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主要研究世界貿易體系變革,并提出中國參與構建世界貿易體系的思路。本書包括11章,具體內容包括:導論、世界貿易體系變革原因及趨勢、國際經濟格局變化:回顧與展望、國際經貿格局演變與經濟全球化歷程、世界主要經濟體重構國際經貿規則的主張與方式、世貿組織改革:進展與前景、拉美國家在世貿組織改革中的立場和作用、《美墨加協定》:特征、影響及中國應對、零關稅對中國就業的影響評估、中國參與構建世界貿易體系的思路等。
蘇慶義 ·國際經濟 ·12.1萬字
本書的作者趙磊帶領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研究員們花費5年時間,多次赴白俄羅斯、俄羅斯、埃塞俄比亞、丹麥、越南、哈薩克斯坦等國進行“一帶一路”境外調研,并前往新疆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口岸進行調研。在本書中,作者總結了從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整體建設情況以及西部地區把握新時期“一帶一路”機遇的經驗分析和戰略意義,并對西部地區如何更好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指導價值。
趙磊編著 ·國際經濟 ·13.9萬字
本書將FDI產業控制放在較為成熟的產業經濟學理論體系框架中進行剖析和觀察,探討FDI實施產業控制的形成和傳導機制,內容包括FDI產業組織控制、產業結構控制、產業布局控制、產品定價權控制、產業鏈構建控制、FDI產業投資決策機制及FDI規制政策的有效性等,深度揭示了FDI產業控制力變動的內在機理,這突破了國內學術界對中國產業控制/安全問題的研究仍局限于理論化的描述性探討或案例分析,從而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中國利用外資的理論。
李泳 ·國際經濟 ·15.2萬字
《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2015)》圍繞如何通過加強科學與政策對接推動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實現后2015發展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兩大主題展開,討論了可持續發展問題高級別政治論壇如何促進科學與政策對接,以推動可持續發展。報告提供了關于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綜合觀點。報告還考察了海洋及海洋資源和人類福祉之間的關聯,把減輕災害風險作為可持續發展議程中一個重要的跨領域問題加以討論。推動工業化是促進包容性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考慮到日益擴大的不平等、氣候變化和不可持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工業化的挑戰與機遇正被重塑。此外,這份報告還討論了三類特殊狀況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科學與政策對接情況。
潘家華等 ·國際經濟 ·15.9萬字
《“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評價報告(2018)》是依托中國(西安)絲綢之路研究院科學研究重大項目“‘一帶一路’大數據和絲路經濟社會評價系統研究”所編制的年度報告。本報告的編制始終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均衡、開放、包容、共同發展”的新理念為理論依據,選取“一帶一路”國家中的71個國家為樣本,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競爭力、及開放度三個維度出發,構建了包含8個一級指標、25個二級指標和57個三級指標組成的“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利用世界銀行WDI等八個權威數據庫和國家統計局編寫的《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統計資料》公布的權威數據,運用統計分析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對經濟社會發展評價因素指標的權重確定及評價指數進行設計,對“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社會綜合發展及單項發展水平的排序和分類,同時對71國2018年度和2017年度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進行了比較;最后從地區角度對71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做了簡單評述。
胡健 ·國際經濟 ·3.6萬字
在這本著作中,拉爾夫·戈莫里和威廉·鮑莫爾將古典貿易模型運用于分析現代世界經濟,即一個以制造品、日新月異的技術變化以及從規模經濟中獲益的大型企業占主導地位的世界,它有別于以收益遞減為主要特征的傳統農業經濟。戈莫里和鮑莫爾的分析表明:在現代世界經濟中,一國生產能力提高到一定點后通常會損害他國的整體福利,因此國際貿易有可能導致各貿易國之間的重大利益沖突,而非全面提升各貿易國的福利。作者不僅闡述了這種可能的均衡結果為什么會出現,以及在什么時候出現;而且還說明為什么在現代自由貿易環境中,一國的產業競爭力有可能面臨致命的威脅。
(美)拉爾夫·戈莫里 威廉·鮑莫爾 ·國際經濟 ·10.9萬字
本書稿分為上下篇。上篇對中國2020年宏觀經濟運行、風險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展望。第一章從實體經濟和貨幣金融兩個方面簡要回顧和分析2020年全年的經濟形勢。第二章對當前中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進行探討,尤其是識別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分析中國經濟總需求的自然走勢和總供給的自然走勢。所謂自然走勢,指的是在政府現有或既定政策維持不變的情況下的經濟走勢。第五章總結了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可能的風險點。第六章在第三、四、五章的基礎上,分析中國經濟的自然走勢,然后預判2020年政府的宏觀調控目標,自然走勢與政策目標之間的缺口就是政府政策發揮作用的空間;第七章針對自然走勢和政策目標之間的缺口預判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組合。第八章是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下篇為專題報告部分。是對上篇展望報告的支持文件和基礎,主要是對影響2020年經濟安全平穩運行的重要熱點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劉偉 蘇劍主編 ·國際經濟 ·13.8萬字
本書在梳理經濟學領域中勞動就業理論與甄選相關統計方法的基礎上,借助于索洛經濟增長模型,對蒙古國勞動市場中的市場經濟活動、經濟活動人口、勞動適齡人口、協議性從業人員、非全日制就業等相關概念進行界定,明確了各項就業率和勞動力統計指標的計算方法。然后,較有針對性地運用上述模型與工具對蒙古國社會經濟發展總體狀況、蒙古國的就業態勢、蒙古國失業人員情況以及蒙古國勞動力的轉移現狀等問題進行分析,總體上把握了蒙古國勞動力各方面基本情況。
(蒙古)甘南 于瀟 ·國際經濟 ·5.5萬字
近200年間,人類的經濟發展遠超之前數千年,是什么讓經濟加速發展?是什么讓大型企業甚至大國涌現?作者溫切斯特從美國近300年的斷代史入手,為讀者展開了一幅探索者、進取者、破局者、創新者、融合者的群像畫傳。人類是如何連接更緊密的?是什么塑造了今天人們所認識的現代國家?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溫徹斯特追隨重要的探險家、思想家和創新者的腳步,展示了近三個世紀那些改變歷史的人如何通過勇氣、智慧和勤奮在人類經濟史中留下他們的印記。在書中,溫切斯特介紹了在創造現代經濟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歷史人物。這是一部鋪天蓋地的敘事史詩,也是一部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史無前例的旅程,提供了全新的看待人類創新歷史的視角。閱讀本書,你能夠看到一部跌宕起伏的近現代資本主義狂想曲。以史為鑒,你可以了解土地帶來的生產力改變、鐵路的巨大力量、內循環等宏大經濟概念的真正含義。
(英)西蒙·溫切斯特 ·國際經濟 ·18.7萬字
本文將從利益分配視角探討全球經濟失衡格局及其可持續性。本文從全球經濟失衡現象入手,分析當前失衡現狀的基礎。通過理論和實證研究了全球經濟失衡的利益分配問題。本書最后,對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經濟失衡模式進行了趨勢性分析。
廖澤芳 ·國際經濟 ·16萬字
中蒙俄經濟走廊是在中方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下,獲得俄羅斯和蒙古國積極響應。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進行對接,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加強鐵路、公路等互聯互通建設,推進通關和運輸便利化,促進過境運輸合作,研究三方跨境輸電網建設,開展旅游、智庫、媒體、環保、減災救災等領域務實合作。中蒙俄經濟走廊不單是維護東北亞的地區安全和加強區域合作,更是中俄蒙三國發展戰略的高度契合的深入合作。本書總共分六個章節,是以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框架及戰略構思為核心,圍繞著中蒙俄三國的經濟基礎、戰略方向、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及合作的實施路徑與措施等幾個方面來進行較為詳細的論述和研究的。中蒙俄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點,更是促進實現“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中的地緣空間格局的重要區域,其進度和程度不只取決于一方,還取決于俄、蒙的認知和共同努力,從多維度層面研究分析,才能做到“愿景和行動”文件中所表述的五通: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
謝文心等 ·國際經濟 ·17.9萬字
《雄安新區發展研究報告(第三卷)》是在大調研訪談基礎上,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訪談對象和訪談內容,以統一的體例、圖文并茂地呈現“三縣一淀”的鄉土人情、產業現狀、社情民意和文化風俗,通過當地人的切身感受和真實分享,記錄下處于時代變遷過程中的雄安新區。
范周 ·國際經濟 ·14萬字
本書涵蓋了很多方面的內容,討論了包括巨大的人口規模將會對工資甚至氣候變化在內的多個方面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本書的最后一部分介紹了包括美國、歐洲、中國、日本和印度在內的主要經濟體,以及其他大型人口聚集地的具體實例。本書的第二部分(從第六章至第十章)將探討未來世界上的幾大主要經濟體之間的經濟競爭前景,所涉國家包括日本、中國、美國、歐洲各國和印度等。人口及與其相關的政策選擇,是決定各國在競爭中能否取勝的關鍵因素。
梁建章 黃文政 ·國際經濟 ·15.2萬字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一路一帶”作為戰略部署寫進《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新時期我國順應時代潮流、深化區域合作的重要戰略,對我國增創對外開放新優勢、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意義重大。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廣州發揮著重鎮和第一大港的核心作用,引領著古代中國的對外交往;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廣州要在繼承歷史傳統基礎上,賦予新時期的時代特色,全方面提升廣州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這對促進廣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書從歷史和現狀兩個角度分析了廣州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狀況。全書分為總論和分論兩篇,共七章和附錄內容,詳細論述了廣州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如東盟、南亞、西亞、東北非等地進行合作的現狀與前景。
曹云華 李皖南 ·國際經濟 ·16.1萬字
本書對2019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經濟發展形勢,尤其是拉美主要經濟體的宏觀經濟政策進行了分析。同時,對阿根廷、巴西、秘魯、墨西哥等四國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經濟發展現狀、經濟政策及效果、與中國經貿合作關系等進行了分析,并就哥倫比亞的投資環境及中國企業在哥倫比亞的投資、歷史上不同階段的智利債務危機等做了專題討論,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拉美經濟發展形勢和經濟環境。
陳朝先 劉學東主編 ·國際經濟 ·12.6萬字
本書從資本流動視角出發,研究美國次貸危機發生的根源及一系列改革思路。基于理論分析、數值模擬和實證檢驗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系統闡述了資本流動與美國次貸危機及其貨幣政策間的關系,論證了危機的發生機制屬于內生而非外生的機理。而論證的過程同時也揭示了低利率、高資本流入和高房價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美國過去一段時期內低利率政策造成房地產泡沫,聯邦基金利率短時期內大幅度上升導致房地產泡沫的破裂;聯邦基金利率的變動是對外國資本流動變動的被動反映;大量外資流入美國是國際間以美元為主要儲備貨幣存在的必然結果。
高蓓 ·國際經濟 ·8.9萬字
本書選取英美為研究案例,將城市變遷與政黨發展結合起來探討,分析城市變遷過程中的政黨發展,通過政黨變化向度和發展特點探索城市不同時期的發展特征,進而探究城市變遷與政黨發展的內在機理。作者認為城市發展引起了經濟結構和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直接推動了政黨的變革發展。在城市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過程中,政黨的社會支持力量進行了不斷的分化重組,促進了政黨發展格局的變化,并推動政黨發展趨向成熟。同時,政黨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功能調適與變革發展,特別是執政黨針對城市發展困境的方案,更是對城市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武文霞 ·國際經濟 ·13.8萬字
這本書是一本“商旅手辦”,非常適合各階層職場人士和投資人在休閑和飛機上閱讀。在本書中,作者首次提出了“市值觀”的概念,即市場價值觀。通過這個原創概念,作者回答了當下大部分的熱點市場疑問,并給出了新穎的解決之道。作者行文頗有《黑天鵝》作者塔勒布的風范,聯想豐富、視野開闊,文理知識信手拈來,是財經隨筆中不多見的風格。書中的文章涉及市場認知批判、唐納德.特朗普、思想的市場、市值觀、以及在市值觀角度的憂慮,展現出作者對資本市場分析的獨特視角和見解,讀者在見仁見智中可以得到思維啟發甚至操作指南。這是一本集內容、資訊和深度思考的書,是聰明讀者了解市場的一面“鏡子”。
諾依曼 ·國際經濟 ·8萬字
《西方經濟學評論》是為我國學術界設立一個專門的平臺,用來集中發表國內外學者研究、評論和運用西方經濟學的學術成果本期包括《貨幣與金融地理學研究:文獻綜述》、《X非效率的實證研究》、《從自給自足到勞動分工的演化分析》、《不確定選擇的一些新觀點》、《中國貨幣政策規則的一種推測》和《投入產出方法論》等中文文章,還包括TurnpikepathsinaMarx-Sraffa-vonNeumannModelwithFixedCapital:ACaseStudyofChina’sEconomy1995-2000和AMethodologicalAgendaforNewEconomicThinking等英文文章。
方福前 ·國際經濟 ·9.8萬字
本書通過對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中部高原地區馬義奇鎮昂巴納托瓦那村麥利那人田野實證調查,以經濟人類學理論視角來探究和反思當地眾多儀式文化及巨大耗費與絕對貧困現實、實際社會生活之間的內在聯系及矛盾復雜關系,并以此為出發點認為文化適應需要在變遷中不斷調試,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并以文化外在表達形式——“儀式”入手,進行闡釋和論證,同時通過運用宏觀環境戰略分析法得出當地發展以儀式為主的文化產業的可行及操作性,由此提出其發展路徑與機制問題,認為通過文化產業的實現既解決當地現實貧困問題,又將民族文化得以保護、傳承和發展。
鐘鳴 ·國際經濟 ·2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