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企業對工業經濟發展的影響:理論與實證研究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僵尸企業引起了政府和學界的大量關注。所謂僵尸企業,是指陷入財務困境,本應被市場淘汰,但卻因獲得銀行低于市場最優利率的貸款或者其它補貼,從而得以生存的企業。這些企業的存在被證明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正常企業的信貸資源,那么它們對整體工業經濟發展有何影響呢?本書運用理論和實證研究的方法,從創造性破壞、社會創業、出口綠色技術復雜度、綠色創新效率、企業創新持續性、企業就業增長的角度研究了僵尸企業對轉型國家的影響。進而從銀行業競爭、全球價值鏈參與等角度考察了僵尸企業處置及企業去僵尸化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從而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的僵尸企業處置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可行的政策建議。
·11萬字