐富的文字內涵。本書稱得上是理解和讀懂金庸武俠小說的極佳指南與思維導圖。
楊照 ·文學理論 ·35.7萬字
在古代文明世界,中屆、希臘和印度各自創造了獨樹一幟的詩學,成為世界文學理論的三大源頭。印度梵語詩學有一千多年的發展歷史,資源十分豐富。本書匯集了十種梵語詩學名著,其中包括梵語戲劇學著作《舞論》、《十色》和《舞論注》/梵語詩學著作《詩莊嚴論》、《詩鏡》、《韻光》、《詩探》、《曲語生命論》、《詩光》和《文鏡》,均為了解和研究印度古代詩學的必讀經典。
黃寶生編譯 ·文學理論 ·73.2萬字
本書以宏觀的總體概括和分階段具體探討相結合,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文藝理論研究思潮和學人思想及著述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即以“序”勾勒整個當代中國文藝理論研究的演進脈絡與分章論述不同時期的各自特點、評價學者們著述的價值相結合,綜合、推繹大量文獻,針對當代文藝理論研究的熱點問題和學人論說而有的放矢。
高建平等 ·文學理論 ·6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